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按:傅绍尉讲圣教序(二)上,这部分内容中,傅绍尉老师主要讲了章法的问题,同时以得示帖为大家做了临帖的示范,重点针对得示帖的章法进行了创作示范。
因为当晚(2017年2月23日晚)直播时,时隔十年未见的大学学长李炯峰大哥来启明家做客,所以前边的部分就漏掉了,我直接根据后来谢光良老师的录像来做的笔记。
前边没听到的部分
应该是讲了章法的一些处理方法
以下为课堂笔记
相当于是我们把石头填补在那些缝隙当中
石头有大有小
有轻有重
有时候石头是连着的
右边有个小石头
左边我们就放一个大石头
以此类推
我们用这种卵石铺街的章法
可以写一大版
书谱就是那种乱石铺街的章法
很多人临书谱的时候
容易把行距和字距做的很开
这样显得聚不住气
这样做得很宽后
气息比较散
所以我的学生
把他们临的书谱发过来的时候
我一看首先就会指出他们的章法不对
细看有的甚至还有描和涂的痕迹
我们在讲圣教序的时候
之所以要讲书谱
是因为书谱乱石铺街的章法很好
方便我们创作时借鉴
还有一种章法
字距之间很密
行距比较宽的
这种字距密行距宽的章法
在明清以后很流行
如果我们要把晋唐书法作品用这种章法
就需要展大书写
可以参考王铎和傅山
他们对于章法的处理
特别是黄道周
张瑞图和倪元璐
他们一般字距很密
行距很宽
这是第二种章法
这两种章法是基本的形式
在这两种基本形式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借鉴别的
比如二王的手札
因为圣教序是集字的
字和字之间是比较独立的
章法没有太多可取之处
我们主要学圣教序的字法
其实
在创作上要走出去的话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章法问题
也就是说字和字之间的关系怎么建立
这里我用《得示帖》来跟大家讲解
启明按:
《得示帖》是王羲之的尺牍,全文内容如下——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大意:收到您的来信,知道您的病情还没有好转,我非常担心,我的状态也非常不好,明天日出后才能出发到您那里去,因为不能接触雾气(现在还在)。等待(五石散)药性发散(身体恢复)。王羲之敬上。
《得示帖》书风遒丽,初不欲草,草不欲放,有张有驰,有缓有疾,运用之妙,自出胸臆。数字草书,流畅纵逸,发挥了字势的结构美。
《得示帖》、《丧乱帖》与《二谢帖》三帖是王羲之行草书的代表,忽简为草,忽繁为行,或连成一片,或字字独立,兴之所致,变化无穷,感情收敛自如。
“得示”用行书的形式来写
“知足下”就变成草书了
“犹”单独一个节奏
"未佳"是一个组合
“耿耿”又是一个组合
所以我们看得示帖
节奏的变化
得示
知足下
犹
未佳
耿耿
忽行忽草
行草穿插
当他写第二行的时候
照顾到右边的断
所以第二行用了连
启明按:
所以大书法家都是特别擅长做变化的
“吾亦劣劣”
断和连的关系
然后单独写了一个“明”
然后写“日出乃行”
然后第三行
用横向的字
和第二行纵向的字形成对比
然后很安静地写下
“触雾”二字
“雾”在这里为什么要写这么长
占用这么大的空间呢
应该也是照顾到右边的“明”和“犹”
明和犹因为大小轻重有些相似
把雾字拉长
造型上不至于太雷同
“散”字在这里有个空间上的缺失
像乱石铺街
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
章法是可以有依托的
比如我们参考得示帖的章法
就参考第一行的吧
“得示”
“知足下犹未佳”
“耿耿”
我们来写一个
波渺渺 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 斜日杏花飞
启明按:
《江南春·波渺渺》是宋代名臣寇凖的词作。此词前四句写景,以景寄情;后两句以直接抒情的方式点破伤春怀人的题旨。
全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情景交融,暗寄了词人如美人迟暮般的感慨。
《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按照得示帖第一行的章法
得示(波渺)
启明按:
两个字距离比较大
如果说开合关系
那这里就是开
知足下(渺柳依)
犹(孤)
未佳(村芳)
然后“草远” “斜日”
我们用“吾亦劣劣”的章法
这里就是一组
日(对应得示帖中的“明”的处理方法)
杏花(对应得示帖“日出”的章法)
再看第三行
是“不欲”这两个字
我们另外想个内容
随便写个吧
飞白
依山尽
我们依托的是“触雾”
这个尽字我们写厚重一点
写长一点
依托的是“雾”
黄河入海流
我们依托这三个字来
一个字一个节奏
都是有轻重的
有收和放的处理的
海流
欲穷千里
我们写几个灵动一点的
这就是我们依托得示帖的章法来创作的作品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圣教序因为是集字字帖
所以我们创作的时候
一定要依托别的书帖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