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黄帝内经》:后天之本——脾胃保健(一)

一、《内经》对脾胃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认识 (一)脾胃的生理功能 1.“后天之本——脾胃”学说的形成渊源

脾胃是后天之本,指的是人所喝的水和吃的食物,要靠脾胃进行消化;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也要靠脾胃的功能来吸收,并输送到人体的五脏六腑、头面四肢,以供应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以及胎儿娩出母体后吸吮乳汁,都依赖于母体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输送功能来提供营养物质。只是胎儿期(出生前)是由母体通过胎盘、脐带供给营养,而胎儿离开母体后作为新生儿是通过吸吮乳汁的方式索取。

脾胃学说形成的条件,大致有以下几点:

(1)源于《黄帝内经》中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在《灵枢·平人绝谷篇》中又对胃、小肠、回肠、广肠等体积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记载,并对“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交替)虚更(交替)满”的胃与肠道的生理关系作出了确切的论述。《灵枢·肠胃篇》说:“胃行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经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肠……其注于回肠者……”(本节所引尺、寸、斗、升是古人标准,今可视为概数,无须换算成公制。)可以说,早在《内经》的成书年代,祖国医学中的解剖学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和养生保健。直至宋代,受儒学“理学”的影响,强调躯体是由父母所给,不可毁伤,这样才算孝敬父母——这就直接影响了建立在直观性上的人体解剖学的发展,使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当然,这也促使了中医“整体观念”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使传统医学的“黑箱理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源于古代人们长期对生活的观察

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通过无意察觉乃至有意观察,发现人体在外的头面、四肢、皮毛与内在的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人体的体表皮肤在感受风寒邪气后,就会出现鼻子发堵,流清鼻涕、咳嗽等症状。就此认识到体表、皮肤和鼻与肺有密切关系;人在过度悲哀哭泣时,往往涕泪俱下,并伴有咳嗽气短、呼吸气促、胸部憋闷等症状,因而古人认为肺主气,悲哀的情绪也由肺所主,在外的表现是流鼻涕,咳嗽和胸闷。还有,人体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醒着活动时就不易感受风寒而患感冒,而入睡后就很容易感受风寒邪气而发病,从而认识到肺所主的卫气具有营养肌肤,捍卫体表而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所以《内经》认为,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并具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等作用。对于脾胃的某些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也是长期观察、逐步积累,再找出规律的。这对后代医疗活动中的处方用药以及养生保健活动中的气功、按摩、导引吐纳、饮食保健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源于古代人们大量临床实践的反证

我国古代的临床医学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从错综复杂的病理现象中,从反面推论出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内经》中的许多论点,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推论出来的。例如:外伤的病人和月经量多的病人,因为失血过多,可以出现心慌意乱,六神无主,面色苍白等症状。所以,《内经》认为:人体内运行的血液由心所主,人的精神活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神”,也是由心所收藏。而心所主的血液充盈与否,可以通过人体的面部色泽变化表现出来。这证明,人体失血以后,导致血液不足,不能充养心脏和荣华面部,故尔出现上述心慌、面色苍白、六神无主等症状。患者经常出现腹部胀满,食后加重,大便泄泻,身体无力,手足发凉,不想吃饭等症状时,古代医家通过健脾胃的方法,使症状得以消除。所以《内经》认为:脾胃位于人体的腹部,可以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将这些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分,以供人体的生命活动所需,四肢的肌肉也是靠脾胃所运输的营养物质来补充能量的,而脾胃在运送饮食物中营养物质到人体各部位的同时,又把人体内多余的水液运输出去。脾胃功能的健全与否,可以通过观察人体的肌肉是丰满还是瘦弱来作出判断。所以.当人体的脾胃虚弱时,就会出现不想吃饭,饭后腹胀,身体瘦弱,四肢无力,手足发凉,腹泻等症。

2.脾主运化,主升,统血 (1)运化水谷

脾主运化。运,指转运输送;化,指吸收消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将这些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吸收、输送到需要部位的生理功能。

