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自诞生之后,虽经历过一段时期的压迫,最终又在董仲舒的提倡下成为千古以来的封建礼教核心,其内政外交的思想备受历朝历代统治者们的推崇。作为儒家“亚圣”的孟子,一生主张“仁、义、善”这三个字,这在他的外交思想中也能够看出一二。
齐宣王曾向孟子询问和邻国之间的外交之道,孟子则用天命来阐述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那么孟子的外交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其具体有哪些内容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孟子外交思想的形成原因
1.社会风气由“尊王”转为“尊霸”
西周建立时,周王室通过分封制让自己和诸侯国之间呈众星拱卫之势,周王则首次提出自己为“天子”,以此进一步巩固皇权的正统性和唯一性。
在历史和礼乐的熏陶下,西周的诸侯国虽然彼此存在矛盾,但是都对周王室极为尊崇,这也就是所谓的“尊王”。
然而周幽王的一场烽火闹剧,使周王室的威信一落千丈,使得本来有效提高统治阶级管理效率的分封制,暴露出因为不够集权所导致的诸侯争霸,场面愈发失控。
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经历动乱的周王室又遇到了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不光严重削弱了其财政和军事实力,也让一向信奉天命的周人认为周王室已经逐渐被上天抛弃。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诸侯王不再向周王室纳贡、不听周王室调遣,甚至在周平王去世后,周王室都凑不出随葬品,只得去一向注重礼教的鲁国乞求资助。
最关键的是,皇权衰败也导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成为虚谈,诸侯甚至百姓都将土地视为自己的所有物,并围绕土地进行愈发激烈的争夺。
是以,以“争霸”为主题的春秋战国就此拉开宏伟篇章,社会风气也以“尊王”逐渐转为“尊霸”。这种社会风气,为孟子“王霸”之说为主的外交思想提供了生长环境。
2.以仁为本
由于社会风气由“尊王”转为“尊霸”,进一步激发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对立最为激烈的莫过于崇尚“君贵民轻”法家和以“仁爱爱人”为魂的儒家。孟子作为儒家的“亚圣”,一生更是以仁为本,同时倡导人们要遵循天命。
孟子的师承,在历史中其实一直没有定论。有人说他的老师是孔子嫡孙,有人则说他的老师是子思的儿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孟子的思想很大程度是受到了子思的影响,这在荀子的《非十二子》中就有明确记载:“子思唱之,孟轲和之。”
子思一生著作不亚于孔子,其代表作就是儒家经典《中庸》,郑玄在注解《中庸》时提到:“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智,土神则信”而孟子一生的思想也是以五行说为基础的,他所说的五行分别是“仁、义、礼、智、圣”。
可见,虽然子思和孟子对于五行的见解存在差异,但是他们都是将“仁”放在首要地位。因此孟子的外交思想在受到“王霸之争”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到了子思“仁为五行之首”思想的影响,二者合一便是孟子外交思想的产生原因及核心。
二、孟子外交思想具体有哪些内容?
