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修辞手法知识(教材)

一,修辞手法概念;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手段。修辞就其含义来 说,就是对语言的加工调整,使它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可以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类。

一,积极修辞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格",也就是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二,消极修辞包括修饰词语和修饰句子。修饰词语指调配色彩、检查音序、押韵等;修饰句子主要指各种句式的选用、组织和变换。

(一)比喻

1、定义。比喻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构成必需条件。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事物或情境)、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荷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明喻)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暗喻)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老王八你不要灌米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地前冲,一时坠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无目的的奔驰。(借喻)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

比喻的几种特殊形式:

本体同喻体并列: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本体同喻体同位: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本体修饰喻体:这里是花的海洋。

喻体注释本体:书籍——人类的朋友。

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易于表达情感。具体分析评价时可以使用“生动形象”“简洁明了”“具体鲜明”“浅显易懂”等短语。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 看比喻词。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像雷锋等。

(二)比拟(拟人)

1.定义。把物当做人,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形容),这种修辞方法叫比拟。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种类。

(1)拟人是把人以外的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情感。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拟人)

(2)拟物是把人当做物,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拟物,此物“彼物化”)

例①:我到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 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例②:知识值多少钱一斤?

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拟物,人“物化”)

(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使句子表意更加丰富。

(4)注意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

②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私私的低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

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①拟人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②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比喻)

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比拟)

比喻和比拟有相似之处,因为二者都是甲事物比乙事物。但它们有根本上的不同,也就是结构上的不同。比喻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不论何种情况,喻体一定出现,如“露似珍珠月似弓”“眼前的晚霞成了一幅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上句子中的都有喻体出现;比拟有本体,拟体和比拟词语,不论何种比拟,拟体绝对不出现,如“树枝笑弯了腰”“他脾气很大,你多说一句他就会爆炸”,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树枝像人一样笑弯了腰,他就会像炸弹一样爆炸,但是拟体“人”和“炸弹”都没出现,这就是比拟。

看一个例子: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诗中将白雪拟人化,却没有写白雪向人一样,因此用的是比拟的修辞。在答题中,如果选项的叙述是直接把物当做人来写的,如“小鸟唱歌、大树欢笑、春风温柔等”,就可以判断它是比拟中的拟人。



(三)借代

1.定义。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1)用事物的特征代本事物。特征代本体,例如: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②先生,给现钱,袁世凯,行吗?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特征代本体)

(2)具体代抽象。例如:

①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小米加步枪,照样胜利!(具体代抽象)

(3)全部与部分互代。例如: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②吟罢低眉无写处。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部分代整体)

(4)专名代泛指。例如: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三个臭皮匠,会成一个诸葛亮。

(5)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6)以作者、产地代本体。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7)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8)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9)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10)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11)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3,借代的主要作用

可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和富有幽默感;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4.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

(2)所借代的事物在前文应有所交代,或已了解事物的背景。

(3)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不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会造成歧义。

(4)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用人物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表反面人物,如“诸葛亮”等作借体,常用来代指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作借体,常用来代指反面人物。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

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借代和比喻有相似之处,都有代替性。借喻是以喻体代替本体,借代是以借代体代替本体。但二者有很大不同:

(1)在形式上,借代是“以乙代甲”,借喻是“以乙喻甲”。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如“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可以改为“我们之间的隔阂就想一层厚障壁”;借代则不行如“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不能改为“不能拿群众像一针一线的东西”。

(2)借喻的客观基础是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如“中秋的月亮像圆盘”,“月亮”和“圆盘”都是圆的,有相似性;借代的客观基础是事物内部或外部的紧密联系,即相关性,如“臣本布衣,恭耕于南阳”,“布衣”是普通百姓身上穿的,此处是相关性的体现。

在往年的试题中有这样两个选项:1.我们要坚决清除语言中的垃圾;2.这个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第一题把语言当中的一些低俗用语比喻为垃圾,我们可以说“我们要坚决清除像垃圾一样的低俗语言”,因此是使用了借喻;第二题的雷锋是用雷锋那些乐于助人的人,他们身上都有着助人为乐的品质,且第二题不能改为比喻,因此第二题是借代。



(四)夸张;说大话

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 方法叫夸张。

2.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扩大夸张)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缩小夸张)

