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讲本教材的中篇,也就是《经文选读》。在教材的第27页,这也是我们本门课程的一个中心内容。这一篇一共分了八章,这八章的分法,是基本上按医学理论来命名的。只有这个《阴阳五行》的第一章,按我们把《内经》理论体系的构成划分的话,它是属于医学基础部分。所以本篇八章基本上都是以医学理论来命名,每章之下又分若干节。节的命名,就是以《黄帝内经》原篇的篇名,作为节名。但是由于《黄帝内经》在一篇当中,往往含有几项内容,比如说,它既包含脏象,又包含经络,还包含诊法等等。因此,在我们每一节当中,一般地说,都不是这一篇的全篇,因为全篇它就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了。就按我们《内经理论体系》构成来划分的话,有时候一篇的内容可以分到不同的章上去了。所以在不同的章当中,可以有相同的节的名称。比如说《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既在本篇的第一章《阴阳五行》里面,作为第一节出现,它还在《治则》当中出现。因为《阴阳应象大论》有很重要的关于《治则》的论述,那么我们在分节的时候,在《治则》那一章也有《阴阳应象大论》这样一节。同时,在本篇第一章第一节之下,又分这样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黄帝内经》的原文,原文之下有校注。校就是校堪,注就是注释,用“校注”这一项,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自己阅读、学习。因为有时候不校,经文难以读下去。要不注释呢?就不便于理解。所以便于同学们阅读和理解,有“校注”这样一项。
在“校注”之后,有[理论阐释]和[临症指要]这样两项内容。这两项内容,都是属于我们这课程性质,或者教学目的要求当中提高的内容。提高什么呢?提高理论水平。所以在每段经文之后,都有[理论阐释]这样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就是讲理论问题,就是便于提高同学们的理论水平,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或者希望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当然,理论阐释的问题,可以有见仁见智,在同一问题上可以有有不同的见解。因为我们现在介绍给大家的,选取在教材的,一般来说,是在中医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认识。[理论阐释]之下第四个部分就是[临证指要]。从这个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目的在于讲临床应用的问题。也就是说,《黄帝内经》理论中临床上咱们怎么应用它。不要说学了《内经》就是《内经》,学了理论就是理论,联系不到临床,这个学习起来就意义不大。特别是我们针对本科生的教育,这样的层次,一般来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是临床应用型。学中医,应用和临床应用,防治疾病的技术。所以[临证指要]部分,就是要启发读者,学习的同学们,能够应用《黄帝内经》的理论,指导临床防治疾病的能力,想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所以在这一篇当中每一节下,都分这样若干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注意这样的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就开始讲第一章,《阴阳五行》。《阴阳五行》这一章,我们要开头有一个没有标题的概说,这个概说的内容它是讲的这样的几个问题。第一是说阴阳五行学说。本来是属于古代哲学的一个内容,引用到医学里面来,它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引用到医学里面来,是应用它的哲学的内容,来作为方法论和认识论,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方法,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引用到医学里面来第一个作用。引用到医学里面来第二个问题呢?它不单是个哲学的问题,不单是个思想方法问题,认识方法问题。还有呢?它和医学理论密切结合起来,而成为医学理论的组成部分,还有这样的意义。所以阴阳五行学说引到中医学里面来,它是这么两个作用,一个是作为方法论的,认识问题,解释问题,说明问题的方法。第二个问题,就是成为医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应用阴阳五行这个理论来指导医疗实践。