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前,门阀贵族几乎垄断了做官的途径,九品中正制更是让很多人生来非富即贵,普通人想要做官几乎不可能。直到隋朝以后,科举制度出现,人们从此可以通过考试来达到做官的可能,只要金榜题名,都有做官资格。
当时,每次考试结果出来后,都要把高中的学生名字籍贯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贴出来,让大家都看看,这张纸就是榜单,凡是榜上有名者,都可以欢呼雀跃了。
所谓“金榜题名”,就是这么来的。
都知道“金榜题名”,可是,这金榜究竟是什么样?为什么叫金榜而不是银榜或者铜榜呢?金帮上忙又会写什么内容呢?
首先,金榜的由来。
众所周知,古代要想考中状元进士,是很难的,全国才录取那么几个,比今天北大、清华的录取率还少。要想在全国名列前茅,必须经过县试、府试、院试、殿试等层层筛选,县试、府试、院试的结果都会写在一张纸上,公布出来,但这纸就是普通白纸,称不上金榜。
只有殿试的结果,是写在黄色的纸上,如同金色,更象征着金銮宝殿,金色人生等等,所以称之为“金榜”。若名字能出现在金榜上,那至少也是个三甲进士,荣华富贵,指日可待,这就是大家说的“金榜题名”。
从唐朝以来,黄就逐渐成了皇家专用色,其他人不得擅用。金榜的黄纸也是为了彰显皇家的威严,故而只有殿试可用。
其次,金榜的内容。
以清朝金榜为例,金榜上的内容,最右侧写有“金榜二字”,紧接着是一“奉”,再左面是“天承运”,然后是“皇帝制曰”。
曰字下面就是年月日策试天下贡士某人等多少名,“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故兹诰示年月日。”其下按甲第名次题写当科全部进士名单。进士籍贯只填写省、县两级,最后还有一个日期。这一日期与开头皇帝制诰所写的日期要相隔三四天。
金榜上的文字,既有汉文,也有满文,汉文自右往左,满文自左向右。
最后,金榜的大小。
金榜并非只有一个,有文武金榜,还有大小金榜。大金榜上盖有“皇帝之宝”玺印,殿试揭晓后就会张挂于东长安门外长安街。大金榜用于昭告外人用,因为名单多,加上是满汉文字写,所以很长。科举制结束前最后一张金榜,即光绪二十年殿试大金榜高80米,长也有19米,相当壮观。
小金榜则是皇帝在大殿上宣读名单所用,因为要给皇帝看,所以字迹比大金榜更为工整,美观。至于大金榜,因为是多人所写,所以字迹不一,甚至有抄写错误的地方,清朝现在的数百份金榜中,许多都有时间、姓名或者名次的错误。
下一篇
正确认识糖尿病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