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三)黄芩汤——杂病

20术后早搏烦燥症——黄煌医案

施男,76岁,167cm/52kgo 2018年8月20日初诊。主诉:小肠间质瘤术后2个月。现诉腹胀,头晕,怕热,夜间烦躁难眠夜间要喝水,大便黏,大便日一行,口干。体征:体瘦,面红,眼睑红,唇黯红,舌红,脉弦滑早搏频繁。情的

处方:黄连5g,黄芩15g,白芍15g,生甘草5g,黄柏10g,红枣20g,白头翁5g,秦皮5g,7剂。

2018年8月27日:怕热腹胀消失。原方10剂,5-2服法。

2018年9月10日:药后头晕未作,腹胀已无,药味可。现诉大便干结2天1次,上火右牙龈肿痛,睡眠欠佳。舌苔厚,脉滑。原方加生大黄10g(另包),10剂。

2018年11月6日:药后舒服,自诉肚子不胀了,大便通畅,药不苦。原方15剂,1-1服法。《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

论:这个弦滑,就是少阳相火不降之义。而所谓的早搏频繁,就是有结代之义。此应该还有脉数之象,如有脉数,而见结代,这不就是阳盛之脉促吗?此必须泻阳之上盛,如葛根芩连汤。

21胃痛

辛某,胃痛经年,久治不愈,痛时喜用手熨,喜饮热汤,舌苔薄白而滑,舌尖不红,脉沉而有力。医进温药无效。刘翔云询知口苦甚,乃用黄芩汤去大枣,加栀子,二剂大减,六剂痊愈。(《函讯》)《万生友伤寒医案选》

22腰痛——娄绍昆医案

黄芩汤在《伤寒论》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药只有4味,但是它可以和其他药配合,构成好几组重要的类方。可以跟黄连配合,组成“泻心汤”类方,前面讲过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就是这一组。

还可以和柴胡、人参在一起组成小柴胡汤,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又可以分出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这是康治本里的3个柴胡剂。宋本就更多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四逆散都是由此分化出来的。

一般认为黄芩汤是治疗下利的主方,其实黄芩汤除了治疗腹痛、腹泻,同时伴有心下痞的病证外,还可以治疗其他的病证。现在举一个我治疗的病例,通过这个病例,讲一下黄芩汤治疗其他病证的思路及它的原理。

患者,男性,38岁。腰痛已经3个月了。2017年来看的,人非常健壮,嘴唇红红的,脸色很好,口苦口臭,大便溏薄黏臭,小便黄臭。还有怕风,夏天电风扇稍微吹吹还可以,空调就绝对不行。无汗。舌红苔黄,脉象浮滑。腹部弹性中度偏强。腹肌弹性假如由虚到实分五等的话,他就是四等。两条对称的腹直肌,又粗又硬,这种腹证,若伴有胸胁苦满,那就是四逆散证,但患者无胸胁苦满,那就是芍药甘草汤的腹直肌证。

患者怕风,无汗,身体疼痛,所以予以葛根苓连汤和葛根汤的合方,因为患者的腹直肌痉挛,故用芍药甘草汤,且芍药的量加重。先服6剂。

事先告诉患者,服药后可能腰会更疼。果然,不到3天,他就打电话说,腰痛得不得了。我告诉他,可以吃止痛药,这个方药是止痛、止泻的。那为什么反而会痛呢?我给患者解释说,这是瞑眩现象,是病和人的抗病力量在斗争。

第7天,患者来复诊,腰痛比最严重的时候要好点,也能出汗了,也不恶风了,但腰部还是痛,痛之外还加上热,局部皮肤烫烫的,大便溏薄黏臭,小便黄且很臭。脉象由浮滑转为滑数。腹肌还是紧张,这就符合黄芩汤证的症状,即大便黏臭、次数多,整个腹肌痉挛,痉挛的肌肉压下去很硬,是中度以上的底力,按心下稍微有点痞。而他的这种疼痛,就是芍药甘草汤所适应的,所以就投黄芩汤。

黄芩20g,白芍30g,生甘草20g,红枣10枚(比较大一点的),6剂。

6天以后,腰痛明显减轻,局部热的感觉也没了。让他再吃6天,这个病就基本上痊愈了。

这个病例就告诉我们,因为黄芩汤的构成里有芍药甘草汤,所以它对骨骼肌疼痛也有作用。

芍药甘草汤除了心脏的疼痛和胸痛以外,对于肠道这一类平滑肌,以及全身的骨骼肌,也都能够松解痉挛而止痛。所以,该病例用这个方,也是方证对应的。《一方一针解伤寒》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3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3伏热腰痛——黄煌医案