也就是说,诊断疾病、防治疾病这样一个作用。当然,我们在上篇《绪论》当中提到的,把阴阳五行是放在医学基础里面,是放在哲学里面来介绍的。那么在这个中篇里面呢?我说了,它既是医学基础的哲学部分,又有医学的具体一些内容,医学理论部分。关于阴阳五行学说,在《黄帝内经》这本书里面,可以说162篇当中,每篇都渗透着它的思想,而专题讨论阴阳五行学说的文章也有若干篇。比如我们在本章的前言当中所说的《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言论》、《阴阳离合论》等,这些篇都是专题讨论阴阳五行的问题。当然,它讨论阴阳五行的问题,也离不开天、地、人,离不开医学问题,这是专题讨论阴阳五行的专篇。还有很多的篇,我刚才说了,都含有阴阳五行的内容,其他的都散在其他各篇当中。我们教材在这一章里面,主要是选节了,或者是摘要了《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的《脏气法时论》,和《素问》的《六微旨大论》当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是本章它所介绍的内容,我们是选了这样三篇当中的一些段落。
下面我们就具体地讲第一节,这一节是选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第一节中选《阴阳应象大论》,我们这里选了四段,我们把它现在分段进行讲解。第一段,也就是教材27页,这一段是讲阴阳的概念与应用,这是我把它列一个标题,也就是第一段吧。它是讲什么内容呢?是讲的阴阳的概念问题,当然也涉及到应用问题。实际上,《阴阳应象大论》这一篇,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应用问题。我现在把这第一段读一遍。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阴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一段是阴阳学说的一个重要的论述,所以应该是把它熟记,或者说把它背下来,这是当中医都就应该知道的东西。
下面我把它逐字逐句地进行一些讲解。先说这“题目”,叫“阴阳应象”。“阴阳”就是阴阳了,不必再解释了,大家在中医基础理论也讲了多遍了,既是古代的哲学,刚才我们提到的一个思想,是讲的对立统一的问题,阴阳有很多的规律,但是本篇下面也讲阴阳的几个基本内容。“应象”是说阴阳和宇宙,也就是天地,阴阳和宇宙天地万物之象是相通的、相应的,所有的事物都应该有其象,而这个象都和阴阳是相通的。因此可以说,用阴阳可以解释世间万事万物,用它来分析、认识和解释世间的万事万物。所以这个篇名的意思,就是讲的是阴阳与天地万物之象,相通相应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是选了几段,刚才我说了这是第一段,可以用阴阳的概念与应用来加以概括,或者来提要。因为《黄帝内经》这部书,主要的是用黄帝和他的臣下歧伯、雷公、少师等对话的形式写成的,所以多半都是这样的一种体例。也有一些篇没有对话,不多,少数的一些篇章不采取对话的形式。但是不采取对话的形式,也不影响采取问答的形式,这个多半是黄帝和歧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所以开头“黄帝曰”,就等于黄帝谈到这个问题了。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天地,就是宇宙自然。“道”就是讲的规律。“天地之道”就是讲的宇宙自然的规律是什么?就是阴阳。
或者说阴阳就是宇宙自然界的规律。“万物之纲纪”,“纲纪”是提挈事物者,大者为纲,小者为纪。也就是说,用阴阳可以提挈世间一切事物。是吧?我们讲什么问题,分析什么问题,或者说什么事不都讲究的是提纲挈领吗?什么才能作为分析、认识一切事物的纲领呢?那就是阴阳。所以说阴阳是“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当中,这是《内经》的基本观点。我们在讲前面《绪言》的时候也已经谈到了,《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牲之一,就是从变化的角度,当然从医学来讲是掌握生命规律。从原则上来讲,从哲学的观点来讲,那就是变化,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变化出于什么地方呢?变化是怎么出来的变化呢?还是出于阴阳。所以“变化之父母”。“父母”就是所由出也,所由生也。怎么生的呢?父母所生的。所以一切变化都是出自于阴阳。“生杀之本始”,“生”就是生长;“杀”就是消亡。不管是生长还是消亡,最原本的最根本的是什么?不是出自阴阳。阴阳是一切事物产生乃至消亡的本源所在。“神明之府也”,“神明”可以说变化莫测者谓之神明,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有的我们是认识清楚了,有的我们目前,甚至永远还没有认识清楚的东西都是有的,那些微妙的变化,那是变化莫测。
