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经络辨证系列之二:手少阴与手太阳经辨证

提要:经络辨证只是病位的空间定位,除了脏腑定位外,就其本身来说尚不完善,必须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等以明确病性、病机,只有熟练地综合运用各种辨证方法,才能做到准确把握病机。

一、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概论

(一)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图10-1)

手少阴心经: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脏与它脏相连的系带,下过膈肌,络小肠。

它的支脉:从心脏的系带部向上挟咽喉,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系带相联系。

它的直行脉从心系(即心与它脏想联系的系带)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经之后(青灵),下向肘内(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到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边(少府),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接手太阳小肠经。

2.手少阴心经主病

(1)手少阴心经病候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欲饮;还可发为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发黄,胸胁疼痛,上臂、前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痛。

(2)手少阴络脉病候

实证,见胸膈部支撑胀满;虚证,不能说话。

(3)手少阴经筋病候

可见胸内拘急,心下有积块坚伏(名为伏梁);上肢经筋有病,则肘部拘急屈伸不利;本经筋循行部位支撑不适,掣引转筋和疼痛。

(二)手太阳小肠经

1.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图10-2)

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外侧末端开始(少泽),沿手掌尺侧(前谷、后溪),上向腕部(腕骨、阳谷),出尺骨小头部(养老),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关节部(肩贞、臑俞),绕肩胛(天宗、秉风、曲垣),交会肩上(肩外俞、肩中俞;会附分、大杼、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心,沿食管,通过膈肌,到胃(会上脘、中脘),属于小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行沿颈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颊(颧髎),到外眼角(会瞳子髎),弯向后(会禾髎),进入耳中(听宫)。

它的又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会睛明),接足太阳膀胱经。

此外,小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脉气相通。

2.手太阳小肠经主病

(1)手太阳小肠经病候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痛,颔下肿不能回顾,肩部痛得像牵引,上臂痛得像折断。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液”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耳聋,眼睛昏黄,面颊肿,颈部、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痛。

(2)手太阳络脉病候

实证:关节弛缓,肘部痿废不用;

虚证:皮肤赘生小疣。

(3)手太阳经筋病候

可见手小指支撑不适,肘内锐骨后缘疼痛,沿臂的内侧,上至腋下,及腋下后侧等处均痛,绕肩胛牵引颈部作痛,并感到耳中鸣响且痛,疼痛牵引颔部,眼睛闭合一会才能看清物景,颈筋拘急,可发生筋痿、颈肿等症。

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辨证病案评析

手少阴心经的正经循行“上挟咽”“下络小肠”,经别“系舌本,属目系”,心的功能是主神志,在液为汗。因此在病例表现上可以见到眼、口腔、舌质的病症,下可以见到小便的改变,同时,还能见到种种汗证,在治疗上,对于一些实证每多采取利小便以祛邪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病例。

(一)三仁汤治疗癫狂,可谓神医妙手

我的恩施马继松老师曾给我讲过这么个病例,后收录在他的《闻过喜医辑》里,说其在农村工作的时候,一18岁男子因精神受到刺激,病发狂证。师先以生铁落饮,继进龙胆泻肝汤,转手温胆汤,病无明显起色。家人用“跳大神”的方法也无好转。后在南京精神病院治疗,经用电针强刺激疗法,病亦未愈。请恩施再诊时,有一症状引起他的注意,病人小便频频,数分钟一次,且不避人,尿黄而短,并长吁短叹,以手抚胸,伴眼睑轻浮,舌膀大,边有齿痕,苔白水滑。这病人的频频随地小便启发了老师的治疗新思路,随开出一方:

大豆黄卷、冬瓜子、薏苡仁、六一散各30g,佩兰、泽泻、生白术各15g,郁金、法半夏、大贝母、杏仁、厚朴、石菖蒲各10g,白豆蔻、苍术各7g。

患者被强行灌药3剂,病即有转机。大家看看就能明白,这是三仁汤加减的方子,只是加用了大豆黄卷、佩兰增强芳香化湿,配伍二术加强健脾燥湿,佐用冬瓜子、泽泻加大利小便祛湿浊的作用。取石菖蒲、郁金二味,实取菖蒲郁金汤化浊开窍醒神之意。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方,却使病情峰回路转。

为什么会开出个三仁汤来?我的老师说啊,手少阴心经“下膈、络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患者神志不清,随地小便,舌淡胖、苔白滑说明是湿浊内蒙心窍所致,心被湿浊蒙蔽,正邪相争,必驱湿以外出,从哪出?当然只能从小便出了,是以小便频频、不避人面。三仁汤能芳化湿邪,且有薏苡仁、滑石等味利小便,可使湿浊之邪从小便而去。治病求本,自当有效。

