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赵盾:《左传》中的弑君凶手

赵盾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也是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众所周知,“赵盾弑君”是那个时期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

《左传》作者对“赵盾弑君事件”的描述,笔法中暗藏玄机,带有较为隐晦的个人观点。深入挖掘后,我们便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并没有以“忠孝礼法”的观念来谴责赵盾的“弑君”行为。

《赵氏孤儿》赵盾剧照

如果把“赵盾弑君”和其他篡位谋权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左传》作者的态度这一次竟然变得如此温和且宽容。这实在是一件很蹊跷的事情。

那么,作者为何会这样?赵盾究竟是不是“弑君”的真正凶手?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分析一下,《左传》针对“赵盾弑君事件”的真实观点。

《左传》着重描写晋灵公的“不君”

关于“赵盾弑君事件”的发生,其实《左传》中早已出现了预言:“不出七年,晋之君将死乱”。我们看到,这个预言成真了!六年之后,果不其然发生了赵盾弑晋灵公的事情。那么,《左传》真的可以未卜先知吗?

《赵氏孤儿》晋灵公剧照

其实不然,这件事情的发生,是有“远因”和“近因”的。

所谓“远因”,是指晋灵公无道且不听身边人劝阻的“不君”行为。为了纠正晋灵公的这些行为,赵盾不得不屡屡进谏。但是,此时的晋灵公却一再地装聋作哑,用“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的话来搪塞赵盾,犯了再改,改完再犯,仍旧把戏弄别人和滥杀无辜当作乐趣。当世人读到这里时,皆会产生晋灵公“该死”的念头,如此一来,“赵盾弑君”这件事,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所谓“近因”,是指赵盾与晋灵公的冲突。我们都知道,《左传》是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述和描写历史的。那么,这就会让读者产生一个疑问:晋灵公向来怨恨赵盾,因为赵盾总是在他身边进谏,不让他做这个又不让他做那个,这些我们从书中都可以看出来;可赵盾对晋灵公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我们却不得而知。所以说,这就是《左传》中叙述的巧妙之处。

《赵氏孤儿》晋灵公与赵盾剧照

面对着晋灵公的种种阴谋诡计,赵盾似乎完全抛弃了私人恩怨,仍然用近乎进谏的口吻指出晋灵公不应该“弃人用犬”。表面上看,是指出晋灵公的错误,深层含义其实是希望晋灵公不要抛弃自己这样的直谏之臣。赵盾的语气虽然严厉,但是足可见其“赤胆忠心”和“苦口婆心”。世人此时皆欲除晋灵公而后快,同时深觉赵盾乃是无辜的忠诚之人。

从“远因”和“近因”这两个方面来看,《左传》运用巧妙的叙述手法,一直在用情感的“暗线”来引导读者,这就为后来的“弑君事件”做好了铺垫。

《左传》中关于“赵盾弑君”的叙述

我们都知道,“赵盾弑君事件”中,真正实施弑君行动的人是赵盾的弟弟赵穿,且《左传》中仅仅只有一句话:“赵穿攻灵公于桃园”,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说明和佐证。

笔者觉得,这样的记叙是很可疑的,之说以这么说,是因为有很多的问题还没有解释清楚——赵穿为何杀晋灵公?怎么杀的?有多少人参与其中?晋国内部对这件事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

《赵氏孤儿》晋灵公剧照

这些问题都是未解之谜,后世的学者对此也毫无头绪,始终没有定论。

笔者认为,“赵盾弑君事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赵盾和赵穿两人是否是合谋“弑君”。因为,只有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才能给赵盾定性。

在这里,我们先不对赵盾出逃和赵穿弑君的事情做出判断,只谈《左传》作者使用这种简略手法的原因。这段描写为何这么隐晦?究竟是在逃避什么?对这件事褒贬何在?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因为拨开这些谜团之后,真相自然就会呈现在我们眼前。对此,笔者分析得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

一、《左传》描写隐晦的缘故。

我们都知道,《左传》的作者向来以工于叙事而著称,从他描写春秋时期的各大战役,就能够看出他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回到“赵盾弑君”这一事件,可想而知,弑君的过程本身,必然是十分精彩的。然而,作者却放弃了“工于叙事”的一贯作风,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可能他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才一笔带过;其二是可能他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不愿意去详细描写。笔者认为,从《左传》以往严谨的文风来看,即使作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会进行阐述和说明。所以,第二种情况的概率较大。

二、《左传》没有详细叙述的原因。

如果以第二种情况作为前提来进行分析,《左传》作者知道真相却不详细叙述的原因有二:一方面,从之前对晋灵公“不君”的负面描写篇幅大大超过了对赵盾的描写就可以看出,作者有意偏袒赵盾,不想因为他“弑君”,就抹杀了他的政治功绩。也就是说,赵盾“为民、为社稷”的弑君行为,虽不值得肯定,但也不必过分批评,因为他的出发点并不是为私怨和谋私利;另一方面,在重视礼乐的春秋时期,“弑君”这种忤逆之事,是不太方便明目张胆地做出评价的。所以,《左传》作者借助孔子之口,说出了“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竞乃免。”

三、从赵盾之后的行动可以看出,他逃不出“弑君”的干系。

《左传》中评价赵盾的贤德是“夏日之日”,不仅强调了他突出的能力,还体现出了他容易灼伤别人、使人畏惧的姿态。而在弟弟赵穿弑君后,赵盾随即就回国、复职、新立君,这一番操作简直“猛如虎”,让人觉得他完全不像一个毫不知情的人。在太史董狐严厉的质问下,赵盾只回答了前半句“亡不越竟”,却故意忽视了后半句“反不讨贼”,心虚之状跃然纸上。《左传》作者可能也觉得自己笔锋太盛,眼看就要把自己的观点和盘托出,此实不妥,所以又引用了《榖梁传》中“穿弑也,盾不弑,而曰盾弑,何也”,意图以此来避免尴尬。

《赵氏孤儿》晋灵公剧照

​所以依笔者看,弑君之人固然是赵穿,但是从《左传》对赵穿的描写可以看出,赵穿乃是一介武夫,并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再结合着“赵盾弑君“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请来看——秦晋征战、晋国卿大夫争权等等,皆是赵盾在背后一手操纵的,这是历史的“实锤”。由此可见,赵盾的意志除了“弑君”之事外,无一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弑君”事件的发生,必然要追溯到赵盾的身上。

《左传》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试想,如果《左传》中的记叙是“赵穿弑君”,跟赵盾没有半毛钱关系,那么又怎么揭示晋国数年政权风波的根源所在呢?这个伏笔的运用何其巧妙!

从社会角度而言,“弑君”乃是君、臣之间伦理关系的破裂,这关乎春秋时期的道德问题。那么请问,如果君“不君”,臣就可以将其杀掉吗?这在当时的人们眼中是一个“悖论”。换言之,如果"道德和正义"与“礼法”发生冲突,我们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这部富有人文精神的《左传》,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