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观点 | 房志荣:“为写作而教”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观点 | 房志荣:“为写作而教”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观点 | 房志荣:“为写作而教”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为写作而教”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房志荣

一“为写作而教” 回归了语文学科本质

在“为写作而教”的阅读教学在和主流的“为阅读而教”的阅读教学的PK中,管建刚老师倡导的“为写作而教”的阅读教学有什么优势呢?细细梳理“为理解而教”和“为写作而教”这两种阅读教学主张,我们可以发现,管建刚的阅读教学主张是对当前阅读教学现状的“拨乱反正”,回归了语文学科的本质。 语文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关注语文文字的运用,实现读写一体化。“为阅读而教”的教学耗费大量时间,注重品字析句,只为理解而教,却只解决“写了什么”,没有解决“为什么写”和“怎样写”的问题。尽管有人针对这一弊端提出“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统一”的一剂良药,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往往蜻蜓点水,收效甚微,写作依然成为阅读的“附庸”,被当成教学的点缀。如此,语文教学只解决了一半的问题,造成语文教学人为的割裂。显然,管建刚老师把准了当前语文教学的“脉”,回归了语文学科的本质,找准的变革的方向,走了一条读写一体的正确道路,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为写作而教” 唤醒了学生的写作意识

管建刚老师所提倡的以写作为目的的阅读教学,鲜明地指向了写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写作意识的觉醒,给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正如潘新和教授指出的,“语文课程不存在纯粹的阅读教学,一切语文课都是写作课”。管建刚老师的阅读教学把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指向了指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落实在“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管建刚老师展示的几个课例来看,教师对文本进行“还原”,指导学生一起揣摩作者是如何构思,如何选材,如何布局,这些教学内容在主流的阅读教学中很少见到踪影,而这些恰是写作的“密码”,可以说管老师直抵写作的“内核”,把作者写作的秘密全部“抖”了出来,公开了创作的密码。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课中,自然也就发现了语文的秘密,提升了语文的意识。浸润其间,学生的写作素养的构建也就水到渠成。

可以说,为写作而教的阅读课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写作意识,很容易激发学生“我也想试着写一写的”欲望和冲动。而这,正是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教学效果。从这一角度来讲,“为写作而教的”阅读教学更胜一筹,理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三“为写作而教” 凸显了语文的专业味道

从另一个角度看,管建刚老师从写作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更让人叹为观止。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就会从文本这个“例子”中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在两种阅读观念的比较中,我们会发现截然不同的结果。“为理解而教”的阅读中经常会利用文章的空白点组织“补白”,认为这样的小练笔把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管老师举了一个让人信服的例子,让我们明白自以为聪明的练笔并不“专业”:《九色鹿》结尾的“国王惭愧地低下头”,一般教师会经常作为“空白点”引导学生小练笔。从“为写作而教”的视角来看,课文的巧妙之处正在于作者为什么要留下这个空白,而不具体写国王如何惭愧。正是对待文本的视角不同,管建刚引导学生领会写作的奥妙,让学生知道写作有时要铺陈,有时要含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知道写,不知道什么时候写,什么时候不写,学生的语文意识也只是模糊一片。管建刚对教材的处理与一般教师相比,显得更有语文的味道,是一种把学生教聪明的做法。

“为写作而教”的阅读教学主张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得到了教师的认同。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阅读教学主张在当前的阅读教学环境中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加以补充完善。首先,“为写作而教”的阅读课还要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许多主流教师的最大的疑惑。“你读出了什么?”这样以理解和感悟为目的的提问是否存在教学的价值?如果有,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阅读教学是否还需要感受文字的魅力?其次,如何处理好每一篇教材、每一类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感悟每篇文章的独特个性,而“为写作而教”的教学,关注的是写作的共性特点。同一类课文具有相似的写作方法,比如写人的课文围绕选材、写法、详略等组织写作。那么,同类课文的教学,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精心提炼每篇教材中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组织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西平小学)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4年6月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