脾对饮食物的运化运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饮食物在进入胃以后,要靠胃的“腐熟”和蠕动,将食物变成粥样食糜,通过幽门及十二指肠后进入小肠,而这个过程必须依靠于脾气(功能)的帮助,才能完成。第二阶段是:食糜到达小肠后,通过小肠的“化物”功能,对食糜进行“泌别清浊”,从而分解成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和无用的糟粕,以彻底地对饮食物进行消化。而这个消化过程,也必须靠脾的健运功能才能完成。第三个阶段是:帮助肠道吸收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胃肠道通过脾气的帮助,在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和“泌别清浊”后,饮食物经过消化所分离出的营养物质,还需要通过胃肠道进行吸收,然后才能敷布到全身,以供人体所需。这一过程也必须依赖脾气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所以《素问·奇病论》说:“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第四阶段是:脾把吸收到的营养物质运输到人体各部。被吸收的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脾运化功能的作用下可以敷布到全身。这个布散过程,要经过两个途径来完成:一是脾气自身的运化作用。将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输到全身,也就是《素问·厥论》中所指的“脾气为胃行其津液也”。二是通过脾的“散精”作用,将营养物质上归于肺,再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和“肺朝百脉”功能,将精微物质在人体内向上、向外、向下布散。所以《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因为脾脏具有消化饮食,吸收并输送饮食物精微物质的运化功能,而营养物质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它也是气血津精生成的重要物质来源,所以《内经》中认为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成之源。这与自然界中的“土”能养育万物是相通的。

(2)运化水液

脾在运化水谷,输送精微的同时,还具有运化水液的功能。脾主运化水液,是指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过多,以维持人体内水液相对平衡的作用。所以,脾的维持水液相对平衡功能,又称为运化水湿。饮入人体的水液,经过脾的吸收及输布作用而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起到滋养、濡润的作用。与此同时,脾脏又将人体代谢后多余的水液,及时转输到人体的肺脏和肾脏,并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以及肾的蒸腾气化作用,通过汗液、尿液、呼吸、大便而排出体外。脾主运化水液,实际上指的是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到的调节作用。一方面脾脏要通过运化功能将水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脏器组织,而发挥滋养、濡润作用;另一方面,脾脏通过健运功能将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输送到体外,以防止水液在体内的不正常停留,从而维持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动态平衡。如果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发生病理改变,水液不能运化而停滞在体内,就可发生水湿泛滥,严重者可以形成水肿,也可以形成痰、饮等病理产物,而诱发一系列病变。这也就是脾虚湿困、脾虚水肿以及“脾为生痰之源”的病理依据。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3)脾主升清

脾主升清亦称之为“脾气主升”。升,就是上升。清,是指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因为脾主运化,饮食物进入胃以后,经过脾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等作用,将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津液运送到心、肺、头、面、目,并通过心肺的推动及宣发作用而变化生成人体营养的必需物质,以滋养全身。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

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相对而言,《内经》中常用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脾脏升清,是指脾将饮食物中的精微部分升散到身体各部以发挥其营养作用。胃气下降,是指胃能将饮食物腐熟消化成食糜后,下降到小肠,经过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其糟粕部分从前后二阴排出体外。脾胃之间,升降相因维持人体气机(功能)的升降平衡。所以,脾不升清,则可见到泄泻,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等证候;而胃不降浊,则可发生腹部胀满,不思饮食的病症。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

此外,脾胃升降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机关,脾气主升,健运协调,对维持人体腹腔的内脏位置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人类由猿到人,由爬行到直立行走,虽然腾出上肢而便于劳作,但也埋下了脏器重力下垂的隐患。而脾气对维持其固定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脾气不能上升,反而下陷,就可以见到久泄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及脱垂等许多病症。而在临床上采用健脾补气,益气升阳的疗法,常收到良好疗效。

(4)脾统血

统,即统摄、控制之意。“脾统血”是指脾气统摄血液使之在血管内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血管之外。这在《难经》中称之为:“脾裹血。”脾统摄血液的功能是通过脾气来实现的。因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并存,而“气为血之帅”,“气能摄血”。如果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则气的固摄血液功能正常,血液也不致溢出脉外而发生出血。反之,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气固摄血液的功能降低,就可导致血无制约而溢出血管之外。临床上可以见到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及妇女崩漏等脾不统血症。临床上多采用健脾益气,摄血止血的方法治疗。

3.脾胃之间的关系

脾胃在五行中属土,同居于人体中焦。然而,在阴阳属性分类上,脾脏属于阴土,喜欢干燥而厌恶潮湿;胃属于阳土,喜欢濡润而厌恶干燥,脾胃共同协调以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腐熟,消化吸收及转输。脾气的特点是上升,胃气的特点是下降,升降相因,为人体气机运动之枢纽。脾与胃之间的经脉互相联系络属,构成脏与腑、阴与阳、里与表的关系。

(1)脾胃之间生理上相互配合

脾主运化转输,胃主受纳腐熟。受纳,是接受、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粥样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皆容纳于胃,故又称胃为“水谷之海”。正如《灵枢·玉版》所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但是,胃虽有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但必须有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才能使饮食物变化成人体能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气血津液,以供养全身。脾与胃二者之间只有如此一纳一运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消化吸收输送营养物质的功能。

