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本纪》的内容
《蜀王本纪》
扬雄《蜀王本纪》曰: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折权、鱼易、俾明。是时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已上至蚕丛,凡四千岁。次曰伯雍,又次曰鱼尾。
可以看出,《蜀王本纪》中这五个帝王的名称是:蚕丛、折权(伯雍)、鱼易(鱼尾)、俾明、开明。
现梳理如下:
一、蚕丛,实际上是昌仆(蜀山氏)
二、鱼易(鱼尾),实际上是高昜(颛顼)
三、伯雍(柏灌),实际上是伯鲧
四、俾明(杜宇),实际上是文命(大禹)
五、鳖灵(开明),实际上是启(启明)
一、蚕丛——蜀山氏
“蚕丛”是“蚕仆(昌仆)”的误认,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蚕丛”这个人。
“仆”被误认成“丛”
根据历史记载,黄帝的儿子昌意娶蜀山氏的昌仆,生下颛顼。
“昌意”也叫“蚕玉”,是Tsan-yul的音译,意思是“蚕域”或“蚕国”。
国,域
古代的“域”和“国”是同一个字。(藏语的yul和汉语的“域”应该是同源词)
实际上,“昌仆(蚕仆)”只是昌意妻子的部落名,并不是她本人的名字。
“蜀山”的“蜀”、“昌仆”的“仆”、“伏羲”的“伏”、“天竺”的“竺”、“不周山”的“不周”,都是西羌语'brug(龙)的音译,也就是说,“蜀山”和“昌仆(蚕蜀)”实际上是一个词,都是指蜀山氏部落。
而《蜀王本纪》里的“蚕丛”就是把“仆(菐)”误认成了“丛(叢)”
古代的“蟾蜍”和“昌仆(蚕蜀)”同音,所以古代四川地区的人们常用蟾蜍来代表“蚕蜀氏(蜀山氏)”。
金沙遗址出土的蟾蜍
由此可见,“昌仆氏(蚕蜀氏)”就是“蜀山氏”,是部落名,而不是人名。
那么,昌意的妻子叫什么名字呢?
《山海经》提到颛顼的母亲“淖子曰阿女”,其实颛顼的母亲就是昌意的妻子,只不过是《山海经》把“韩流(乾荒)”和“颛顼”当成了父子二人,实际上“韩流”和“颛顼”是同一个人。“淖子”也是西羌语'brug(龙)的音译,“淖子氏”就是“蜀山氏”。“淖子曰阿女”就是“蜀山氏叫做阿的女子”。
看来,昌意妻子实际上叫做“阿”或“阿女”。“阿”的古音是nga(ŋa),和“娲”同音,“娲”的古音也是ŋa。
藏语的第一人称“我”就是ŋa,汉语的“我”字古音也是ŋa,山西话的“我”是ŋe,粤语的“我”是ŋo。
“我”字的最早雏形:
我(ŋa)
金沙遗址出土的三对翅膀的昆虫,就是“我”字的雏形,用来纪念颛顼的母亲阿(ŋa)。
其他的历史文献中说颛顼的母亲叫“女妪”,“妪”在现代汉语里是发yu的音,但在古代汉语里就是ŋa音。
蚕蛾(ŋa)
阿(ŋa)
蚕蛾,阿(ŋa)
二、鱼凫——高昜、颛顼
《蜀王本纪》里的“鱼凫”是“鱼昜(高阳)”的误认,也就是说,“鱼凫”这两个字本来是“鱼昜”,被误认成了“鱼凫”。
“昜”被误认为“凫”
昜(阳)
这个“鱼凫”,在某些《蜀王本纪》的版本中是“鱼易”或“鱼尾”,其实也是“鱼昜”的误认。
由此可见,所谓的“鱼凫”和“鱼易”实际上都是“高昜”的误认,高昜就是高阳,就是颛顼。
颛顼:
颛顼首戴干戈
“颛顼”两个字,在战国时期的楚简中写作“端玉”。也就是说,在古代“颛顼”和“端玉”同音。
“颛”和“端”两个字,古音是dun,近似现代汉语中“敦”的发音。“顼”和“玉”两个字,古音是gu(一般都带有尾音),近似现代汉语中“固”的发音。所以,“颛顼”和“端玉”在古代的发音近似“敦固”。
原来,“颛顼(端玉)”是突厥语(匈奴语)的音译。这个现代译为“通古斯”,汉朝时期译为“东胡”。
《史记》里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就是说匈奴的先祖是夏朝遗民,叫做“淳维”。
这个“淳维”也是的音译,Tung(Tun)译为“淳”,uz译为“维”。所以,“淳维”就是,就是东胡。匈奴首领(单于)也喜欢用“淳维”这个词作为自己的名字,比如冒顿(Batur)单于的父亲头曼(Tüman)单于也叫“淳维”,也就是和颛顼同名。
那么,问题来了。《史记》里说“淳维”是匈奴的先祖,而“淳维”就是,就是东胡。而东胡和匈奴是敌对关系,怎么会是匈奴的先祖呢?
