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与归纳主题
知识拓展,深度衔接
新知一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的种类
环境是指人物生存的外部世界,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自然环境描写其实就是景物描写(狭义上说),包括自然景物和人工景物。自然景物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河流山川、鸟兽虫鱼等。人工景物如:宫殿、房屋、寺庙、园林等。作者对此所做的较好描写就可称为“风景画”。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等,这一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2)好的社会环境描写又称为“风俗画”。“风俗画”是指能反映某一时代、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或社会集团生活所特有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生活方式。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小说中社会环境描写的目的是为了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2.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方面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特征。
小说里的环境描写,不是无缘无故而写的空洞的文字,其往往有暗示性。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开头的环境描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不仅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的景象,为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也向我们暗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广大农村的封建思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社会现实。
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或喜庆,或清冷,或悲凉,用以感染读者。如鲁迅的小说《药》开头的环境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
(2)人物方面的作用
①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环境描写在一些小说中可以反映人物的个性品格和生活情趣。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的住处,“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说明这位老祖宗地位尊贵,但又不管事,只是一味找乐的情趣。贾政的小正房内,摆放着半旧家具,桌上层叠地放着书籍茶具等,显示他保守、迂腐的个性品格。
②烘托人物的心情。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的心理活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小说《祝福》里的环境描写:“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满天飞舞”的大雪、“烟霭”“忙碌的气色”搅在一起,表现了鲁镇乌烟瘴气、乱成一团的景象,同时也衬托出人物烦乱、压抑的心情。
③暗示人物的命运。有些小说借助环境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命运,如《孔乙己》最后的环境描写—一“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3)情节方面的作用
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的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托,
而情节的发展又离不开环境描写。如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的环境描写:“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这个环境体现出风高雪猛。正因风雪有如此之势,所以才让本已“四下里崩坏了”的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场风雪对草屋而言可谓雪上加霜。而草屋破败,摇摇欲坠,又促使林冲担心:“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草屋难抵严寒,于是林冲才有“向了一回火”的举动,但仍“觉得身上寒冷”,又产生心理活动:“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可见,小说中风雪、草屋等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先是共同带动人物的心理、行为的变化,进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主题方面的作用
深化(或暗示)作品的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虑。如《祝福》的结尾写道:“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这里的环境描写具有象征和暗示作用,深化了小说主旨。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的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例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已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小城的社会环境特点,从小城的生活节奏、时代氛围、人情风俗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来体会。
【答案】: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知识归纳
景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
①抓住主要景物,再现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回答形象特征,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特别提醒
社会环境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自然环境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
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
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这是你的战争!”
宗璞
①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几个学生从明仑大学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
This is your war!"
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动员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言语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③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他们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⑤雪越下越大了。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这时,一个年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前面,唤了一声:“孟先生。”弗之认得这人,中文系的,似乎姓蒋。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孟先生。”那学生暖需着又唤了一声。弗之站住,温和地问:“有什么事?”蒋姓学生日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不好,不能胜任翻译。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一例外。”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尽量平静地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