脾主升清,以升为顺。脾气将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上归于肺,借肺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将营养物质敷布滋养周身。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后,必须下行小肠,才能将饮食物作进一步消化,并将其中的精微物质彻底吸收,变化成气血津液,以奉养周身。另外,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降到大肠,大肠再将残渣转化为糟粕并排出体外的全过程。《内经》中用脾升胃降概括‘了饮食物消化转输的全过程,从某种意义来讲,胃气和降,也是胃继续受纳饮食的先决条件。

(2)脾胃之间病理上相互影响

脾与胃在生理上是息息相关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胃不能正常的受纳和腐熟饮食物,这就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与输布功能;若因过度思虑,饮食不节,过度劳倦,均可能损伤脾气,导致脾不能健运,这也会影响到胃的受纳和腐熟。所以临床上往往出现食欲不振或食后腹部胀饱、消化不良等同时并见。这前后两者分属于胃受纳不佳及脾运化不健。所以在临床治疗时多“和胃”、“开胃”,与“健脾”、“助运”同时并举。

另外,脾升胃降,相因有序。如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则必然会发生病理上相互影响。例如:脾气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可以直接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出现不想吃饭,恶心,呕吐,打嗝,腹部胀满等症。胃气通降,相对于脾的升清来讲,降的是浊气。胃的降浊与否,是能否继续受纳水谷的先决条件。胃失和降,不仅可以影响食欲,也可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苦口臭、上腹部胀满疼痛,以及大便干结等症。如胃气不仅不能下降,反而形成胃气上逆,则可出现恶心,呕吐,打嗝,嗳气有酸腐气味等表现。如果饮食不节,饮食物停滞在胃脘,导致浊气不降,也同样会影响到脾气的升清功能与运化作用,而出现食后腹部胀满不舒,大便泄泻等表现。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这是对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证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的高度概括。

4.脾胃与水液及食物代谢过程的关系

人体在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新陈代谢可划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这两种代谢形式是同时进行,密不可分的。水液虽然可以单独进入体内,但也广泛存在于一切食物之中,只是含量不同而已。它也可以与食物一起进入体内,所以,一般“饮食”并称。进入人体的饮食,经过新陈代谢的过程,虽然为人体提供了能量,但也不断地产生废物,必须经过脾胃的消化、转输、和降、升清等作用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不同,排泄途径也不尽相同,但不外通过呼吸、汗液、尿液、泪液及粪便等形式排出体外。

(1)脾胃与水液代谢的关系

水液与津液不同。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含水液体(血液除外)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液、津液等。津液的来源主要是饮食和水液中的精微物质。而水液多指能直接饮入体内的液体。

具体来讲,饮进的水液(或称水分),进入胃以后,经脾的吸收和转输作用,将其上输于肺,经过肺的宣发与肃降,肾的蒸腾与气化,将水转换成可直接被人体利用的津液。因为津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本身又呈液体状态,所以津液既有滋润肌肤毛发、四肢百骸和滋养内脏的作用,还能充养骨髓、脑髓。流于关节,则对关节的屈伸起着润滑作用。另外,津液还可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成为组成血液的重要基本成分之一。所以《灵枢·痈疽篇》中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还有,津液还可以通过出汗的方式,调节机体内的阴阳相对平衡。如《灵枢·五癃津液别篇》中说:“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为气,天热衣厚则为汗。”这说明,津液的代谢是随机体内生理变化及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以此来调节人体阴阳之间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当水液化成津液,滋养全身后,其代谢后的废物或从汗孔,或从肠道,或从膀胱,或通过呼吸而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水液尚有形式的变化,分为清浊两部分。其变化形式为:清中有清,清中有浊,浊中有清,浊中有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在清升浊降的过程中,除脾胃的受纳、消化、吸收与转输功能外,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肾阳的蒸腾与气化,肝脏的疏泄,三焦通道的通利与否,都起到一定的作用。虽然脾胃的作用不容忽视,但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水液代谢发生障碍,使代谢废物潴留于体内,而发生“肿”,“满”等各种病理变化。

