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戏剧高潮,体会戏剧特点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戏剧知识,熟悉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戏剧的矛盾冲突。
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窦娥的形象及社会意义。
4.文化传承与启示:了解元杂剧特点与社会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民间故事之《窦娥冤》: 元朝时候,楚州有一位姓窦的秀才窦天章,妻子早去世,生活艰难,不得不向同乡的蔡婆婆借银子,勉强将女儿窦端云拉扯到七岁。
蔡婆婆丈夫去世得早,但家里留下不少家产,一直做着借给别人钱款收取利息的生意。她家里有个小儿子,和窦端云差不多年纪。
蔡婆婆觉得窦天章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提议只要将窦端云嫁给她的儿子,之前的钱款就一笔勾销。而她会资助窦天章去京城赶考,等当上大官回来接他们。窦天章答应了。
小端云虽不舍,但没有办法,就这样留在蔡家,窦天章则上京赴考。蔡婆婆把端云改名为窦娥,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呵护她,一家人其乐融融。
蔡婆婆的儿子和窦娥长大后,两人便举行了婚礼,小夫妻幸福甜蜜。可惜结婚两年后,窦娥的丈夫生病去世。留下蔡婆婆和窦娥两个寡妇,非常冷清。窦娥年纪轻轻没了丈夫,许多人都为她感到可惜。不少找窦娥提亲。但窦娥品质坚贞,丈夫去世之后,只想好好服侍婆婆,拒绝了所有人。
一天,蔡婆婆出门向一位姓卢的医生讨要钱款。卢医生是一名医术差劲、治死过人的缺德医生。他没钱还债,就打起了坏主意,他把蔡婆婆引诱到郊区,准备用绳子勒死她。幸好有一对张姓父子路过,救下了蔡婆婆,询问蔡婆婆委因。蔡婆婆和盘托出,并说家里又只有一个死了丈夫的媳妇,两个弱女子在家,总是被人欺负。”
张家父子一听,两人心里都产生了邪恶的念头。张老头装作惊喜的模样说道:“哎呀呀,这可真是太巧了!正好我的妻子也过世了,儿子还没有娶媳妇。既然你们婆媳二人也是寡妇,不如和我们一同结伴,你嫁给我,你媳妇嫁给我儿子多好呀。”
“这可不行。”蔡婆婆连连摇头,“我一定会重金报答你们。可我们没有改嫁的念头。”如果能娶到蔡婆婆,张家父子就可以获得她的全部财产。否则,哪怕蔡婆婆给再多报酬,也满足不了他们的贪欲。
张家父子拿起地上的粗绳子,恶狠狠地威胁蔡婆婆,“你要是不答应,我们现在照样可以把你勒死。”蔡婆婆实在没办法,只好先把张家父子带回家里。
窦娥看到婆婆带回两个眼神狡诈的陌生男人,心里十分警惕。她听蔡婆婆说了事件经过之后,坚决反对改嫁的事情。可不耐烦的张家父子已经闯进宅子,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住了下来。胆小的蔡婆婆赶不走他们,只能让他们住下。
蔡婆婆不久生病了,窦娥日夜照顾。张家父子因为窦娥的坚决反对,始终没能娶到婆媳两人。便心在歹计。
张驴儿先告诉窦娥蔡婆婆想吃羊肚汤,之后趁着窦娥买菜的时间,跑到卢医生处,威胁他,弄了一份毒药。张驴儿偷偷在窦娥煮的汤里下了毒,不知情的窦娥将汤送到了蔡婆婆的房间。可是病重的蔡婆婆根本不想吃羊肚汤,平日里香气四溢的羊肚汤,现在闻一闻就要呕吐。羊肚汤的香味吸引了在院子里溜达的张老头,张老头抢过窦娥手里的碗,把汤喝得一滴不剩。一会儿,张老头心便口吐白沫,没气了。
窦娥和蔡婆婆惊讶极了,给蔡婆婆的汤里居然被下了毒药,这是怎么回事?正在两人发愣的时候,张驴儿一边号啕着一边冲了进来。
“你们婆媳联合起来害我父亲,我要去官府告你们杀人。”
“明明是你下毒想要害我婆婆。告官就告官,我们才是有理的一方!”窦娥一点也不害怕张驴儿的诬陷,她坚信只要自己没干过坏事,就不会被冤枉。
可这世间的法则并不是永远公平的,被买通的断案县令根本不听窦娥的解释,只管给窦娥和蔡婆婆打板子。为了保护蔡婆婆,窦娥只能含着一肚子冤屈,无奈地承认是自己毒杀了张老头。可怜的窦娥就这样被推上了断头台。她娇小柔弱的身子外套着麻袋一般的灰色囚服,台下的乡邻们纷纷对着她指指点点。又有谁理解窦娥满腹的冤情呢?
