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朗读】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的,记载了孔子一生主要的言语和事迹。编者将《论语》分为20篇,共492章,大约两万五千字左右。每一篇有一个篇名,这一篇的各章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的。所以我们要深刻理解论语中的话语和蕴含的哲理,首先就得要弄清楚每一篇的脉络和主题思想。
《论语》的第五篇叫《公冶长篇》,共28章。上一篇《里仁篇》说仁德是自身内心的修养,那么接下来的《公冶长篇》和《雍也篇》主要展现仁德的外在特征,以及在行仁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情形。
《公冶长篇第五》和《雍也篇第六》是姊妹篇,两篇都是评价人的得失,但有什么区别?从公冶长和冉雍这两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就可以看出端倪。其一,公冶长受到冤枉坐过牢,冉雍没有受到过误解。其二,公冶长终生治学不仕,是一个普通的君子。冉雍有君王南面之才,有非凡的政治才干。那么我们大概就清楚了,第一个区别,《公冶长篇》中的人大多受到过质疑,有点平反的味道,而《雍也篇》中的人大都是正面形象。第二个区别,《公冶长篇》偏重于个人的修养,而《雍也篇》偏重于治国为政之道。下面我们依次梳理一下各章的衔接关系和哲理。
第1章,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本章展现了孔子择婿的标准。公冶长受到过不公正的遭遇,《论语》编撰者把本篇命名为《公冶长篇》,就是想把公冶长作为一个典型,告诉我们如何正确评价人的过失。
第2章,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展现孔子择婿的另一个标准,孔子接着评价南容适的为人处世之道。
第3章,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为受到质疑的子贱正名。
第4章,子贡问曰:“赐也何如?” 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本篇的前三章,孔子分别评价了公冶长、南容和子贱,可能子贡对老师表扬其他同学心有不甘,便迫不及待地问对自己的评价。
第5章,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孔子为冉雍的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正名,孔子赞赏仁厚之德,不喜欢花言巧语。
第6章,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孔子赞赏漆雕开的做官态度,孔子从其身上看到了谦让好学与沉着不躁的品行,漆雕开没有沾染上急功近利的毛病,他的做法符合孔子先做人后做官的原则。
第7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对子路的勇敢精神既喜爱又担心。
第8章,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shènɡ)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shènɡ)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孔子实事求是地评价弟子,并没有夸大其词。
第9章,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赞赏子贡有自知之明。
第10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子对宰予的言行不一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第11章,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孔子对申枨的所谓刚强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并提出了“无欲则刚”的理念。
第12章,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上一章说“无欲则刚”,本章继续阐释人的“欲望”的话题,并告诫子贡扎扎实实修身养德,避免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
第13章,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上一章告诫子贡不要好高骛远,本章紧接着便展现子贡的不足。
第14章,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上一章说子贡很少得闻孔子“性与天道”的言论,是因为境界还未达到。如何尽快提高自己的境界,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一学子路。
第15章,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客观评价卫国的贤大夫孔文子。
第16章,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客观评价郑国伟大的政治家子产。
关注公众号“把经典还给老百姓”,跟着张武忠老师学习《论语》、《道德经》、《周易》等国学经典。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