(2)脾胃与食物代谢的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在生命活动中,不仅要从外界吸入氧气,还要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作为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原料和能量来源。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一般为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利用,必须先在消化道内分解,变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穿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供人体利用。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的过程称为消化;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消化过程又可分为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两个方面。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分别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进行化学分解,使它们变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种消化酶对食物的化学分解,称之为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道肌肉运动,将大块食物变碎的作用。消化道的运动,还能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沿消化道的方向推送,最终将不能消化吸收的物质排出体外。由此可见,机械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只是由于化学性消化为营养物质的吸收创造了条件,因此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而《内经》认为:食物(水谷)经过口腔的咀嚼,通过食道进入于胃,经胃中阳气的腐熟消磨变成粥样食糜后,传入小肠。在小肠“化物出焉”和“泌别清浊”作用下,其中清者(水谷精微营养物质)上输于脾。浊者(未能消化吸收的物质)下传于大肠,形成粪便,经大肠传导排出体外。上输于脾的清者,再由脾脏转输到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后贯注心脉。其中称之为“精”的部分分别贮藏于肝和封藏于肾脏。脾胃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必须靠肾中精气的充养,肾阳的温煦蒸腾,其运化功能才能正常进行。

另外,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代谢过程,是属全身性生理活动,所以,除上面提到的胃的受纳、腐熟、消磨,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传导,脾的运化输布外,还需肝的条达疏泄,胆汁的排泄帮助消化,肾阳的蒸腾温煦,肺气的宣发肃降,心脏的运输等相互配合协作。如果其中某一环节发生功能障碍,都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功能的正常进行。所以《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5.后天之本与后天之精

脾胃具有消化、吸收、输布饮食物中精微物质的功能,而人体生命活动中时时刻刻所需的物质能量,也靠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获得,所以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而“后天之精”则来源于饮食水谷。也就是说,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转化成营养物质,起到滋养全身的作用,从而保证了人体的继续生长发育,并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由于这种精微物质,是靠脾胃运化饮食物所化生,所以又称之为“后天之精。”

(1)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

“先天”是同时禀受于父母双方。正如《灵枢·决气篇》中所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也就是说,“先天”,是指禀受父母的“两神相搏”之精,而这种“先天之精”在未构成新的生命以前就有了,是遗传而来,是人体生命之本原。故有“肾为先天之本”理论。而男女之间的“先天之精”一旦结合后,就形成了“常先身生”的受精卵,而受精卵一旦着床后,就达到了“合而成形”的胚胎阶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谓的“先天之本”,实际是指构成人体生命本原的,来自父母的“生殖之精”。

“后天”来源于脾胃。前面已反复谈到了。因为脾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从饮食物中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以称之为“后天之本”。

(2)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如前面所讲,“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是构成人体具有生命活力的原始物质,当来源于父母的两精相合之后,一个新的生命就形成了。因为它来源于先天父母,并具有繁殖后代的作用,所以,又有人将这种“先天之精”称之为“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因其来源于脾胃,又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又称这种“后天之精”为“脏腑之精”。

另外“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之间,彼此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首先,在胎儿形成之前,父母的“先天之精”结合后,形成胚胎,这为新的生命摄取“后天之精”提供了物质基础。胎儿形成和出生后,“后天之精”又不断提供营养物质,以充养机体。其次,“后天之精”在不断充养脏腑,使机体生长壮盛的同时,又不断地补充壮大新生生命的先天之精,且封藏于肾脏,待男子到16岁,女子到14岁以后,“先天之精”发育成熟,一旦两相结合,又能“身生”,使人类得以不断繁衍。由此可见,《内经》中所说的“精”,从广义上来讲,既是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同时又具有了促使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后代的功能。

6.脾胃与气的关系

中医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哲学的气论,并使之系统化,从人的生理、病理,到疾病的诊治康复,均用气来说明。所以气的概念在《内经》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气,在古代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内经》从气是宇宙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比精更微小的基本物质,并且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体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甚至有人认为,气论是《内经》中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

(1)气的含义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一种比精更微小的,至精至微的,运动能力较强的物质。人与自然相通,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界中,阴阳运动变化,四季的划分,寒暑的区别,五行的生化,要靠气的参与及影响才能完成。人既然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也就自然和世界上的万物一样,是由气构成的,是通过宇宙中物质世界有规律的运动而生成的。根据宇宙间物质第一的定律,人的生命机能来源于人的形体组织,而形体组织的生存又靠从外界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既然人体的生命活动来源于物质世界,所以人类必须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进行“吐故纳新”。一方面从外界摄取自然物质来构成机体,并将其中的部分物质转换成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并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在能量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和正常的生命活动中,人类又不断将能量利用后所产生的废物,通过呼吸、汗、尿、便的方式排出体外。

