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陈潮祖论治泄泻

陈潮祖:泄泻是脾系病变,以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为其特征,是脾运障碍,肠内水分增多所致。

具体从以下五方面论治:

(1)外感风寒

表为寒闭→津气出入受阻→从少阳三焦内归胃肠→津随气陷,肠道蠕动增强→泄泻。

当用升浮药物组合成方,使内陷的津气仍然出表,如《伤寒论》用葛根汤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的下利,即是应用麻黄、葛根升发内陷的风寒,使内入之邪外达,下陷之气上升,津气升降出入正常,虽不治利其利自止,成为逆流挽舟法的先河。他如三物香薷饮、藿香正气散等方治表证兼见下利,亦具此义。

表证兼见下利,腹不胀,无热象者,则可用葛根汤治疗。

表证未解,医者误下,阳气内陷,郁结化热,脾运障碍,湿自内生,导致湿热下注而呈身热渴饮,舌红苔黄,脉数而泄泻,以葛根芩连汤治疗。

(宋兴按:慢性腹泻的共性病机是正虚邪陷,陈老大多情况下都采用扶正与祛邪并重的方法进行治疗,用方多以葛根汤灵活加减,大多疗效满意。

喻嘉言之人参败毒散与葛根汤治寒郁伤阳,津气不升之腹泻,有异曲同工之妙,败毒散于益气扶正之处强于葛根汤,但柔肝缓急一端,却不如葛根汤。尤其是脏腑之间的生克乘侮之间的关系,布方时考虑欠佳。

此类泄泻是以寒郁气滞,表卫阳气不能伸张为矛盾焦点。人体津气升降与出入密不可分,表卫阳气不伸则出入功能障碍,出入障碍则体内清阳不能布张而升降亦必紊乱,主要是升之不及,升不及则降必过,清浊并走于下,发为泄泻。寒郁气滞,表卫阳气不能伸张的病机一日不解,正常升降一日不能恢复,泄泻终不可止。治此散寒开郁,升阳达表,调其出入则升降自复,不利湿则湿自去,不止泻而泻自止。)

【病案】李某,男,42岁。1994年4月2日就诊。自述两年前曾患感冒,愈后大便次数增多,每日5~6次,每当晨起、食后、活动量较大时即欲入厕,急不可待。询知脘腹不胀,便虽溏而不稀;观其舌质正常、舌苔薄白,细审脉细而微弦。

遂书葛根汤3剂付之。

葛根40g 麻黄10g 桂枝15g 白芍15g 炮姜10g 甘草10g 大枣20g 红参5g

4月9日再诊,自述每日大便已减至2次。效不更方,继服3剂,2日1剂。

两年腹泻,半月而愈。

脘腹不胀,不是湿滞中焦升降失调的藿香正气散证;

大便次数虽多但不清稀,不是脾不运湿,清浊不分的胃苓汤证;

久泻而便无黏液,腹亦不痛,不是疫邪侵犯胃肠,久病正虚而余邪未尽的乌梅丸证;

急欲入厕但不后重,大便不稀,亦非肠滑失禁的真人养脏汤证。

此证继发于感冒之后,时日虽久而津气升降功能未复,以致晨起、食后或运动之时,阳气欲上升外越,鼓动肠道蠕动增强,始呈泄泻。

(2)饮食失当

饮食不洁,邪从口入,侵犯胃肠,脾运障碍,气郁化热,津凝成湿,湿热互结,下趋成泻者,有之;

(编者按:症见大便臭秽,舌红苔黄,脉数,以葛根芩连汤治疗)

暴饮暴食,食积停胃,传导异常而泻者,有之。

(编者按:陈老常以保和丸,楂曲平胃散治疗。)

水谷未曾消化即因传导亢进而成飨泄者,亦有之。

(编者按:此种下利症见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脘中烦热,口苦、舌红,苔水滑,脉数。陈老认为此为中焦不运,水谷停滞于胃,导致升降异常,脾运障碍,清阳下陷而不升,又水气相搏,肠道挛急,蠕动增强,故腹中雷鸣下利,以生姜泻心汤治疗。)

(3)脾系自身功能失调

脾运障碍,水湿停滞,下注成泻者,有之。

(编者按:此种病机泄泻,常大便稀溏如水,陈老常用胃苓汤治疗)

中焦虚寒,不能腐熟水谷而成完谷不化者,有之。

(编者按:可选理中汤、理苓汤、附子理中汤类)

泄泻日久,肠道松弛,成为洞泄者,亦有之。

(编者按:陈老认为以久泻久痢而后腹重痛,脱肛为辨别要点,以真人养脏汤治疗)

(4)肾阳衰微,火不生土

肾阳气化不及,水湿停滞三焦,妨碍肠道水津输出,下注成泻,有之。

(编者按:陈老常用桂附理中汤、真武汤治疗,五更泻特点者用四神丸)

(5)肝木克土

肝木克土,肠道蠕动增强而使大便次数增多者,或肠道痉挛,腹痛即泻者。

(编者按:陈老认为此因风寒从表入里,随少阳三焦卫气内归肠道,久留不去,引起肠管膜络产生痉挛,以致肠内之糜尚未变为糟粕即泄出体外,呈为腹痛即泻。以痛泻要方治疗。)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治法与方剂》《陈潮祖临证精华》

编辑|袁韬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