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内经》病机学说及其临床运用
病机学说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疾病的成因和性质的学术理论。病机的概念以及病机学说的主要学术理论确立于《内经》,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充实,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比较完整、系统的学说。这一学说不仅体现了中医的疾病观,而且直接用以指导临床,作为辨证论治关键环节的辨证,就是运用这一学说分析疾病资料、掌握疾病本质的过程。学习《内经》病机学说,有助于深化对病机理论的认识,更好地运用于临床辨析疾病的实践过程,提高辨证论治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节《内经》病机学说的主要内容
“病机”一词,出现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该篇有“审察病机,无失气宜”之说,并提出了“病机十九条”这一著名病机理论。《内经》其他篇章虽未直接言及“病机”一词,但对病机理论亦有颇为全面、深入的阐发。
一、病机的含义
病机,作为《内经》研究和阐述疾病的独特学术概念,其所蕴涵的意义相当深刻。“机”的本义是指拨动、击发弓弩的机关,亦作为“贱”的后起字而有“隐”、“征兆”之义,因此在古汉语中,“机”有如下几方面的含义∶
(1)事物的枢要、关键。如《韩非子·十过》∶“此存亡之机也。”
(2)事物变化之所由,即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因。如《庄子·至乐》∶“万物皆出于机。”
(3)事物变化的机兆。如《素问·离合真邪论》“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句,王冰引《周易·系辞》注曰∶“机者,动之微。”
《内经》所言“病机”之“机”,即包含了上述几方面的意思,故张景岳《类经·疾病类》注释说∶“机者,要也,病变所由出也。”因此,病机既指疾病的本质和关键,又指疾病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因,概括地说,就是疾病的发生及其发展、变化机理。
近世有人参照现代医学学说,称病机为“病理”。“机”与“理”本来意义相近,亦常并称为“机理”,但细心推究,则两者尚有差别∶“理”指事物的道理、法则,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规律性的概括,可以说是事物的枢要和关键,但不包含事物发展变化的“机兆”、“动因”。因此,准确地说,病机包含了病理但又不止于病理∶病机既研究发病后的疾病动态过程,亦者眼于疾病发生前的动因与机兆,而病理则着重研究疾病发生之后相对固定的机理和规律。
了解病机与病理的不同含义,可以准确地认识中医病机学说所包括的范畴及其学术特色。
下一篇
怪病怪治——吮指症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