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实现水稻生产技术创新 四川有三大新思路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实现水稻生产技术创新 四川有三大新思路

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杨博 摄影报道

要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水稻核心的技术要靠科技创新来实现品种和技术的突破。

2月8日下午,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提出了水稻生产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的三大新思路。

一是抓牢绿色高效突破性重大品种的培育。马均表示,通过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使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等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他举例,四川农业大学主持的水稻生物育种重大项目,通过多学科多行业联合攻关,已有不少品种获得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稻评比的奖励,品质、产量达到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标准,即将投入生产应用。

二是加速技术的转型升级。四川将大力发展和应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多目标平衡的核心生产技术。

具体来看,创新高效生产技术,解决“国家要粮、农民要钱”的瓶颈问题,通过全程机械化的精准播种、精确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实现轻简高效、节本减投、提质增效技术的突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并且推动水稻生产的规模化。

同时,补齐生产技术短板。四川即将开展的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组建产学研推用一体化创新联合体,研发、制造丘陵山区水稻智能化育插秧机械,补齐丘陵区水稻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技术和装备短板。

此外,突破绿色安全农业生产技术的瓶颈。马均表示,将准备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从品种选育和筛选、栽培技术、土壤改良等方面着手,力争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保障天府粮仓装满“放心粮”“安全粮”。

三是积极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途径、新模式。马均谈到,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的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

要继续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田间地头作为农业科研的主战场和学生的课堂,进一步完善探索成功并得到总书记肯定的水稻“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竞赛活动模式,真正解决农业技术从实验室到试验田,再到农户大田转化的难题。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