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内涵、设置逻辑、实践原则与基础

摘要

义务教育新课标中突出强调了跨学科学习,旨在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目前我国仍有许多中小学教师对跨学科学习的认识还不充分,难以开展有效的实践。为此,文章首先通过内容分析,从跨学科学习的定义及特征两方面阐述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内涵,并从素养表现、学科逻辑、内容承载、学习路径和学业质量五个闭环环节分析跨学科学习的设置逻辑。然后,文章依据跨学科学习的设置逻辑提出实践跨学科学习的三条原则。最后,文章从教师发展、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方面探究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基础,以期为落实跨学科学习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跨学科素养;教师实践

21世纪以来,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指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路径,以帮助其面向未来成长并适应社会。核心素养不仅涉及“知晓什么”,还包括在现实问题情境中“能做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的核心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是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及人格品性[1]。此外,现实问题的复杂性意味着其解决往往需要综合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这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相关学科的具体学习,也需要学科关联的跨学科学习。为响应时代需求和培育时代新人,教育部于2022年4月21日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和16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以下简称“新课标”)[2]。其中,新方案指出,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之一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提出各门课程原则上至少要用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体现了新课标鲜明的导向性——跨学科学习。新课标中对“跨学科学习”的强调,对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什么是跨学科学习”“如何在新课标下有效地实践跨学科学习”等也成为影响中小学教师开展具体教学实践的关键问题。为理解新课标精神和跨学科相关内容,帮助中小学教师厘清跨学科学习及教学实践之间的逻辑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新课标中涉及“跨学科”的相关语句、段落进行内容分析,提炼了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内涵、设置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原则与基础,以期为落实跨学科学习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内涵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内涵、设置逻辑、实践原则与基础

为回答“什么是跨学科学习”这一问题,本研究主要从跨学科学习的定义以及特征两方面阐释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内涵。从定义来看,目前仅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定义,即“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中,综合学习代表一种“联结”的教育变革价值观,指向对生活经验、正式学习、不同观点和学科知识等的整合,意在克服分科教育对知识的割裂,与教育“整体人”的经典传统相呼应,因此,其实质是一种“联结”引导下的学习方式变革[3]。2001年,我国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要“设置综合课程”[4],而新方案在“深化教学改革”中提出要“推进综合学习”,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课程改革不仅重视课程内容的变革,还重视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一转变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落实[5]。因此,跨学科学习作为推进综合学习的方式之一,不仅强调以本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实现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还强调学科间知识与方法的“联结”,有利于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从特征来看,本研究通过分析新课标中蕴含跨学科学习特点的语句、段落,归纳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六个特征,即真实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跨学科性和综合性,如表1所示。其中,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是跨学科学习的本质特征,强调学科间的关联与整合,督促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时,不能仅重视学科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科之间显性或隐性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结构化组织学习内容。真实性、实践性、多样性和探究性是跨学科学习的一般特征,强调跨学科学习要结合真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实践与探究兴趣,使个人在参与群体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知识、信息、理论等探究具有真实意义的、与学科知识应用相关的难题,并整合相应观点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表1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六个特征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内涵、设置逻辑、实践原则与基础

综合来看,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内涵即:基于学生学情,围绕具有真实意义、探究和实践性质的研究问题,以某一课程内容为基础,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以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

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设置逻辑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内涵、设置逻辑、实践原则与基础

在明晰跨学科学习的内涵后,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新课标中跨学科学习的设置逻辑,以厘清开展跨学科学习的一般思路:鉴于跨学科学习活动属于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且以学科学习为基础,其设置逻辑应迎合课程设置逻辑,因此本研究借鉴了信息科技课程的设置逻辑(包含学科逻辑、内容承载、素养表现、情境案例和学业质量五个闭环环节)[6]来提炼跨学科学习的设置逻辑。同时,考虑到情境案例也属于内容承载的一部分,因此将这两个环节合并为内容承载。此外,在进行内容分析时,本研究发现新课标文件中多次提到了跨学科学习的具体开展方式,因此新增了学习路径这一环节。综上,本研究从素养表现、学科逻辑、内容承载、学习路径和学业质量五个闭合环节来分析新课标中跨学科学习的设置逻辑,如图1所示。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内涵、设置逻辑、实践原则与基础

