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意新解】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方中7味药,可分为两组:一为柴胡、黄芩,是肝胆药,柴胡轻扬疏肝解郁,黄芩苦降,清泄胆热,一升一降疏泄肝胆;一为人参、半夏、甘草、姜、枣,是脾胃药,’人参、甘草甘味益脾,半夏和胃降逆,祛痰止呕,姜、枣养胃和营,其功效犹如桂枝汤中的姜、枣,调和营卫是其主要功能。全方组合后,疏肝利胆,调和营卫,健运脾胃,成为和解剂的首远方。本方去柴胡,加黄连、干姜即半夏泻心汤。可见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的内在联系,二者均属和法范畴,前者重在和解表里,后者重在调和脾胃。
综观小柴胡汤的功用,《神农本草经》称柴胡推陈出新,黄芩主治诸热,柴、芩合用,能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半夏、生姜调理胃气,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归纳言之,本方是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散中有收,升降协调,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是一张外感可治,内伤能调,虚证可补,实证可泻的多功能常用方。
方后的加减法:胸中烦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括楼实,渴去半夏加人参、据楼根;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胁下硬去大枣加牡蛎;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咳者去人参、姜、枣,加五味子、干姜等。上述为原书之意,具体运用时,必须根据病情斟酌而行。
陈瑞春教授认为: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加减权变层出不穷。如表证重可加解表药,如合桂枝汤,或加葛根、防风;如里证重可加清里药,如加石膏、知母,或加权实、大黄;如兼风寒可加防风、羌活;兼夹风热,可加金银花、连翘;如兼中满湿浊可合平胃散;如兼胆胃痰热,可合温胆汤;如兼痰湿阻肺,可合二陈汤;如气虚者,可合玉屏风散;如血虚者,可合四物汤。总之,小柴胡汤自仲景出方之后,历代医家丰富了它的内涵,发展了它的外延。如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是本方的变局,吴又可的达原饮也从本方脱胎而来,乃至清任的血府逐瘀诸法,亦不失为小柴胡汤的演变和发展。故对小柴胡汤的方意研究和临床运用,还有许多未能揭示的奥秘,值得探索。
至于如何正确理解小柴胡汤的作用机制,陈瑞春教授认为:《伤寒论》原文中提出,服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高度概括了小柴胡汤的作用和功效。然而,由此而推论小柴胡汤的适应证应当是“上焦不通,津液不下,胃气不和”,这样扩大小柴胡汤的应用范围,就绝非是“四症”、“三症”所限了。
【临证验案】
1.治疗体虚外感低热——小柴胡汤加防风葛根
叶X X,女,76岁,退休教师。1996年 6月 2日就诊。
病者半年前中风,经治后左半身不遂,恢复较好,能自主活动。近日因感风寒,头痛紧束,诸身疼痛,微咳痰不多,胸闷,恶风微发热,体温37.5℃(腋表)。脉浮缓,舌薄而润。拟方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0g,党参15g,黄芩10g,法半夏10g,葛根10g,防风10g,独活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嘱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第1剂后,头部微汗,胸闷减轻,身暖温和,体温正常,不复恶寒,饮食增加,小便量多,两下肢浮肿退消。继服2剂,一切恢复如常。嘱其再服3剂,以求巩固疗效。一星期后,病者又感冒,症状与上次相同,诸身困倦,不发热,头痛紧束,未察脉舌。嘱其以原方再服3剂。药后请症已罢,恢复如初,停药。