⑥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玮说:“萧先生,我要做的事是要和您说的。”子蔚微笑道:“不是商量,是通知?”玮道:“也是商量。”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可是你并不在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雪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玮转身向着子蔚:“我会回来的。”“那是当然。”子蔚说。玮向子蔚 鞠了一躬。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去了”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蜡梅林中去了。
(节选自《西征记》,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人物的作用。
【答案】(1)(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2)(表现人物)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
②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③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点拨:文中第一处自然景物是描写昆明下雪,下文就接着写战事的吃紧,所以这里的雪景描写主要是渲染气氛。而⑤⑥两段多次写到的腊梅林也是自然景物。第一次出现在孟弗之与蒋姓学生的对话之后,蒋姓学生拒绝做志愿者,孟教授的内心是沉重的,所以这里雪压腊梅林主要是衬托人物的心理。第二次出现在萧子蔚、澹台玮的交流沟通之后,雪的融化象征着人物内心纠结的消融。最后一处写澹台玮走入腊梅林,澹台玮是一个爱国学生,而梅则是坚贞不屈的象征,这里以梅衬人。
解题方法技巧
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做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新知二小说主题
小说主题类题型,不论是概括的形式,还是评价探究的形式,都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从题材内容看主题
小说的作者选取怎样的题材来反映怎样的生活,来传达怎样的感情,来表现怎样的思想,是在小说创作之前就拟定好的。所以从小说的题材着眼,可以把握小说的主题方向,具体需“二抓”:
(1)抓标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2)抓主要事件。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在其中,把握故事的主要事件,也就确定了小说的主题方向。如《面包》一文中“偷吃面包”“多分面包”等事件就表现了主题。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在小说中,由于作者用浓墨重彩着重描写人物,因此,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题性人物”。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显示着作品的主题。在性格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的性格转变就暗示了主题。从人物塑造看主题,具体需“二寻一辨”:
(1)寻找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要素。因为这些要素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主要人物的性格走向和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关联着的。
(2)寻找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很明显地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倾向性,蕴含着作品主题的重要信息。如《第9车厢》中“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一些正常人”这一句评价已经蕴含了作品
的主题。
(3)辨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这都和表现主题有关。
如《面包》一文中对二人是夫妻关系的交代,就暗示了理解、宽容的主题。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写人不能离开人物活动的形式一一情节。情节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么发展、怎么解决,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从情节发展看主题,具体需要“梳一询一品”:
(1)梳理情节过程。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如对《面包》中几个情节的梳理,就有助于把握主题。
(2)询问情节设置的原因。小说的魅力在于小说的结构选择,而小说的情节设置往往也体现着主题表现的需要,解答时可以多问一个“为什么”,即“为什么要设计这一情节”。
(3)品味细节。小说的细节是构成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基本因素,细节描写服务于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从而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因此,从细节切入可以感知作品的主题。如《面包》
一文中,妻子“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这一细节就暗示了“宽容”的主题。
4.从环境描写看主题
环境描写最终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为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的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具体需要“一分一抓”:
(1)分析环境的特点。小说中的环境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背景,怎样的环境生成怎样的性格,怎样的性格决定人物怎样的命运,而小说中人物的命运蕴含着作品的主题。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题。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命运。
(2)抓背景介绍。小说中故事的发生离不开它的社会土壤,把故事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抓背景时要关注注释或文章后的写作时间。如《面包》一文后面的注释中说该文写的是“二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例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招牌
[英]哈里特·思勒
帕帕·敦特一向非常喜欢花。他经营花店已经很多年了,花店坐落在一个十字路口旁。他工作非常勤奋,并且生活得也很美满,他甚至有足够的钱供他的儿子约翰上大学。
花店位于十字路口。尽管花店没有挂招牌,但由于帕帕·敦特多年的苦心经营,城里的人们谁都知道这儿出售的鲜花是全城最美的。
花店第一次开业时,挂着一块很大的招牌,上面写着:本店出售美丽鲜艳的花。
第一个来到花店的顾客对帕帕·敦特说:“我很喜欢你的花店,可不喜欢你的招牌。美丽鲜艳的花,难道你就不可以卖别的种类的花吗?你为什么不把'美丽鲜艳’删掉呢?”
帕帕·敦特欣然同意,认为这样很好,于是把招牌改为:本店出售花。
第二天,又一个顾客来到花店,他认为这个新开业的花店很使他称心如意,但他也不喜欢花店的招牌。他说:“假如你不在这儿卖花,又在哪里卖呢?
帕帕·敦特,你应该把招牌上的'本店’两字去掉,这样多简单明了。”
于是,帕帕·敦特又把招牌改为:卖花。
第三天,帕帕·敦特的叔叔来到花店。“你这个花店很漂亮。”他说,“可是招牌太啰唆了。'卖花’,花当然是卖的,但是这样写,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你为什么不把'卖’字去掉呢?”
