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中医哲学基础(二六)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实寒,虚寒,实热,虚热,这些病理状态,我们中医应该如何来治疗呢?要治病,首先要确定原则。面对实寒,虚寒,实热,虚热这一类的人,我们用什么样的原则去治疗?

图一

我们从上面图一就能看出来,阳偏盛,就是阳多出去了,要想把阳偏盛变成正常状态的图,那就得把多出去的部分去掉,同样的道理,阴偏盛,就是阴多出去了,要让阴偏盛变成正常的状态,当然也是多出去的部分去掉。阳偏盛和阴偏盛,中医叫“实”,要把多余的去掉,中医叫泻,所以,这就叫“实则泻之”。

我们再看阳偏衰,就是阳不够了,要想把阳偏衰变成正常状态,当然是把它补上。同理,阴偏衰,要想变成正常状态,当然就是把阴补上,阳偏衰,阴偏衰,我们叫虚,所以,中医又有一句话叫:“虚则补之。”

中医哲学基础(二六)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图二

有人说阳不够了,把阴泻掉一点,或者阴不够了,把阳泻掉一点,这样不就一样平衡了吗?(见图二),看起来好象是平衡的啊。行不行呢,当然不行,这不就变成了阴阳两虚了吗?刚开始阴少,阳也少,再往后,阴再少,阳再少,一直这样下去,不就变成了一条直线了吗?大家都看过心电图,什么情况下是一条直线,不用说就知道了。这就叫“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以,不能想当然的平衡,必须要满足正常状态的平衡,那才是叫阴平阳秘。

所以,阴不足,一定得补阴,阳不足,一定得补阳。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