按:外感风寒,病邪在表,正气抗邪,故恶寒发热,诸身疼痛,头痛紧束,或干呕、咳嗽等症,实为风寒之邪束表。可视其表邪之轻重,里证之多寡,如是表里同病,发表不宜,攻里亦不宜,惟有和解一法,小柴胡汤加减最为适宜。本案正是体虚招致外感,中风后活动较少,且年事已高,因日前风雨交加,气温骤降,感受风寒,故取小柴胡汤加味,使之攻中有补,发中有收,得果尔奏效。尤为巧妙的是,服汤后头额微汗出,小便多,浮肿消,正是《伤寒论》原文所说的“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对照病人服药之后的效应,与原文所描写的机制,何其相似。难怪日人学者提倡把《伤寒论》与病人联系起来,用其指导临床实践,又在实践中得以印证的经验之谈,是十分正确的。
2.治肝炎胁痛——小柴胡汤加茵陈郁金
王X X,男,43岁,干部。1987年 4月 10日初诊。
患者因急性黄疽型肝炎,住院治疗40多天,病情稳定出院。自觉症状:胁痛,腹胀气滞,大便时稀时干,小便量中等,食欲不振,胃口不香,纳食不多,精神欠佳,四肢软弱,夜寐不宁,脉缓而软,舌根部黄腻,舌尖偏红。转氨酶400,其他正常二病者于住院期间用护肝药,输液,又大剂服用清热解毒药,尿三胆阴转,黄疽消退,转氨酶亦降至240,余症为肝郁气滞。拟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0g,党参15g,黄芩10g, 郁金10g,炒谷、麦芽各10g,法半夏10g;川楝子10g,青、陈皮各10g,炒鸡内金 10g,茵陈 15g,甘草5g,白花蛇舌草15g。水煎每日l剂,分2次凉服。二诊,198了年4月16日。服上药5剂后,精神 好转,胁痛消失,腹无所苦,大便成形日一次,小便清长,食量大增,舌淡润,薄白苔,脉缓有力。拟守原方加山药15g、扁豆10g,嘱继服15剂,以平余波。5月10日,复查肝功,转氨酶正常,已上班工作。遂停药观察。约国庆节前相遇,病者称:一切如常,未再服药。临床痊愈。
按:慢性肝炎往往有证可辨的就是“胁痛”一证,因而中医亦称该病为胁痛。应当注意的是,肋间神经痛,也以胁痛且痛处不移为主。二者的区别在于:肝炎胁痛,应有相应的消化道症状,如食纳差、腹胀、溺黄、口苦、脉弦等症;肋间神经痛消化道症状不一定明显,故当明辨。
急性黄疸型肝炎,用西药护肝,输液适量,中药用清利湿热是理所当然的,但不宜过量,有的动辄用苦寒之品200多克,一剂药500多克,如此用法,不出三五天,胃口败坏,脾胃损伤,绝非良策。故在临床中如何把握清湿热药非常重要。若已见脾胃不足,进补不宜峻补,如补之过甚,补之壅滞,有失偏颇,这是肝炎用药的大要。本例肝炎后胁痛,以小柴胡汤疏肝理脾,稍佐疏肝理气,清热解毒药。是病药合机,不偏不倚,处处固护脾胃,调达肝气,故病情较快得以痊愈。
3.治夜间磨牙——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
周X X,男,16岁,中学生。1981年 4月 2日就诊。
病者学习、生活均正常,无明显病态。惟夜间磨牙,其磨牙的势态,竟可吵醒同房间的小同学,日复一日,同学有异议,故来求治。察其体态健壮,无病态可征。惟自觉疲劳,精神较差,口苦,咽干,舌淡红,脉缓有力。姑拟小柴胡汤加味试治:柴胡10g,太子参15g,黄芩10g,法半夏10g,炙甘草5g,大枣3 枚,浮小麦20g,生龙、牡各15g,郁金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嘱服5剂。时隔3个月,偶遇其父,告之,孩子服5包药后,磨牙即消失,亦未反复,未再服药,称药真神,甚赞中药之神奇!