但是尽管那些我们认识清楚的也好,我们目前还没有认识清楚的也好,其中的不断变化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说都是出自于阴阳,就是“神明之府也”。“府”是府库,是储藏的意思,也是所出的意思。神明出自哪,这些微妙的变化,变化莫测的东西是出自什么?出自阴阳。因为是这样,一下子就联系到医学里面来了。“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治病”就包括诊治、治疾病了。诊、治疾病必求于本。本,这个“本”是阴阳。因为前面讲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以下面接着说“治病必求于本”,那个“本”当然是讲的阴阳。这个治病,实际上包括诊、治都在里头,当医生的这个知识、技术都应该含在里头了。诊治、防治这些技术和方法,和指导思想,都必须求之于本,求之于阴阳。当然后世有所引申,“治病必求于本”。“本”是什么?“本”是证候,“本”是病因,那是后来的解释。但是对于《阴阳应象大论》这一篇来讲,“治病必求于本”的“本”,就是讲的阴阳。
下面又说,“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下面就具体讲了,阴阳是怎么回事啊?具体的阴阳又是些什么呀?它是在解释这些问题,用纲领性的,从大的方面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什么叫阴,什么叫阳,阴和阳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积阴为天”,“积”就是积累,积累得多了。“天”是什么?天是“阳”积累多了。或者说天是由于阳气积累所形成的,天是清天,阳是清阳之气,清阳之气上升。积累最大的是什么?最大的是天。“积阴为地”,“地”是什么?“地”是阴气所积累而形成的地。清阳是天,浊阴是地。天是清天,地是厚土。所以天是积阳而成,地是积阴而成,所以清天厚土,这就反映了阴和阳最明显的区别。再一个,从性质上讲呢?“阴静阳燥”。阴的特点是主静,安静,平静。阳有特点是燥,躁动,兴奋,这都是一对一对的,没有对立就谈不上阴阳。天和地是对立的,静和躁也是动和静,是对立的,这才有阴阳可谈。这也反映出来阴阳两者是不可分,既对立又是统一的这样的关系。所以没有说尽是阴,没有阳的,那不可能。凡是说静的时候,相对的就是动,就是躁,躁就是动。所以阴的性质是主静,阳的性质是主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有多种解释,我在这里先把它初步顺一下。阳主生发,相对而言,而阴主壮大,生长壮大。阳主生发,阴主盛长,或者盛壮。下面“阳杀阴藏”,阳主肃杀,或者说收敛,肃、杀也是收敛的意思,肃杀、收敛。而阴主潜藏,生和长看来是都属阳,但是相对而言,阴阳中还有阴阳,所以生又是阳,长又是阴。杀、藏本来都属于阴,但是阴阳中还分阴阳,所以杀藏相对而言,杀就属于阳,藏就属于阴。用举例来说,具体来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么也可以解释这句话“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当然到后边,我们还具体分析这句话,还有不同的解释。我在《绪论》讲课当中曾经提到,对《黄帝内经》当中一些的段落,一些的句子,甚至一些文字,可以不有同的解释。它符合《内经》理论体系,符合临床实际,不同的解释都是合理的,都有其合理性。那么在这里,所以对“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我是这样初步作了解释,下面咱们还要具体分析。
再有,就是“阳化气,阴成形”。阳的特点是主动,是主气化的作用,阳可以化为气,阳性热,所以可以化气。阴性寒,阴性凝敛,阴性静,所以阴可以凝聚而成形。动则化而为气,静则凝而成形,凝聚而成形。就是阳有化气的作用,阴主静,有凝敛成形的作用,这就是“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就是属于阴,热就是属于阳。寒极而生热,阴极而生阳。这里谈到有一种转化的问题,阴阳可以转化。阴发展到极致,在一定条件下,它就可以转化为阳。当然,古时候没有讲一定条件,但是还有“极”来说明了,物极必反,也是古代的一种认识方法的基本认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生活当中随便说说而已的话,叫乐极生悲,那不都是物极必反的意思吗?阴,寒属阴,阴极而可以生热,化生为阳。同样的,阴极而生寒,而转化为阴。比如说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热到极致,就开始转为凉,转为寒。寒到极致,也就是冬至,就开始温暖,(温度)上升,上长,逐渐又转化成为温,转化成为热。所以有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样的阴阳转化。就自然界来说,一年四季来说,不是也是在这样的转化吗?还有“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同样的,寒属阴,寒的性质有凝敛的性质,所以生浊。凝敛就是凝聚了,凝聚而成为有形之物,所以是浊。
