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其人在历史上早有定论。他先仕明后叛明,先降清再反清,故被后世认为是小人、是汉奸、是民族的罪人!
今读《明末遗恨》一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吴三桂,他的反常举动与叛逆心理到底是怎样的?
报仇!借兵消灭李自成
吴三桂是明崇祯时宁远(今辽宁海城)总兵吴襄之子,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尤其擅长耍刀!十八岁那年,赴京参加科考,他一举夺魁,考上武举人。不久,因在军内业绩出众,当上宁远总兵,接替他老父的职位。
身为一方大员,他握有实权,指挥数万兵马,可谓“英雄有用武之地”。他不断招募士兵,加强训练,人马增多,军纪严明,兵强马壮。有他坐镇宁远,好像铜墙铁壁,令清兵八旗望而生畏,不敢逾越一步。
崇祯17年即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闻义军要攻北京,推翻明王朝,崇祯帝降旨,立召吴三桂进京勤王,圣上要他放弃宁远四城,移师关内,擢即率关宁铁骑入京。但他放不下经营十几年的宁远,更放不下这里的六十多万百姓。都说“故土难离”,当地老百姓谁愿南下“乔迁”?
终于做好动员工作,把数十万百姓带到山海关(今属河北省秦皇岛市)内,再安顿好他们,然后率领铁骑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向北京进发。三月十七日这天,大军到达丰润,距北京还有二百多里,他想让大家先休息一下,吃点饭,明天定能赶到京城。
万万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前方探马急报:先报李自成已攻下北京城;后报崇祯帝在梅山自缢而亡。恰如晴天霹雳,吴三桂闻言大惊,心都碎了,眼前一黑,“咕咚”一声从马上摔落下来,好容易才苏醒过来。现在去哪儿?思前想后,他拿定主张,下令道:回山海关!
又是出乎意料,真乃“祸不单行”!行军途中闻讯,留在山海关的守将吴愈,现已投奔了李自成。“山海关易守难攻”,走投无路的吴三桂只得班师折返丰润,再作计议。
这一天,吴三桂派出小部分人扮成李自成的“义军”,假称换防,混进了山海关军中,当对方明白过来时,吴军大队人马杀来,就这样巧妙地夺回了山海关。
在山海关的日子里,吴三桂不免为自己的前程担忧。明朝已被李自成的大顺取代,关外的大清八旗正虎视眈眈要入侵中原,我的路在哪?我将依靠谁?尤其放心不下的是留在京城的父亲与爱妾陈圆圆。
获悉爱妾已被义军将领刘宗敏虏去,父亲被他们打的遍体鳞伤,家中财产还被义军查封。这让吴三桂打消了投靠李自成的念头。他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折了桅的船!现在这两股势力都是自己的死敌,如今腹背受敌,路在何方?在智囊的策划下,他痛下决心,做出了借清军攻打李自成的决定,以报国恨家仇。后世戏称这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他写上亲笔信,派人送给关外的清朝摄政王兼兵马大元帅多尔衮,表示自己的国恨家仇都集中在贼军李自成身上,欲借清军报仇雪恨,事成之后,愿裂地酬报,绝不失言。
就这样,他秘密联系了多尔衮表明心迹,寻求合作。事实上,当李自成的二十万大军围剿山海关吴军时,狡诈的多尔衮并没有及时赶来救援,而是有意观望等待。一则不敢贸然出兵,以防对方欺诈;再则也想让吴李两股势力相互残杀,好坐收渔翁之利。
终于支持不住了,吴三桂亲自出马突围去请求援军,多尔衮这才令大军开赴三海关,助力吴三桂打退了李自成。
吴三桂那里想到?正是此举“引狼入室”,给了清军绝好的机遇,多尔衮求之不得!正是此举改写了中国历史,又一次上演外族主宰华夏若干年。正是此举吴三桂被后人辱骂汉奸卖国贼!
