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风病证治

中风病证治

中风一病,自古以来,就是中医学中的疑难大病之一,由于其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犹如风邪暴至,因而又称为卒中。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梗塞及脑溢血,如不及时、准确救治,常常会给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则直接危及生命。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主张或从外风论治(以《内经》之论为代表),或从内风论治(以明代张介宾为代表),尤其是从内风论治,开创了中医治疗中风病的新天地。具体而论,治疗中风,有治肝者,有治肾者,有治心者,有治胃者,有治瘀者,有治痰者,方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诊疗方案,可供临床工作人员在接治病人时予以遵循。孙朝宗中医世家在其百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善于调治中风之中脏腑者,主张病证合参、分型论治。具体而言,将其细分为闭证、脱证、闭证与脱证相互转化三种情况分别辨证立法,依法定方,以方遣药,灵活加减。

一、闭证

一般而言,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治以开闭祛邪,治标为主。孙氏中医世家经长期观察,认为此非尽然,闭证中仍有正虚之患,扶正祛邪,方为中的。现结合验案阐述如下。

1.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肾主水而藏精,肝主风而藏血,精血互为资生,因此祖国医学有“精血同源”之说。然而肝为风木之脏,内寄胆火,体阴而用阳,赖肾水以滋养。倘若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精血虚损,肝肾阴亏。肝风胆火鸱张,跷维失濡,则最易上冲头目,蒙闭清窍,发为中风偏瘫。此即《内经》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及“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证。可见头目眩晕,口喝眼斜,面目红赤,肢体麻痹,甚则暴仆,神志昏迷,不省人事,半身偏废,脉弦有力等证。叶天士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这就进一步阐明了其病因病机在于精血衰耗,肝阳上亢。张山雷指出:“盖肾水之虚,耗于平时,为病之本,肝木之旺,肆于俄顷,为病之标。”张氏此论就为我们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中风病时,先以平肝熄风,滋阴潜阳,后以滋补肝肾以壮筋骨提供了理论基础。

如治赵某,男,57岁,1966年6月10日初诊。患高血压眩晕三年余,经常手颤,说话时反应迟钝。近因忿怒,肝气郁结,致神志昏迷,不能言语,口眼喝斜,面目红润,左半身不遂,血压220/160mmHg,瞳孔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被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以平肝熄风、滋阴潜阳,方以羚羊钩藤汤加减:双钩藤60g,桑叶30g,生地30g,白芍30g,牛膝3 g,石决明30g,生龙牡各30g,珍珠母2 g,龟板20g(打细),羚羊角粉6g(分冲)。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每服兑冲羚羊角粉3g。患者连续服药3剂,神志转清,言语尚可,继服上方3剂,上下肢活动力有所增强。上方加减继服,11剂后血压降至160/100mmHg,有人扶掖已能慢慢走步,唯感腿软,难以自支,续服滋补肝肾、强壮筋骨之剂以求其愈。药用:生熟地、怀牛膝、川续断、桑寄生、杜仲、鸡血藤、金毛狗脊、当归、丹参、龙骨、牡蛎,调治月余后基本康复。

2.肝阳化风,痰火上扰

肝风鸱张,煎熬津液,化而为痰,风痰上行,冲激入脑。蒙闭清窍,发为中风偏瘫,是为风痰闭证。林佩琴指出:“风阳上升,痰火阻窍,神志不清。”缪希雍指出:“凡言中风者·····往往多热多痰,真阴即亏,内热弥甚,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甚生风,亦致卒然僵仆。”以上二位医家之论,皆属于肝阳化风,痰火上扰之闭证。根据孙氏中医世家长期以来的临床所得,大凡五十岁以上者易患此证。

王某,男,61岁,工人,1970年8月25日初诊。一个月前,炎暑不迭,一日赴宴,饮酒失度,突然如醉,扶之室内,即神昏不语,牙关紧闭,面目红热,如妩媚之鲜艳,鼻鼾气粗,口泛涎沫,喉中痰鸣漉漉,状若曳锯,小便失禁,家人惶惶,特邀孙教授诊视。脉来弦滑有力,血压230/130mmHg,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左半身不遂,即针刺人中、承浆、风池、风府、太冲、十二井穴点刺出血。顷刻,神志稍清,牙关已松,遂冲服安宫牛黄丸1粒。疏方如下:双钩藤60g,石决明24g,胆南星9g,菖蒲9g,远志9g,全瓜萎45g,僵蚕9g,夏枯草24g,川贝 9g, 葛根30g,鲜荷叶一角,紫雪散2g(分冲)。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每次冲服紫雪散1g。上药服1剂后,肠腑通畅。3日后,神志转清,经服上方加减,10日后病却大半,唯言语尚感謇涩,上肢举动较下肢活动略差,舌质红,舌苔黄腻,拟方如下:双钩藤60g,夏枯草24g,胆南星6g,菖蒲12g,远志12g,石决明30g,僵蚕9g,川贝母9g,嫩桑枝60g,鲜荷叶一角,竹沥汁60g(兑服)。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每次兑服竹沥汁30g。上方连服6剂,患者可以下床走动,上肢活动困难不若前甚,脉转冲和,舌苔淡薄而稍黄,血压150/95mmHg,再按上方加减,重佐丹参、鸡血藤、豨莶草、川续断、桑寄生、赤芍、红花等,并配合针刺疗法,先后调治一个半月,起居如常,恢复劳作。