窦娥咬紧嘴唇,骄傲地扬起下巴。她没有错,她对得起父亲,对得起丈夫,也对得起婆婆。她无愧于天地,无愧于正义,更无愧于自己的心,即便是死亡,也是慷慨赴死,没有任何人可以迫使她低头。
“我窦娥与天地立誓,如果我真的是被冤枉的,就请在我死后实现我三个愿望。”
“第一,挂丈二白练在我面前,若我当真冤枉,就让我的血全部溅上白练,绝不在尘土上落下半点。”
“第二,现在是酷热的六月,若我当真冤枉,就降下漫天飞雪,将我的尸身覆盖。”
“第三,楚州一直雨水充足,若我当真冤枉,就让楚州干旱三年,一丝雨水不落。”
话音刚落,刽子手一刀斩下了窦娥高扬的头颅。鲜血疯狂迸溅,果真和窦娥之前说的一样,全部喷洒在了高挂的白练上。
原本闷热难耐的盛夏,突然阴云密布,悲风咆哮,飘落起鹅毛大雪,转眼覆盖了大地。大家都冻得瑟瑟发抖。
过了三年,楚州遇到百年难遇的大干旱,为了治理干旱问题,考上功名的窦天章再次回到了楚州。由于蔡婆婆给窦娥改了名字,搬了家,窦天章在楚州四处打听,没有找到女儿的下落,倒是听说了有关窦娥的故事。
他感觉这个叫做窦娥的女孩有些亲切,便用心查询了一些资料,惊讶地发现,窦娥正是他的女儿端云。本想要将端云一家接到京城生活。万万没有想到,等他光荣返乡的时候,端云已经成为卷宗里记载的杀人凶手。
这件事情一定有问题,窦天章仔细翻看卷宗,找到了疑点:窦娥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怎么拿得出毒药呢?更何况,他的小端云是一个心性善良、信念坚定的孩子,绝对不会做出杀人的行径。他必须要替窦娥查明真相,还女儿一个公平,让她的灵魂得以解脱。
为了替女儿平冤,窦天章重新开庭审查案件,将蔡婆婆和张驴儿一同叫到衙门问话。
“你们知道谁那里有毒药吗?”窦天章询问两人。
“普通人家没有毒药的,只有城南的卢医生会配置毒药。”蔡婆婆抢着回答。
窦天章立刻派人把卢医生抓了过来,卢医生胆子很小,一张口就把张驴儿供了出来,“是张驴儿找我买的毒药。”
这一下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当年窦娥说得没错,的确是张驴儿想要毒害蔡婆婆在先,没想到意外毒死了自己的父亲,还将罪责诬陷到窦娥头上。真凶落网,背负冤屈的窦娥终于得到解脱。一场春风带来细雨,浸润了楚州干旱了三年的大地,枯瘦的枝丫久违地再次披上绿衣。窦天章打开窦娥被野草遮蔽的墓碑,将女儿的骨灰带回了京城。
[解题]《窦娥冤》原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的著名戏曲作家关汉卿的作品,《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代表作。清代作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认为它“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之首”(其他三位: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他一生的创作极其广泛,他的杂剧的类型很多,有悲剧,有喜剧,大多数都是揭露了当时的黑暗腐朽的统治,因为在当时,他是一位能够接近群众的普通的下层医生,这也是他的作品的主题主要以揭露当时的腐朽的政治为主的原因,而做编剧和演出类的活动只是他的兼职和谋生的手段,虽然是兼职,但是他的作品确是熠熠生辉,除了《窦娥冤》之外,他的《望江亭》、《单刀会》也非常的有名,而最著名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莫过于《窦娥冤》。
(二)任务一:了解戏剧知识,熟悉文本内容。
[提问]分角色朗读课文,概括节选第三折戏剧的情节,疏通难懂句意。
[明确]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提问]齐读曲牌“端正好”,此曲中哪些词语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
[明确]“没来由”“不提防”可见窦娥无辜受冤,是蒙冤。“动地惊天”表明她冤屈之深。难怪窦娥临刑前不禁要将天地生埋怨。并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提问]试读揣摩“滚绣球”,窦娥为何埋怨天地?