按:夜间睡眠中磨牙,应是脾胃积热,波及肝胆。肝风化火,扰及心神,所以夜间说梦话、磨牙、流口涎等皆归咎脾胃肝胆部积之热,治疗当调和肝胆脾胃,用小柴胡汤加减,可收显效,勿用泻肝伐肝之品耗伤肝脾。上例用小柴胡汤治磨牙的确是瞎猫碰耗子,称神药是太过誉了。事后,反复琢磨,是有道理的。其所诉之症,除磨牙之外,惟一可以作为用小柴胡汤的根据,是“口苦,咽干”,虽未见“目眩”,也可说少阳主症俱备。深究磨牙与口苦、咽干联系起来,认定其为少阳胆火亢旺,也不是牵强附会,因为用小柴胡汤,只要但见一症,余者皆不必悉具,今有口苦、咽干两症,用小柴胡汤是无可置疑的。所以,一服即中的,不更方而愈。
4.治经期感冒发烧——小柴胡汤加泽兰益母草
徐XX女,4I岁,医务工作者。1989年4月25日就诊。
病者经行第2天,因淋雨涉水,当晚月经停止,遂感小腹坠胀,诸身不适,关节烦疼。次日,发热恶寒,微有汗出,体温38.5℃,倦怠乏力,食纳量少,口苦微渴,大便不畅,小便短黄,人夜暮时体温 39℃,脉浮弦虚数,舌质偏红,苔薄白徽黄。察其病因月经感受风寒,且淋雨涉水,经水适断,继之发热。酿成血合空虚,风寒侵袭,故可诊断为:经期感冒,热人血室。拟以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0g,黄芩10g,党参15g,法半夏10g,郁金10g,益母草20g,香附10g,泽兰10g,葛根15g,防风 10g,独活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二诊,4月 27日。服上药2日后,发热恶寒已退,微汗出,诸身轻爽,食纳增加,小腹痛减,月经复下,血色稍黯,血量偏少,体温正常,脉缓中稍弱,舌苔薄。拟以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味:柴胡10g,党参15g,黄芩10g,法半夏10g,生熟、地各15g,赤、白芍各10g,当归10g,川芎6g,益母草15g,乌药 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每日 1剂,分2次温服。服上药5剂后,一切正常,外感之症痊愈,月经亦干净,惟精神稍差,食纳未完全恢复。嘱其服归脾丸合香砂六君子丸,以助体力恢复,健运脾胃以善后。随访4个月,经期正常,血量中等,食纳增加,体态丰满,未再用其他药物,已正常上班。
按:《伤寒论》有经水适来,经水适断,谓“热人血室”,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明训。妇人经期前后罹患感冒,因其血舍空虚,不能峻汗攻邪,亦不宜补虚固表,惟有攻中有补、发中有收的小柴胡汤最相宜,所以论中出三条“热人血室”,确是于人有启迪。后人于小柴胡汤中加凉血药、加活血化瘀药这应视病而论,不能以“热人血室”四字,作为用活血化瘀的依据。
妇人经期血舍空虚,容易招致外感,与常之人感冒,自是不同。本病例先有月经继患感冒,故以小柴胡汤原方,加祛风寒之防风、独活、葛根;因其受风寒侵袭,而月经相应停止,故加香附、泽兰、益母草通经活血,不用桃仁、红花的攻破,因月经只停两天,用香附等因势利导,既不伤正,又能行血,故服药2剂后,月经复下,感冒亦减轻。第M方以柴胡合四物,养血之中,兼以和解二外之风寒可以透达,内之气血得以调养,病邪祛散,正气恢复,病告速愈。但仍予归脾丸配香砂六君子丸,是取调理脾胃,养血归牌以善后
5.治外感后遗久咳——小柴胡汤加前胡苏叶
杨X X,男,43岁,记者。1996年 2月 17日初诊。
