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赤壁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在“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中指出,学生在阅读不同体裁的作品时,要在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要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要从语言、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赤壁赋》可以说是代表苏轼散文最高成就的一篇经典美文,不论是在语言文字还是在思想情感上对后世都极具影响力。但由于高中课堂中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存在重文言基础知识而轻鉴赏的情况,导致有部分学生认为学文言文就是学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这无形中就丧失了从传统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富营养的机会。因此,本篇教学设计将重点放在鉴赏上,在教学方法上重视用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会,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理解,利用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直线式结构,理清思路逐段分析,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以学生为主体;在作业布置中除了课本要求的背诵文章以外,还加了一个课外拓展,以期使学生的思维打开,丰富知识积累。

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古代写景抒情散文。学习本单元,要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要关注作品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感受作品之美。《赤壁赋》是本单元的第四篇文章,属于古代写景抒情散文的名篇,本文通过铺陈、排比形成整饬之美,并运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描写了月夜下泛舟游玩的优美景色,表现了心情由舒畅到悲咽再到达观的变化,体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整篇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相生、文质兼美,景、情、理三者在文中达到了和谐统一。教学本文,可使学生对“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更深刻的感悟,对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有更深刻的体悟,对苏轼有更深度的了解,从苏轼达观释然的人生哲理中汲取力量,丰富自己的思想,完善自我。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通过之前初中文言文和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六单元文言文的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理解一般文言的自学能力,在有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能够自行疏通文意,且学生在第三单元中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说是对苏轼并不陌生了,这些情况都为学习本文做好了知识储备。此外,高一的学生在思想上逐步趋于成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世界的认识有自己的看法,对人生理想也有自己的追求。所以课堂上,教师只需视情况对重点字词及文言知识进行点拨,同时注意补充学生忽视的地方,纠正学生理解有误的知识点。但是由于学生的人生经历较少,且在之前的文言文中学生只把其当成简单的文言知识的堆砌,因此学生在梳理本文将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上有困难,从而无法理解本文的人生哲理,难以产生情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线索来梳理文章脉络,品读关键句深度感悟作者传达的感情。

教学目标:

1. 通过有感情、分角色朗读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作者情感变化,体会本文景、情、理融为一体的特点。

2.通过小组讨论,体会文章说理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树立乐观面对人生困难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情感线索,体会景、情、理三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诵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2分钟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30秒)

(PPT展示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图片)

同学们,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学习。请看大屏幕上的这张图片,相信他是谁大家都猜到了。那么旁边的诗句是什么呢?没错,就是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苏轼的这首自题小诗总结了自己一生中陆续被贬的经历。那么,苏轼的经历这么坎坷,他是否就自怨自艾、哀怨地过完了一生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赤壁赋》,通过梳理文章中的情感变化来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感悟其人生哲思。(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任务一:读全文,知情感变化(1分钟)

1.自由朗读:现在请同学们快速自由朗读全文,读的过程中注意用笔划出表现情感变化的句子。

明确:(板书)

(设计意图:自由朗读能让学生回顾起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再次整体熟悉课文,且学生可以以自己朗读的节奏和习惯进行知识的复习和串联,有了自己的认识之后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接下来深入解析文本做铺垫。)

三、任务二:析段落,明变化原因(8分钟)

(一)活动1 为何而乐?

1.提问:同学们对于情感变化的句子找的非常准确,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变化呢?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首先从“乐”开始。为何而乐?可否找出文中的句子来支撑?

明确: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赏心——“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乐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板书)

2.提问:这是我们从文中找到的句子,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第一段,并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绘一下这番美景,注意不是翻译文章内容哦。

明确: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供参考,对学生的朗读做出点评,根据学生回答做适当提示引导和点评。)

同学们,值此良辰美景,泛舟夜游,怎能不乐呢?看来大家都体会到了作者的“乐事”。

(二)活动2 为何转悲?