(3)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夸张的作用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起联想、深思和共鸣。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效果。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严肃的汇报、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

(4)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这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5)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格来表现。

(五)对偶;比翼齐飞,共结连理

1. 定义

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的意思的修辞方法叫对偶。

2.种类

(1)正对。上下旬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衬的对偶形式。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

例如:(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笑侬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题蒲圻赤壁》)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反对。上下旬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

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

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①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②才饮长莎水;又食武昌鱼。

③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串对。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

a.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符合对仗要求。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b.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a.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b.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和记忆;凝练概括,富于表现力;有对称美和音韵美。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4.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对偶,切忌离开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仗、整饰,内容空洞、徒有形式的对偶,就背离了修辞的本来目的。

(六)排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譬要警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情感的修辞方法叫排比。

2.种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

(2)句子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虚,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美丽和宽广。

单句排比。例如: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

复句排比。例如: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

3.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势,说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更加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强调内容,增强气势;抒发强烈的感情,阐明复杂的事理;结构整齐,节奏鲜明。

对偶与排比的区别

①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太严格。

②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示语,使排比内容互相衔接,给人们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句不重字。

③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对比和对偶的区别

对比要求两项意义必须对立,在字数和结构上没有要求,如“这里的集市白天人声鼎沸,晚上却空无一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对偶则要求两项结构必须对称,字数必须相等,除“反对”以外,不一定要求意义对立,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反对的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既有对偶,又有对比。可见二者立足点不同,对比立足于内容上对立,对偶立足于形式上对称。



(七)设问;自问自答

1.定义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回答,这种修辞方法叫设问。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1)占问自答。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只问不答。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一问一答式。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4)几问一答式。例如: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了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

3.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八)反问;无疑而问

1.定义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反问。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1)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

例如: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例如:就说蒋筑英吧,已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但他人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 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

(2)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

例如: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

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

(3)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然后自己回答;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思想,答在问中。

(九)反复;千言万语,一个声音

1.定义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者段落等。

2.种类

(I)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o

例句:好像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拒绝赔款,强占钓鱼岛,他们不惊诧;美帝国主义轰炸大使馆,死伤中国人命,他们不惊诧;印尼治下的混战,屠杀华人,抢劫财产,秘密杀戮,放火烧人,他们也不惊诧;在上访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3.作用

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使诗文的格式刘有序、充满语言美。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

反复的主要作用:一方面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充分抒发强烈的情感,增强文章的气势;另一方面节奏鲜明,整齐有序,充满音韵美。

二,修辞手法的判定及作用

在中学语文阅读考试中,生动性是最易出题的考点之一。而语言的生动性,我们如何实现呢?主要在于两个要素:一是运用具体的描绘性语言;二是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对修辞手法的考查表现为两种题型:基础题的修辞运用——考的是修辞的判定及作用;还有一种题型就是记叙文阅读中的赏析题——考的是对修辞手法的赏析。

修辞手法的判定及作用

1. 比喻

比喻是为了生动形象地将某一事物或人物情感展现给他人的一种修辞手法,原本存在的事物或情感,叫作比喻句中的本体,另一个能使它变得生动形象的事物则为喻体。比喻是人们使用最早和最频繁的修辞手法。

(1)判定

判定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主要从两个方面确定:

①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一类事物,如:“那个人长得像人一样”,“这朵花非常漂亮,简直像画上的一样”。

②本体和喻体要有共同特点,并且在比喻中能表现出这一特点,如,“他的手粗糙得如同老树皮”,“他的手”和“老树皮”共同的特征是“粗糙”,句子中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因此,这是个较为成功的比喻句。

(2)运用

要写好比喻句,除了要符合上面的两个要求外,还有两个要求:

①喻体要选择大家熟悉的事物。如果喻体不是熟悉的事物,那么这句话就失去了比喻的意义,起不到让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作用了。

②喻体要能给人带来美感,不能说“瀑布像挂面一样,直直地挂在山前”,可以说“瀑布像是一面用珠玉做成的帘子”。后一句所选的事物比第一句更能给人带来美感。

(3)作用

比喻句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例如中、高考高频作家毕淑敏的文章,语言很优美,主要就是因为毕淑敏喜欢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 拟人