相对而言,“热气生清”,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阳化气,阳热之气就产生轻清之气,所以“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本来呢?清,清阳之气相对而言是应该在上。“积阳为天”吗?浊阴之气相对而言应该位置在下。“积阴为地”吗?但是相反的,如果说是清气在下,那不单是举自然界,举一切事物,一下子就联系到人体了。联系到人体的话,清阳之气也应该在上。但是如果清气在下,就要生飧泄。飧泄就是完谷不化,腹泻。“飧”字之意就是水谷相合,“飧”这个字的就是水谷相合的意思,就是水谷合起来并没有消化,所以飧泄是讲的完谷不化的飧泄。这个“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是指的人体内的清阳之气应该上升反而下陷,反而在下,这样的话可以出现完谷不化的腹泻。实际上具体到医学,生理上、病理上来讲,这是讲的脾气虚。脾上升为顺,大家所熟悉的,脾属阴,但是脾气以升为顺,清阳应该上升。如果脾阳不升而下陷,而虚,脾虚,所以可以出现完谷不化的泄泻,这是“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瞋胀”就是脘腹胀满,“浊气”在这里具体是讲的水谷槽粕之气。换句话说是胃中之气,这都可以相对而言叫做浊气。胃气相对脾胃的清气而言,水谷、胃气这些都可以叫做浊气。应该怎么样呢?正常的时候应该浊气在下,浊属于阴。
刚才我们说了,脾以升为顺,胃以降为和。清阳应该上升,脾气。胃气属阴,胃气以降为和。但是哪里胃气不降,反而在上,浊气在上,反而上逆,反而不下降,那么就可以出现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腹部胀满,脘腹胀满,胃脘不舒,这些症状。因此我们联系到临床就很方便,所以说治疗脾虚腹泻的话,那是由于中气虚陷,你应该补气,应该升举清气就是。胃脘不和,浊气不降而瞋胀,膨闷胀饱,那应该和胃。和胃怎么样?和胃就是降胃。什么药能降胃?那寻找降胃药。反正“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通过往下降的药。
所以从治疗原则来说,从生理上、病理上,一下子联系到治疗上,这都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所以“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具体到人体上,浊气在上,瞋胀就是讲的人体的瞋胀,那是讲的胃气不降。上面所讲的这些是什么呢?是属于失常的一些现象,包括人体失常的现象。这是阴阳反作,就是阴阳相反了,阴阳相逆了。顺理的时候应该清阳在上,浊阴在下,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它反了,所以叫“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逆从”在这里是个偏义复词,就是偏于“逆”。虽然说是“逆从”,但是还是偏于“逆”的意思。“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就是阴阳相反了,阴阳逆乱了,这是一个逆乱的现象。下面,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这“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和前面我们所讲的“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是一个意思。也无非是说天是属于清阳之气,浊阴属于地之气。但是下面接着要讲的,那就是讲的天地阴阳升降的问题,是讲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问题。天为阳,虽然是主上升,但是阳中还要有降。地虽然是浊阴,是主下降的,主潜藏,但是降中它得有升。同时,天之所以有降,是因为有地阴的吸引。地之所以有升,是由于天之阳气的吸引。这是讲的阴阳当中还有阴阳,而且阴阳之间相互联系的这么一个关系,不是单纯简单从表面文字上讲的这些内容。
