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一个关于桥的故事。
这座去年年底合龙的桥,叫澜沧江特大桥,虽然在工程上创造了三项世界第一,在世界最高桥梁网上排名第7……
大桥合龙的新闻却显得有些低调……
在外国视频网站youtube上,那可是另外一番热闹讨论
大家的感想都很直接……
有一位名叫“Rustic Box”外国网友突然想到,这样的“疯狂工程”,有没有考虑过后期维护?
他得到了视频发布者的认真回应:
划重点: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100年不需要维护。
简直是基建狂魔的又一imba技能
这位网友也被刷新了认识……
闻一哆查阅资料时发现,这样的技能点,并不是一天习得的,实际上,我有一句“自古以来”,不知当讲不当讲……
下面这张图上,能看出一些端倪,在澜沧江特大桥的左下方,还有一座较小的公路桥霁虹桥。
这座霁虹桥大有来头,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索桥,也是世界最早的铁索桥。
澜沧江两岸山大谷深,悬崖峭壁,险滩众多。几千年来,为征服这一天险,两岸居民开辟了无数渡口,架设了许多桥梁,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就是“兰津古渡”(大致就在上图所示江面)。
兰津古渡是走永昌道的必经之路,霁虹桥就建在渡口附近的两座桥墩之间。
▲1903年拍摄的霁虹桥。
霁虹桥还是著名的“博南古道”的要冲,中国境内曾经有三条丝绸之路,分别为西北、西南两条陆上丝路,南方的海上丝路。
其中,西南方的丝路发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便已开通,比西北的丝绸之路早了两个世纪。
西南丝路在汉代时称为“蜀身毒道”,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身毒是印度的古称)。其中,从大理往西出发的博南古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开通于公元前105年,汉、晋称“滇缅永昌道”,后来被称为“博南古道”。
▲霁虹桥跨越保山附近的澜沧江
兰津渡在东汉永平年初,就曾架起一座藤蔑桥,在南诏(738年—902年)时建有竹索吊桥,元代曾换成木桥,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改建铁索吊桥,名“霁虹桥”。
相传古时每天清早桥亭大门未开时,等候过霁虹桥的商旅、人马以排成五、六里长的队伍。
徐霞客曾过霁虹桥,在《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写道:
(铁索桥东)临流设关,巩石为门,内倚东崖,建武侯祠及税局;桥之西,巩关亦如之,内倚西崖,建楼台并记创桥者”。此桥为“迤西咽喉,千百载不能改也。
今天的铁索桥为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建造,康熙亲题“虹飞彼岸”,在东岸增辟“御书楼”。
此后,大桥铁缆常蚀,兵祸常生,屡坏屡修。
▲老照片中霁虹桥
根据1981年实测,霁虹桥总长113.4米,净跨径为57.3米,桥宽3.7米。全桥共有18根铁索,底索16根,承重部分是4根1组共3组,扶拦索每边一根。
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里记载,“霁虹桥是世界现存的唯一最古老的铁索桥。”
在明朝以来的数百年中,霁虹桥十余次被冲水冲毁,重建和大修20余次。1986年10月12日,洪水高出桥面7米,将霁虹桥15根铁链冲断,桥亭冲毁。
1998年7月至1999年6月,在原桥上20米处重新架设成长120米、宽2米的钢索木面板桥,取名'尚德桥',但后来人们仍然称之为霁虹桥。
▲尚德桥,后来人们仍然称之为霁虹桥。
▲尚德桥(霁虹桥)。旁边老霁虹桥的遗址依稀可见。
▲尚德桥(霁虹桥)背后的摩崖石刻上雕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词,其中“西南第一桥”清晰可见。下方就是曾经的博南古道。
▲尚德桥(霁虹桥)的桥面。由于建桥费用为民间募捐,因此显得很简陋。但正由于有了尚德桥(霁虹桥),使得博南古道能够继续跨过澜沧江。
2002年澜沧江实施水电开发,小湾电站在澜沧江中游河段开工建设,霁虹桥所在位置水位将大幅上升。作为补偿工程,决定在尚德桥(霁虹桥)上方建设一座新的铁索钢板吊桥。
2006年3月31日,善德桥复建项目正式启动,设计为单跨柔性钢悬索桥,建于尚德桥(霁虹桥)上游一百米处,比原桥高出许多。工程于2006年3月开工,于2007年1月15日交工,名称仍然叫做霁虹桥。
▲2002年1月20日小湾水电站正式开工,2004年10月25日实现大江截流,2005年12月12日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2008年12月16日实现导流洞下闸蓄水,2010年3月8日大坝全线浇筑封顶,最大坝高294.5米,世界最高的300米级双曲拱坝正式诞生。此时的尚德桥已被澜沧江的滔滔江水悄然淹没。
▲新霁虹桥长199.34米,桥面净宽5米,可以通行汽车,单车道,限载20吨,造价772万元。
▲2007年以后,江上出现两座霁虹桥,距离江面近的那座是尚德桥,上面的一座是新霁虹桥。摩崖石刻、博南古道和老霁虹桥的遗址已十分破落。两座霁虹桥共同跨过澜沧江。底下的一座已经无法通行,并且很快就要消失在江水中。新霁虹桥接过尚德桥(霁虹桥)的接力棒,成为博南古道跨越澜沧江的必经之路。
▲水少的时候,老霁虹桥、尚德桥(霁虹桥)的原址有时候会露出水面。尽管两座桥的桥面都已不复存在,但老霁虹桥的石基和尚德桥(霁虹桥)的墩台都仍然矗立。
已经不知影踪的藤蔑桥、竹索吊桥、木桥、江水下面的两座霁虹桥、江上屹立的新霁虹桥、正在建设的澜沧江特大桥,甚至中缅油气管道,为什么都要往这条“博南古道”上的“兰津渡”走呢?
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徐霞客的那段游记,铁索桥东“临流设关,巩石为门,内倚东崖,建武侯祠及税局;桥之西,巩关亦如之,内倚西崖,建楼台并记创桥者”……
此桥为“迤西咽喉,千百载不能改也”。
所以,今天即将建成的,“至少一百年不需要维护”的澜沧江特大桥所用到的技能点,并不是一天炼成的,对于“基建狂魔”来说,一百年,似乎也并不是太长的时间。
澜沧江特大桥是大瑞铁路(大理至瑞丽)的咽喉,规划中的中缅铁路将延伸至孟加拉湾出海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