其实,这就如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一样,他们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分化成了两部分。也就是说,匈奴和东胡以前是一个整体,后来才分成两个部分的。
这个词的意思是“北斗猪神”,先秦时期被译为“颛顼”,汉朝被译为“东胡”,近代被译为“通古斯”。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猪就是代表颛顼的
陶猪——颛顼
《山海经》说颛顼的父亲叫“韩流”,而且把韩流说成是猪的样子。
实际上,“韩流”两个字是“乾荒”两个字的误认,乾荒就是颛顼。也就是说,《山海经》里的“韩流”其实就是颛顼。
颛顼纵目(绝地天通)
颛顼绝地天通
户对
颛顼眼
在古代,很多住户门口都安装两根柱子形状的眼睛,叫做“户对”,也叫“颛顼眼”。
三、柏灌——伯鲧
《山海经·海内经》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路史》说“高阳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这里的“白马”很可能是“白犬”的误认。
“犬”被误认成“马”
从这些资料来看,鲧应该是高阳(颛顼)的孙子。
即:黄帝——昌意——颛顼——骆明——鲧
金沙遗址出土的石人像
这个石像,是夏后氏为了纪念鲧因为治水失败而被陷害的那段经历。这个石像显示出伯鲧一生中最悲惨的时刻,如同基督教徒纪念耶稣一生中最悲惨的时刻一样。
大禹的父亲崇伯鲧,他的另一个名字叫“十二岁”,也叫“大十二岁”。
《山海经》的抄写者把“大十二岁”误写成了“夸父”。
“大十二”被误认成“夸”
“岁”被误认成“父”
大十二岁——崇伯鲧
所以说,“夸父逐日”实际上是“大十二岁逐日”,也就是鲧和舜(日)之间的权力争夺,最后的结果是崇伯鲧失败被杀。
《山海经》中所说的“耳两黄蛇”实际上是耳朵上有两根象牙。
耳两黄蛇
在中印缅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那加族,他们就是把象牙当成蛇挂在耳朵上的。
那加族
那加人
四、杜宇——大禹
《蜀王本纪》里有“杜宇”,而“杜宇”和“大禹”在一些方言里完全同音。也就是说,杜宇就是大禹。只不过是《蜀王本纪》里的故事情节太荒唐,完全歪曲了历史事实。
笔者认为,三星堆出土的玉边璋就是大禹的令牌。
文命
甲骨文里的“文”,就是一个两腿叉开站着的人。
甲骨文里的“命”,就是一个戴着尖顶帽子跪着的人。
“文命”是西羌语Mun-gling,的音译,意为“太阳之洲”。(因为大禹出生在西羌地区,所以夏朝帝王的名字有很多都是西羌语)
禹耳三漏
三星堆青铜神坛上的“姒”字
历史记载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就是大禹治水的历史事件。
禹字
“禹”字是一条蛇(龙)加上了一个表示手的符号,所以有人就认为“禹”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抓蛇”、“抱蛇”。
错误的解释
笔者认为,那个符号在其他甲骨文的文字中确实是代表手的符号,但在“禹”字中代表的是大禹手中的三股叉,代表他是掌管大海的神,根本不是“抓蛇”、“抱蛇”的意思。
禹字
五、鳖灵——启明
“启”字被误认成“敝(鳖)”:
鳖字
“启”被误认成了“鳖”
《蜀王本纪》里的“鳖灵”,实际上是“启灵”的误认。“启灵”是西羌语Khri-gling(宝座之地)的音译,khri是“宝座”的意思,似乎也有“皇冠”的意思。吐蕃国王的名字里一般都带有这个khri,这个khri在现代藏语里的发音近似“赤”。古代的khri发音应该是近似“可利”的音,译为“启”或“开”。
所以,西羌语Khri-gling(宝座之地)音译为“启明”或“开明”。也可以译成“启灵”,而“鳖灵”二字正是“启灵”二字的误认。
总结
一、《蜀王本纪》的内容是非常荒唐的,但里面那些“蜀王”的名字正是夏朝皇帝的名字。
二、广汉三星堆遗址根本不是古蜀国,而是虞夏王朝的都城。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