表面文字上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对不对?对。这个好象不需要专家来讲,水气上到天上就是云彩了,雨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这不用医学专家来讲,看来是很浅显,只不过是用很浅显的东西、现象,来解释阴阳中比较深奥的道理。“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是一种现实。但是下面具体来讲,从这个例子当中具体引申,说“雨出地气”。雨虽然是天上所降下来的,但实际上它是出于地气,天所降之雨,这雨是出于地气。也就是说,地气上升成为云,天气才能下降为雨,这就是讲的天地阴阳之间的联系了。没的地气上升为云,天气就不可能下降为雨,两者不可脱离的。同样的,“云出天气”,云虽然是地气上为云,但愿云怎么出来的呢?是出于天气。是由天阳之气的蒸化,地气才能上升为云。如果没有天阳之气的蒸化,地气不升不了成为云。同样的,联系到上面那句话,“雨出地气”的话,雨虽然是天气所降的,如果没有地的吸纳,没有地属阴,阴的吸纳,这阳也不可能下降,所以此为阳施阴受,是相互联系的。“天气下为雨”,那看来是属于阳施阴受。因为阳气施泄,往下泄下来了,阴气受纳,阴接受了,地接受了,但实际上是两者相互联系。只有阴的吸纳,天气才能下降,只有阳气的蒸化,地气才能上升,是这样一种关系。
那么也就是说,再具体而言呢?天是阳,阳主升,谁说阳不主升?主升。但是主升当中它必得有降,没有降老往上飞,那不飞得阴阳决裂了吗?阳老往上升,地老往下降,天地之间那不决裂开了吗?就没有万事万物了。所以升当中它也有降,降当中它得有升,这样的话才有阴阳交泰,才有阴阳相合,才有云雨,有云雨才能化生万物。所以这两句话,是用自然现象当中最简单的现实,来解释阴阳的比较深奥的理论。因此,我们在泛泛讲阴阳的时候,可以说阳主升,阳主动,阴主静,阴主藏,阴主降,但是你在深入理解研究的时候,那不单是阳要升,阳它也要降,不单是阴要降,阴它也要上升。之所以升,之所以降,是因为阴阳交互,相互发挥作用,阴阳相互吸纳,阴阳相吸,阴阳相纳。
下面又具体把这个阴阳的问题,联系到人体的生理。“故清阳出上窍”,人体的清阳之气走上窍,上七窍,耳目口鼻。阳主于上,阳主于升,清阳为天,清阳在上。那么人体的清阳之气呢?也要升于上。在人体的液体,排出的一些排泄物来呢?属于清阳的也出上窍,这是“清阳出上窍”。出于上窍属于阳气一类,比如鼻涕、眼泪等等,口中的唾液、津液,那都是出于上窍的。相对而言,这就属于清阳。你说那不是液体吗?液体也属于清阳啊。阴阳之中还有阴阳呢。液体对气它是属于阴的,但是对于液,还分清,还分浊,清者还是为阳。下面“浊阴出下窍”。出下窍是指出于二便,前后二阴的大小便。那么排出的那些东西,那是浊阴。因为它出于下窍,它是浊阴,所以它出于下窍。这是联系到人体上的,这个代谢分泌的这些物体,这是生理代谢排泄的一些东西。下面又讲“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这个“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可以看作属于营卫的问题。发腠理之气是卫气,卫气对营气而言,卫属于阳,营属于阴。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这是卫气的作用。浊阴是属于营气,营气走五脏,营气行于内,走于五脉,可以用营卫来理解。当然你说用气血来理解,也可以。气属于阳,发散腠理,血为阴,行于内,而卫主气,营主血,这样理解都可以。所以“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看来第二句的“清阳”和第一句的“清阳”,虽然都用的是这个词,具体所指不同,对不对?第一个“清阳”我们刚才说了,是属于出上窍的涕泪唾液之类,第二个“清阳”看来是指的卫气,人身之气。对不对?当然浊阴也不一样。
第三句,“清阳实四肢,浊有归六腑”。这个“清阳”和“浊阴”和前面那两个又不一样了。这个“清阳实四肢”是什么呢?是水谷精微之气。或者说脾气。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所谓脾主四肢。水谷精微之气叫做清阳,由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充实于四肢,所以脾主四肢。有了水谷精微之气的充实四肢,我们的人体才能够正常地运动。这是清阳充实于四肢,四肢才能够健康正常地运动。“浊阴归六腑”,这个“浊阴”就是那个水谷槽粕,大小便。当然是排出的才叫大小便,在腑中的、膀胱、大肠、小肠,反正这些水谷的槽粕的这些东西,那都叫浊阴,走于六腑的。这段就是讲了阴阳的一些概念,并且举例子,在人体当中基本的一些现象,在自然界当中一些基本的现象。同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到这个题目的话,它说“应象”,它把阴阳和这些什么升、降、云、雨、杀、藏、动、静,四肢、六腑、腠理、五脏、上窍、下窍,它又把阴阳这样地联系起来,来给你解释阴阳的概念,当然也涉及到一些应用的问题。这个“应象”的问题,刚才我们谈到这个题目了,是阴阳与宇宙天地万物之象相通相应,这个“象”可以再补充一下。实际上这个“象”,其实它就是指具体的方法,从哲学的方法论来讲的,这是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或者取象类比的方法。这一段也是这个问题,以后这一篇都是用了这种方法。可不是取象类比吗?把云、雨、天、地、浊阴、上窍、下窍,怎么比成阴阳了呢?怎么说它是阴阳了呢?从具体的方法,所使用的是一种取象类比的方法。我在把这个段落讲下来之后,刚才我提到了,这段是要背的。[注释]、[校注]问题,好象就不需要再讲了。