拟人就是给本来没有思想情感的事物,赋予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使它更为生动形象、亲切感人。拟人和比喻是所有修辞手法里面最古老的两个。它们最初不称为比喻、拟人,而是称为“比”,就是《诗经》里边的赋、比、兴中的“比”。后来演变成了比拟。

(1)判定

判定一个句子是不是拟人句,主要看在句子中是否给这一事物赋予了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只要有其中之一,就可判定为拟人句。

(2)运用

在写拟人句时,只要给一样事物赋予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三者中的一样,便可以成为拟人句。如,把教室里的课桌用拟人句来表现,可以说“课桌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站”是用来形容人物行为的动词,用在了桌子身上,使句子变成了拟人句);也可以说“课桌虽然看上去并不是很美,但它并不在意”(对某件事是否“在意”是人们常有的思想,这里用在了桌子身上,等于给它赋予了人的思想);还可以说“桌子看上去有些不高兴了”(“高兴”常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在这里用在桌子身上,是给它赋予了人的情感)。

(3)作用

拟人最大的作用就是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亲切。

有这样一道语言综合应用题:“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的内容或抒发你的情感。”一说生动形象,从修辞角度来看,肯定有两个办法可以用:一个是拟人修辞,一个是比喻修辞。如果用拟人的话,就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中的任一样即可。

3. 夸张

夸张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某一特点而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这一手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大或缩小而实现的。如,夸大:他的眼睛比铜铃还要大;缩小:他的眼睛看上去比芝麻粒还要小。

(1)判定

前面我们说到的“一定程度”,是指只要能很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这个夸张句便是成功的,不是越夸张越好,而是在能突出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夸张的程度越能给人以真实感越好。

(2)作用

①突出特征;②引发联想;③烘托气氛。

4. 排比

排比句通常用来抒情或说理,以便在抒情或说理过程中使得语言更有感染力,表述更加充分。排比最早应用在古代的政论文上,抒发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判定

排比句通常会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句子构成。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2)运用

写排比句时,要注意选择三个相近的事物,用相似的结构进行表达。

(3)作用

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③表达强烈的情感;

④长于抒情,增强语言感染力。

考试频率高的有两个点:一是表达作者强烈情感;二是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5. 对偶

对偶是通过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对偶产生于汉朝,汉赋盛行的时候,对偶这种句式也慢慢流行起来。

(1)判定

①它是由两个句子组成;②句式结构完全相同,字数相等。

(2)运用

有一道考题,材料是关于留守儿童的,写出了留守儿童悲惨的生活,要求拟定一个标语呼吁大家关注留守儿童。凡是这样的题,或让你写广告语、宣传语一类的,都需要运用对偶句来表达,如“关注留守儿童,共建和谐社会”。

(3)作用

①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②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 借代

在文章中,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叫作借代,被替代的事物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1)判定

抓住事物的特征,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叫作借代。

(2)运用

比如说要写他的品格非常高尚,但文章中“他”根本不出现,而是借松树来表现,这运用的就是借代。例如中考诗歌赏析经常考到的李清照的《如梦令·昨日雨疏风骤》,里面有一句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词中运用了三种修辞:反复、拟人,另外一种就是借代,以特点代事物,“绿”代指“绿叶”,“红”代指“红花”。

(3)作用

①以实代虚;②以简代繁;③以物代情。

7. 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它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1)判定

连续多次强调某一事实、事物或情感。

(2)运用

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词中特别喜欢用反复这种修辞。她的《如梦令》两首都运用到了这种修辞。《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作用

①表达强烈情感;②强调语气;③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8. 设问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1)判定

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问和答之间必须构成因果关系才是设问。

(2)运用

例:中国人会丧失反思精神吗?不会。南唐著名词人李煜在自己的名作《虞美人》中最后一句话就运用到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作用

①创设情景,引人沉思;②启发思考。

三;修辞手法题解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拟人、比喻、夸张 

B.引用、拟人、反问

C.对偶、反问、排比

D.引用、对偶、夸张

[规范解题]

第一步:通览全文,根据各类修辞的标志性词语,初步断定修辞手法。根据标志点“引号”,断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等是诗句的引用,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标志词“问号”,断定“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一句,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第二步:进一步分析内容,进一步断定修辞手法。“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使用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当然作为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