气,也是指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体的机能活动,这只能通过脏腑组织功能活动才能表现其存在,并反映出功能是否正常。例如:胃有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并能将粥样食物下降到小肠,我们可以通过对饮食是否正常,消化和腐熟食物功能是否健全,食糜下降是否顺畅进行观察,以判断胃的功能也就是“胃气”的和降正常与否。又如:脾主运化,能够消化食物,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并能运化水液。如果人体出现了肢体消瘦无力,不想吃饭,手脚怕冷,大便泄泻,面色发黄,肌肤肿胀等病症时,就要考虑脾的运化功能出了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脾气不足了。

气在人体内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出、入。没有“升”,则清阳(精微物质)就不能充实人体的四肢百骸,不能荣华人的头面九窍,不能滋养人的五脏六腑;没有“降”,则浊阴(废物)不能从前阴排泄,糟粕不能从后阴排遗,浊气不能从肺呼出,浊液不能从汗孔宣泄;没有“出”,则人体内代谢无用的废物无所弃;没有“入”,则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无所摄。人体所有的脏腑经络组织、精津气血,都要靠气的升降出入,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并与外界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所以说,升降出入运动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特性,也是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物质内在的特殊本质不同,而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也不相同,所以,五脏六腑正常生理活动所表现出的升降出入在形式上也不相同。而气的运动,只有在相对协调的动态平衡状态下,才能发挥其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

(2)气的主要生理功能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都与气的盛衰、运动变化有关,所以说气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难经·八难》所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推动作用

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要靠气的作用来激发促进。而人体内五脏六腑及经络之间的生理活动,以及血液在脉管内的循环,津液在组织间的敷布,均要靠气的强大动力来推动进行,只有气行,血液才能流动,水液才能正常代谢。如果气的推动和激发功能减弱,人体的发育就会迟缓,严重者可见早衰,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减弱,而出现血行滞缓或生成不足;水液不化,或痰湿内生等病变。

②温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是指人体的阳气具有生成热能,温煦人体的作用。《难经·二十二难》中“气主煦之”是对气具有温煦功能的高度概括。气的这一功能,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不会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内产热与散热的相对平衡。维持这种平衡正是气的作用。其次,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像自然界的河流湖泊一样,冬天结冰,夏季流动,要靠阳气的温化作用,才能在体内正常运行。如果人体的阳气不足,温煦作用减弱,就会出现四肢发凉,畏寒怕冷和寒凝血阻,水液不化等病症。

③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主要是指气有卫护机体,抵御邪气入侵的作用。气一方面能抵御外邪入侵,以保障人体的健康;另一方面,当邪气侵入人体后,气又能与外侵之邪作斗争,将邪气驱出体外,或将邪气围剿消灭于体内,使之恢复健康。这里讲的主要是气的固表作用。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④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对体内某些液态物质、代谢产物,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不使其无故丢失的作用,并有固定腹腔内脏器位置的作用。

第一,能固摄血液,防止血液溢出脉外,保证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

第二,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等,控制分泌量和排泄量,防止体液丢失。

第三,固摄精液,防止遗精、滑精、早泄。

第四,固摄腹腔内脏器,以保持其位置相对稳定,不致下垂。

⑤气化作用

所谓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也就是说,构成人体的物质,精、气、血、津液等相互转化,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也就是体内新陈代谢过程和物质的转化与能量转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内经》中认为是气在起决定性作用,人体的气化运动是永恒的,存在于生命过程中的始终,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活动了。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⑥营养作用

气的营养作用,主要是指饮食水谷中比较富有营养的物质“营气”的作用。此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而化生,与津液相合能成为血液,通过脉管而运达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所以,《素问·痹论》中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3)气的生成与分类

新陈代谢,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先决条件,《内经》中将某些生命现象概括为几种气的活动。

①元气

又名原气。根源于肾,是肾精所化生的肾气。以先天之精气为物质基础,以后天水谷之精气来培育,所以元气充足,必赖脾胃之健运。其作用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从而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宗气

是由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它形成于肺,而积于胸中,积聚之处,名为上气海,又名膻中。它的功能主要是走息道助肺而司呼吸;贯心脉助心脏以推动血液循环,滋养人体的眼、耳、喉、四肢,以改善视、听、言语、动作等功能。

③营气

是由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它的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行于脉中。另外,营气循经脉而流注全身,为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④卫气

也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因其性慓疾滑利,活动力强,流动迅速,行于脉管之外,所以《素问·痹论》中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卫气的主要作用如下。

第一,温养作用。恒定体温,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第二,调节作用。卫气负责汗孔的开合,控制调节汗液的排泄,以此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阴阳相对平衡。