3.风火相煽,中风抽搐

风为肝之本气,火为心之本气,若阴血衰少,风火无所附依,必致风火相煽,最终发病中风抽搐。《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左传》所谓“风淫未疾”者,大约亦指此证之危症。盖心主血脉,肝主筋膜,阴血既虚,不能濡养筋脉,其证多从燥化,而患中风抽搐之危症。

曾治卞某,女,59岁,市民,1972年5月5日初诊。经常头痛,头晕,未加介意,近因家事萦劳,加之肝气郁怒,遂病中风,手足阵阵抽搐,每日发作一二次,行动不便,入某诊所求诊:血压210/120mmHg,左半身麻木抽动,初步诊为高血压、脑血管痉挛,给予降压药连服三天,效果不明显,特转至孙氏处求治,诊察辨证为风火相煽,中风抽搐之闭证。《内经》所云:“阳气者,烦劳则张。”即指此言,治以镇肝熄风,滋阴降火,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望其应手。其组成为:怀牛膝24g,赭石24g,生龙骨24g,生牡蛎24g,双钩藤 ,全蝎10g,生地30g,白芍24g,麦冬24g,元参18g,川楝子12g,羚羊角粉2g(分冲)。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每次冲服羚羊角粉 g。上方连服3剂后,抽搐渐平。继进先醒斋之集灵膏方(易为汤剂),养阴润燥,此资巩固。

4.肝风犯胃,呕吐食瘀

胃之受纳,赖肝之疏泄而主乎通降,中风类病,肝阳暴动,横逆犯胃,胃气上迫,有升无降,轻则呕吐食渣痰涎,重则夹杂黑褐瘀血,其色如败酱者,证候最为危笃,《证治要诀》指出:“诸中,或已苏、或未苏、或初病、或久病,忽吐出紫红色者死。”孙氏中医世家根据临证实践经验,发现此类患者多数发病急骤,轻者极亟治疗,尚可挽回,重者确乎难疗,可见戴思恭所谓此证之险,确属经验之谈。

唐某,女,69岁,市民,1977年5月13日初诊。暴仆成中,神志昏迷,鼻鼾气粗,呃逆频仍,呕吐败腐食物二次,血压185/110mmHg,体温37.5℃,脑脊液带有血色,中西医会诊为脑出血。西药治疗从略,中医辨证为:肝风犯胃,呕吐食瘀,治宜凉肝血以熄内风,降逆气以养胃阴。疏方:紫雪丹1.5g(先冲服),生地24g,杭白芍24g,玳瑁9g,川牛膝21g,赭石24g,生龙骨24g,生牡蛎24g,竹茹12g,麦冬24g。上药先煮玳瑁40分钟,后入诸药,取汁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缓缓服之。服药3剂后,呃逆呕吐悉平,神志已转清醒,再以上方加减,调治月余,下肢始能下地走动,唯上肢拘急,屈伸困难,又过一年,终因复中而亡。

5.形盛气虚,痰湿化风

体质肥胖之人,多主痰湿,形盛而气虚,气虚不能胜形,更欲饮酒,好食肥甘厚味之品以助之,朱丹溪指出:“肥人中者,以其气盛于外而亏于内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使人中满,致痰湿内蕴,郁而化热,热极生风,蒙闭清窍,终会发生形盛气虚、痰湿化风之中风闭证。《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孙氏中医世家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老年肥胖之人,确实以气虚多痰者为多。