这样,花店的招牌上只剩下一个字:花。
又过了一天,本城的一个官员也来光临帕帕·敦特的花店。
“我们来到这儿,感到很荣幸。”官员说,“你的花店看起来很整洁,宽敞明亮。你是一个很善于经营花店的人,你的花店位置适中,橱窗布置得优雅大方;
不过,我对于你的招牌有些想法,'花’,你的橱窗里摆满了美丽的花,那么你的招牌就是摆设了。人们看见这花,就会知道你出售的是花,所以最好是让你的花自己去说明吧。”
帕帕·敦特听从了官员的忠告,索性摘去了招牌。路过花店的人们一看到橱窗里摆放着的鲜花,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最后,帕帕·敦特的鲜花远近闻名,盛誉不衰,没有人再去别的地方买花了。
(有删改)
请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的主题。
思路点拨:思考小说的结尾,一家没有招牌的花店凭什么远近闻名,盛誉不衰?由此得出小说的主题。
【答案】:小说讲述了卖花人帕帕·敦特听从顾客们的建议,将花店的招牌一改再改,直至没有招牌,全凭对花店的热爱和用心使花店生意红火的故事,让读者明白了一个道理:表面文章只是形式,关键是要付出真心与实际行动。
知识归纳
从情节发展看主题:小说写人离不开人物活动的情节,而情节又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构成的。情节是小说中的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贯穿着矛盾的发生、发展和解决,从中体现了作者对矛盾的看法。
即学即练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赵一曼女士
阿成
东北沦陷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根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叔,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有删改)
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结合主要人物加以概括。
【答案】小说塑造了一个抗日英雄的形象,通过记叙赵一曼在医院中成功劝说警士与护士帮自己出逃、后被捕遭杀害的故事,充分展现了赵一曼的革命信仰及智慧,赞颂了革命先烈为国牺牲的精神,抒发了对赵一曼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综合探究,拓展延伸
例题3
阅读作品,完成后面问题。
严冬海猎
陈秉汉
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沿海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渔民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也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
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连皮带根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鸣鸣响。爸爸头也不抬地说:“阿龙,天气这么冷,你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作睡着的样子,爸爸的咳嗽声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角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蓝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上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鱼篓、干柴捆,快步向海滩走去。他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暗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湖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捆,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得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溜下海里。深夜的海水不同白天,像冰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砭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已经感受到一团热气,它们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鱼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把它们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鱼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焙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篓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鱼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的尖头鱼,他激动得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只见海龙光着屁股,倒在地上,旁边的担子一头是鱼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回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有删改)
题型1考查对景物描写作用的辨析能力
1.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思路点拨:辨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要从结构、手法、内容三方面入手,先看第一处画线语句,处于文章的首段。先考虑能不能从“交代了……”“渲染了……”“提示……”三方面作答,然后再思考小说首段的其他作用:
引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最后有内涵挖内涵,有手法答手法。再看第二处画线语句,处于尾段。尾段的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主旨,收束全文,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照应开头等。
【答案】:①开头景物描写描绘了寒流袭来前的寒冷、冷清的景象,宣染气氛,为下文海龙深夜下海捕鱼艰苦异常的情节做铺垫。②文章最后一段尾句的景物描写照应开头,暗示故事的结局,同时隐含着对海龙一家战胜困境的美好祝愿,升华了文章主旨。
题型2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2.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思路点拨:找出所有跟海龙父亲有关的描写:有的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有的写出了父亲富有家庭责任感,有的写出了父亲身怀捕鱼绝技,有的写出了父亲因艰辛劳作病倒。答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时候最好在最后扣住身份如渔民形象。
【答案】:父亲是一个身怀捕鱼绝技,富有家庭责任感,为生计不畏劳苦,疼爱儿子,但终因艰辛劳作而病倒的渔民形象。
题型3考查提炼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
3.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思路点拨:第一问问原因,又是典型的提炼概括题,要从全文找。找出能说明原因的语句,可总结为:父亲对海龙的影响;他想多捕鱼,决心超过父亲;想帮助家庭战胜困境,多抓鱼多赚钱。第二问属于挖掘题,深挖两个原因的内涵,挖出“原因的原因”。分析时只要结合文章内容即可。
【答案】:原因:①父亲对海龙的影响;②他想多捕鱼,决心超过父亲;③想帮助家庭战胜困境;多抓鱼多赚钱。分析:①文中多次写到父亲对海龙的影响。从对父亲捕鱼绝技的羡慕到模仿,以至在寒冷的海水中不退缩,其原因都是深受父亲影响。②他决心超过父亲的信念让他经受住了寒冷对他的考验。“要是爸爸便立即……不!此刻礁屿……他太舍不得离开了。”这些心理活动描写暗示了海龙想多捕鱼,想要超过父亲的强烈愿望。
即学即练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河的第三条岸
[巴西]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
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
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它要用含羞草木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个人使用。
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渔夫吗?父亲什么也没有说。
离开我们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条大河流过,水流平静,又宽又深,一眼望不到对岸。
我总忘不了小船送来的那天。父亲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帽子,对我们说了一声再见,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脸色苍白,从头到尾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待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父亲没有吭声,他温柔地看着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们一起向河边走去。我强烈地感到无畏和兴奋。“爸爸,你会带我上船吗?”