第三,防御作用。卫气能温养肌肤,司汗孔开合,构成抵御外邪入侵的防线,使外邪不能侵入机体。

(4)脾胃与气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禀天地之气生,依四时之法成。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靠后天精气,而后天精气又主要来自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而人体正常的元、宗、营、卫之气的化生,也要靠脾胃运化的后天之精形成,并靠后天之精的不断资助而发挥其生理作用。脾司运化,胃司受纳,一纳一运化生水谷精微,又称之为谷气、水谷精气。脾升胃降,升降相因,纳运有序,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气,再靠脾之转输升清散精作用,将精微物质上输到肺,通过经脉布散全身,以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脾升胃降,是升降出入的对立统一,是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皆居中央而属土,脾土属阴而升于阳,胃土属阳而降于阴。脾胃这种升清降浊功能,实际上一是摄取水谷精气以充养自身;二是胃肠虚实更替,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以维持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动态平衡。由此可见,人类一有此身,必靠水谷之入胃、脾之运化吸收转输精微,方能御外安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气血得以化生,人体得以健康长寿。

7.脾胃与血液的关系

血是运行于脉管当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血液是一种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不透明、具有粘性的液体,血液的功能是通过循环来实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血液是体内的运输工具,载运着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氧气、二氧化碳等,保证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其次,血液是体内一种联系媒介,能将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和化学物质,运送到各组织器官发挥作用。第三,血液中含有许多免疫物质,具有免疫功能,白细胞能吞噬外来微生物,血小板能凝集,防止继续出血。第四,血液有维持体内酸碱度相对恒定的功能。

以上这些认识,和《内经》中对血的论述有一定的差距。《内经》中认为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这和现代医学中的血中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以供应大脑活动所需并不矛盾。

(1)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

《内经》认为,血液的化生与脾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物质,经过生理变化可以转化成血液,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所以《灵枢·决气篇》中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邪客篇》中又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如果因中焦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造成血液的化源不足,往往会直接导致血虚的见证。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因脾胃消化不好的老年人所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通过使用健脾益气、和胃助运的方法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另外,一些老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兼见有脾虚见证时,用健脾和胃调补后天的方法,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2)精血互化,精血同源

人体精气皆封藏于肾,肾主骨生髓,精髓可以转化为血液,而血可养精,在必要时血液也可转化为肾精,这就是《内经》的“精血同源互化”学说。在病理上,也常可以看到血亏与精耗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临床上往往可以见到一些表现为肾亏髓减的贫血病人,用调补肝肾、填精补髓的方法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另外,现代医学中常用移植人体骨髓的方法,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骨髓的造血机能,以期制造出正常红细胞、白 细胞、血小板及淋巴细胞等,来治疗某些类型的白血病,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8.脾胃与精、气、血、津液在生理上的关系

脾胃为精、气、血、津液化生之源,故称之为“后天之本”。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能量物质,而这些物质的形成,都与脾胃有着密切的联系。

(1)脾胃与精的关系

精,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和对人体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质,如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等,都属于“精”的范畴,古人统称为“精气”。狭义的精,是指生殖之精,因其与生俱来,在出生前就已形成,也称之为“先天之精”。精,是构成人体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封藏于肾。“后天之精”与“先天之精”是融为一体,无法分开的。

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结合后,形成了人的胚胎阶段,此时靠母体从饮食物中汲取水谷精微通过胎盘、脐带供给胎儿,以保证胎儿发育正常。胎儿被娩出母体后,从母体吸吮乳汁或从外界受纳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输布功能,将其水谷中的精微部分,转化为广义的“精”,即:气、血、津液等,以供人体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所需。其中一部分,以狭义的“精”的方式贮藏于肾脏。如此看来,父母的“后天之精”所滋养的肾中精气,对于他们的后代来讲,实际上就是“先天之精”,而脾胃的功能在精的生成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理论上讲,精有先天、后天之分。单就其成分而言,先天之中有后天的成分,后天之中亦蕴含着先天的成分,因而根本无法简单的说它是先天还是后天,所以统称为精气。其实它是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与来源于后天脾胃所运化的后天之精的融合体。

(2)脾胃与气、血的关系

气、血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由中焦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成。血与气二者密不可分。气能生血,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并能摄血,使血液循于脉管之内,而不溢于脉外。反之,血为气母,而能生气;血亦能载气,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共同对人体起着营养、推动与温煦的作用。气血既是构成脏腑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能量来源。脾胃气虚,健运功能减弱,必然影响气血的形成,气血不足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临床凡是气血不足的病人,除补气,补血外,都应重视益气健脾,和胃助运,以解决其化源问题。

