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包括资金不足,技术创新人才的缺乏与激励不到位,缺乏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创新模式的选择或把握不当,对技术创新的风险认识不足,不善于利用外部技术来源等。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028-02
中外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企业的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比重正在急剧增长,民营企业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除体制因素外,关键取决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该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从而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加强中小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对于搞好中小型企业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然而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12年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转型升级与竞争力指数》显示,在其抽样调查的民营企业中,有36.38%的企业在过去三年中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较弱,转型升级亟待加强。
民营企业当中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意识的所占比重较小、技术创新时机或项目选择不当而终结的民营企业也不在少数,所以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主要是模仿,并以照抄照搬别人技术的单纯模仿居多,在模仿基础上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的企业也较少。正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这些方面的差距,因此对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1.资金不足。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最大的问题是创新资金的不足。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创业资本较小,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不是依靠资金市场或风险投资,主要靠本人及合伙人的个人积累,以及各种借款。而有限的创业资本,给民营企业开拓市场和进行技术创新带来了许多困难。二是在贷款和市场融资等方面较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处于明显的劣势。目前中国未将民营企业的贷款纳入国家信贷计划,对民营企业在信贷方面还存在着歧视性政策,除非这家民营企业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处于高速成长期,否则,其缺乏足够的资产用于贷款抵押,因而中小型民营企业很难筹集到用于研究开发的长期资金,更多地借入高成本的短期资金,从而必然带来相应的技术创新的风险。
2.技术创新人才的缺乏与激励不到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另一个问题是技术开发人才缺乏。民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且核心技术人员多属兼职性质,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在解决技术创新的某些关键技术问题时,会出现缺少一些必要的交叉学科技术人才帮助,而且创新人员自身的开发能力有限,从而技术创新的智力支持无法保证。这使得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不得不借助于外来技术,来推进本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有些民营企业由于不注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没有真正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没有制定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使民营企业留不住人才,人才频繁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
3.缺乏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实践证明,是否运用战略管理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业绩,对于失败率极高的民营企业来说尤为如此。然而,许多民营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实践中很少有民营企业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因此,出现了一些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的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或盲目地以产定销,忽视技术创新的市场调研,对市场的今后发展趋势判断失误,这就导致新产品更新换代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技术创新和市场脱节。
4.创新模式的选择或把握不当。许多民营企业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采用模仿创新模式。但在模仿过程中存在误区。有的是机械模仿,陷入被诉侵权的泥潭。有些民营企业走过了机械模仿的低级阶段、希望走模仿基础上的二次创新之路,但对模仿创新的启动时机把握不当。启动过早,技术和市场需求尚不稳定,且技术壁垒较强,模仿的难度较大,技术配套难以解决。
相反,有的民营企业片面追求技术领先,不重视技术追随。有目的的技术追随同样可以带来巨大成功,甚至有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追求技术领先意味着可能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但同时意味着更多的支出与更多的风险,技术追随则相反,追随者可以将先行者的失误引以为戒,在技术追随的同时,通过细节方面的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达到取得竞争优势的目的。日韩很多知名企业当年就是采用技术追随战略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他们通过借鉴模仿领先者的创新成果,或寻求工艺方面的变化,或对产品进行系列化的改进,逐渐地成长为行业翘楚。