他只是看着我,为我祝福,然后做了一个手势,要我回去。我假装照他的意思做了,但当他转过身去,我伏在灌木丛后面,偷偷地观察他。父亲上了船,划远了。
父亲再没有回来。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他就在那条河里划来划去,漂来漂去。每个人都吓坏了。从未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发生了。
每个人都猜想父亲疯了。母亲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
河边的行人和两岸附近的居民说,无论白天黑夜都没见父亲踏上陆地一步。他像一条被遗弃的船,孤独地、毫无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们一致认为,对于父亲而言,食物是一个大问题,他一定会离开大河,回到家中。
他们可是大错特错了。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从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从没生过火,他没有一丝光亮。他的身体怎样?不停摇桨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滥时,他又怎么能幸免于难?我常常这样问自己。
姐姐生了一个男孩。她坚持要让父亲看看外孙。那天天气好极了,我们全家来到河边。姐姐穿着白色的新婚纱裙,高高地举起婴儿,姐夫为他们撑着伞。我们呼喊,等待。但父亲始终没有出现。姐姐哭了,我们都哭了,大家彼此携扶着。
后来,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母亲最后也走了,和女儿一起生活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留了下来。我从未考虑过结婚。我留下来独自面对一生中的困境。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尽管他从未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因这件事责怪父亲。
我的头发渐渐地灰白了。我到底有什么不对?我到底有什么罪过?渐渐地,我因年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踌躇不前,同时爱讲到疾病和死亡。他呢?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终有一天,他会精疲力竭,只好让小船翻掉,或者听任河水把小船冲走,直到船内积水过多而沉入激流之中。哦,天哪!
我等待着,等待着。终于,他在远方出现了,那儿,就在那儿。我庄重地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地叫着: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你不是非这样下去不可,回来吧。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他接受了我的提议。我突然浑身战栗起来。因为他举起手臂向我挥舞,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极了,发疯似的逃掉了。因为他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极度恐惧给我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我病倒了。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看见过他,听说过他。
(有删改)
(1)小说中写道“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请联系全文,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我”。
(2)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3)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①父亲需要“我”每天给他送食物。②父亲渴望“我”能够理解并继承他的追求。
(2)母亲是一个辛勤善良、情感深挚、忍唇负重的普通女性形象。她爱唠叨,常责备孩子,掌管着全家人的生活,热爱家庭。她对父亲的行为深感不满,甚至觉得羞唇,但又一直牵挂和思念着他,直至年迈,她才放弃对父亲的等候。
(3)“我”对父亲的人生追求并不理解,因此对父亲坚定执着的非世俗行为持复杂的不盾态度。最初,“我”对父亲的
随堂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月亮归来
张抗抗
那一刻女儿在人群中,突然冒出一句话。这声音直捣他的耳膜,心猛地颤了颤,紧接着身上一阵燥热,低头就看见自己手上的青筋都鼓暴起来。
咱们走吧。女儿扭扭身子甩开他的手。自从他们在公园湖边发现了那些小野鸭子,整整半点钟,女儿守着草滩一动不动。
他扳住女儿的肩膀,晃了晃,想催她走。女儿转过脸来,冲着他又一遍大声地重复了那句要命的话:爸爸,你是不是说过,你吃过天鹅肉,是真正会飞的天鹅,这是真的,对吧?