北京很快成了清朝的皇城,多尔衮反客为主,吴三桂为他所控。他南征北战,平叛止乱;他战功赫赫,封赏多多,直至被封为“亲王”,享受到满清贵族的丰厚待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吴三桂仍梦想清朝能兑现当初他与多尔衮的“盟约”,期待国内平定之后,清军自觉北撤出关,他作为开国功臣恢复大明王朝。
惊悚!亲手绞杀南明王
在灭了横行一时的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武装之后,吴三桂又接到清廷圣旨,大军开往云南,清除盘踞在那的南明小朝廷,以绝明朝复兴之后患。其实这个南明王朝从皇帝开始就是窝囊废,拥立他的人大都争名夺利,仅靠李定国等一两个大将支撑维系着。
在吴军强大的攻击下,南明的永历帝朱由榔逃亡缅甸。吴三桂不再围剿,他有自己的如意算盘,这个流亡政权存在一天,清政府就得重用他,否则,天下太平了,朝廷岂能容他这样拥兵自重,兵权被收回或解除是迟早的事。
现在朝廷又催促吴三桂,缉拿南明伪皇帝。吴军压境,缅甸国王被迫交出永历帝,被吴三桂带回羁押,这位流落皇帝开始还抱有一线生还的希望,毕竟吴三桂是明朝的大将,也曾信誓旦旦说恢复大明王朝。然而,当吴三桂看到眼前的这位永历皇帝:发髻披散、骨瘦如柴,衣服褴褛,而且一副奴才相,看的都叫人恶心。
算了吧,我也不杀你,将你押往北京交由朝廷处理。谁知朝廷降旨,要吴三桂就地处决。
这可让他为难了!他陷入矛盾纠结之中。就这一夜的反复权衡考量,他心力交瘁,到第二天,吴三桂整个像换了个人似的,眉毛白了,头发白了,胡须也白了。当然他主意也拿定了!
在刑场上,他叫人取来自己的宝雕弓。不用刀砍,不用绳套,不用毒酒,吴三桂要用这牛皮制的弓弦把这位永历皇帝勒死。“陛下,臣亲自送你上路,你闭眼吧!”谁都没想到,吴三桂竟这样的心狠手辣。
惊悚!不知吴三桂他怎样想的,就这样残忍处死了南明永历帝,这无疑让他丧失了民心,但他赢得了清廷对他刮目相看!朝廷马上通令嘉奖平西王:特赐黄马褂,封亲王赏双俸,可在云南开府,永镇云贵,子孙世袭。
他觉得值啊!凭着非常之举,换来了这么多的特权和荣光!
造反!终与清廷撕破脸
前面说过,吴三桂当初与多尔衮订有盟约,只是借兵灭贼,或真有“复明”之心。可为形势所迫,他无奈地成了清朝开国“功臣”,享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平西王待遇。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历代帝王为使自身统治地位安然无恙,在他坐稳江山后,都暴露出统治者自私与猜疑的本性。史上有“杯酒释兵权”的和局,也有“火烧功臣楼”的惨景,一旦天下太平,拥有兵权的武将如不识抬举、急流勇退,即使没有反叛之心,也会遭来杀身之祸。何况这个手握重兵,远在边关,一直心存“复明”企图的吴三桂?
所以当康熙帝亲政以来,一直准备实行“撤藩”:你可以享受奢华,甚至祸害百姓,但不能拥有军队!要说这吴三桂也非寻常之辈,很担心自己失去“家底”,从而任人摆布。所以表面上恭敬顺从,却在暗中扩军备战,又收买人心。不得不说,他从原先的“复明”企图,到后来有了“称帝”的野心!
皇上对吴三桂“反叛”之心时有耳闻,多次派人以慰问之名前去打探虚实,大都被吴三桂的耍奸诡计、巧言令色抵挡回去,有的甚至被他假相蒙蔽。
为了实现个人野心,为成功抗击清廷,他主动联络广东平南王尚之信、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等共同举事;为了扩大影响力,震慑清廷,他又派人去广西、陕西活动,争取当地将领的支持;特别是为了赢得下属卖命,他拿出私藏的珍宝说要分给手下,称自己遵循皇帝“撤藩”的决定,声泪俱下地说,不得已要与弟兄们分别了!
一阵宣传攻势,一番慷慨陈词,在取得大家的支持响应后,又带领一班人身穿孝服去永历帝墓前祭祀,这个被他亲手杀害的南明皇帝,现在又成了起事的“护身符”。1673年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旗号公开与清廷叫板,由于精心策划与准备,吴军士气高昂,一路夺关斩将,势如破竹,在“友军”的配合下,很快占有八个省份的地盘。吴三桂攻下长沙后非常得意,以此为根据地驻扎下来。
面对南方吴三桂兴起的叛乱,年轻的康熙帝表现超乎寻常的应变能力,他召集御前会议商讨对策,采取分化瓦解的斗争策略,调集以八旗为先锋的百万大军,包围盘踞在长沙吴三桂叛军。
在手下人的怂恿下,野心勃勃的吴三桂先在长沙称王,后又衡州称帝,过了一把皇帝瘾。他误判形势,心怀鬼胎;他自命不凡,渐失人心;他一步失着,满盘皆输。最后在四面楚歌中病死在“龙床”上。这场由吴三桂挑起、历近八年的“叛乱”,终被康熙帝彻底平灭,清朝由此进入鼎盛繁荣时期!
上一篇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一
下一篇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