(3)脾胃与津液的关系

津液的形成,输布与排泄,需要多脏腑的配合才能完成,所以《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有“脾为胃行其津液”及“肺为水之上源”之说。如脾胃虚弱,不能健运,则易于导致水湿停聚为患而出现腹泻、水肿、痰饮等病变。反之,水湿不化,湿困脾土,也会使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发生障碍,所以在临床治疗此类病证时,应健脾不忘利湿,化湿不忘醒脾。

总之,精、气、血、津液等物质,除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外,其它各类,均同出一源——由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各自发挥其充养机体的作用。精血之间可以互化,津液既有濡润全身的作用,也是构成血液的基本成分。血和气,异名而同类,密不可分,功能相近。气能生血生津、行血行津、摄血摄津,血为气母、血能载气,而津液的运行要靠气的气化作用,否则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死阴邪水等病理产物。反之气也必须依附于津液而存在,否则会涣散不定而无所归。所以说,人体的精、气、血、津液虽然都有各个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它们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在生理功能上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

9.脾胃与情志的关系

所谓情志,就是七情五志。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若将七情分属五脏,则可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分属于心、肝、脾、肺、肾称为五志。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所作的七种不同反应,正常的情绪一般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自我调节能力,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人类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五脏的精、气、血,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恐。”因为情志活动与脏腑的精气血有密切联系。而精气血又是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神情志(功能活动)必须依赖于物质(机体的脏腑精气血)才能存在。因此,脾胃在人体情志活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精气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脏精气血是人体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脾胃的运化功能在人体的情志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脾胃给情志活动提供了载体;其次,又给情志活动提供了能量保证。如果脾胃运化失常,精的化源不足,常可见到失眠、健忘、心慌、无力,甚至可以发展到对外反应迟钝,以至发展成为早老性痴呆。如果气血化源不足,临床上常可见到惊恐、失眠、多梦不安等表现。如果失血严重,气随血脱,临床上还可见到烦躁不安,精神恍惚,昏迷不省人事等神志方面的改变。所以《灵枢·营卫生会》中说:“血者,神气也。”在《灵枢·平人绝谷篇》中又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2)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

脾志为思,思虑由脾所主。在正常情况下,思虑是人体一种情志表达方式。但是,长期的思虑寡欢,则可导致脾气的郁结,运化失常,从而出现不思饮食,腹部胀满不舒,肌肉消瘦,面色萎黄,腹泻等脾失健运的表现。此时如能及时调节情志,并配合健脾益气治疗,则可使气结得散,脾运得健,机体康复。如果治疗不及时,则可向两个方面转化:第一方面,脾气郁结不解,脾运失健,造成人体气血化源不足,抵御病邪能力下降,病症丛生。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这方面的很好例证。另一方面,脾气郁结,结而不散,由量变到质变,由功能降低到气血痰浊的凝滞不通,可以发生占位性病变。例如:十年浩劫,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些老同志,怀着殷殷忧国之情,长期精神压抑,情绪低落,而肿瘤患者甚多。由此可见,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绪,对自己身体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情志为患,还应以精神疗法来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源自于《内经》,如《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所谓祝由,就是转移病人的思想精神,因势利导,用精神疗法治疗疾病。正如人们常说的:“自家有病自家知,心病还要心药医。”用祝由的方法治病,必须事先了解病人得病的原因,从而可以通过“祝说病由”的方式,解除患者思想顾虑,转移患者的精神注意点,因而具有一定的调整气机作用,对于由精神刺激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于一般的疾病,诉说病由也可解除患者思想负担,稳定情绪,有利于治愈疾病和恢复健康。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还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此论点核心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用情志变化治疗情志之病。例如,古代一个著名医冢,在诊治一名因过度思虑边防战事而患病的将军时,大量收取患者钱财,不给患者服药,后来医生偷偷逃走了,并留下书信辱骂患者,将军看过书信后,大怒,遂吐痰涎及黑血数升,疾病霍然而愈。在这里,医生巧妙的运用了五行相克的原理,治愈了患者的病。此外,大家所熟悉的《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的情节,也是恐能胜喜的很好例证。

10.脾胃保健与健康长寿的关系

如上所述,脾胃为后天之本,精津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病、愈无不与脾胃的功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重视对脾胃的保健,对于保证人体的健康长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脾胃保健原则 ①顺应四时

也称顺时摄养,是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的养生方法。

《内经》认为:春夏养阳。意思是说,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而人体的阳气也顺应春之阳气向上升发,这有利于人体化生精津气血。所以,在春天人们应该注意对自己阳气,也就是俗称的“火力”的保养。首先,应外出踏青春游以陶冶情操,怡养精神;其次,初春乍暖还寒,注意防寒,以防感冒。再有,就是多食辛甘之品以助阳气升发,可以多吃一些韭菜,享受“黄韭试春盘”的美味,体会“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情趣。韭菜可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但不易消化,故一次食量不宜多。平素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