​ (二)汗症形形色色——需记汗为心液

临床上的汗证,形形色色,有局部汗出、偏身汗出、半截身汗出种种不一,当博而览之,否则至临床则易掣肘。这“汗为心之液”的理论啊,在临床上确有指导作用。

1.腋下汗出

在《步入中医之门》一书中我说过一例腋下汗出症,通过那个病例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到学好经络学说、经络辨证的重要性了。是不是所有的腋汗证都可以采用清热利尿的办法呢?要是都这么用啊,必犯错误,为什么?我们在前面的相关章节说过,经络辨证只是病位的空间定位,除了脏腑定位外,就其本身来说尚不完善,必须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等以明确病性、病机,只有熟练地综合运用各种辨证方法,才能做到准确把握病机。接下来我们看一看郭子光教授诊治的一例腋汗证。

1963年冬,一八旬妇,两腋汗出,日渐加重,昼夜不分,迁延月余,甚至频频换衣,苦不堪言,神疲消瘦,卧床不起。家人曰:“后事齐备,请脉之是否临终近矣。”笔者视之,双目尚有神,六脉冲和有根,生机未绝,“汗为心之液”,汗在两腋,为心液外泄于心经所循之处,实属心阳不足,汗液漏泄失固。急以保元汤加附片、五味子,效若桴鼓。3剂得安,6剂康复。故曰:“不畏津伤,只怕亡阳。”今以保元汤加附子、五味子,促其阳生阴守,亦理所当然之事。

【郭子光,俞涵英,段光周.中医奇证新编.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5:41】

评析:为什么心阳虚会出现腋下汗出症?首先,我们看看手少阴心经的走向,《内经》里是这么说的:“手少阴心主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腋下有一穴叫“极泉”,为什么叫“泉”?说明这地方易出水!阳气有什么作用,有卫外固护作用,心的阳气虚了,不能固护心液,心液外泄,就从极泉穴中外泄了。

该患者年老体弱,神疲消瘦,卧床不起,一派气阳不足表现,结合经络辨证,属心之气阳不足。今以保元汤加附子、五味子,促其阳生阴守,取效亦理所当然之事。

这个病例与前面所说的用导赤散治疗的腋汗病有明显不同,可谓一虚一实,霄壤之别,可见同一经脉同一病症,亦当四诊合参,明白其阴阳气血虚实之所在。

2.心窝汗出

在心内科工作过的同志可能有一种感受,心脏病的病人要是心功能不好,常有出汗,前胸、后背汗出不止,随着心功能的改善,汗也就收了。急性左心衰常冷汗不止,喘息气促,咳吐粉红泡沫痰,以中医的辨证来看,属心阳暴脱。在抢救病人的时候,观察病人出汗的情况是其中的一个要点,若病人冷汗收了,说明病情很快就会缓解,中医的“汗为心之液”确实是从实践中来的。

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碰到一个冠心病病人,心胸汗出不止,其他地方无汗出,汗出热而黏手,口干,舌红少苔,脉结代。实话说以前我并没有碰到过类似的病人,怎么治疗心中并无定见,在教科书中我也没见到过类似的病证记载,当时我就按经络辨证,“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结合气血津液辨证,断定为心之气阴两亏证,开出一个生脉散加浮小麦、麻黄根的方来,以此方请教我的导师,问此方能有效否?师曰有效,我说书上并无记载,没想到我的导师在办公桌里拿出一本书来——秦伯未的《中医临证备要》,说此书中有记载,不是心胸汗出书上没记载,是你书读少了。当时啊,在感到导师学问之深、读书之广的同时我感到非常汗颜。该书中记录有“别处无汗、只有胸部多汗,名为心汗,常见于心气衰弱证,《证治准绳》有参关猪心汤,或以生脉散加浮小麦、炙甘草”。此患者服药3剂而汗止。

心胸汗出当辨阴虚、阳虚之不同,大凡阳虚汗出而冷,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常为水滑苔,脉沉细,治宜温心阳,固汗。再一起来学习下面一则病案,其处方用药与上例又有不同。

赵某某,男,44岁,1991年12月6日初诊。7年来经常盗汗,乏力倦怠,腰酸便溏,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前医以盗汗属阴虚,从肾阴论治,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先后用药达20余剂,不见好转,盗汗益甚。乃细问病情,详加辨证,发现其盗汗仅见于心窝部,汗出后即醒,醒即心慌,后背冷楚,且平素畏寒肢冷,不独阴虚,阳亦虚也,治宜益心养营,温阳敛阴,方用:

附子、桂枝各5g,白芍、炒酸枣仁、茯苓各30g,当归15g,生地黄、熟地黄、炙甘草各10g,五味子、浮小麦各9g,五倍子、龙眼肉各7g,生姜3片,大枣5枚。

药用10剂后,盗汗渐止。又以金匮肾气丸为主,调理月余,以巩固疗效。

【乔振纲,吴燕燕,乔艳贞.汗证的辨证施治.浙江中医杂志,1992(7):326】

评析:《灵枢·经脉篇》云:“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窝为心之部位,汗为心之液,汗出后即醒,醒即心慌,后背冷楚,且平素畏寒肢冷,心阳亦虚之证明也。血汗同源,汗出损阴,故治疗在温阳的同时也注重养阴益血,方以附、桂温通心阳,白芍、当归、熟地黄养血和营,伍酸枣仁安心神,以五味子、浮小麦、五倍子收敛止汗治其标。方中茯苓一味最宜注意,大剂量茯苓具有敛心汗的作用,初学当记之。

“心在液为汗”,不仅腋下汗出常责之于心,对于手足汗出也常从少阴经治疗。

3.手足心汗

手足心汗出在临床很常见,根据经脉走向,手足心属少阴经所循行部位,在辨证基础上当考虑引经药物的使用,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患者,男,25岁,2005年9月4日初诊。诉手足心自汗10余年,手汗尤甚,遇精神紧张则手掌出汗多如水洗,深为苦恼,兼见夜寐欠安,诊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予桂枝龙牡汤加减:

黄芪30g,桂枝3g,白芍10g,炙甘草10g,煅龙骨40g,煅牡蛎40g,炒龟甲30g,炒酸枣仁30g,浮小麦30g。

服10剂后上症减轻,继服20剂而愈。

【聂娅.熊继柏教授辨治汗证的经验.中医研究,2008,21(2):55】

原按:手厥阴、手少阴、足少阴经循于手足心,与心、肾相关。患者以手足心汗多,手汗尤甚,兼夜寐不安,每遇精神紧张则加重为主症,为心之阳气不足所致。《难经·十四难》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方用仲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汤调阴阳和营卫,龙骨、牡蛎敛汗潜阳,更加炒龟甲滋阴潜阳,浮小麦养心止汗,酸枣仁养心安神而敛汗,使心阳和而汗止神安。

4.红汗症

汗不仅表现在部位上的不同,同时啊,颜色也常有不同,有黑汗、黄汗,接下来我们看一种非常少见的汗证——红汗症的治疗辨证。

刘某,男,32岁,2007年8月18日初诊。近2年来,每值盛夏,汗出不止,如果穿白衣则染衣为红色,以胸背部汗出为甚,伴口干欲饮,小便短黄。同时诉,近2年反复舌质溃疡,视其舌质红、苔薄黄,诊其脉大搏指。治以清心泻火,方以导赤散加减:

生地黄20g,竹叶8g,川木通10g,人中黄6g,栀子10g,莲子心8g,大豆黄卷10过。

服药5剂再诊,汗量减少,汗色转淡。守方7剂,诸症皆失。

评析:回顾一下我前面所说的用导赤散治疗腋汗症,取方导赤散获效的机理所在,结合“暑气通于心”,赤属心,分析的时候可结合手太阳小肠经别之走向分析。手太阳经别,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经分出,向下行入于腋窝部,走向心脏,连系小肠。当能明白为什么利尿可以清心火及辨证立方的要点,在此不多加分析了。但有一点大家要注意,有时候红汗并非都是单一的心火过盛所致,常常挟有其他原因,在临床总宜辨证施治,使方与证结合,方能取到良好疗效。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病例。

患者,女,22岁,2006年6月6日初诊。诉长期口舌生疮,面颧部红肿,大便秘结,近1个月来出现红汗,以腋下为甚。诊见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心火兼胃火.fm方用犀角地黄汤合栀子大黄汤加减,方药组成:

水牛角片30g,生地黄30g,赤芍10g,牡丹皮15g,栀子10g,生大黄5g。10剂,水煎服。

2006年10月4日再诊,诉服上方10剂后红汗全止,口舌生疮亦未发,于是停药数月,今日红汗复作,但较前明显减轻,伴口舌生疮,面颧部略见红肿,喉中多痰,大便秘,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腻,脉数。予泻黄散合泻心汤加减,方药组成:

藿香15g,防风10g,栀子15g,黄连10g,黄芩15g,生大黄10g,黄柏15g,砂仁10g,甘草10g,熊胆粉15g,生石膏20g,浙贝母40g。

1剂,因患者畏药苦难食,故研末,装胶囊,服1个月。

服上方后电话告曰:红汗、口舌生疮、面颧红肿,大便秘结均已消失,但手足心热,伴腰酸疼,小便黄,予知柏地黄丸加川牛膝、车前子合二至丸以善后。

【聂娅.熊继柏教授辨治汗证的经验.中医研究,2008,21(2):55】

原按:红汗,又名血汗。《素问·五脏生成》云:“诸血者,皆属于心。”《医宗必读》又云:“汗者心之液也。”因此,血汗与心关系密切。此患者长期舌疮,兼红汗,是心火亢盛之征;又因脾胃开窍于口,阳明经循行于面,故口疮;便秘、面颧发红是阳明火旺之象,治宜清心火泻胃火。唐容川《血证论·卷三》针对汗血的治疗亦指出:“血者,心之液也……治法宜清心火……胃火亢盛,亦能汗血。”故选用犀角地黄汤清心凉血、清热解毒。栀子大黄汤泻阳明实热则诸症皆平。此案与上案相比,显然除了心火亢盛外,还有阳明火旺之病机。