你胡说些什么呀!他吼起来。一把将女儿拎出了人群。他觉得自己从脖颈到脚跟都在发烧,怕是连脚趾都红透了。
他半蹲在女儿面前,严肃地说:记住,以后再不要对别人讲爸爸吃过天鹅肉的事了,好吗?对那些曾经很骄傲的知青往事,突然连他自己也怀疑起它的价值。
故事中的他和“战友”们,都是英勇无敌的“好汉”,单调的业余生活中唯一的刺激就是打猎。一次,他和老四悄没声息地潜入苇荡深处,守到傍晚时分,两只雪白的大鸟,如同玉盘似的满月以及月的倒影蓦然降临,两道银色的亮光刺得他睁不开眼睛。
他听见枪响,听见有东西重重地坠在地上的声音。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它们就倒在他的脚边。
那天晚上宿舍里萦绕着他从未闻到过的香味,所有人都喝醉了。第二天中午,他昏昏沉沉地醒来,眼前闪过那白色的大鸟临死前忧伤的眼神,一片银灰色的细绒毛如幽灵般飞近他的嘴唇,他突然觉得有些恶心。后来的许多年里,他老有一种被什么东西卡住喉咙的感觉。这种感觉最初曾使他骄傲,在骄傲和炫耀的状态里,他给妻子女儿讲那个射落月亮的故事。然而更多的时候,他开始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劲。
为什么?爸爸为什么不要对人说你吃过天鹅……
快走快走!他突然粗暴地一把拉起女儿就走。他觉得自己的心情坏透了。
酒醒之后,有人说,苇滩里可能还有天鹅蛋。几天后果然有人兜回来几只洁白的天鹅蛋。它的外形比鹅蛋更大,像一朵刚刚钻出水面的白莲花苞,亭亭玉立,纤尘不染。有人从卫生所借出注射针管,把壳中的蛋液吸净,用玻璃粘成个小方盒子,底座垫上大红绒布,最后把那冷艳照人的空蛋壳摆放上去,一片红光衬托着白玉,流溢出一种奇异而悲壮的美。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这种天才的创作迷住了。
他的那只天鹅蛋盒如今就放在家里的写字台上。
一天他下班回家,女儿惊慌地告诉他桌子上的天鹅蛋标本突然不见了。
他定了定神,嗯嗯地敷衍着。他说那也许是小天鹅从蛋壳里钻了出来,飞走了。
女儿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问他,难道它是带着那只玻璃盒一块儿飞的吗?
他不知道该怎么对女儿说。曾经,他眉飞色舞地讲述那只天鹅蛋的来历,是由于他的部分脑子被针管抽空。但当那部分脑子又重新长出来后,他发现这只盒子有时竟然使他感到毛骨悚然。
你什么时候再带我去看小鸭子呢?女儿又问。
其实,自从那次发现野鸭栖息的草滩后,他几乎天天都去看望它们。一天他看见几个孩子拿着长长的树枝,追赶着那些小鸭子。他忍不住大声吼叫,走过去一把夺下了孩子手中的树枝,狠狠地撅成几段踩在脚下。
撅断的树枝在他脚边变成了一根长长的套马杆,猛然抽在他的肩头……
那年春天,青黄不接,大家饿得脸色铁青。老四不知从哪牵来几匹马,外加几根套马杆。老四说,草甸子里的小鸭子,如今都已长得半大,那肉又嫩又鲜,只要敢干,今晚就开荤。
没有人反对,也绝不会有人反对。当晚他们就偷袭了草滩上栖息的野鸭,受惊的野鸭子纷纷飞起来,但那些半大的野鸭羽毛未丰,飞不高也飞不快,大伙挥舞起手中的套马杆,噼里啪啦一阵乱打,草滩上便落满了受伤的小鸭子。他,和他们,把一只只击昏过去的小野鸭子随手捡起。归途上一路唱着意气风发的歌,在歌声的间隙中,他听见从马背上鼓鼓囊囊的口袋里,传来小鸭子唧唧的呻吟……
他不知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有负于这个世界。
星期天他带女儿去看小鸭子。那一天风很柔和,他们沿着湖岸走了很久,但也没发现小鸭子的影子。女儿揪住他的衣角要他回答,那些小鸭子到底到哪里去了。
他蹲下来,望着女儿的眼睛说,小野鸭子已经长大了,跟着鸭妈妈飞到一个更美丽的地方去了。明年春天,它们还会再来。
你骗人!女儿垂下头。我知道,它们是让人吃掉了!他们说,野鸭子肉很好吃。
他打了一个寒噤。似乎就在这一刻,他明白应该把那只锁入箱底的玻璃盒拿出来,依然放回它的老地方,他必须面对自己。
他说我们回去吧,野鸭子真的飞到别的地方去了。
那么别的地方的天鹅会不会飞到这儿来呢?女儿突然没头没脑地问道。
他转身回望湖面。轻风荡起丝丝灰白色的涟漪,如同一只大鸟丰满滑润的羽毛。近处漂浮着几片硕大的荷叶,像是大鸟忧郁而期待的眼睛。他说,当然。在以后,不仅会有野鸭,还会有天鹅。当天鹅飞来落脚的时候,就像一弯银色的上弦月,从黑暗的夜空升起。有月亮的夜晚,人就不再孤独。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把美好纯洁的天鹅比喻为月亮,射落月亮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期盼月亮归来则展现了他内心的变化。
B.小说对天鹅蛋标本的制作进行了细致描绘,表现了主人公对洁白的天鹅蛋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这天才创作的赞叹。
C.小说中的画线句,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形象地再现了主人公思想情感前后的巨大变化,有助于引发读者的理性思考。
D.小说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通过想象巧妙地将湖面与大鸟联系起来,营造出宁静而忧郁的氛围,烘托了主人公的心理。
2.文中女儿就吃天鹅肉、天鹅蛋标本消失、天鹅是否飞来等提出疑问,请简要概括主人公面对这些质疑时的心理状态。(6分)
3.小说情节在现实与过去之间不断转换,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1.【答案】 B “表现了主人公对洁白的天鹅蛋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这天才创作的赞叹”分析有误。细致描写制作天鹅蛋标本的过程,其实不亚于让他的心再次受到煎熬,是表达他良心上受到的谴责。
