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学生要学会煮饭种菜养鸡鸭 家长吵翻了天
“学习还是做家务?”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能够平衡这两点。
疫情下,更是暴露出了不少孩子的家务能力差,终于,教育部出手了!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9月起开始执行。
公告一出,马上上了热搜,引发了家长的热议。
有的家长觉得这不是每个孩子都会的吗,多此一举;
有的家长万分同意,劳动能力是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
还有的家长担心这项任务有落在了家长身上……
更有些家长十分担心会和中高考挂上钩,压力又增加。
但是专家回应说:目前的课程标准和政策要求中,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中高考。
虽然家长吵翻了天,但是对于孩子需不需要拥有会做家务的技能,各路人士总体评价都认同:孩子需要掌握做家务的能力。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说过:
《养育女孩》书中也说:
让孩子分担家务是培养孩子的坚韧、温和和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自理能力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
会做家务的孩子,未来的道路才能独立前行,他们更懂得父母养育之恩不容易,有着更大的格局。
2. 会做和不会做家务的孩子 真的不一样
央视主持人朱广权说:“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地对待劳动课,不光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也能打扫卫生拖拖地,不仅重视语数外,也可以煮饭和种菜……不仅沉浸书海才是学习,毕竟书到用时方恨少,饿到极处才发现菜不会炒。”
深以为然。
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近七成消费者月均点外卖6次以上。其中,90后、00后撑起了外卖订单的“半壁江山”。
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做饭,疫情封控下成了致命弱点。
上海封控,大家迫于无奈只能自己做饭。
有些年轻人却没想到,靠自己的日子变成了艰苦的日子,基本的生活难以维持,做饭天天“翻车”,三天烧糊了两个锅。
平时不做饭的他们,为了吃上一口热饭,严格依照某app的菜谱学做,掐着手机计时器读秒,但是于事无补,还是把砂锅烧糊了。
同因为上海疫情,江苏苏州的朱女士与丈夫被封控在上海,13岁的儿子独自在家。
对于连烧水都不会的孩子,夫妻俩担心不已,也后悔莫及。
只能午餐晚餐都给孩子点外卖,周末指点孩子如何做饭,还教他照顾家里的一猫一狗。
幸好孩子学习能力强,他们回家后,孩子和猫狗都长得不错。
但是厨房却凌乱不堪,地面上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而天气已经转热,孩子还盖着棉被,因为不会换被套。
不会做家务的孩子,疫情居家一人艰难前行。就如网友说,自理能力不足的孩子,等于慢性自杀。
而会做家务的孩子,无论什么时候,不仅一人可以如常生活,更可以照顾全家。
有一位叫做苏眉的妈妈,在网上晒出她13岁儿子的“成就”。
蒸煮炒都样样精通,连处理虾线也是十分细致。
不仅会做菜,还十分喜欢给父母做。“儿子周末都做饭给我吃,厨艺很好,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家务活也会做,周末基本都是由孩子负责。
对于做家务,苏眉和儿子说“你可以做得不够完美、清楚,但是你要会,这是最起码的生存之道。”
幸好儿子全听进去了,还做得十分好。
家务能力还教会了孩子负责细心地处事,有一次苏眉提议说去森林公园走走,儿子马上进了书房列计划,细致到转车路线,需带物品,以及挎包要拉好拉链。
自理能力十分强的孩子,独居更是一点儿也不怕,可以轻松应对。
苏眉的家里没有遇到疫情封控,但有一段时间因为自己做手术住院,孩子只能一人在家。
手术住院好几天,苏眉本来担心孩子无法适应,但是没想到孩子一点儿也没有让家人操心,做作业,自己照顾自己,上课,做作业,画导图……样样都没有落下。
还十分关心苏眉,嘘寒问暖的。
孩子体验过家务的辛苦,更能懂得珍惜学会感恩。
一个从小喜欢做家务、热爱劳动的孩子,长大后生活肯定差不了。他拥有自理的能力,细致的心思,感恩的心态。
3. 如何培养孩子的做家务能力?
现如今,教育部终于出手了,这一项政策,会让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基本的生存技能。
但虽然教育部门已经出手,但孩子做家务的能力不能只靠学校的劳动课,必须“家校合作”,才能完成培养孩子的目标。
作为父母,我们日常也要开始培养孩子的家务能力:
拥有“舍得用”孩子的意识,让孩子不死读书
掌握一些让孩子做家务的技巧,巧妙让孩子爱上劳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