[明确]对天地的情感态度变化:信赖——怀疑——控诉——悲愤。
窦娥和婆婆相依为命,二十岁的她只想安安分分守寡、苦度青春,但做个顺民却不得,“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
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怨恨天地,实为诉说自己蒙受冤屈,控诉黑暗的世道。
源于受封建神权思想严重影响。窦娥相信天地,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但在现实面前,她逐步觉醒,并看清社会本来面目。她强烈抨击天地鬼神实质上是对封建官府,对社会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
源于对天命的认同,天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秩序,如果这个秩序不能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人们往往感到绝望。这个时候文人会选择佯狂避世,普通人会呼天抢地,怨天怨地。
[提问]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控诉天地就是大胆的抗争,可为什么又屈招呢?又怎么甘心忍受这冤屈?这样做的代价可是牺牲生命。
[明确]屈招是怕婆婆受刑,不走前街走后街是怕怕婆婆伤心,临刑前对婆婆的叮嘱——见其善良。作者刻画的窦娥心底越善良美好就越显出价值,显出冤屈之深。善美却蒙冤又忍冤,令人悲愤。人们不由不为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做童养媳,二十岁就守寡三年,遵守礼法、苦度青春的弱女子挥洒同情之泪。
[提问]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①体现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
②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
③可以增强悲剧气氛,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黑暗,无公道可言。
[提问]含冤的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强烈,层层深入,是全剧的最高潮。各有什么目的?
三桩誓愿应验了两桩。现实生活中这反常的情况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封建迷信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明确]①血溅白练——彰显冤情。六月飞雪——还我清白。亢旱三年——惩治邪恶。
②不是迷信。从观众来看,符合中国百姓善恶有报的心理,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从主题思想来看,虽然不合生活逻辑,但合乎人情,有力地再现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美好愿望;从人物形象刻画来看,表现了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作者借此表达对社会的腐败黑暗的憎恨之情。
从艺术上看,大胆想象、夸张属于浪漫主义手法,让生活中不可能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得以实现,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并表达美好的愿望,符合传统文学的习惯。也让苦难中的人们悲苦的心理得到一丝慰藉——屠刀砍了窦娥头,但砍不倒天理;邪恶毁了窦娥人,但压不住正义。
[提问]有人认为窦娥是善良的野蛮人,她的誓愿“六月飞雪,楚州亢旱”是一种复仇,一种盲目的野蛮的报复,将一己私仇扩大至整个楚州之人,你如何认识这种看法呢?
