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荪,男,1939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秉承庭训光绍轩歧,深得先祖蔡小香,父香荪公之传。素有儒医之称的江湾蔡氏女科,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历代名闻遐迩,至五世蔡小香於清末被推举为全国性中医师学会--中国医学会首届会长,并创刊全国第一份医学期刊--“医学报”,极力倡导中西医结合。蔡小荪老师的父亲香荪公也是一位蜚声沪上的名医,一贯急公好义,曾参加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为抗日救国作出不少贡献。还曾担任中国医学院副院长。在这样的医学世家熏陶下,蔡小荪老师对祖国的中医事业无比钟爱。并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中国医学院毕业后即随父襄诊,1943年香荪公去世。21岁的蔡小荪即独立应诊。门庭若市。
蔡师精通各流派学术要旨。尝谓:“治学当厚古而不薄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治病当师法而不拘方,变化在我,讲究实效”。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勤于临证,长于思考,敢于创新。辨证灵活,精确;用药果敢、审慎;在诊治中颇多独到灼见。学术上强调妇人以气血为本,肝肾为纲;推崇辨病辨证相结合;倡导审时度势论治方法;注重补肝肾、健脾胃、调冲任,理气活血化痰诸法;擅长活用古方小方,并因病寻药,创制专方、套方;用药以简、轻、廉、验为特色。50余年的医学实践,理论上不断深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妇科疑难杂病。如不孕症、崩漏、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兆流产、症瘕、盆腔炎及妇科肿瘤等证。并身体力行倡导中西医结合,对古籍文献,前人学说均辨证接受,对现代医学专业理论和这实验检查,广为借鉴。
[育肾培元方]
组成:云茯苓12克,生熟地(各)10克,仙茅10克,仙灵脾12克,鹿角霜10克,女贞子10克,紫石英12克,巴戟肉10克,麦冬12克,山萸肉10克。
功能:育肾培元,温煦助孕。
主治:不孕证之肾气不足,基础体温单相或双相不典型。亦可用于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证之周期调治,一般用于月经中期,可根据各种伴有症状加减施治。
方解:本方从六味丸化裁,仅用其半,云茯苓、生熟地、山萸肉和中益脾肾,滋阴养血兴阳;仙灵脾、仙茅补肝肾,助阳益精;鹿角霜补肾益气,生精助阳,性较温和;巴戟肉温肾助阳;紫石英暖宫助孕;女贞子治肝肾阴亏,益肝肾,强腰膝;麦冬强阴益精,与女贞子相配以抑制诸阳药之偏温,以使阴阳平衡而相得益彰。
[化瘀散结方]
组成:云茯苓12克,桂枝3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皂角刺30克,炙甲片9克,石见穿20克,莪术10克,水蛭6克。
功能:化瘀散结,搜剔通络。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证
方解:本方为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瘀阻,下瘕块;皂角刺辛温锐利,直达病所,消肿散结;石见穿活血消肿;山甲片散血通络,消肿排脓;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散结;水蛭逐恶血,破瘀散结。
治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在行经期间须控制症状,经净以后拟消除病灶。
[四物调冲汤]
组成:炒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10克,制香附10克,川牛膝10克,延胡索12克,制乳没(各)6克,生蒲黄12克,艾叶3克。
功能: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主治:由瘀滞引起的经行腹痛,翻滚不安,甚至痛剧拒按,不能忍受,以致晕厥;或经量不畅或过多,有下瘀块后腹痛稍减者,也有经量愈多愈痛者。本症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宿瘀内结,积久不化。
方解:本方以四物汤加减。当归、川芎辛香走散,养血调经止痛;赤芍清瘀活血止痛;川牛膝引血下行,逐瘀破结;香附理气调经止痛;延胡、没药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生蒲黄通利血脉,行瘀止痛;艾叶温中逐寒,调经止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