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诊,见患者脉弦细,舌质红,苔黄而微腻。另外,患者面色发红,看上去十分焦虑,心烦意乱。细问得知,患者平时口干、大便干,但不想喝太多水。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就说了,你这是脾胃有伏火,窜到手指上去了。接着,书方一首。但见——
藿香、佩兰、防风、生石膏、黄芩各10克,黄柏、山栀、桑枝、枳壳、熟大黄各6克,薏苡仁15克,黄连1.5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5剂以后,诸证得到极大改善,大便相对通畅。手指头上的水泡什么的,开始干燥、缩小。
这时候,原方不变,再投5剂,患者基本痊愈。
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88年的《辽宁中医杂志》。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还是开篇提到的话:十指连脾。
我们的脾,主四肢,主肌肉。故而患者手指头上这个病,就完全要考虑到脾的问题。
其实,这个患者的根源问题,在于脾胃伏火。
所谓伏火,就是潜在、潜伏起来的火。它可以长时间存在于患者体内。在适当的时候,它就表现出来。所以,有它引发的病症,顽固、时隐时现、不好清除。这个患者,舌红,苔黄,口干,便干,心烦意乱,面色潮红,可见是有火热之邪在体内。脾开窍于口,故而患者口干。同时,患者苔腻,而且口干不欲饮,这说明患者体内还有湿。伏火湿邪交蒸,形成湿热,发于四肢,这就导致所谓指端皮炎,顽固不愈。
所以说,现在要做的,是就是泄掉患者脾胃的伏火,把湿热之邪清除干净。中焦这个病根没了,手指头不再受邪气所扰,自然也就好了。
你看当时医家用的方子——
藿香、佩兰、防风、生石膏、黄芩各10克,黄柏、山栀、桑枝、枳壳、熟大黄各6克,薏苡仁15克,黄连1.5克。
这里头,我们首先要看到的是泻黄散。藿香、防风、石膏、栀子,就是泻黄散。
泻黄散,源于《小儿药证直诀》。黄入脾,泻黄,就是泻脾,因此从名字上看就知道,此方是治疗脾胃伏火证的。患者表现,是顽固的口疮、口臭、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所谓弄舌,就是舌头伸出来又缩回去,来来回回,不消停。它的基本构成,是藿香叶21克,山栀子6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古法是研细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钱。现在通常是根据比例,改成汤剂来服用。
其中的石膏和栀子,用于泻中焦之火。藿香和防风,用于升散伏火。所以这个方子,是清降和升散相结合,来去掉脾胃伏火。为啥要散呢?因为中医认为,伏火,必然是长期郁遏在体内的,不得发越。现在,给它出口,让它主动散出去,这也是去火的一种方法。
医案里,用此方作为基础。然后,加佩兰醒脾化湿,加黄芩、黄柏、黄连清热燥湿,加大黄开后门泻火,再加枳壳行气,以桑枝作为舟楫之药,引药性上达指端。薏苡仁健脾利湿。如此,就比较周全了。
从这个小医案里,我们能看出,中医在辨证论治时候的精妙之处。在一般人的脑海中,指端皮炎,就是一个局部性的皮肤病。怎么治,也治不到身体里头去。可是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整体。手指头这个事儿,其实是包含在患者全身状态里的,是其中的一环。全身状态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就去解决什么。解决完了,会发现,手指头捎带脚就好了。这就是以泻脾胃伏火,来治疗指端皮炎的道理。
所以说,学中医、看中医,就得有整体思维,在思想意识上,要有一个超前的整体性。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