(三)心中如火案——泻火导入小肠

心中烦热,每每责之火热膈间,仲景有栀子豉汤清热以除烦,后人有凉膈散外疏内清,用朴硝、大黄借阳明为出路,以泻下而清撤其火热,荡涤胸膈积热。丹溪从心与小肠相表里入手,其治法又为后世可师之法。

丹溪治一妇,患心中如火,一烧便入小肠,急去小便,大便随时亦出,如此三年,求治。脉滑数。此相火送入小肠经,以四物汤加炒连、柏、小茴香、木通,四帖而安。

(《名医类案·火热》)

评析:《灵枢·经脉篇》:“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本例“心中如火”属“阴虚生内热”,“急去小便”乃心经之火沿经下移小肠,故以四物养肝肾,连、柏泻君相之火,黄连是针对脉滑数而湿热交结的,佐以小茴香、木通,是治火入小肠的向导药,其中小茴香系反佐,合川芎之辛升以行气开郁。丹溪的大法,用滋阴药少佐辛香,则滋而不腻,用寒凉药少佐温散,则寒而不凝。用药丝丝入扣,故三年之疾,四帖而安。

(四)舌肿不能言语案——突破清解常规

舌肿一症,常系火毒上攻,或脾胃积热,需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经络循行选方。后人关思友,循经辨证治疗舌肿一案,也充分提现了利用经络理论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甲子仲春,申君之子病舌体肿痛,不能言语。望其舌面中前部有两团紫块突出,颜色紫暗,内无血水,舌尖红,舌体转动不灵。询其素嗜辛辣,不时鼻衄,昨夜忽成斯症。切脉数而有力,乃辨为血热妄行。径投犀角地黄汤,讵料两剂已,未效。家人惶恐,颇有难色,唯申君笃信于余。是夜静思:舌为心之苗,周时之间舌现紫块,是火性之急迫乃能如此者。又据其舌尖红,脉数有力,此为心经实火无疑。然何以投犀角地黄汤不效?细究之,犀角地黄汤虽为清热之剂,然其清心泻火之力不专。首诊辨证虽然大要无误,然而详析邪在何脏则欠精当。于是以导赤散加味:

生地黄30g,木通12g,竹叶12g,黄连10g,甘草9g。

童便为引。不期,一剂紫块即减半,再剂舌面红活无异矣。由此观之,“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洵非过甚之辞。

【关思友.循经辨证,桴鼓相应.四川中医,1986(4):5】

评析:本证属心火上冲于舌,其辨证用方并无大差,犀角地黄汤清心火凉血正方,为何无效?盖治实邪者,当给邪以出路,或汗、或下、或吐。心开窍于舌,今据手少阴心经与手少阳小肠经相表里,以导赤散利尿以导心火从小便而泻,其取效甚捷当在情理之中。

(五)午时崩漏案——纳支法定病位

根据十二经脉流注纳支法,午时为心经气血最旺之时,很多疾病发作和加重均发生在这个时候,若能加以重视,可以使辨证用药更加精确。

黄某,女,21,学生。1992年1月6日初诊。月经来潮近1个月未净,每天中午12点左右经量多,色红有小血块,伴心悸气短,心烦,纳差,身软乏力,平素月经正常,舌淡舌尖较红,无苔,脉细数。辨证:中午12点左右量多,此正当午时,属心经当令。脉证合参证属心气虚,因心主血脉,藏神,心气虚则崩漏淋漓不止,心悸气短,夜寐不安。治宜养心安神,益气补血,方以养心汤加减:

党参20g,白术20g,柏子仁20g,炒酸枣仁20g,阿胶15g,白芍15g,茯苓15g,当归10g,远志10g,栀子10g,甘草6g。

服3剂血止,余症均减,继服3剂,余症均消。后服补心丹数日以巩固疗效,随访未发。

【郭世英.依时辨证治崩漏三例.陕西中医函授,1997(2):42】

评析:患者久漏不止,每日在午时加重,午时为气血流注心经之时,结合脉、证,断为心气亏虚,投以养心汤而取效。

本文选自毛以林《步入中医之门·被淡忘的经络辨证》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