黄某,男,64岁,市民,1966年农历8月19日初诊。中秋之夜,饮酒,饱食肥甘入睡,翌日偏废不起。急送医院治疗,检查后见:体温37℃,血压140/100 mmHg。初步诊为脑血栓形成,连续治疗3日,效果不理想。转至孙氏处采用中医诊疗。患者体质丰腴,左侧半身不遂,动转困难,精神痴呆,口角流涎,舌体胖大、苔厚腻,脉沉弦,中医辨证为形盛气虚,痰湿化风,以理气化痰、熄风通络之法调之。猴枣1粒约0.3g,用粗瓷碗底加水磨之,色黄褐,每日服3次,每次一汤匙。瓜蒌30g,川贝母12g,石菖蒲12g,胆南星9g,陈皮15g,半夏15g,茯苓15g,丝瓜络15g,竹茹1 g,钩藤30g,桑寄生30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上药服2剂后,大腑通畅,精神已振,言语稍迟,口角已不流涎,继以上方加鸡血藤、杜仲、丹参、红花,左半身活动稍感灵活,舌苔由淡腻而转黄薄,此气虚转旺之象。脉由沉弦而转弦数,此阳气有流行之机,痰湿有克化之望矣。继以鸡血藤汤加味以益气通络,调治月余基本康复。

6.肝风内扰,外邪激发

《医学正传》指出:“夫中风之证,盖因先伤于内,而后感于外之候也,但有标本轻重不同耳。”《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多先有中风基础伏藏于内,后因外感而激发,然非激发于外之风,实激发于外感之因,风生热,内外两热相并,遂致内风暴动。”由此看来该病与季节气候的关系甚为密切。

王某,男,53岁,工人,1970年3月11日初诊。经常头痛、头晕,血压时高时低,自恃体壮,未加介意,又冒风雨外出,返则感头痛身楚而入睡,第二天即感头胀,手麻,说话嘴笨,午后身热,口眼喝斜,说话更加不清,右侧半身活动困难,脉洪数,舌红,苔略黄腻,体温38.9℃,血压190/120mmHg,诊为中风,证属肝风内动,外感激发,治以清热熄风,表里双解。处方:生石膏45g,知母15g,桑叶30g,菊花15g,薄荷12g,砂仁2g,瓜蒌30g,双钩藤45g,连翘30g,蝉衣12g,夏枯草24g,赤芍12g,牛膝24g。上药以水3杯,煮取一杯半,药滓再煮,取汁一杯半,每日分3次温服。上方连服3剂,外感身热解除,大腑已通调,言语恢复正常,可下地走动。继服三剂,半身活动基本正常,为巩固疗效,书方于下,回家疗养。鸡血藤60g,双钩藤45g,丹参30g,牛膝30g,夏枯草30g,茺蔚子25g,生龙骨25g,生牡蛎25g,龟板30g,桑寄生30g,甘草10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

7.精气空虚,中风不语

《素问·脉解篇》指出:“内夺而厥,则为瘖痱”,此是对肾虚而言,盖肾虚,是指肾脉之精气,不能从肾上挟阴跷之脉,入肺循咽喉,抵舌本,故舌机不掉而言语不出。《仁斋直指方》指出:“肺为声言之门,肾为声音之根。”这就更进一步说明了中风不语一症与肺肾的关系相当密切。

范某,男,60岁,职工,1969年8月25日初诊。患脑血栓形成后在医院治疗7天,血压下降,发热除,嘱出院疗养。目前,右半身不遂,行走困难,上肢不能高举,言语不利,只会发出得得之声,舌本强硬、少津,咽干,脉象弦细。辨证为精气虚衰、中风不语之候,治以滋补肾阴,清肺活络。方以六味地黄汤加味,缓缓图治。生熟地各30g,萸肉30g,丹皮9g,生山药24g,,泽泻15g,茯苓15g,薄荷梗9g,细辛3g,白芍15g,双钩藤60g,麦冬25g,元参15g,嫩桑枝60g,牛膝30g。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上药连服9剂,津液有来复之机,咽干好转,舌络得荣,言语较前进步,可以发出“不吃”“喝水”之声,仍以上方加减服药21剂,言语基本恢复正常,左半身不遂亦逐渐改善,可以自行百米。但仍感软弱不支,继与鸡血藤汤加牛膝、寄生、菟丝子、杜仲等,调治月余而康复。

8.气虚血瘀,脉络阻塞

由手足渐觉麻木不仁而转化为口眼喝斜,半身不遂者,此为气虚血瘀、阻塞脉络之故也。张景岳指出:“夫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缓纵废弛”。临床屡见此类患者,须大剂益气养血,疏通经脉以通其瘀闭,方可渐次向愈,否则血瘀不化,气滞不行,往往出现患侧手足肿胀。此时处治,虽加风药鼓动,虫蚁搜剔,亦难恢复痊愈。

