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丹珂,王宝亮王宝亮教授是河南省名中医,临证30余载,善于治疗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尤其在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以发作性肌无力伴血清钾降低,补钾后肌无力症状迅速缓解为特征,现代医学研究与钾代谢异常有关。肌无力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周,发作间歇期正常。王宝亮教授根据中医经典理论及多年临床经验,从病因病机出发,以五脏虚损为主、重在脾肾,重视风、湿、热、瘀在发病中的作用,以扶正补虚,兼以清热化湿、疏风活血为治则,分期辨证施治,临床疗效确切,本文进行系统整理。1、追溯求源1.1以五脏虚损,重在脾肾立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祖国医学没有本病的命名,本病属中医学痿证范畴,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但根柢在于五脏虚损,重在脾肾。五脏病变,皆能致痿。《素问●痿论》“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脾运化水谷精微由脾气转输,化为精气血精液,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脾胃虚弱,四肢百骸无以所养,逐渐出现四肢痿软无力。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生长发育,在体合骨,生髓。肾者水脏也,肝肾阴虚,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减,足不任身,发为骨痿。1.2以虚为本,重视风湿热瘀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王师认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属中医痿证范畴,但又与传统意义上的痿证不同,本病发病迅速,症状多在短期内缓解,易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肌力正常,一般不伴有神志不清、言语不利、肌肉萎缩等症状。《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四肢不用,说明肢体障碍;心慧然若无病说明患者神志清,无意识障碍,与本病症状相似。且本病发病迅速、易于反复,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点,体现了风邪在本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痿论》曰:“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均说明湿、热在痿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疾病日久,气血运行不畅,瘀滞脉中,失却濡养筋脉的作用,进一步加重肌肉痿软无力的症状。2、治疗原则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发作期、缓解期。发作期出现肢体肌肉对称性不同程度的无力或完全瘫痪,可伴有肢体酸胀,针刺感,脑神经支配肌肉一般不受累,但少数严重病例可发生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甚则危及生命。
急性发作期应及时补充氯化钾,缓解症状,以避免延误病情。缓解期以扶正补虚为主,兼以清热化湿、疏风活血。肺热津伤者,宜清热润燥;脾胃虚弱者,宜健脾益气;肝肾亏虚者,宜滋养肝肾。肺热津伤为主者,发病前多有感冒发热咳嗽病史,症见: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心烦口渴,咽燥呛咳,小便黄,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宜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方用:沙参12g,麦冬10g,玉竹12g,百合12g,防风6g,生石膏10g,桑叶12g,杏仁10g,枇杷叶10g,生甘草6g。伴咳嗽者加紫菀、百部润肺止咳。在热郁阶段,酌加疏风开郁之品,俟郁热解,再行甘润养阴之品。脾胃虚弱为主者,症见:肢体肌肉软弱无力逐渐加重,神疲乏力,面色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宜健脾益气,方用:黄芪40g,炙甘草12g,党参20g,当归12g,陈皮12g,升麻10g,柴胡10g,白术20g。脾胃虚弱,易兼夹食积者,酌加焦三仙;气血不足兼血瘀,舌质暗者,酌加丹参,川芎、川牛膝以行气化瘀;痰湿者加茯苓、半夏健脾化痰。肝肾亏虚为主者,症见:肢体痿软无力,下肢尤甚,伴腰膝酸软,不能久立,或伴眩晕耳鸣,遗精遗尿,舌红,少苔,脉细数。方用:防风6g,白术15g,荆芥10g,怀牛膝20g,熟地黄20g,桑寄生25g,破故纸15g,当归12g,白芍20g,陈皮12g,干姜10g。
有效者,采用丸药缓调。3、典型医案患者王某,男,28岁。以“发作性双下肢无力半年,加重1周“为主诉,于2015年9月26日来诊。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严重时累及双上肢,甚则难以翻身起坐,多于夜间发作,每次发作持续5~6h,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查电解质示:血钾2.8mmol/l。给予静脉补钾治疗,双下肢无力症状明显缓解。后上述症状反复多次发作,发作频率逐渐增加,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逐渐延长,严重影响患者工作,被迫离职回家治疗。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抬举不能,难以翻身转动,经补钾治疗,症状缓解,但行走缓慢,自觉乏力,慕名来诊。症见:神志清,精神差,神疲乏力,四肢无力,行走缓慢,无感觉异常,纳差,眠差,大便溏,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脉细弱。神经系统查体: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无病理征,余未见明显异常。既往生活不规律,喜喝碳酸类饮料。中医诊断:痿证(脾胃虚弱证);西医诊断: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治法:益气健脾。处方:黄芪50g,党参20g,炒白术30g,陈皮15g,炒薏苡仁30g,升麻10g,柴胡10g,砂仁10g,茯苓20个,巴戟天15g,干姜10g,炙甘草10g。
7付,水煎服,日1付,早晚温服。二诊:服药后,四肢无力发作次数较前明显减少,每次持续时间较前缩短,但仍眠差,入睡困难,多梦,守上方加夜交藤20g,酸枣仁20g,7付,水煎服。后患者间断用上方半年,随访1年未复发。按语:患者为青年男性,既往喜饮碳酸类饮料,加之饮食不规律,日久损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受损,受纳运化失常,饮食水谷运化乏力,出现纳差,便溏、肌肉筋脉失养而致痿。治以益气健脾升清。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配伍党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药补而不滞,升麻、柴胡升阳举陷,炒薏苡仁、茯苓健脾渗湿,使湿邪从小便而去,利小便而实大便,砂仁温中止泻,巴戟天、干姜补肾助阳,祛风除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之效,药证相合,切中病机,故痿证得愈。4、结语周期性麻痹临床上可发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男性多见,由于患者对疾病本身认识的不足,加之病情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恐惧、焦虑,对疾病的预后不利。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分为原发和继发,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的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原发性疾病好转后,其肌无力症状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明显减少,后期再结合患者四诊信息,辨证施治,巩固疗效。
中医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求本,调整机体阴阳平衡,在发作期、缓解期均有其独特的疗效,发作期结合西药小剂量低滴速输液补钾与口服补钾治疗,使钾离子在中药起作用前,在血清中保持一定浓度。其作用既可控制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严重症状的产生,又可避免补钾过快浓度过高而造成血管痉挛与心脏骤停等弊端。综合治疗可减轻发作的频率,减缓持续时间,进而消除发作。
可以在B站找到我讲中医啦,有事没事过来一起叨叨中医喽!
王宝亮教授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经验田丹珂,王宝亮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6月第15卷第11期版权申明:以上文章仅供学习参考。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粉丝福利来啦:临证有疑难、临床有瓶颈、思路不畅通、方剂不会用,可以留言,我们会酌情安排相关主题文章推送。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