1.孟子外交思想的理想目标
出生于战国的孟子,从小跟着母亲生活,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种种无奈与残酷。在重视历史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浸染下,孟子对历史走向进行了一番详细的分析。在他看来,“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短短十个字概括了封建王朝的螺旋上升。
虽然战国时期“尊霸”之说已成主流,但是孟子还是认为王道才是历史走向的必然,毕竟诸侯国最终总要重新归为一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是以,孟子的治世思想核心就是用以人为本的王道,来引导各个霸道重新归为大统。其手段并不是法家提倡的暴力夺取,而是以德服人。既然王道是正统,那么必然要有能够对其进行约束的存在,以免重蹈周王室的覆辙。
这个存在在孟子看来,就是传统“君权神授”中的神鬼天命。因此,孟子提出了“乐天知命”的主张,倡导君臣以及百姓要遵循天命:“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国君不仁失去天命庇佑,臣民将其推翻并不是反叛,而是顺应天命的一种行为;国君仁德秉承天命,臣民反叛就是不仁不义,最终将以失败收场。
这种以仁为本、秉承天命的治世思想,正是孟子外交思想的核心,其理想目标就是一个诸侯王以仁德立身,在外交上广施仁德以使其他诸侯臣服,从而以更为和平的方式实现王道一统。
2. “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孟子认为诸侯国之间应该以仁德为底线和干涉手段,通俗点说就是在大义上能站得住脚。虽然以仁为本,但是孟子并不否认国家之间的战争,因为要想实现一统光靠嘴说不行,要通过征讨失去天命的诸侯来使天下大同。
正因如此,当齐王向孟子询问是否可以征伐燕国时,孟子非常干脆的说了一个字:“可。”对此,孟子也阐述了自己的道理。当时燕王将王位传给了国相子之,有违传统礼制,导致太子平心生不满发动叛乱。齐国伐燕,就是在维护礼制,可谓仁义之师。
孟子在外交上这种师出仁义的道义干涉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于出现了各种“清君侧”、“伐无道”等效仿者。除了“仁伐”外,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其实更多的还是提倡“以和为贵”,认为诸侯之间理应是和谐相处的关系。
在孟子看来,要想天下太平必须重视仁德,而不是重视“拳头”大小:“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这段话的后半段可能不是很好理解,其实从字面上分析就很清楚,只看中实力大小而不重视仁德,即便小国被迫屈服于大国也是乱世,也就是孟子所处的战国。
是以,孟子的外交思想主要措施就是“大事小以仁”,也就是大国要以仁德使小国心甘情愿地臣服。如此一来,贯彻仁义的大国通过逐一臣服小国,最终必然会建立一个和谐友善的太平盛世。
反观小国,孟子也提出了“小事大以智”,也就是让小国在面对大国时,能够通过审时度势来防止自身遭到暴力攻伐,这其实正是孟子“乐天知命”的一种体现。小国即便贯彻仁德,但是因为土地小、资源差,导致其上限必然比不过大国,覆灭是必然。
因此孟子认为小国在外交上,应该想办法避免惨烈亡国的悲剧,等待臣服仁德大国或者富强壮大的时机。孟子在接受滕文公这个小国之君的请教时,分别在内政、军事、外交上给滕文公提了三条举措。
内政上,滕文公要对臣民广施仁德,以提升民心;军事上,有了民心为基础,便能“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
而在外交上,孟子深知滕国国力微弱,因此建议滕文公为了躲避齐楚进犯,可以带着臣民迁到周武王的发祥地岐山,占据地理和传统礼制,这其实就体现了孟子外交思想中的“小事大以智”。因此,孟子在外交上提倡的做法主要就是,其本质就是一种相对和平的外交思想。
三、孟子外交思想真的完美吗?
总的来说,孟子的外交思想并不是仅仅着眼于某个小国或者大国,而是通过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外交来建立一个以仁德为国本的统一王朝。这种思想对战国乃至数千年的封建王朝极为深远,“得民心者得天下”成为一种“帝王心术”甚至是常识。
也正是在孟子外交思想的影响下,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一直主张以仁德的王道,对抗有违天命的霸道、安抚和保护小国,这也就是唐朝等王朝在强盛时没有攻占周边小国,而是使其成为附庸的原因之一。
但是客观来说,孟子的外交思想其实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虽然为大国提供了“仁德大旗”,却没有解决小国必然遭到灭顶之灾的问题。
就拿滕国来说,孟子在内政和军事上提出的举措其实非常合理,但是他让滕国为了躲避齐楚攻伐而迁至岐山,本质上就犯了《六国论》中批评的问题:“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滕国最终虽然没有被齐楚灭掉,却被旁边的宋国给攻占了。
可见,孟子的外交思想对于本就实力强劲的大国来说,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思想,可以帮助大国得民心而得天下;
反之,孟子的外交思想对于小国来说,并不能完全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小国的国力虽然能短暂提升,但是在面对强国进犯时,双方主要拼的其实还是拳头大小,而不是谁更仁德。这既是小国的无奈,也是孟子本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孟子》
《史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