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部编本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5课。
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如汉代贾谊的《论积贮疏》、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畅通,还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第一段,作者以比喻、排比的方式分别从积德(正)、不积德(反)正反两个方面提出要治理国家,当积德行义。然后指出了君主因所处地位高、责任大,所以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个中心论点。
第二段,总结历史上的教训,提出善始善终者的君主实在是太少,原因就是: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然后设问方式,一问一答,指出要善始尤其是要善终,不能以严刑和威怒来治之,应“竭诚以待下”,进而告诫君主不要轻视百姓,因为这些最基层的人就象水一样能载舟亦能覆舟。
最后才是这篇文章要说明的重点和中心,即君主当“十思”:一戒奢侈,二戒自满,三戒放纵,四戒轻信小人,五戒对臣民不公。然后指出,君主当知人善任,则臣民就会为国为民竭忠尽力来治理国家,最后达到的效果就是:君主“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魏征名片:
魏征的言辞:
贞观八年(634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怒了李世民,李世民认为这是毁谤。魏徵进言说:“从古以来上书奏事,往往言辞很激切,如果不激切,就不能打动人主的心。言辞激切就近似毁谤,陛下你应该仔细想一下这样的事对还是不对。”
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所以,被人称为“诤臣”。
魏征直言敢谏、言辞的激切又在哪里?举这篇文章的几句话,大家来看一看。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你一个自称“下愚”之人要给人家提意见,然后你还把要听你意见的人称呼为“明哲”?你的意思不就是:英明的君主您不要犯糊涂吗?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其实这句话就要告诉君主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用一个肯定句来说会更加委婉,然而魏征却非要从反面来说,连用三个“不”字,你能想象他的语气吗?你要肯定的语气改改试试。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本来提出十思之后,如果君主能行动起来,就会达到“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的效果,文章至此,已经达成了作者的奏疏目的,魏征却非要加上这一句,看来话说不到位,那是坚决不能停的。这就是传说当中的“直”:你就做好一个皇帝就行了,别的事你别管。
当然,文章里还有很多表现魏征言辞激切的地方,比如,“必积其德义”中的“必”,用了好几个;还有,十思的内容。你在读文章的时候要仔细体会他的说话语气。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