关于翻过页来的28页的[理论阐释],我说一下。[理论阐释]的第一个问题,咱们说的是“治病必求于本”。那就是说诊治疾病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当医生、当中医,首先要辩咖阴阳,要用阴阳的方法,来认识医学里面的具体问题。所以咱们又引了《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那就是治疗疾病,诊治疾病,要看看阴阳失调了是在哪失调的,具体部位,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把阴阳调节到相对平衡了,或者阴阳协调了,这就达到了基本目的。“期”就是期准,也可以说是目的。第二个问题要解释的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问题。刚才我在讲这段的时候曾经提到,有不同的解释。我只是说,举例子来说,具体地说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说的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那么我举这个例子,就是相当于咱们教材当中的第一种解释,是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的解释。他对“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是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解释的,只不过春夏为阳,阳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说春夏虽然为阳,但是春是属于阳,夏又是阳中之阴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教材选的是张介宾的解释《类经》的解释。《类经》的解释,它是按照阴阳中又有阴阳,但是,它具体的是用《易经》的四象,说阴阳中又有阴阳。四象是什么呢?四象的解释也有几种。我现在就是按张介宾的这种说法,这个四象,是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的一种解释,是阳有太阳、少阳;阴有太阴、少阴,就是四象,这是第二个解释。张介宾的是按《易经》,说的是阴阳生四象。也就是说阴阳中又有阴阳,又分太少,这是第二个。第三个是选的李中梓,李中梓是《内经知要》的作者。在《内经知要》里面的解释,李中梓把这个阳生阴长说成是正常的,阳杀阴藏说成是变异的。对人体来说,生理的就是阳生阴长,病理的就是阳杀阴藏。自然界来说,春夏就是生长,一切旺盛,那些开始凋亡了,就是枯槁了,那它就说是杀藏。也就是说用正常与不正常,用治和乱来解释,治就是正常,乱就是失常。李中梓是用治和乱来解释“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是关于“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这里选了三个主要的解释,作为大家学习的时候的参考。
分析问题。这里就包括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学《内经》当中就要注意,学习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论阐释]的第三个问题,是说清阳浊阴在人体中的不同分布与走向。这我在刚才的讲课当中,讲得就比较详细了,所以在这里就不再讲了。这就是我们在讲的第一段当中,原文串讲、注释以及理论阐释问题。这一段当中,还可以谈到下面的一些问题,就是[临证指要],在临床上怎么应用的问题。我们教材里也选了“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的临证指要。选的是前人的病例,王九峰的医案,选了脾虚泄泻的病例,“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第二段是选取的《名医类案》,李东垣的病例,那选的是“浊气不降,而生瞋胀”的病例。用这样两个病例来分析“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这是临床最常见的病例,最常见的病,泄泻,腹胀。那么第一个是用升脾气的方法为主,当然也加了一些舒肝。第二个是以降胃气为主,来治疗这个瞋胀,这就是第一段,我们现在就讲到这里。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