白某,女,77岁,市民,1972年6月3日初诊。周身痹痛,四肢酸楚,曾断续治疗四年,时好时坏未能痊愈。近半年来,左手足经常麻木不仁,血压不高,有时感到目花,昨日发右半身不遂,言语有时迟钝,神志清楚,血压140/80mmHg,大小便均正常,舌淡少苔,脉沉缓,证属气虚血瘀、脉络阻塞,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药用:黄芪60g,当归24g,川芎15g,赤芍15g,桃仁9g,红花9g,地龙15g,丹参30g,鸡血藤30g,豨莶草30g,牛膝30g,桑寄生30g,杜仲24g,甘草6g。上药以水3碗,煮取一碗半,药滓再煮,取汁一碗半,每日分3次温服。上方连服6剂,右半身活动能力增强,上肢有攻胀之感,乃守上方加蜈蚣2条,僵蚕15g,姜黄6g,连翘24g,桑枝60g,羌活6g,连服3剂,攻胀消失,仍按原方加减继续调治一月后可持杖走动。

二、脱证

中风发生后,首先要辨清闭证与脱证,临床以闭证多见,脱证较为少见,但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要表现,其危重程度较之闭证更为严重。因此,孙氏中医世家对中风脱证的治疗,并不仅仅以“扶正固脱”概之,而是结合临床实际,从以下四法治之。

1.元阳上脱

脱者,虚脱之谓,属元气告竭之危候,《景岳全书》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或再内外劳伤,复有所触,以损一时之元气,或年迈力衰,气血将离,则积损为颓,此发病之因也,盖其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泛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然昏聩,卒然仆倒,此非阳气暴脱之候乎。”喻嘉言亦指出:“真阳上脱,汗多肢冷,气喘痰鸣·····黑锡三建,引阳回宅,水土重封,虞渊浴曰·····.”二者均详细地阐明了元阳上脱的危险性以及治疗方法。临床见此证而有一蹶不振之势者,治者不可因循守旧,当用大方重剂以回阳恋阴,急煎频服。

王某,男,60岁,汽运厨师,1970年2月2日初诊。因为再次复中,呈半昏迷状,口开目合,气息迫粗,面色红润,额汗如珠,四肢逆冷,脉浮,按之无力,此乃元阳上脱之候,急以回阳救逆。药用:高丽参30g,附子15g,干姜9g,当归18g,熟地30g,甘草18g,葱白七寸引。上药急煮,取汁1杯,频服,药滓再煮,隔时再服。1剂尽,阳回汗收,四肢温,喘息平,精神振,后继予补阳还五汤,连续服药15剂,病已。

2.肾气下脱

张景岳指出:“非风遗尿者,由肾气虚脱也,最为危候,宜参芪归术之类,补之是也,然必命门火衰所以不收摄,其有甚者,非加桂附终无济也。”林佩琴也指出:“遗尿属肾气虚极,用参芪术附、益智、五味以保元阳之脱。”盖肾气下脱,小便失禁者,临床尤多,治者重在补益肾气,然而如果使用桂附收摄肾气,阳回既止,又不可过多过久,以防变故。

李某,男,52岁,饭店职工,1967年7月26日初诊。血压素高,经常眩晕,近由房帷伤肾,突然昏仆。左半身不遂,小便失禁,汗出身冷,面色淡白,呼吸低微,言语不清,脉象沉缓,舌淡白,脉证合参,此属肾气下脱之候,急以暖肾回阳、益气固脱之法调之。药用:人参30g,附子24g,白术24g,五味子18g,当归18g,黄芪45g,鹿角胶18g(烊化),甘草24g,熟地30g,肉桂6g,益智仁15g。上药以水3碗,急煎1碗,频服,药滓再煎,取汁1碗,续服。后于当天傍晚,肾气下脱得固,精神稍振,可以低声对答,脉来不若前甚,翌日精神振作,继以补肾固精之法调之。人参1 g,附子 12g,白术15g,五味子9g,当归12g,黄芪30g,熟地24g,枸杞子30g,淫羊藿,怀牛膝24g,天冬24g,龟板30g,甘草12g。上药以水3碗,煮取1碗,药渣再煮,取汁1碗,每日分2次温服。依上方加减出入,调治一月余而得以康复。

