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前庭神经的传导路径

前庭神经传导通路_前庭传入神经_

(一)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节(节)位于内听道,节为第一级神经元,其细胞的远心纤维即树突,分上下两支,穿过内耳道底前庭上区上支进入椭圆囊斑、球囊斑前上部及前外半规管壶腹嵴;下支经内耳道底前庭下区进入分布于球囊斑大部,另一支即单孔神经经内耳道底单孔分布于后半规管。节细胞的向心纤维组成前庭神经进入脑干,在绳状体和三叉神脊髓束中间伸向背侧,行经到第四脑室底外侧部,多数神经纤维终止于四个前庭神经核,少数不经前庭核直接进入网状结构和同侧小脑蚓部和绒球,称为前庭小脑束。

(二)前庭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为第二级神经元,是主要的中继站,通过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与其他神经相联系,该核是脑神经中最大的神经核,解剖及功能都很复杂,位于延髓和脑桥交界之侧块区,有外、上、内、下四个核和一些小细胞群,前庭神经间质核有X、Y、Z、F群。

1.内侧前庭神经核(核,MVN) 占前庭区的大部,接收3个半规管和椭圆囊来的神经纤维,所发出纤维越过中线后参加对侧内侧纵束(MLF),再分升支、下降支,升支与同侧展神经核对侧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联系,引起眼球反射性运动即眼震慢相;下行纤维与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分泌核及其他自主神经核团相联系。

2、外侧前庭核(核,LVN) 由大型多极细胞组成,位于第四脑室底延髓外侧部,一般不接收初级前庭传入神经纤维,只有腹侧接收少量椭圆囊斑的神经纤维,也接收额顶叶来的纤维,除有纤维越过中线参加对侧内侧纵束外,主要发出前庭脊髓束,下行于脊髓全长,终止于同侧前角细胞,对伸肌发出运动信号维持肌张力。

3、上前庭核(核,SVN) 上核由含尼氏体的中细胞组成,位于第四脑室角,在外侧核的背方,传入神经主要是半规管壶腹嵴,发出的纤维经旁绳状体与小脑绒球小结叶、蚓垂及小脑皮质相联系,小脑绒球也有古老的纤维止于上核,这可以解释一侧小脑损害引起眼震和倾倒与同侧前庭终器损害的眼震倾倒方向相同,上核还发出纤维组成前庭中脑径路。

4、下前庭核(核,IVN) 位于前庭核区腹外侧处,是前庭神经核中最长最大的核,细胞和MVN相似,与LVN界限不清,主要接收球囊和部分半规管来的神经纤维,其发出的二级纤维参加MLF,下行至脊髓全长、可能止于中间核。

5、前庭神经核分散的小细胞群 有X、Y、Z、F核位于大的神经核周围,其在神经元控制机制、前庭神经核与小脑、网状结构之间的反射弧中起重要作用。

前庭传入神经__前庭神经传导通路

(三)前庭的中枢通路

节发出的一级神经元止于前庭上、下、内、外四核及X、Y、Z、F群前庭神经间质核,是接收、综合、调节各种平衡信息的中继站,其发出的二级神经纤维与以下的神经核或器官发生联系。

1.前庭眼球运动径路 上下内前庭神经核发出纤维加入同侧的内侧纵束,上行部至第三、四、六脑神经核,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被盖部中脑水管腹面灰质内;滑车神经核位于动眼神经核后下;展神经核在脑桥和延髓交界处。各半规管的冲动经前庭神经核与各自同一平面的眼肌联系,同一冲动可借越边纤维与对侧拮抗剂联系,维持双眼的协同运动,例如左外半规管淋巴流向壶腹,则冲动经下前庭核发出越边及不越边两种纤维,不越边纤维使同侧内直肌收缩,越边纤维使对侧外直肌收缩,引发双眼向右共轭运动即慢相,出现向左的水平眼震;前半规管刺激产生垂直性眼震,后半规管刺激诱发旋转性眼震。

2.前庭脊髓束 从前庭核到脊髓有两条的独立传导径路,将前庭终器信息传导脊髓,控制颈肌及四肢肌肉运动。

(1)前庭脊髓外侧束:1!不交叉性传导束,由前庭外侧核发出,下行进入同侧脊髓侧索的腹侧部达同侧颈、胸、腰各段脊髓神经 前角运动细胞;2!交叉性传导束,由下核发发出下行纤维,经内侧纵束交叉到对侧下降至脊髓全长,可能止于脊髓的中间核,静止时参与维持颈及四肢肌张力。如一侧前庭受损,同侧伸肌、外展肌张力减弱,屈肌、内收肌张力增强,对侧屈肌、内收肌张力减弱,患向同侧倾倒,反之一侧前庭兴奋性增强,患者向对侧倾倒。

