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黄帝内经解读(67)

【原文】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1)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2)。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3)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注释】

(1)伤寒:病名,即外感热病的总称。

(2)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巨阳,即太阳。诸阳,指督脉和阳维脉。属,统率、聚会之意。指太阳经统率人身的阳经,其经脉上连风府,而风府会聚督脉和阳维脉,所以太阳经主持人身阳经之气。

(3)两感: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发病,例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厥阴两感。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外感发热的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其中有的痊愈,有的死亡,死亡的都在六七日之间,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释,想听听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说:太阳经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隶属于太阳,太阳的经脉连于风府,与督脉、阳维相会,行走于人体背部,感受的阳气最多,所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以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一般不会死亡。如果阴阳二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难免于死亡了。

【按语】

本节论述了外感热病的名称、病因和预后,为全篇内容的提纲。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确指出一切外感热病,皆属于伤寒的范畴。将外感热病命名为伤寒,是由于寒为病因,寒在此泛指四时邪气。谓之热病,则是以症状特点命名,因为发热是外感病的共同特征,故泛称外感病为热病,目前多直接称为外感热病。本文说的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由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称广义伤寒,由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称狭义伤寒。凡因感受外在邪气而引起的各种热病,均属于伤寒范围。《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前一“伤寒”为广义伤寒,后一“伤寒”为狭义伤寒。

伤寒的预后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和伤寒的类型,文中“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说明寒邪侵袭人体,邪气虽盛,但正气未衰,邪正交争,阳气郁遏于肌表而发热,故热势盛,但“热虽甚不死”。治用汗法,汗出邪散,诸证皆除,预后良好,即“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热虽甚不死”,一般属于六经伤寒单经受病。而两感于寒,是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邪气壅盛,充斥内外,伤及脏腑营卫气血,邪盛正衰的外感病重证,若救不及时,则“必不免于死”,预后较差。文中“死”与“不死”是指病情轻重,预后好坏。热病重者,若救治及时得当,亦有生机。从治疗的角度,论述外感发热是邪正交争,正气不衰的表现。在外感病的不同阶段,由于邪正双方力量消长不同,其热型有别。发病初期,邪正交争于肌表,表现为恶寒与发热兼见的热型;若争于半表半里,表现为寒热往来的热型;若邪正交争于里,正气未伤,势均力敌,表现为但热不寒,或为壮热,或为日晡潮热等;倘若正气已伤,阴精不足,则会有暮热早凉或夜间更甚。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的热型判断邪正的盛衰及疾病发展中所处的阶段。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