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程朱理学: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理学专指程朱学派(广义的理学包括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本文的理学特指程朱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学体系。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
陆王心学:是中国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南宋时,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陆九渊提出“心即理”;针对朱熹“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陆九渊提出更为便捷的“发明本心”的主张。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指磨练吾心内在的良知,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这个过程即为“知行合一”。“人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
②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③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④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⑤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等)。
⑥影响: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积极作用。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压制人的自然欲望,有消极作用。
2.不同点
①宇宙构成: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张“即物而穷理”,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②认识论:程朱理学主张只有深刻探究万物,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心学则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只要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克服私欲,就能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③方法论: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容易被私欲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去掉人欲,以恢复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④为学程序:理学主张首先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程朱理学重经验,近于归纳法。心学则主张先发现本心,而后博览,近于演绎法。朱熹认为陆学“心即理”太简易,陆九渊认为朱学“格物致知”过于繁琐。
⑤作用和影响:理学要求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程朱理学是南宋及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影响海内外;陆王心学影响不及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差异性的透析:
北宋初期,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儒学家 吸收佛道思想,发展出一种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即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经程颢、程颐兄弟完善,最后由南宋的朱熹集其大成,建立起完整的理学体系。两宋这些儒学家的主张,被人们称为“程朱理学”。南宋时另有一儒学家陆九渊,在“心”与“理”的关系等问题上与朱熹分歧很大,形成一门新的流派, 人称“心学”。心学到明代由王阳明集其大成, 因此心学也被称为“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属于理学这个广义范畴,两个学派有很多观点是相通的。然而,作为不同的理学流派,两派在哲学观和修养方法等方面却体现出了相当大的差异。
差异之一:哲学本体论上对“理”和“心” 的看法不同
差异之二:修养方法上对认识或达成“天 理”途径的不同
程朱理学推崇外在的“格物致知”,朱熹主张先学习,积累知识,进而去体认天理 (儒家的纲常伦理 )。在程朱理学看来,认识天理须凭外在探求,深刻探究万物,以外在的伦理道德为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天理”。因此程朱理学非常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认 为人的道德水准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长。心学家陆九渊不认同格物致知,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王阳明也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通过探求世界外物或埋首经书, 只要通过内心自修自省、克服私欲,就能回复良知,成为圣贤。他认为修养尤如大夫治病, 无事时要将私欲逐一搜寻出来,又要如猫之捕。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体 (或本源)是外鼠,“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在的“理”,它在人心之外。“理”是一种客观存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相比,更接近传统的在 (这种客观存在是意识性的存在而非物质“学习一接受”式的认知方法,程朱理学事先性的存在,所以程朱理学被视为客观唯心主界定了客观的天理标准,为社会树立了一种伦义),“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万物的主理道德的标杆,于维护统治极为有用。自元代宰,是天下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守的普遍法则。起,程朱理学就开始被确立为官方哲学。加之 “理”并不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有着十分 朱熹耗四十年左右时间编成的《四书集注》刊丰富的内涵,儒家伦理纲常即为其核心内容。行后成为与“五经”并行的经典,明清时成为“陆王心学”则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内在的士子必备的教科书,更扩大了其影响。
程朱“心”,“理”存在于人的心中,不能离开“心”来谈“理”,所谓“心外无理”。这种观点更多地是吸收了佛教禅宗的思想,禅宗的六祖慧能在解释风吹幡动时说,既非风动,亦非幡动,而是心在动 (一种很典型的物质依赖于意识的主观唯心思想 )。与此类似,王阳明认为山中花开花落是“我”意识到了的结果,如果“我”未意识到,这些花就不存在,花的存在依赖于“我” 的意识。王阳明将这种“心外无物”的命题进一步发展为“心外无理”、“心即理”的观点。
心学不仅在国内占统治地位,在日本、朝鲜也十分流行,甚至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陆王心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盲从旧权威的思想解放精神,更具主体思维能动性。心学在明代中后期一度成为显学,风行一时。但心学反对学人埋首书册,相对忽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加之陆王两人的留传作品基本上是后人根据他们的书信、谈话辑录而成,数量较少, 其在国内外的影响总体上不及“程朱理学”。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