图1 新课标中跨学科学习的设置逻辑图1 素养表现素养表现体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育人的预期目标,因此,它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具体的学科素养,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两者互为补充和促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也反映出分科学习和整合认识世界的具体方式[7]。关于学科素养,各课标均着重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并对其内涵作了准确的描述,体现了各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而跨学科素养指整合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知识、方法,以解决超越单一学科范畴的复杂问题的能力[8],能够在解决跨学科问题的实际表现中被观察与测量[9][10]。新课标虽未提及“跨学科素养”一词,但全文多次提到促进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发展,包括跨学科学习能力、跨学科应用意识与能力、跨学科实践能力与跨学科研究能力,具体表现为学习、理解、拓展、构建跨学科知识与概念,尝试提出需要解决的跨学科问题,从跨学科的角度,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设计出简单的跨学科实践方案并解释跨学科实践方案、实施过程和结果,最终完成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能力。跨学科素养不仅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补充,两者之间也会相互促进。

例如学习学科概念有助于跨学科概念的形成,跨学科能力提高又会助力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学科概念与方法。2 学科逻辑学科逻辑是指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而梳理学科逻辑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素养表现要求[11]。在课程内容体系中,为加强内容的内在联系与结构化程度,新课标以主题、项目和任务等形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科逻辑与不同学段学生的水平统筹设计单学科主题(本研究将新课标中不属于跨学科主题的主题称之为单学科主题)与跨学科主题。单学科主题学习是学科逻辑的集中体现,强调整合学科内知识,以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学科间的相互关联,目的在于融通其他学科内容以促进学生对相关学科内容的深入理解。为遵循学科逻辑,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单学科主题学习之间是相互融合的关系,表现为单学科主题学习板块是学科学习的基础,而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是学习的提升与拓展。此外,在学科安排上,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与单学科主题的教学有机结合,穿插在单学科主题学习中进行。3 内容承载教师在选取跨学科学习的主题内容及教学素材时,应充分考虑所要达到的素养要求,以及相应学科的逻辑结构。

一方面,学科内容的选取既要立足于本学科内容,注重与单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相关性;又要跨出本学科,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方法,并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进行组织。对于内容的安排,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可以融入单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使其具有跨学科性;也可以单独安排,以某一单学科主题为核心或整合多个单学科主题,再结合其他学科中涉及的相关知识与方法,综合设计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内容的选取也要联系不同学段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兴趣和能力,创设适切的、贯穿始终的情境。具体而言,情境素材的选择可以因地制宜,围绕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或真实的历史事迹,从多学科角度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挖掘、选取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将其改造成跨学科实践的问题或任务。4 学习路径确定跨学科学习内容后,需要选择适切的学习路径(如确定教学方法、学习场所、学习后的成果形式等),使素养发展线、知识逻辑线和问题解决线紧密结合。在选择具体路径时,首先要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以促使学生能够通过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实验探究、体验与模拟、课题式学习等活动实践来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主动性思维。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学情、学科特点、学习目标等,体现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路径。例如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水平,小学低年级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以观察、记录、参观、体验为主;高年级学段采用项目化学习,以设计、参与、调研、展示为主。考虑到学科差异,在义务教育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必做实验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采用实验探究的路径,而在俄语课程中的“文化专题活动”采用文化对比和专题讨论的路径来梳理跨学科知识。在选择学习路径后,还要确定学习场所与学习成果类型。学习场所应综合考虑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的需求,并不局限于教室与实验室,还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生活场景和文化场馆等,将资料解读与实地调研结合起来,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必要支持。关于学习成果类型,跨学科实践活动要以物化的学习产品(如各种文本、模型、设计图等)为基本学习成果,并注重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形成,例如作品制作、实践活动报告、学习成果说明、方案报告及方案可行性评估报告等。5 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是检验学生在完成跨学科实践活动后是否达到预期素养表现目标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改进教学,促进素养表现目标的落实。这一环节参照2020年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的坚持科学有效原则,即“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12]。