5.对技术创新的风险认识不足。有些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风险认识不足,看到成功的例子较多,忽视对技术创新风险的控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创新风险主要包括:(1)技术风险的防范不足。例如,新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估计不足:技术跟踪机制不完善,导致自己的开发完成时,已有更优的技术或产品出现,使自己的开发成本难以收回。(2)市场风险考虑不全面。市场风险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来自消费者的偏好。新产品投放市场后,由于市场引导或宣传不足,顾客可能会持怀疑态度甚至否定新产品。例如,烤炭产品刚刚面世时,很多人对烤炭产品的保健作用不接受甚至怀疑。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也是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早期的民营企业注重模仿畅销产品,尽管有被诉侵权的可能,但市场需求风险不大。然而,在企业自主创新时,由于对消费者的市场调查不够,就有可能创新产品出来以后,虽然外观、性能等有所改进,但价格较贵可能市场接受度不高;还有可能由于消费者的消费惯性,人们对新产品持观望态度,这也会阻碍创新产品占领市场。(3)政策风险被忽略。国家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有可能限制新产品进入市场。例如一种家庭监控设备已设计开发完成,但由于违背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很难获得许可进行批量生产并进入市场。 6.不善于利用外部技术来源。忽视信息的搜集、掌握和研究。技术信息的搜集、掌握和集成是缩短研发流程,低投入高产出的重要途径,对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不搜集、不了解就谈不上继承和提升。很多民营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对该领域的世界技术前沿、国内外专利、国内外竞争对手水平等不能做到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才会少走弯路,如果巨资投入,别人早已申请了专利保护,等于做了无用功。
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对策
1.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和模式。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必须意识到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种手段,制订技术创新战略必须在企业的整体战略框架内进行。重点分析增长目标、竞争地位,近期目标对技术创新的要求。一般应分析为企业产值和利润做主要贡献的产品的生命力,分析企业对将来的成长预期与产品生命力发展趋势的关系;分析竞争地位对技术创新的要求,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企业一般会力图保持其技术的先进性。而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一般会选择以模仿创新来扭转局面。技术创新一定要符合竞争地位的要求,在明确企业经营战略的基础上,自主创新要量力而行,模仿创新选好时机。(1)自主创新有助于企业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在一定时期内掌握和控制新产品和工艺的核心技术和标准,获得垄断利润,确立领先创新者的独特的市场形象和竞争优势。但是在采用这种创新战略的时候,必须有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作支撑,并要对开发的风险有明确的认识和控制风险的方法。(2)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离技术领先者还相去甚远,因而,模仿创新是企业创新能力较弱时的合理选择,其中启动时机是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
采用模仿创新必须分析产品生命周期。总的来说,成长期应当是模仿创新启动的最佳时机。在成长期,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被迅速激发,市场容量急剧扩大,产品技术也开始稳定。同时,产品的功能创新,技术的改进仍有较大空间,这为模仿创新者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而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导入期,由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度,市场容量小,技术壁垒强。在产品生命成熟期,市场容量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产品接近更新淘汰,产品功能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空间都小,因此不是模仿创新的最好时机。
2.建立符合民营企业实际的技术创新激励制度。首先,应建立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内部分配机制,根据技术高低、贡献大小,充分体现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其次,对技术创新的激励除了很多民营企业已采用的物质激励之外,还应重视精神激励,包括评奖提拔等等,可以较好地调动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对创新的支持和风险承担也应当制度化,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再次,对核心技术创新人员还可以探索收益分成激励方法,以更好地激励创新,避免创新人才和成果的流失。
3.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企业部门之问的协调。首先,民营企业家应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并领导研发、市场等部门协调配合。其次,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可以由市场研究部门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网上有奖征集等多种形式了解市场需求,并将这些及时反馈给技术研发部门,这样才能保证研发方向不偏离市场需求。再次,由于创新是企业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中包括市场研发、生产、财务、客户服务等各个部门,在具体进行创新时,可以在原有职能部门的基础上来协调完成,也可以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创新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组织并解决相应的协调问题。
4.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对技术创新过程的风险控制。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重点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加强信息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同行的技术协作,与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这也是防范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重要方面。
5.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重视技术贸易的作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规章制度尤其要做好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在根据市场需求选题时就进行专利检索。企业在确定研发方向之前充分利用国内外专利信息,了解相关领域最新的进展情况,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侵权纠纷,而且可使研发活动起点较高,少走弯路。
6.加强与外部技术主体的合作。重视战略联盟的应用民营企业可以采用建立技术联盟的思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快速反应能力,利用自己的优势,依靠与其他企业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缔结技术联盟的创新方式,迅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吴高君]
转载注明来源:/2/view-4319221.htm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