夏季是万物茂盛的季节,阳气易于随汗外泄,所以此时脾胃保健应注意养阳。要注意不在阳光暴晒下运动,以防阳气外泄。还要注意,饮食应清淡,易于消化,不要过于寒凉,以免伤及脾胃阳气。

秋季万物成熟,阳气收敛,渐长。此时养生应注意保护。早卧早起,适当运动,保持恬淡的情志,以使神气收藏。饮食上应当多吃一些肉类食物,如牛肉、羊肉、鸡鱼等,以滋补脾胃之气。

冬季万物收藏,阳气闭藏于内。此时养生应以敛阳护阴为主。应早卧晚起,无扰乎阳,饮食宜热,多食鹅肉、核桃、羊肉、萝卜等,以护阴潜阳。不宜过食辛辣之品,以免化热伤阴,扰动。

②饮食保健

吃什么,怎么吃,身体才能健康,人才能长寿,是一个从古至今仍在不断探讨的课题。古人经过世代的筛选,留传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陆产品,不仅营养价值高,口味鲜美,而且也易于被机体接纳、消化和吸收。但是,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尤要注意保护脾胃的运化功能。首先,要注意饮食的卫生,要防止饮食不洁,不要吃被污染和腐败变质食物。其次,提倡饮食有节,要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免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再次,不要饮食偏嗜,既不能饮食中五味有所偏嗜,又要寒温适中,不要过热过凉,以免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还有,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吃素、吃粗、吃杂,以及吃野、饮食回归自然,适量多吃植物纤维等作法,对脾胃消化功能的保健,均有一定的意义。

③情志保健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行为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化,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心理卫生。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前进,经济的发展,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越来越大。人们要想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必须重视在精神方面调节自己。

《内经》认为,人的情志活动由五脏所主,以脏腑精气血为物质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反之,五志过极,又能影响到所主脏器的功能。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因社会、家庭、个人的某些原因,导致患者过度思虑,日久则引起脾气郁结,表现为少言寡语,不思饮食,面黄肌瘦,四肢无力,腹部胀满.大便泄泻等症状。这说明,人的精神活动,可以直接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功能。为了保持自己的精神卫生,保证脏腑功能不被外界社会环境所扰动。保持健康的脾胃运化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做到:情绪稳定,精神愉快;人际关系,和睦相处;适者生存,改造自身;形神兼备,避免过极;活动锻炼,淡薄名利。

④劳逸结合

适当的劳作及安逸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如果过度的劳累或安逸,也能危害人体的健康。古语说:“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反为殃,与其病后才加药,孰若事先能自防。”人体过度劳累所引起的疾病,叫作“劳伤”。《内经》里说:“劳则气耗”,指出形体过度劳倦主要伤及人体正气。《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还具体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强调了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都会引起劳倦致病。过劳气耗,过逸气滞,皆伤脾胃。过劳伤气,脾气不足则不思饮食,精神疲倦,四肢无力。过度的安逸,缺乏劳动和体育锻炼,容易引起气机不畅,升降出入失常,出现腹胀,饮食不易消化,甚则胃脘胀痛等证。

(2)脾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

脾胃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气血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肌肤和毛发光亮润泽,外邪不易侵入,身体不易发病,容光焕发,身形矫健,健康长寿。反之,脾胃运化失常,气血化源不足,则会出现面色萎黄,肌肉削瘦,肌肤毛发枯萎无光泽,外邪极易入侵体内而发病,面色枯槁,身形萎缩,多病夭横。津液也是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津液和调则外可布散体表,滋养肌肤毛发;上可流注孔窍,滋养眼、耳、口、鼻;内可滋养脏腑,维持正常活动;旁可充骨填髓,流于关节,使髓满骨壮,关节活动自如;还可化生血液,滋润全身。如果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则可破坏津液的代谢平衡,从而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环流障碍,水液停滞不动,或津液大量流失等病理改变,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长寿。后天之精也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对全身所有的脏腑组织起到营养作用。精足则身体健康,五脏安和,生命力旺盛;若精不足;则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虚弱现象,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甚者对繁衍下一代都产生影响。

另外,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能互化。精与气能生神和养神,而神又能统驭精和气,三者密不可分。在我国古代,历来都非常重视精、气、神,将其称之为人身“三宝”,而此“三宝”又都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

不难理解,任何人都应终生重视脾胃保健。脾胃健康是健康长寿的根本保证。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