第三步:确定答案。答案选B。

[典题导学]

  题型一 比喻运用题

【题型分析】 该题型是提供语言材料或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求运用贴切的比喻表达。考查考生正确运用比喻的能力。

例1 [2011·重庆卷]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  ②黑钻石  ③黑夜  ④黑葡萄

(1)此刻,她那________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________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1)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 (1)④ 女子“深情地注视着他”时,眼睛必定是大而圆的,这与“黑葡萄”的形状相似。 (2)② 姑娘的眼睛“闪烁着奇异的光亮”,这与“黑钻石”晶亮的特点相似。

【解析】 解此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其次要分析提供的语言材料,审清具体语境,寻找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从色彩、形状、大小、亮度等角度分析。四个备选的词语都有“黑”的意思,但“黑墨”形容姑娘的眼睛,缺乏灵气;“黑钻石”高雅、闪亮;“黑夜”给人恐怖、死寂之感,且缺乏表现力;“黑葡萄”状其瞪圆。根据喻体前后的内容和两个喻体的特点,第(1)句应选“黑葡萄”,第(2)句应选“黑钻石”。

题型二 对偶运用题

【题型分析】 该题型是提供语言材料,要求运用对偶句概括某一内容。考查考生语段的压缩和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的能力。

例2 [2012·湖北卷]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解析】 解此题,要审读提供的语言材料,弄清文段的主要内容,明确表达形式——对偶句。该文段是《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描写,概括两人初会情景时,要从两个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入手,表述时要注意符合对偶修辞方法的特点,对偶修辞在选用词语方面是很凝练的,所以要精心选用词语。

题型三 综合考查修辞方法运用

【题型分析】 高考在“语言文字运用”板块考查修辞方法,有时明确限定考生必须运用何种修辞类型,有时并不直接点明;有时要求用一种,有时要求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这类题目往往与仿写、扩写、情境表达等题型结合考查。

例3 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老师,是一缕阳光,学生是一棵小树。太阳,温暖一照,它就长大了。∥大海,是一把吉他,海浪是一根琴弦。风儿,轻轻一拂,它就响了。∥村庄,是一曲古老的歌,炊烟是一缕动听的音符。牧笛,悠悠一吹,它就醉了。

【解析】 解答仿写题时,既要明确示例的显性特点,又要发掘示例中的隐含信息。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必须运用比喻手法来“描述一组事物”;其次是“句式和结构”必须“与示例相似”,描述的一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合乎事理。此外,要注意试题限制,“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例4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林中的那只黄鹂,也许是看了柳树婀娜的舞姿,感动得唱起歌儿,跳跃在阴凉的树枝间。园中的那群蜂儿,或许是被花蕊的甜蜜所迷惑,欢喜得不辨南北东西,沉醉在甜美的梦中。∥身前的那泓清泉,可能是听了山涧的耳语,急得扯开了步子,奔驰在陡峭的山谷中。身旁的那棵绿树,可能是听了微风的歌唱,乐得扬起了秀发,摇摆在温暖的春风里。

【解析】 “拟人”即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容颜、动作、神情、心理、语言、思想、性格。题干提供了“例句”,我们就要从句子结构、内容层次、立意和感情基调等方面对“例句”作出适度的分析,尽量做到在“形”与“神”上都与“例句”有更多的一致性。

例5 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华大地生机勃勃,一片锦绣。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赞美之情。要求:抒写真情实感,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方法,不少于50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改革开放是一部恢宏的史诗,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擎起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文字,抒发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赞美之情。在内容上要抒写真情实感,表达对改革开放的成就进行赞美;在语言形式上要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方法。

[解题指津]

1.审读题目,明确要求

高考中对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的考查往往是与其他考点结合在一起考查的,因此,解题时要审清题目的显性要求(修辞方法、句数、字数等)和隐性要求(语言材料中暗示的答题方向),从而明确答题的思维方向。

2.把握特点,准确运用

《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要掌握常见的九种修辞方法,考生一定要对九种修辞方法的形式、特点及作用了然于心。解题时,依据各种修辞方法的形式、特点和要求准确运用。如:运用比喻,要注意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可从事物大小、形状、轻重、程度、亮度、色彩等角度设喻;对偶一定是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字数相等的两句;排比一定是三句或三句以上。

