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浅谈黄帝内针之“执两用中”

浅谈黄帝内针之“执两用中”

最近经常有学习黄帝内针的朋友谈到:在太阴、阳明用针来“调中”,甚至有很多朋友都是在曲池、尺泽用两针,名曰“调中”,对此观点,本人实在不敢苟同,所以不揣冒昧,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望同道指正!

“执两用中”出自《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意为把握着过与不及两端,而取它们的中间,遵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

先从字面上看,“执”是“把握”的意思,“两”是“过”和“不及”的意思,“中”是“中正之道”的意思。

再回到黄帝内针来看这句话,“两”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阴”和“阳”,那么“中”在哪里呢?在曲池和尺泽?在阳明和太阴?绝对不仅仅是!

诚然,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脾胃在五行为土,在五方为中,但这绝对不是黄帝内针的“中”,黄帝内针的“中”在哪里?在“阴”“阳”之间!有了“阴”和“阳”这两端,“中”自然就存在了。

这时候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执两用中”这四个字里的“用”字了,这也恰恰是我们忽略的,怎么用这个“中”呢?那就是黄帝内针的法则:左症右治、右症左治;上症下治、下症上治;同气相求;阴阳倒换求。

左症右治,右症左治,左右是不是一对阴阳?有了左右这一对阴阳,“中”是不是自然就有了?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上下是不是一对阴阳?有了上下这一对阴阳,“中”是不是自然就有了?

同气相求,先看经络的同气,经络的同气是同名经同气,人体的经络分为手三阴经和足三阴经、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手三阴经和足三阴经是不是又分别建立了一对阴阳?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是不是又分别建立了一对阴阳?有了一对阴阳,“中”是不是自然就有了?再看看三焦同气,三焦分上、中、下三焦,上下是一对阴阳,这个好理解,那么“上”和“中”是不是一对阴阳?“中”和“下”是不是一对阴阳?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上”和“中”也是“上下”关系、“中”和“下”也是“上下”关系,也建立了一对“阴”“阳”,有了这一对“阴”和“阳”,“中”是不是自然就有了?

阴阳倒换求,阴阳本身就存在,只是把阴阳倒换一下,阴阳仍然存在,“中”也就自然存在。

浅谈黄帝内针之“执两用中”

到底怎么用“中”呢?就是抓住“症”这个“阴”,根据法则,找到你下针的地方这个“阳”,“中”就在这一对阴阳里产生并起作用了,而不仅仅是曲池、尺泽调中;太阴、阳明调中,任何经络和三焦,只要根据法则建立了一对“阴”“阳”,都可以达到调“中”的目的。

“中”不是固定的,绝对不是天平上的固定的“中”,而是有“两”决定的,所以不是在某两个固定的穴位上,也不是在某两条固定的经络上,而是在你要解决的症(阴)和你根据法则施针的地方(阳)之间,并根据这一对阴阳建立的正确与否而起作用,所以,要执好“症”(阴)和“针”(阳)这个“两”,才能让“中”其作用,才能达到“调中”的目的,这才是黄帝内针的“执两用中”!

浅谈黄帝内针之“执两用中”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