2.【答案】 ①(吃天鹅肉)紧张,羞愧,害怕(他人知晓)。②(天鹅蛋标本消失)敷衍应付,反思自责。③(天鹅是否飞来)平静,期待。(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心理描写的鉴赏能力。女儿说他吃过天鹅肉,他的反应是,“你胡说些什么呀!他吼起来。一把将女儿拎出了人群。他觉得自己从脖颈到脚跟都在发烧,怕是连脚趾都红透了”,“吼”,说女儿“胡说”,表现他的紧张心理,他害怕别人知道这件事;“从脖颈到脚跟都在发烧”体现他的羞愧。女儿追问天鹅蛋标本,他的反应是“他定了定神,嗯嗯地敷衍着。他说那也许是小天鹅从蛋壳里钻了出来,飞走了”,他不敢正面回答,只能敷衍应付;女儿对他的说法表示怀疑,“他不知道该怎么对女儿说。曾经,他眉飞色舞地讲述那只天鹅蛋的来历,是由于他的部分脑子被针管抽空。但当那部分脑子又重新长出来后,他发现这只盒子有时竟然使他感到毛骨悚然”,当年做了伤害天鹅的事,如今他十分后悔,感觉当时“没脑子”,看到盒子也让他感到“毛骨悚然”,表现了他的反思自责。女儿问天鹅是否飞来,“他说,当然。在以后,不仅会有野鸭,还会有天鹅。当天鹅飞来落脚的时候,就像一弯银色的上弦月,从黑暗的夜空升起。有月亮的夜晚,人就不再孤独”,平静的话语背后是充满希望的期待。
3.【答案】 ①立足现实场景,穿插对往事的回忆,使叙述内容集中紧凑。②过去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人公思想认识的发展,有助于突出小说的主题。③过去的情景在现实中片段闪现,使叙事节奏富有变化。(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述手法的鉴赏能力。现实是他带着女儿去看野鸭子,由女儿说他“吃过天鹅肉”引发他对当年捕食天鹅的回忆,并引出了制作“天鹅蛋标本”的往事;由现实中女儿问“你什么时候再带我去看小鸭子呢?”,引发他撅断孩子们驱赶野鸭子的树枝的回忆,以及他们当年用套马杆套野鸭子的回忆。总之,文章立足现实场景,穿插对往事的回忆,使叙述内容集中紧凑。现实中的他早已认识到当年吃天鹅和野鸭子的错误,他感到“自己有负于这个世界”;而当年捕杀天鹅时他却是感到骄傲的,“在骄傲和炫耀的状态里,他给妻子女儿讲那个射落月亮的故事”;捕杀野鸭子时“他,和他们,把一只只击昏过去的小野鸭子随手捡起。归途上一路唱着意气风发的歌”,过去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人公思想认识的发展,有助于突出小说的主题。现实中穿插回忆的片段,使得叙述不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富有变化和节奏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分)
头发的故事
鲁 迅
①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①。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②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③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乖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④他说:“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倘使纪念起来,那第一个双十节前后的事,便都上我的心头,使我坐立不稳了。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我不堪纪念这些事。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谈罢。”
⑤N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高声说:“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至于髡,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们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一生世。我们讲革命的时候,大谈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②,其实也不过一种手段;老实说:那时中国人的反抗,何尝因为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洪杨又闹起来了。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
⑥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太不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
⑦N收回目光望向我,继续他的絮叨:“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⑧N用胳膊在空中比划着手杖,说:“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他们不说什么,撅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⑨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
⑩我说,“回去么?”