自述近年容易感冒,经用抗痨药等治疗无效。最近感冒咳嗽,疲惫不堪,咽痒咳声不爽J食纳差,二便正常,脉缓而力不足,舌薄白质淡红。曾用多种止咳药,青霉素注射,均未能使咳嗽停止。处方以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0g,党参15g,法半夏10g,黄芩10g,葛根15g,防风10g,苏叶10g,前胡10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分2次。二诊,2月25日。服药后精神明显好转,咳嗽减轻十之八九。痰不多,咳声清爽,舌根腻,脉缓有力,继以原方再进7剂。3月2日来访,谓咳嗽基本痊愈,精神明显好转,过去容易疲惫、不耐劳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查脉缓而有力,舌象正常,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嘱其以原方再进7剂,每隔日工剂,以资巩固。
按:《内经》有“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的记载。临床凡咳嗽者,多从治肺人手,这是常理。而久咳不已,就不能停留在治肺的单一思路,而应从多方面辨证求因。若新病咳嗽,应当首先责之于肺,如治疗无效,就应从各种相关病因索本求原。如不搞清咳嗽的病因,往往难以止咳,所以有“伤风易治,咳嗽难医”的说法。
本案非肝郁犯肺,更非肝火犯肺,而是风寒在肺,正气不足。风寒邪留肌表,肺气不利,故咳多而痰少。病者用抗痨药无效,用止咳药亦无效,用消炎药仍罔效,故久咳多时不已。然而,为何用小柴胡汤加宣肺祛风药,不更方而愈?理由是:一,病者身体清瘦,素体不实,属虚人外感咳嗽。二,所用止咳药及消炎药,均无发散宣肺之功。凡咳不宣肺散寒,非.其治也;一味止咳、消炎,可谓关门杀贼,越陷越深。三,用小柴胡汤旨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使之三焦舒畅,肺气复司其职,咳嗽自止。用前胡、苏叶、防风、葛根,均取宣肺达表之功,实则有代麻黄宣肺止咳的意义。陈瑞春教授经验,咳嗽治疗用小柴胡汤加味,于寒凉郁遏肺气、留邪于表之咳嗽,多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6.治乙肝“三阳”带菌——小柴胡汤蛇舌草白马骨
郭X X,男,43岁,于部。1995年 3月 5日初诊。
病者自述肝区隐痛胀痞,食纳差,大便不规则,时干时稀,小便黄,四肢软弱,容易疲劳。睡眠不实,夜 寐多梦,舌黄腻,脉缓稍弦。肝功能多次查均正常,两对半l、3、5阳性。B超显示:肝硬化伴轻度腹水,脾肿大,胆囊壁粗糙。拟方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0g,太子参15g,法半夏10g,黄芩10g,郁金10g,白花蛇舌草15g,白马骨10g,忍冬藤15g,青、陈皮各10g,枳壳 10g,大腹皮10g,炙甘草5g。嘱服15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二诊,3月29日。服前方后,肝区隐痛有所缓解,食纳增进,小便数清淡,大便偏稀,腹胀气滞减轻,精神较好,疲劳感好转,舌苦自腻,脉缓有力。仍守前方加白术10g、山药15g、扁豆10g。每日1剂,嘱服15剂。三诊,5月2日。服前方后,饮食量增,大便成形,腹无所苦,精神好转,脉缓有力,舌苔薄白,B超复查,腹水消失,其他无异常。守前方加炒谷、麦芽各10g,炒鸡内金 10g。嘱隔日服药1剂,水煎分两次服。四诊,6月15日。病者服上药30剂,自觉症状消失,无腹胀,肝区亦无痛感,饮食正常,大便正常,小便稍黄,复查两对半,第一项阳性,其他均阴转。脉缓有力,舌淡红苔薄白。嘱其用前方再作巩固治疗,仍隔日服1剂。病者10月初来诊,告之上药又陆续服50余剂,自觉各方面均正常,停药观察。至元旦前复查两对半全部阴性。
按:目前,临床所见乙肝“三阳”者甚多,这种病毒携带者,有时无症可辨。有的病者可见轻微的消化道症状,诸如食纳差、腹胀气滞、便溏不爽等。其三阳亦不等,有大三阳、小三阳阳性的不同,但症状上无法区别。临床上可将疏肝理气、健牌和胃、清热解毒三法协同应用,能取一定的疗效,阴转率较高。但服药1~2年,其三阳毫无改变的例子也不算少。