3.阳虚外脱

中风一病,误与发汗,卫气不固,腠理开启,汗液大泄,津液外散而脱,治疗当急以回阳固卫,诚如《类证治裁》指出“津脱者实卫”,实属有得之言。曾治王某,男,54岁,干部,1969年9月30日初诊。患中风病7日,他医予麻桂姜防等药,服3剂后导致汗漏不止,心悸不安,面色淡白,四肢不温,气息微弱,殆将不继,脉细微,舌淡苔薄。脉证互参,此属阳虚外脱之候,治以回阳固卫,方用芪附汤合收汗丹方之意。基本方组成:黄芪60g,大丽参24g,熟附子15g,甘草18g,五味子12g,生龙牡各24g。上药以水4杯,煮取一杯半,药滓再煮,取汁一杯半,每日分3次温服。连续服药2剂后,汗收大半,精神稍稳,继服2剂,汗止卫固,四肢渐温,脉来不若前甚。续服补阳还五汤,加鸡血藤、桑寄生、杜仲、牛膝、菟丝子、淫羊藿、豨莶草等,继治其右半身偏瘫。

4.阴阳两脱

《辨证录》指出:“有人一时卒倒,痰诞壅塞,汗出如雨,手足懈弛不收,口不能言,囊缩,小便自遗,人以为中风急证,谁知乎是阴阳两脱乎。”《类证治裁》亦指出:“上下俱脱者,类中、眩仆、鼻鸣鼾、绝汗出,遗尿失禁,即阴阳俱脱也。”又说:“阴阳脱离,精气不足须参附大剂,峻补其阳,继以地黄丸加杞子、当归,或十补丸填补真阴。”此二者均详细地阐明了阴阳两脱的发病原因、病理及治疗方法。

如治张某,男,58岁,工人,1968年9月5日初诊。患中风半月,神志时清时昧,右半身不遂,方药杂投,致汗出不敛,四肢逆冷,面青不荣,口角流涎,呼息气弱,小便失遗,躁扰不安,脉来沉细欲绝。脉证互参,证属阴阳两脱之候,有生机将败、真元告匮之虞,治以固护元阳,摄纳真阴。处方:红参30g,黄芪60g,附子12g,甘草12g,干姜6g,萸肉30g,五味子12g,大熟地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上药以水4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每日分2次温服。服药两剂,精神好转,他症尚无起色,复加黄芪至120g,它证有所好转,后将黄芪又加至240g,汗出则敛,四肢渐温,小便方知,始得机转向愈。又过两月,不幸由于复脱而亡。

三、闭证与脱证的转化

闭证失治或误治,阳气外越,则可能转化为脱证;脱证或补之太过,亦可能转化为闭证。孙氏中医世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比较重视对中风闭证和脱证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仔细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而灵活、准确地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求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现仅以典型病案为例,佐证此一问题。

1.闭证转脱证

林某,63岁,电工,1973年3月19日初诊。患脑血栓形成已7日,神志昏糊,喉中痰鸣,手足躁扰,经医药杂投,连续服药6剂。有一日,突然汗出肢冷,言语混乱,口唇颤动,小便失禁,脉象虚浮,按之若无,舌胖大而少苔,延请孙氏诊之,给予黄芪45g,党参30g,附子12g,五味子9g,牡蛎24g,甘草12g。水煎2遍,每日分2次服之,调治3日,脱证得以解除。

2.脱证转闭证

赵某,男,65岁,中药药工,1969年3月9日初诊。体质丰腴,眩晕有年,今因劳动不慎而跌仆在地,神志时清时昧,面色苍白,言语不利,口角流涎,汗出淋漓,小便失禁,左半身不遂。经我们会诊后认为此为中风脱证,议予益气回阳、滋阴固脱之法治之。药用白干参30g,炒附子18g,黄芪30g,当归18g,白术18g,熟地30g,甘草12g,服药6剂,神志转清,汗亦收,小便已知,然而血压突然升高而见头目眩晕,脉转弦急,颜面烘热,再次会诊后认为,此后由脱转闭之形,遂与镇肝熄风汤加减调之,半月后病告痊愈。

《素问·调经论》指出:“肌肉蠕动名曰微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也曾指出:“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明代中医名著《医学正传》中亦记载:“凡人手足渐觉不遂,或臂膊及髀股肢节麻木不仁,或口眼喝斜,言语謇涩······虽未至于倒仆,此亦为中风晕厥之候,司指日可定矣。”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有五条中风先兆的载述,可以相互参考。有些学者把这些先兆征称之为“微风”,此说很有见地。

对于中风病的预防很重要,首当节制饮食,勿食太饱,少食膏粱厚味之品,烟酒适度勿过;再则应调肝气,有云“善养肝者,切忌暴怒”,勿动肝火,使肝气条达;内藏精气,远离色欲,节制精气,以防耗散;控制血压,勿使太高;加强体育锻炼,尽可能地增强自身体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