[明确]这涉及美学问题,即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实用价值是理性的,强调道德的善恶;审美价值是感性的,注重情感的表达。
文学欣赏是以情感人,当观众沉浸在戏剧的氛围中,完全忘记了其他利害关系,为她而悲,为她而恨,这就达到戏剧的教育目的。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窦娥冤》,就不会去考虑这一番誓愿究竟会造成多少人的伤亡,究竟会造成多大的财产损失,而只会为她的悲而悲,为她的恨而恨。如“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激起人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秦王朝暴虐统治的愤恨,但我们不会去质疑这一情节的真实性,更不会去想孟姜女哭到长城后,使多少百姓遭殃。
[提问]窦娥发三桩誓愿与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是否矛盾呢?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
第一,这是窦娥这一形象的特点所决定的。
窦娥并非是一开始就对官府有着清醒的认识,而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走上反抗的道路。她先是而后又年轻守寡,被张驴儿父子恃强霸占,再加上太守桃杌的严刑逼供,把窦娥推向悲剧的结局。这一步一步的逼迫,也使得窦娥善良的性格越来越坚强。不答应张驴儿的逼婚时,她抱着守贞洁的道德观念。在被张驴儿以父死相要挟时,她对官府还抱有幻想。但在遭到桃杌的毒打后,这一幻想就消失了,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所以,窦娥一方面是一个善良的女性;一方面她又由一个善良的弱女子,一步步发展为以生命控诉封建社会的壮烈女性。
第二,也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三)任务二:分析窦娥形象及其悲剧的原因。
[提问]戏剧中的窦娥是一位什么形象?
[明确]1.勤劳善良、孝顺贤惠,饱受封建压迫与推残,充满反抗精神,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劳动妇女形象。既刚强又软弱;既恪守封建道德又不满封建制度;既相信官府又痛恨官吏;既痛恨封建社会又寄希望与天地这样的矛盾的人。
2.自怨自艾,性格单纯,对官府抱有幻想,在反抗这个社会的背后,她不在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维护封建礼教的尊严,只是想给自己树立起一块贞节脾坊。
[小结]用一个字来概括窦娥的形象:美,剧本中没有她外貌的描写,可我们却实实在在感觉到美的存在。美和善本来是中华民族弘扬的优秀品质的,可现在却成了杀死窦娥的刽子手,可以说千古奇冤。
[提问]窦娥勤劳、善良、孝顺、安分、刚烈,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女性被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张驴儿父子。他们救人纯属巧合,救人之后立即乘人之危,贪财好色,厚颜无耻,品行恶劣,是社会黑暗势力的代表。(窦娥悲剧的直接责任者)
②太守桃杌。他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是贪官污吏的代表。(窦娥悲剧的主要责任者)
③庸医赛卢医。他欠债不还,且要勒死蔡婆婆;张驴儿求取毒药,明知是去害人,但因有把柄在张驴儿手里,仍然把药给了张驴儿。(既是造恶者,又是助恶者)
④其父窦天章。为追求功名不惜将女儿典押给蔡婆婆。(窦娥悲剧的间接责任者)
⑤蔡婆婆,善良但逆来顺受,怯懦,动摇,面对张驴儿父子的强娶动摇不定。(窦娥悲剧的间接责任者)
[提问]本文采用哪些表现手法?
[明确]1.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三桩誓愿,浪漫主义手法使窦娥形象更加突出,反抗精神更鲜明;使主题思想更深刻,矛盾冲突更激烈;使故事情节更生动,悲剧气氛更浓烈。
[补充]《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借用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引出石头的来源,为宝黛的悲剧爱情蒙上奇异的色彩。又如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借梦境点明小说的总纲和故事的结局。这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运用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东海孝妇。运用典故不仅仅成为窦娥抒发冤情的手段,而且也为我们走进窦娥内心世界,聆听她的怨愤,打通了情感之路。
[总结]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以及在它的庇护下流氓恶棍的横行,反映了人民深重的苦难,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元朝是游牧民族蒙古人建立的王朝,虽然元朝统一了全国,但是他们却把人分成了四种,蒙古人最高贵;以西域人和较早归附蒙古的色目人为次;原金朝境内的契丹、女真族、汉族等称为汉人,为第三等;最底层是原南宋境内各族人民,被称之为南人,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再加上统治阶层内部权利斗争不断,贵族们为了享受横征暴敛。残酷的高利贷、腐败的吏治、混乱的社会秩序,底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这个社会的反抗,窦娥有着极其强烈的信念,且不愿放弃,但她不为现实所容,这也是窦娥悲剧的原因。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