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饮食水谷则化为气血津液流通无碍;假如脾虚失运,则津液气血凝滞不通,留则为痰。
他的这种认识,本于临床现象的细致观察,“观之强壮之人,任其多饮多食,则随食随化,未见其为痰也。惟是不能食者,反能生痰,此以脾虚不能化食,而食即为痰也。故凡病虚劳者,其痰必多,而病至垂危,其痰益甚,正以脾气愈虚,则全不能化,而水液尽为痰也”。张氏之论,缘之于临床具体病证,如痰饮、支饮、胸痹、虚劳、中风垂危等表现,无不如此。
在具体治疗上,最轻浅的如脾胃不虚,则虽生痰饮,不过微有留滞,亦必不多,而且并无大害。
而脾土湿胜,或饮食过度生痰、未见虚证者,为脾之本病,以治标为主,但去湿而痰自清,以[二陈汤]为主治,或用[六安煎]、[橘皮半夏汤]、[平胃散]、[润下丸]、[滚痰丸]之类。
若因胃寒生痰而兼胀满者,则宜[和胃二陈煎];若兼呕吐而痛者,宜[神香散]。
若因饮食所致,宜加麦芽、神曲、山楂、枳实之类。
但须注意“中焦有痰,胃气亦赖所养,卒不可用峻攻,攻尽则大虚矣”。
中药散剂
因脾虚饮食不消而生痰者,变证最多。应当调理脾胃,使其强健,则无食积痰饮之患。
若脾气微虚、不能制湿,或不能运化而生痰者,证见食减神倦,或兼痞闷,宜用[六君子汤]或[五味异功散]之类,也可用[金水六君煎]。
若微虚兼寒者,宜用[苓术二陈煎]。
若脾气大虚,或兼胃寒呕恶、多痰者,宜用[六味异功煎]、[温胃饮]、[理中汤]、[圣术煎]之类。
若有劳倦伤脾累及肝肾,饮食减少,或恶心,或水液妄行,或痰饮自脐下直冲而上,皆属脾肾俱伤,命门土母之病,虽以[八味地黄丸]为正治,然而不如[理阴煎]神效,或再加白术、陈皮也可。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