Z老妪,年近七十,腰椎间盘手术后近一个月,但依然腰痛如折,牵扯下肢酸麻胀痛,腰部灼热,足部冰冷。我见其人体丰腴,肤色白,精神饱满,脉象滑数,舌红苔干。断为内有伏热。方用黄芩汤加黄柏方:黄芩20g,白芍30g,生甘草20g,红枣20g,黄柏15g,每天1剂,先吃3天。今天,其子电话告诉我:其母疼痛明显减轻,局部热感减,下肢转为温热。嘱其原方继续服用3天。

用黄芩汤治疗伏热腰痛,是我近几年摸索到的经验。先前曾经介绍过,s女,23岁,骶尾骨及左下肢牵扯疼痛,检查发现抗'0'.C反应蛋白、血沉均很高,但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西医莫名其病。其人肤白、唇红,询得也有痛经,并有痔疮、肛裂、便血。我用黄汤原方。1个月后复诊,腰骶疼痛消失,化验指标也恢复正常。今年清明节后,原有腰椎病的老母亲腰酸楚不适,起床时更为艰难,左下肢牵扯感,自己用艾灸膏药无效反剧。我母体质素健,嗓音大,脉大有力。2年前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我曾用泻心汤、越婢加术汤等治疗而安。此次腰痛,也作为热证治,用黄芩汤原方。2剂后减轻,5天后就复原如初。那天见Z老妪如此这般,心中有底,不假思索,便处黄芩汤。加黄柏,是因为其局部灼热。

黄芩汤中的白芍、甘草,是张仲景治疗脚挛急的重要组合,两药等量使用,就是千古名方-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的效果如神,古代还有“去杖汤”之雅称。如其人阳虚寒重,可加附子、乌头;如其人内有伏热,当加黄芩、黄柏。临床上,寒湿腰痛多见,热痛亦不少见,前面所提及的3则案例,就是属于伏热腰痛。伏热腰痛的识别,一看其人多精神饱满,肤白、唇红、舌红;二问其身热多汗、易汗,其大便或干结或黏臭,肛门灼热,或有肛裂;三看其关节处红肿发热;四是摸脉见滑数者多。

黄芩汤药仅4味,然起效甚捷,而其药价,一天不会超过10元。如此药方,如此看病,老百姓谁不说俺中医好?2016-07-18《黄煌经方医案》

24痛经——黄煌医案

近来接到几位痛经患者的反馈,黄芩汤有效。

w女士,37岁,体态丰腴,头发乌黑油亮,面润唇红。痛经4年,每次剧痛,在床上打滚,甚至晕厥,经常使用止痛栓剂,最多一次经期用12片。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去年11月下旬来诊。询得其月经量大,烦躁怕热,入睡难,夜间盗汗一夜更衣数次,痔疮常发。断为热性痛经。处方:黄芩20g,白芍20g,生甘草5g,红枣20g,水煎服,每周服5剂。此方间断服用至今年3月,疼痛明显缓解,无须止痛栓。

T女士,46岁,中等身材,脸颊虽有少量色斑,但明眸红唇,风韵犹存。去年11月来诊,诉经来腹痛剧烈,并下肢抽筋。检查雌二醇674pmo/L(卵泡期),查子宫肌瘤36mm /4mm。用黄芩汤:黄芩15g,生白芍20g,生甘草5g,红枣20g,20剂。每周服5剂。

今年3月初复诊:告知痛经消失,查雌二醇降至168pmol/L(卵泡期),子宫肌瘤30mm?5mm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中医认为的原因很多,寒凝、气滞、湿热、血虚、瘀血等均有可能,用方也很多,黄芩汤适用的仅仅是一种热性痛经。其病大多痛势剧烈,常常翻滚惨叫,或依赖止痛剂;月经量大,有血块,经血黏稠色深红。检查多见子宫增大,或有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其人大多唇红舌红,与黄芩汤。”后世多用黄芩汤治疗热利,如痢疾、肠炎等。为何能治痛经?这与黄芩汤的主治有关。黄芩汤方用黄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全方可以看作黄芩与芍药甘草汤的组合。芍药甘草汤专治“脚挛急”,而痛经本身就是一种子宫平滑肌的挛急状态。临床所见,适用黄芩汤的痛经患者,常常伴有腹肌拘挛,或腹痛,便秘、腹泻交替,或腰痛腿痛,或头痛,或乳房疼痛,特别是下肢易于抽筋,黄芩专治伏热。黄土汤治“下血'“先便后血”泻心汤治“吐血衄血”,两方均有黄芩,是因黄芩能清血热。黄芩汤治'自下利”,葛根黄芩黄连汤治“利遂不止,脉促者',是黄芩清肠热。三物黄芩汤除“四肢苦烦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治“心下痞”,是因黄芩既能除热痹,也能除热。可见,黄芩能清里热,专清深伏血分及肠道之热,如配芍药、甘草则热痛是其主治目标。