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我默默的送他到门口。
他戴上帽子说:
“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一九二〇年十月
(有删改)
[注] ①双十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时间,后被中华民国政府定为国庆纪念日,世称“双十节”。②扬州十日,嘉定屠城:指清顺治二年清军攻破扬州和嘉定后对当地民众的大屠杀。
1.文中写了哪几件发生在N先生身上的“头发的故事”?请简要概括。(4分)
2.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意。(4分)
(1)“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2)“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3.有人认为小说前四段与“头发”没关系,可以删去。你的意见呢?为什么?(6分)
4.鲁迅的杂文被喻为“匕首”与“投枪”,有评论认为这篇小说“融进了鲁迅杂文的若干特质”。试结合文本,从语言特点、选材立意、表达方式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谈谈你的思考。(6分)
1.【答案】 ①剪辫子;②装假辫子;③取下辫子;④劝阻学生剪辫子。
解析 本题考查情节概括能力。文章写了关于N先生的“头发的故事”,按照情节展开的顺序概括即可。
2.【答案】 (1)“原来”“没有记载”等词表现了当时民众(社会)对辛亥革命的淡漠之情,表达了“我”的失望与悲哀。
(2)用“好在”“我们统可以忘却”表达N先生对现实的忧虑与愤激,并暗寓自嘲之意。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两处画线句都是人物的语言描写,意在通过“我”与N先生对双十节的感慨,表现人们对双十节的淡漠,也分别表现“我”的失望与悲哀和N先生的忧虑与愤激之情。
3.【答案】 不该删。①从环境角度看,前四段通过“双十节”、历史人物事件,将叙述设定在辛亥革命的历史上,为下文“头发的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②从形象角度看,前四段初步展现了N先生脾气乖张、无谓生气、不通世故的性格,为下文人物形象的丰富做铺垫。③从情节角度看,前四段与后文构成前后呼应的关系,后文“头发的故事”是对前文“民众对革命如此漠然”的解释:革命并没给他们带来什么,除了革掉一条辫子。④从主旨角度看,一场革命与“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烈士的献身与平塌的坟墓之间的对比触目而诡异;历史上的辫子事件与N先生的“剪辫”遭遇构成历史与个人经验的对比,丰富并深化了小说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前四段为开头部分,可以从内容、结构等角度探究其作用。从内容角度看,第①段,“双十节”交代了背景,“我”的感慨定了基调;第②③段,交代主要人物,通过语言描写,通过“我”的感受,初步展现N先生的性格;第④段,通过“挂旗”事件写社会环境,通过“我”的回忆写革命成果取得的不易,写民众的不理解与不珍惜,抒发“我”的沉痛、失望、愤慨之情。前四段看似与头发故事无关,但恰恰是头发故事曲折的根源。结构方面的作用一目了然,前四段是后面人物与情节的总铺垫。
4.【答案】 ①语言特点上:表达犀利,不时用反语加以讽刺。如用“最得意”来表达“革命的结果”仅是光着头皮在街上行走,把辫子说成“宝贝和冤家”,说“忘却”“好”,于轻松中见沉重,于欣慰中见悲哀,具有反讽效果。②选材立意上:用一条辫子的遭遇来“舒愤懑”,将辫子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表达对辛亥革命的欣喜和失望,对民族病根的忧虑与愤慨,以小见大,启人深思。③表达方式上:于叙述中不时议论,发表意见,表达看法,展现N先生关于历史和现实的独特观点,如“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使行文带有浓郁的杂文味道,使小说成了一篇杂文化的愤激小说。(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探究鲁迅先生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匕首”“投枪”体现了鲁迅先生文章的战斗性与语言的犀利性。题干给出了答题角度——语言特点、选材立意、表达方式,可以选取典型语言、典型事件、典型表达方式来分析,体会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对民众、对中国前途的深切忧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