3.表达恰当,合乎事理

无论哪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一定要为文段内容主旨服务。因此,选用的修辞方法一定要恰当(如果题干规定了修辞方法,就要使用规定的修辞方法),突出内容主旨;同时运用修辞方法表达,要注意前后照应,内容合乎事理。

[即学即练]

1.下列选项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暗夜将近,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

B.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旋律。

C.夜来香与月桂花,低声交谈,交换着制造香氛的秘诀。

D.夕阳把最后一抹金,泼在古渡头的墙垛上,映着妻子的眼睛,闪着金色的泪光。

【答案】 B

【解析】 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其他三项为比拟的修辞方法。比拟有拟人和拟物,A、C、D项均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即感官的移形换位,比如此题B项就是用听觉来写视觉。

2.微笑匮乏,似乎已成为一种典型的“城市表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已经成了许多人社交的准则。有感于此,某实验中学的学生设计了一项颇有创意的“采集微笑”的活动。他们计划走上街头,主动向陌生人微笑打招呼,一旦路人以微笑回应,他们就拍下这微笑的瞬间。为了使这一活动顺利开展,请你代为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不少于12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露出真诚的微笑,留下美丽的瞬间。∥世界因沟通而和谐,生活因微笑而精彩。

【解析】 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同时要注意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且所拟标语要能反映活动主题。

3.扩展文段的下句,要求用三个比喻句描写出野花的情状,字数50个字以内。

溪流的两岸,满是五彩缤纷的野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像满天的星星那么繁密 像燃烧的焰火那么耀眼 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

【解析】 本题属于具体情境的扩展题,题目给定了一个前提,要求根据这一前提展开想象,用三个比喻句写出野花的情状。试题所给的空间很大,只要是对野花的形状、范围、颜色、光泽、疏密等方面进行描写,就符合题意。进行描写时一定要使每一句都有一个鲜明的中心,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

4.依照下面的句子,另选话题,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如果说祖国是一只远航的征船,我的笔就是一支用力前划的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悠长的曲子,我的脚步便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如果说理想是遥远的彼岸,我的努力便是一只永远前进的小船。

【解析】 分析例句可知,第一个比喻句是第二个比喻句成立的前提,第二个比喻句是第一个比喻句的延伸。仿写句子时应注意此特征。

5.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多见于中国与日本。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汉字反映全年焦点;它能真实再现民意和舆情,表达民众诉求和期望。回眸过去的2018年,你心中的年度汉字是什么?运用排比写一段话对它作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诠释,表达你内心的感受。(不超过50个字)

我心中的年度汉字是:__________

诠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梦 中国梦是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新 新的建设成就为世界增添光彩,新的领导集体让人民充满期待,新的奋斗目标使祖国明天更美好。

【解析】 这是一道比较开放的题目,考生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选择一个字,但一定要表现出积极、健康的精神。

6.冰心的名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拿抽象的良心,来比喻具体的青山。清新鲜活,巧妙精致。请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一个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另一个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

(1)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2)悠悠无尽的江水,好像父母的关爱。∥绵绵的细雨如无尽的愁思。

【解析】 要抓住比喻的特点,找出事物间的相似点。

修辞手法

比喻

【概念】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赏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代

【概念】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赏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张

【概念】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赏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

【概念】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赏析】从篇法结构讲,四联八句,句句对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落叶声对“滚滚”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

【概念】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赏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排比

【概念】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例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赏析】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设问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句】“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赏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

【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句】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赏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比喻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把____比作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事物)____的特点,流露出作者____的感情。

【例句】: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

【作用分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事物)____的特点,流露出作者____的感情。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将桃树、杏树、梨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增强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层层推进,加强语势,强调突出____(事物)的特点,强化对情感的表达,饱含了作者____的情感。

【例句】: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

答案: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增强了表现力。

6.反复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回环往复,强调突出____(事物)的特点,强烈的表达了作者____的情感。

【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作用分析】:“盼望着”一个短语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

7.设问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作用】:解释上文……原因,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例句】: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首先??)

答案: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8.反问修辞手法及作用:

【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例句】:这能全怪我吗?答案: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责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作用分析】:在记叙了志愿战士的英雄事迹之后,用这两个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感情,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启发读者深思。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