乙肝两对半三阳的病例特多,年龄大至70岁的老翁,小到三四岁的幼童。从外观上几乎无证可辨,有的查出三阳始觉肝区痛,肝功能多正常。临床可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清热解毒法协同应用,方药以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加健脾的山药。白术、扁豆,清热解毒用白花蛇舌草、白马骨、忍冬藤等,健胃消食用谷麦芽、鸡内金等。总的原则以轻剂和解,不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总以柔中有刚之品缓图其功,绝不用大剂、重剂。陈瑞春教授的实践证明,有一部分病例,阴转率尚满意,但也有陆续治1~2年仍未转阴的病例。阴转率较高者,以10岁以 下的小孩居多,几乎都在较短时间 1~2个月)即有阴转的 可能,疗效好于成年人。
7.治冠心病早搏——小柴胡汤加龙牡磁石
李X X,女,58岁,大学教授。1978年 12月 20日就诊。
病者已确诊为冠心病。近因工作较忙,夜寐不宁,多梦烦 惊,胸闷,心慌不安,频发早搏,每分钟5~7次不等,性情 烦闷,郁郁不舒,以叹息为快,食纳不香,大便不畅。脉弦缓 间歇频作,舌淡苔白薄。血压130/。拟以小柴胡汤 加味:柴胡10g,党参159,黄羊10g,法半夏10g,郁金 10g,炙甘草5g,生龙、牡各159,灵磁石15g,酸枣仁15g,知母10g。每日卫剂,分2次服。嘱服7剂。 二诊,12月 30日。服前方7剂后,诸症大减,精神明显 好转,夜寐安静,心慌胸闷减轻,早搏减少,每分钟偶见1 次,脉缓较有力。饮食增进,二便正常,舌苔薄白润。拟守原方加丹参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次年春节后来访,告之服前方20余剂停药,心悸已完全 消除,早搏平息,近期疗效满意。
按:《伤寒论》柴胡加龙牡汤所治心悸怵惕在临床上与早搏最为相似,病机属肝魂不宁。冠心病如出现肝魂不宁,心悸不 安,有烦惊。不寐、多梦等症,用小柴胡汤加龙牡,有较好的疗效。柴胡加龙牡汤方中有,此药有小毒。陈瑞春教授临床均以小柴胡汤加龙、牡,不用《伤寒论》原方中的铅丹而代之以磁石,疗效尚可。用本方治早搏,临床应用的机会甚多,且多能取得近期的满意疗 效。究其原理,实为镇肝宁神,因肝魂不宁,波及心神,故早搏频作,胸烦郁闷,在冠心病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出现。对这种原因的早搏 不能用活血化瘀法,只能用硫肝健脾,宁心安神法。可以认为,柴胡加龙牡汤是肝魂不宁致冠。心病早搏的首选方之一,近期疗效是满意的。
8.治郁热失眠——小柴胡汤合温胆汤
唐X X,女,32岁,会计。1996年 5月 3日初诊。
病者近年来,烦躁失眠,性情急躁,常动怒发火,自觉火气上来,哪怕喊几嗓子,人也舒展,甚至发展到与人吵架,事后又觉得很唐突(平常为人很温顺、和蔼人食纳不馨,大便偏干,口苦微渴,脉细弦,舌黄薄腻。拟从疏肝理气,清胆和胃求治,方用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味: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枳壳10g,陈皮10g,茯苓15g,太子参15g,竹茹15g,炙甘草5g,生龙、牡各15g,浮小麦30g,郁金10g。嘱服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5月11日。服前方后,“病者自觉精神特好,睡眠安宁,原来的辗转反侧、烦躁不安明显好转,工作、生活的条理性已自觉顺当,食欲增加,脉缓有力,舌白薄润。守原方加青皮10g、谷芽10g,嘱继服7剂,隔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三诊,5 月30日。病者自述诸症消失,适月经来潮,人亦安静。睡眠、食欲、二便均正常。脉缓和不弦不数,舌苔薄白润。嘱其停用汤剂,改用知柏地黄龙、杞菊地黄丸,每日早晚各服1次,以资巩固。