首先,新课标着重强调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一方面,通过采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实践活动评价等评价方式,并使用学习过程观察表、学习任务单、学习过程记录单、学习过程评价表、学习结果评价表等工具来全面记录与评价学生的日常活动表现,以此强化过程评价。另一方面,通过创设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跨学科问题情境,探索素养表现立意的命题,纳入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等方式改进评价的总体效果。其次,新课标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来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其中,教师要与相关课程教师合作,对学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新课标虽然提到要探索增值评价,关注学生在经历多次评价后的进步程度,但对于如何开展增值评价并没有过多的描述。最后,新课标较少提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育评价的质量。

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原则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内涵、设置逻辑、实践原则与基础

基于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设置逻辑,本研究提出三条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原则:①基于素养表现、学业质量以及整个设置逻辑的闭环特征,提出“贯彻素养导向,发挥教学评协同作用”原则;②基于学科逻辑,提出“坚持学科立场,同时兼具跨学科特征”原则;③基于内容承载与学习路径,提出“推进主题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同步变革”原则。1 贯彻素养导向,发挥教学评协同作用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单一学科知识已无法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这迫使学校教育必须从单纯传递学科知识的应试教育朝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素质教育进行改革。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作为落实课程育人要求的重要载体,其设置的学科逻辑、内容承载、学习路径和学业质量都要贯彻素养导向,服务于学生素养表现目标的达成。而要落实素养导向,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结果的评都要围绕素养表现目标,保持一致性,以发挥三者的协同作用:首先,要保证评与教的一致性,即教师要根据素养表现目标刻画学生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形式,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并在教学设计时体现评价标准。其次,要保证教与学的一致性,即教师要根据素养表现目标来设计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展与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

最后,要保证学与评的一致性,即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了什么”来制定评价内容,并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2 坚持学科立场,同时兼具跨学科特征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是对分科教学的补充、巩固和深化[13],而不是对分科教学的否定,也并未跳出学科框架,因此要坚持学科立场:首先,无论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设置的课时占比还是学科逻辑都表明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学科学习的基础,而是对学科学习内容进一步展开不同形式的学习和应用,目的是促进学科学习的能力提升,以及对学科知识应用于具体场景的实践拓展,旨在培养学生整合多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只有学好每一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开展跨学科学习。其次,坚持学科立场强调以本学科内容为主干,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方法,以有效避免“重过程经历、轻知识学习”的现象,促使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发展同步发生。再次,坚持学科立场有利于明确实施主体,降低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难度,也更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情。最后,跨学科性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学习目标的确立、主题与内容的选取、学习路径的选择、学业质量的检测等方面都要具有跨学科特征,体现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3 推进主题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同步变革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既要突出主题学习内容的结构化程度,加强学科之间内容的关联性,又要推进教学方法的变革,体现学生中心理念。为此,教师要把握好本学科大概念及其与相关跨学科概念间的关系,以主题形式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强化主题内容的结构化程度,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要推进教学方法的变革,选择与主题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式,注重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达成素养表现目标。《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第3版)》指出,项目式学习主要以学习科学中的情境学习、主动建构、社会交互和认知工具四个理论结构为基础,让学生在做中学,像专家一样应用独特想法、明确现象是如何出现的以及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其在学习环境上具有从驱动性问题开始、关注学习目标、参与学科实践、参与协作探究、使用技术工具支持学习和创造人工制品六个特征[14]。由此可见,项目式学习的理念、特征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内涵相契合,是承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典型路径,因此也是新课标中提到较多的教学方式之一。

落实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基础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内涵、设置逻辑、实践原则与基础