其实,黄芩汤不仅能治热性腹泻及热性痛经,许多以疼痛、出血、关节肿痛为表现的肠道、生殖道、关节的炎症及充血性疾病也有应用的机会。试举一例:S女,23岁。骶尾骨及左下肢牵扯疼痛,检查发现抗'0',C反应蛋白、血沉均很高,但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西医莫名其病。其人肤白唇红,询得也有痛经,并有痔疮、肛裂、便血。我用黄芩汤原方。1个月后复诊,腰部疼痛消失,化验指标也恢复正常。

顺便说一下,黄芩过用恐有食欲下降、恶心等不良反应,但是,黄芩汤是复方,只要方证相应,不仅汤液不苦口,还不会伤肝败胃。

不过,方中有大枣12枚,请不要忽略。2016-04-14《黄煌经方医话》

25漏下——黄煌医案

G女士,37岁。2014年11月底药物流产后,反复阴道出血2个月。妇科先疑似胚囊残留,后又诊断为子宫内膜炎,服用过丹七软胶囊、复方益母草片、少腹逐瘀汤加减、易黄汤、下瘀血汤、失笑散、桂枝茯苓丸、产康复颗粒等,均无效。1月22日B超描述:子宫前位,宫体长径54mm,前后径44mm,横径48mm;子宫边缘光滑,肌层光点回声均匀;宫腔反射居中,内膜厚18mm,回声杂乱不均匀。医生均主张清宫。1月底,患者家属网上发来照片求方。

我用黄芩汤合栀子柏皮汤:黄芩15g,白芍15g,生甘草5g,黄柏10g,栀子10g,红枣15g。水煎服。2月1日服药,当日血止;2月5日月经来潮,药停,出血量比以往多,有血块流出,还见一小块肉色东西流出;2月13日B超描述:子宫前位,宫体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尚均匀,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内膜线清晰居中;双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

为何产后漏下用活血化瘀方无效?原因很简单,G女士没有瘀血证。她身高156mm,体重54kg,皮肤白皙,胃口正常,大小便正常,无腰酸,无腹痛,平时身有热气;嘴唇偏红且干,脸上皮肤有点干燥脱皮,是热证而非瘀血证。有瘀血者,多有唇舌暗紫、肌肤甲错或黄暗,或有腰痛、腹痛,或有便秘。易黄汤清利湿热,本可治疗妇科炎症,此患者为何无效?易黄汤是传统的止带方,方中虽然有黄柏清热,但还有健脾的荧实、山药,涩带的白果,利湿的车前子,食疗有余,药治不足,病情较轻的阴道炎、宫颈炎尚可,而患者这种反复出血的子宫内膜炎就不太适合了。

患者虽然有炎症,但表现不是白带多,而是出血。黄芩汤能治疗血痢和崩漏,栀子柏皮汤也可治疗尿血和血痢,两方相合,清的是伏热,清的是血热。此方对那些肤白干瘦、唇红舌红之人的便血崩漏、血精,最为有效。

开方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好多人认为,中医用一丁点树皮、草根,如何能治病?岂不知,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已经掌握了天然药物应用的诀窍,那就是方证相应、药证相应,而且对应得越精准越有效。每张方都有证,每味药也有证,差一点,方就不显效。同是清热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石膏、知母,其药证各不相同;同是活血方,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血府逐瘀汤、抵当汤,其方证也各不相同。这些方证、药证,在临床上具体的病人身上,往往变得非常模糊而且隐蔽,再加上干扰信息多,不细心甄别,难免忽视。常熟名医曹仁伯先生在《琉球百问》中曾说:“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泥于格理,便呆钝不灵。”他还说:“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先生寥寥数语,其味无穷啊!2015-02-20《黄煌经方医话》

26痢疾——杨志一医案

患者女性,22岁。1954年9月21日初诊。妊娠两个多月。昨晨忽腹痛频频,下痢红白黏液,红多白少,日二三十次,里急后重颇剧,少腹胀坠,有如欲产情形。形瘦神疲,按腹呻吟。脉稍沉弱,每分钟76至。舌质淡苔白。体温37.9℃,大便检出阿米巴原虫。方用:黄芩3克,白芍10克,甘草4.5克,香连丸3克。服两剂。药后腹痛里急后重已除,下痢次数大减,日仅二三次;并带有黄色稀粪,体温正常,食欲渐启。原方再进一剂,下痢红白全除,大便正常。起床行走则头晕,调理数天。检大便两次无阿米巴原虫,出院。[杨志一,经方实验录.江西中医药,1954,(10):49]《聂氏伤寒学》

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