按:失眠一症,临床亦颇多原因,病机不一,有气血不足,有心阴阳两虚,有心火亢旺,肾水不足,有肝胆气郁,脾胃不舒,有脾胃湿热等,故治疗宜辨证用药。用小柴胡汤所治之失眠,应属肝胆气郁,肝脾不和。故可用小柴胡汤加味,使肝胆舒畅,脾胃调和,失眠自已。女性烦躁失眠,多梦易怒,在月经前后是属正常。但如发展到与人争吵,动辄滋事,应是肝郁化火,胆胃不和,必须用疏泄肝胆,调和脾胃之药调治。用小柴胡汤合温胆汤,是与病机合拍,以柔克刚之举。或问,症为胆火上逆,为何不用龙胆泻肝汤直折其火?陈瑞春教授认为,女性肝肾多不足,体质多娇,如用苦寒直折,反而泻虚就实,不为有益反而有害。故取小柴胡汤之攻补兼施,合温胆汤之清胆和胃,两方均为治病而不伤体,是和解剂,不是霸道药,对于身体单薄女性患者尤为合适。临床应用众多,均为有功,少有弊端。
9.治更年期综合征——小柴胡汤合百合知母汤
汪X X,女,49岁,财会。1994年9月 10日就诊。
病者3年前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经常烦躁郁闷,性情急躁易怒,找人吵架,失眠多梦,经前乳房胀痛,食纳少,大便结,每个月从经后一星期左右开始,表现心情急躁,多言易怒,夜寐不宁。经多方治疗,病情未能稳定,反复不已。就诊时以夜寐不宁、烦躁、大便闭结、口燥咽干为主症。脉细弦,舌红薄黄苔。拟用小柴胡汤合百合知母汤、酸枣仁汤加味:柴胡10g,法半夏10g,黄芩10g,太子参15g,生地 15g,百合20g,知母10g,茯苓15g,川芎5g,酸枣仁15g,生龙、牡各15g,郁金10g,浮小麦30g,炙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嘱服7剂。二诊,9月20日。病者服上方后,自觉精神镇定,不烦不躁,心情舒畅,笑谈自若,夜寐安静,工作条理清晰,饮食正常,二便无异,脉缓和,舌淡润。嘱继进前方加青皮10g、谷芽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三诊,10月6日。病者服上药10剂,自觉症状消失,性情开朗,正常上班,月经来潮情绪波动不大,脉缓舌净,遂停汤药,以知柏地黄丸、二至九,配合服用巩固治疗。病者经上述治疗后,生活、工作均正常,以后反复多次,仍以上药服用,至1998年底,月经终止?病情始逐渐稳定而告痊愈。
按: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常见症,因各人的素体不一出现的病症亦各异。更年期综合征,从病机看,既有肝肾阴虚,又有心火亢旺,既有脾胃不足,又有胆胃不和,所表现的症状,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郁 闷、多疑,或为神经官能症,甚者亦可类精神分裂症。另一种常见病症是浮肿,有面目虚浮,有两下肢浮肿、精神疲惫、食少便溏等脾胃阳虚、肺气不足之症。用小柴胡汤加味所治者,应属前者,以肝肾不足,胆胃不和为是。
属于阴虚肝旺,胆胃不和者,治以小柴胡汤合百合知母地黄汤、酸枣仁汤,疏其肝胆,调和其脾胃,缓解症状是理想的。临床用药不能过于寒凉,亦不能过于辛燥,补阴不可过于滋腻,在柴胡温胆汤的基础上,加滋阴养血宁神之品,能稳定病情取得疗效。治本病不宜过多地用镇静剂,应本着“火郁则发之”、“木郁则达之”的用药原则,选择柴胡、青皮、谷芽、酸枣仁、郁金之类疏导清泄,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切忌大剂辛热、攻伐之剂,与病无益,与体有害。
10.治暑病夹湿——小柴胡汤加苍术厚朴
李X X,男,49岁,司机。1996年 6月 23日就诊。