在阐释新课标下跨学科学习的内涵及设置逻辑后,本研究认为新课标精神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落实,教师作为变革实践的主体,不仅要通过参与培训或自主学习提升自己,还需要关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关键要素,这些都是促进跨学科学习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的实践基础。1 教师发展:创新教师研训形式,提高教师的跨学科教学素养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推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高质量实施的重要专业保障:首先,各地、各校应采用技术赋能的教师研训新模式,提高研训质量。一方面,要常态化地开展跨学科教学主题培训活动,解读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价值意蕴,探索跨学科教学的实施途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例如建立教师个人数据库,根据教师需求推送研训资源[15],促进教师跨学科知识与方法的长期更新。另一方面,各地、各校要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态化地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跨学科教学能力,例如为教师提供智能化分析上课视频与教案,以生成多维度的课例分析报告的服务,形成基于视频课例大数据知识发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16][17]。其次,各地、各校应基于教师研训发展平台,建立线上线下混合的、形式多样的跨学科教学研训共同体和活动机制,推动中小学跨学科协作教学与教研的常态化。

最后,各地、各校应积极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学习环境等支持技术、加强素养导向的测评技术(如微认证),以提高教师研训效果评价的科学性[18]。2 教学资源:借力教育新基建,提供教师跨学科学习优质资源教育新基建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19],能够为教师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软、硬件资源上的有力支持——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教育新基建中的教育大资源服务机制[20],挖掘合适的跨学科问题或项目,寻找相关的数字资源和工具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基于已有教育资源挖掘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方面进行创造性设计以保证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适切:①立足素养表现,明确学生在完成该主题学习后所能达成的素养表现目标,并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②遵循学科逻辑,以本学科内容为主干,适当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体现本学科大概念及相关跨学科概念,确保学习内容与其他学科的横向结构化及其与本学科内容的纵向结构化;③对标跨学科学习的六个特征,并在充分考虑学生学情、课时要求和实际可操作性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设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智慧校园的基础上利用教学平台、智能终端等工具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管理教学中的过程性数据,并使用学习分析工具提高教学决策的科学性。

3 教学方法: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助力教师实践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选择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和实践兴趣、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团队协作、提升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应尝试已有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如面向设计的产生式学习模式[21]、STEM教育跨学科学习活动5EX设计模型[22]等,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本土化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利用已有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使学生在实践的每个环节都能进行有意义的、高效率的深度学习,例如借助已有教育技术工具构建开放共享的混合式学习环境,营造开放、轻松和有趣的跨学科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23];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营造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体会现实问题的复杂性、跨学科的存在、学习主题的意义与价值;利用感知、认知、情感、协作等工具[24][25]支持学生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梳理、整合与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学习分析等技术基于学生特征进行异质分组,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精准的课前导学、课中辅学、课后补学。4 教学评价:引入教育技术,提高教师跨学科学习评价科学性实施跨学科学习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对此,本研究认为,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技术收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证据,依据事先设计好的评价指标开展实时评价,并通过及时的教学反馈促进学生后续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分析工具,在结果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特性与差异性,实现覆盖知识、技能、品格、价值观的综合素养评价[26],以突破“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还可以通过表现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方式促进关键素养的达成。再次,教师可以使用学习管理系统记录学生历经多次评价后在素养目标、行动导向等方面的成长程度,生成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以发挥增值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而非通过简单地比较结果评价来衡量学生的学业表现。最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邀请其他学生、相关学科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等主体共同开展评价工作,确保评价视角的多元化,发挥校内校外多方的监督作用。

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内涵、设置逻辑、实践原则与基础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的强调是推动综合学习、弥补分科教学弊端的重要举措,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跨学科素养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阐释了新课标中跨学科学习的内涵与设置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的三条实践原则,分析了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基础,以期帮助教师在具体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时,充分考虑跨学科学习的内涵与内在逻辑,立足素养表现目标,遵循学科逻辑,选取适宜内容载体、适切的学习路径来支持学习者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与反馈。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仅使用“跨学科”作为关键词在新课标中进行搜索,且只呈现了跨学科学习的内涵及设置逻辑,涵盖的内容不够全面,为此,未来本研究一方面将扩大关键词,以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另一方面将通过对比国内外课程标准中有关跨学科学习的相关内容,借鉴国际视角,推动国内跨学科学习的发展。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