(2)前庭脊髓内侧束:主要由前庭神经内侧核发出下行纤维,经内侧纵束到达颈段脊髓的前角运动细胞,将影响迷路紧张性冲动传到颈部肌肉,此束与副神经核有联系。

3.前庭小脑间的连接 前庭与小脑间联系有相互的传入传出纤维,传至小脑的纤维有前庭终器来的一级纤维越过前庭核经绳状体,直接到达小脑绒球、蚓小结和顶核;多数为刺激神经纤维,来自前庭内侧核、下核和X群,到小脑绒球的纤维来自同侧,到小结、蚓部、顶核的纤维来自双侧的前庭核。小脑的传出纤维中,有顶核和球状核发出顶核延髓纤维进入前庭诸核。小脑以前庭外侧核、红核网状结构为中继站,控制眼肌、颈、躯干上下肢的肌肉运动,小脑损害和前庭损害倾倒的方向和眼震方向相同,可以认为小脑是高于前庭核的平衡调节中枢。小结和蚓垂与眼动的储存、释放有关,前庭-眼反射长时程适应了,有赖于这部分古小脑。

4.前庭大脑的联系 前庭功能受大脑主宰,皮质中枢的功能是综合分析迷路冲动,感知身体的姿势和位置。前庭受刺激出现眩晕感说明前庭器在大脑皮质有反应区,只是尚未发现特殊区域与前庭传入信号的传导径路。对前庭区皮质的部位尚未统一看法,一般认为在颞上回的头端与听皮质之间,有学者认为前庭冲动借小脑与大脑皮质联系;有些学者认为在 I区周围,包括前上雪氏回、外雪氏回前缘中外雪氏回后缘等处刺激前庭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可在该区记录到短潜伏期皮质诱发电位,而在运动区引出的前庭诱发电位潜伏期较长,证明前庭纤维在大脑有直接的投射区,但部位和范围还不够明确,正常情况下皮质平衡中枢对前庭功能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5.前庭自主神经联系 二级前庭纤维与自主神经联系是复杂的,主要是内侧核发出纤维到同侧与对侧网状结构,并与内脏运动诸核包括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分泌核、疑核、孤束核及其他自主细胞核团,有纤维联系,还有若干纤维从前庭内侧核激怒背侧纵束,再到迷走神经核,延髓上部切面,可看到前庭内侧核紧接迷走神经感觉背核,两核交界处细胞相互交错,故前庭疾病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多涎及面色苍白等症状。胃肠疾病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可引起眩晕,前庭神经核与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关系也很密切,前庭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四)前庭神经传出联系

前庭诸核不但直接或通过网状结构接收来自大脑和小脑传出冲动,并有传出纤维到囊斑、壶腹嵴的前庭感觉细胞,对前庭终器的兴奋起反馈性控制,目前对传出连接的了解远不如传入径路多,到前庭终器的传出神经起自双侧前庭核区尾部,展神经核外侧的小神经元,在脑干进入前庭神经根,并与耳蜗传出纤维汇合,传出纤维有200—300根,占全部前庭神经的2%,迷路毛细胞不仅由传入的树突支配,也由传出神经末梢支配,它与2型毛细胞的胞膜和1型毛细胞传入树突的神经杯相突触。

(五)前庭神经核的传入联系

除初级前庭纤维外,前庭还接收其他伴随的传入神经。

1.小脑到前庭核的联系 除了初级前庭纤维外,到前庭神经核最大传入神经纤维来自小脑皮质及顶核,止于前庭上、下、内、外诸核,小脑对前庭神经核的主要功能是抑制。

2.脊髓和前庭核的连接 积水对前庭影响直接通过脊髓前庭径路,来自脊髓腰骶段,在同侧前庭外侧束上行,止于内、下核核X、Z细胞群。迷路外刺激来自肌肉和关节感受器的本体觉,经脊髓前庭束介导,在头和身体反射性控制中起作用。前庭核还接收第1-3颈神经的传入纤维。

3.下行传导径路和前庭神经核的连接 大脑皮质某些区域通过前庭神经核和Cajal中介核来接的下行纤维,影响前庭眼反射和头、身体的特殊运动。

4.其他传入纤维与前庭神经核的联系 对侧前庭神经核、迷走、舌咽、橄榄体、脑桥及延髓网状结构等部位均有神经纤维传入到前庭神经诸核。

前庭感受器受刺激后,向心纤维把冲动穿融入前庭神经核、小脑等前庭神经中枢,中枢也由传出纤维将信息传入前庭终器,形成前庭的反馈系统。例如本体感觉器的刺激,通过脊髓前庭及小脑间反射联系,引起前庭传出系统活动,对躯体发挥前庭性控制作用,使身体发生相应动作来保持平衡,起保护装置作用。说明前庭本体感觉、视觉维持平衡都通过内在有机联系。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