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耿福能代表—— 好建议从一线来(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中药材漫山遍野,老乡们竖起大拇指:“药材种植真的让我们致了富。”回忆起去年2月走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觉钉村开展调研的经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耿福能说:“好建议得从乡村振兴一线来。”

2020年,耿福能得知喜德县有土地撂荒,村民增收遇到困难,就坐不住了。他带队到喜德县后发现,当地的土地适合种植中药材。很快,在他的推动下,约1500亩的木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几年过去,农户增收情况怎么样?“过去一亩地只有四五百元收入,现在流转金和务工费加起来,收入增加了好几倍。”老乡的话让耿福能放下心来。

耿福能深知:育良种,才能保证药材的道地品质。去年,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良种和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议。耿福能身体力行、持续推动,使中药材附子新品种“凉附1号”顺利通过相关部门认定并获得国家新品种证书。他说:“接下来,我们希望在凉山的布拖、喜德、越西等地推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品牌,实现‘一县一品’,助推老乡增收。”

耿福能已是第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曾提出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大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和科技支持的相关建议。建议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门的回复,一系列统筹布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政策出台。

凉山是耿福能的家乡,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惦念。如今,他已推动凉山9个县发展附子、木香等中药材种植3万余亩,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耿福能说:“今年,我准备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广智慧农业机械设备和数字技术,并从政策、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农村帮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手记

务实奋斗 躬身实践

采访时,耿福能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是务实。种植药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他在与群众一起的奋斗中,帮助群众致了富,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常常进大山、走乡下、听老百姓的真实声音,才能知道路子走得对不对,建议提得好不好。躬身实践、深入一线,66岁的耿福能,依然在为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做着贡献。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