病者一星期前上庐山,当晚睡在空调房间,因而受凉。下山当晚即发热 39.5℃,无汗口不渴,头痛紧束,诸身酸楚,骨节疼痛,当即用西药(不详)发汗,汗出热退。第二天来诊,自述:头痛前额胀痛紧束,诸身关节疼痛,肌肉酸胀实在难忍,微恶风,不发热,四肢疲软,不欲食,脉缓而软,舌白润。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0g,葛根15g,党参I0g,防风10g,独活10g,法半夏10g,黄芩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嘱服4剂,水煎分2次温服。病者服第二剂后,身有微汗,全身酸胀感明显减轻,头重紧束疼痛如失。服完4剂,诸症悉愈,未更方面停药。
按:暑病夹湿,暑热耗气,这已是明训。故有清暑必须益气;清暑必须利湿之说。陈瑞春教授认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暑病,亦是正法。小柴胡杨有攻有补,可发可收。与古人之清暑益气,原则上并无二致。
暑病专方甚多,为何独选小柴胡汤主治?陈瑞春教授认为,小柴胡汤不分时序,四季皆宜,且暑病夹湿,以中焦脾困为著,小柴胡汤是调和肝胆脾胃的良方,所以夏暑感冒亦可因症择方。在表之风寒湿重,加防风、独活;在里之湿重如纳呆、腹胀、便搪,加苍术、厚朴,即是柴平汤,疗效都是满意的。所以,暑病以小柴胡汤加减,也不失为临床的高着。究其病机药理,与暑病专著所述,亦无悻逆。
11.治湿郁发黄——小柴胡汤合平胃散
王X X,男,52岁,工人。1996年 4月 20日就诊。
病者上月发现两目发黄,四肢疲软,食纳呆滞,精神疲乏,腹胀,便溏不爽。遂查肝功能,转氨酶 168。医者以茵陈、茯苓、车前草、猪苓等大量服用,约10天,全身疲软更甚,食纳递减,又用护肝西药,治疗半月亦无进展。接诊;两目黄染,精神疲惫不堪,四肢无力,腹胀,食纳差,厌油恶心,大便塘而不爽,小便黄,脉缓乏力,舌白厚腻。拟用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减:柴胡10g,太子参15g,黄芩10g,法半夏10g,苍术10g,厚朴10g,青、陈皮各10g,郁金10g,茵陈20g,炙甘草5g,枳壳10g,川楝子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4月28日。服上方后7剂,自觉精神好转,巩膜黄染稍淡,小便较清长,食纳好转,腹胀减轻,舌苔退为薄白腻,脉缓有力。守原方加谷、麦芽各15g,炒鸡内金10g。嘱服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三诊,5月10日。病者服上药10剂后,自觉症状明显消退,两目黄染基本消退,精神好转,食纳、二便正常,复查肝功能,转氨酶50,脉缓有力,舌苔薄淡润。守上方加白术10g,嘱再服15剂以资巩固。1个月后再复查。数月后,病者告之,自觉无不适,饮食、起居、工作均正常,亦未复查。
按:湿邪郁遏的发黄,临床常见,多数医家从脾胃论治,大剂清利,其结果伤脾害胃,影响食纳,实不足取。因湿郁发黄,势必脾胃肝胆同病,若只一味清利湿热,不保护胃气,疗效不会如人所愿。若以小柴胡 汤合平胃散加减化栽,治疗湿郁发黄,较之单一清利者优。
本例肝功能不正常,黄疽指数稍升高,究其病机为肝脾不和,湿邪郁遏,故以从小柴胡汤调和肝脾,合平胃散健脾燥湿,加茵陈利湿退黄,加郁金、枳壳川楝子疏肝行气,继之加谷麦芽、鸡内金增强其脾胃功能,后又加白术即积术散。几次加味之药,权在加强脾胃功能,使脾胃健,湿邪去,故能较快返黄,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此病应属阴黄,应速去湿邪以防湿遏化热,湿去热孤,不致于复生他疾。陈瑞春教授认为,此种湿胜黄疽,总以疏肝和胃,健脾燥湿为大法,且不宜过多输液,或单用中药治疗退黄更快,只要把握肝功能无损害,用药得当疗效是可靠的。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