1.提问:既然有美景如此,为何文章情感会转入“悲”呢?请同学们看第三段,找一找相关的句子,指出悲从何来?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总结,稍后我们请同学来分享。

明确:(1)悲英雄寂寥落幕:“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悲人生渺小短暂:“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悲理想难以实现:“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点拨或评价)(板书)

(三)活动3 喜从何来?

1.分角色朗读:全班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客人”朗读第三段,一组扮演苏子朗读第四段,还原苏子与客的对答场面,深入体会文本。

2.讨论:第三段写了三种悲情,如此深的悲情为何到了最后一段又陡然转为“喜”了呢?通过分角色朗读之后,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分三个小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分析第四段,讨论作者是如何劝慰“客人”走出悲情困境的,两分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明确:对于“客人”之悲,作者分别进行了劝慰。

(1)对于悲英雄:作者采用“水”与“月”两种景物“变与不变”的特点来进行说理。水“逝者如斯”,月“盈虚者如彼”,但最终都“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也”。虽然江水滚滚流去,却始终未曾流走;虽然月亮时圆时缺,但永远不会消减或增长。

(2)对于悲人生:“客人”悲叹人生渺小短暂,作者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变与不变”来进行说理。天地之间若从变化的角度看,则“曾不能以一瞬”;若从不变的角度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无论是水、月等景物,还是人,自然之中的万事万物时时在变,又永远无穷无尽,因此不必为一时的渺小短暂而悲伤。

(3)对于悲理想:“客人”惆怅理想“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而作者却认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并借助清风和明月两种景物来表达享受大自然的欢喜之情,这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不必一直困顿于理想难成之中,我们应寄情山水,于万事万物中寄托我们的情思,纵情山水之间。(板书)

(设计意图:第一,基于文本内容按照作者的情感变化线索逐段分析,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第二,对于语文来说,朗读非常重要,特别是文言文,朗读不仅是形成语感的关键,更是进入文本的敲门砖;第三,让学生自己概括总结文本内容,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美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四,分角色朗读使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问答之间的微妙变化,深刻体会到从悲到喜的转变;第五,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课堂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任务三:结全文,悟说理特色(2分钟)

1.提问:我们曾在第六单元学习了《劝学》这篇论说文,它说理清晰,围绕“学不可以已”进行论述,想必同学们都有印象。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进行了说理,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总结出来《赤壁赋》的说理特色?

明确:全文不论是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可谓是使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运用自如。在写景时,景物清幽开阔,令人神往,例如第一段中对泛舟夜游的美景的描写;在抒情时,情思缥缈畅达,酣畅淋漓,例如第二段中对洞箫呜咽之声的描写、第三段对英雄落幕、人生短暂之悲的表达;在说理时,精炼独到,随景而发,将抽象的道理蕴含于具体的景物之中,让说理变得真实可感,生动自然,易于理解,例如第四段中利用水、月、清风、自然万物这几个景物进行哲理的阐发。

(设计意图:创设使学生面临矛盾和产生疑问的心境,以激起学生的探求心理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四、结束语(30秒)

学完了以上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悟吗?(根据学生作答情况做点评)老师也有一些感想分享给同学们。我们的一生有荣辱祸福,有顺逆成败,没有人的一生会永远顺遂。所以当我们遇到疾风骤雨时,甚至身处绝境时,我们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心态,也要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心境。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赤壁赋》

2.搜集一些描写赤壁的诗文,分析不同文人在面对赤壁时的不同情思,探究背后的深层的文化意蕴,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六、板书设计

张佳丽,祖籍安徽,现定居于福建三明,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本篇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思考探究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作者情感变化,体会文章中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豁达的人生心境。

作者简介

点评

本篇教学设计重在把握文章情感线索,体会景、情、理三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通过梳理文章中的情感帮来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感悟其人生哲思。让学生自己概括总结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在探究“喜从何来”时选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点评人:胡羽岚)

1

END

1

作者:张佳丽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