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胡希恕经方理论证治经验【第十五章〈半夏汤类方〉】

1、小半夏汤方:(方剂组成)半夏 15 克,生姜 12 克。(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半夏下气逐饮,生姜温中降逆,故治胃中有水饮而呕逆者。 《痰饮咳嗽病》第 28 条: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注解:呕吐丧失胃液,故呕家本来应渴,渴者乃饮去胃中干的为候,依法则呕当止,故谓渴者为欲解。今呕反不 渴,则胃中有水饮不去甚明,故以小半夏汤主之。 《黄疸病》第 20 条: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注解:欲自利,指小便不多而有欲自利之情。 黄疸病多属湿热,一般宜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等祛湿除热的治法为常,今小便不红赤,而且有欲自利之情,乃 湿盛少热之证,腹满而喘显系多饮逆迫为候。此但宜利其小便,慎勿以苦寒药下之除其热,除热则必使胃虚饮逆 而哕,哕者宜以小半夏汤主之。 《呕吐哕下利病》第 12 条: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注解:有声有物则谓呕,无声有物则谓吐。凡诸呕吐而饮食不得下咽者,小半夏汤主之。 按:本方为治呕吐的主剂,乃医家所周知者,不过本方所治应以胃有水饮为主,呕而不渴,饮食不得下咽,皆胃 有饮的证候,为应用本方的标的。又本方虽能治哕,但亦限于水饮冲逆的为证,否则非其所主也。眉棱骨痛不可 忍,世所谓痰厥者,其实亦饮气逆迫所使然,故用本方亦验。 (辨证要点)呕逆或头痛,口不渴者。 2、生姜半夏汤方:(方剂组成)半夏 15 克,牛姜汁一杯 (用法)以水三杯煎半夏,取二杯,再入姜汁上火煎取一杯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呕哕一服得止者, 停后服。 (方解)此于小半夏汤大增生姜的用量,故治小半夏汤证而饮剧甚者。 《金匮要呕吐哕下利病》第 21 条: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 汤主之。 注解:水饮逆迫胸中,因致其人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而心中闷乱无奈何者,宜生姜半夏汤主之。 (辨证要点)小半夏汤证而饮剧者。 3、小半夏加茯苓汤方:(方剂组成)半夏 15 克,生姜 12 克,茯苓 10 克。(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小半夏汤再加茯苓,故治小半夏汤证而有茯苓证者。 《痰饮咳嗽病》第 30 条: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注解:卒呕吐,谓突然呕吐也。心下痞,为有水饮所致,故以膈间有水饮明之。头眩心悸亦皆水饮的征候,因以 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痰饮咳嗽病》第 41 条: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注解:先渴饮而后呕吐者,为水停胃中不清,此属饮家而非消渴,治宜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按:本方治渴呕有似五苓散证,不过五苓散证渴甚,而呕急。本方证则渴轻,而呕缓。 (辨证要点)小半夏汤证又见心悸头晕者。 4、半夏干姜散方:(方剂组成)半夏、干姜各等分 (用法)上二味杵为散,每取 10 克,浆水一杯半,煎取半杯,顿服。 (方解)此于小半夏汤以干姜易生姜,虽亦治呕逆,但偏于治寒。 《呕吐哕下利病》第 20 条: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注解:干呕无物,只吐涎沫,此胃中有寒饮,半夏干姜散主之。 (辨证要点)干呕,吐涎沫而属胃虚寒者。 (验案)赵某,男性,22 岁,首都机场医院病历 471,初诊日期 1965 年 5 月 27 日。反胃呕吐已 2 月余,食后胃脘 胀满,恶心,口干多饮,有时脘腹疼、胸闷或痛,腹部常怕冷,大便溏。服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六剂,诸症不减, 反见吐酸水,苔薄白,脉浮弦。此为寒饮停胃,胃气失降,服温药和胃,正邪相争,邪即上越,因见吞酸。应专 于温胃,与半夏干姜散:半夏 30 克,干姜 30 克。结果:上药共研细面,每服 2 克,一日三次,服一日即未见呕 吐,服一周,诸证已。 5、大半夏汤方:(方剂组成)半夏 18 克,人参 10 克,白蜜 15 克。(用法)以水四杯合蜜搅匀,内二味,煎取一杯, 顿服。 (方解)半夏下气逐饮,人参补中益气,复用白蜜助人参以安中,同时又解半夏之毒,故此治胃虚有饮、宿食不化 而呕吐者。《呕吐哕下利病》第 16 条: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注解:胃反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病证言。若胃反的呕吐证,大半夏汤主之。 按:小半夏汤证不食亦吐,甚者食不得下。而大半夏汤证,食后则吐,不食则不吐。此二方应用主要鉴别点, 《外 台秘要》谓“本方治呕,心下痞硬者”是就药物的主治以说明本方证,可从。 (辨证要点)胃虚之心下痞,呕吐者。 6、干姜半夏人参丸方:(方剂组成)干姜10 克,人参 10 克,半夏 18 克。(用法)共研细末,以生姜汁及米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若作煎剂,可于上药加生姜 10 克。 (方解)此合小半夏汤和半夏干姜散为一方,逐饮止呕俱较有力,复加人参则更含有理中汤意,故治呕吐而心下痞 硬者。丸药效缓。但施于妇人妊娠恶阻,反较稳妥。 《妇人妊娠病》第 6 条:妊娠呕吐不止,干姜半夏人参丸主之。 注解:妇人妊娠恶阻剧甚,服其他治呕药而呕吐还不止者,宜干姜半夏人参丸主之。 按:后世方家多谓半夏害胎,干姜为热药妊娠尤当禁用,但常以本方治此证屡验,并无一失。但本方并不只限于 妊振恶阻,凡有此证即使男人亦宜用之。 (辨证要点)呕吐甚而心下痞硬者。 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方剂组成)厚朴 24 克,生姜 24 克,半夏 15 克,炙甘草 6 克,人参 3 克。(用法) 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生姜半夏汤加大量厚朴以消胀满,加甘草人参以补中虚,故治生姜半夏汤证腹胀满而中气虚者。 第 66 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泣解:发汗不得法,伤及中气而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按:1972 年曾治中年妇女,体丰腹大形似腹水,而详查无腹水,因胀满不能食,已多年不愈,其脉沉细,苔薄 白润。乃与本方,连服十余剂即愈,为效之速,出乎意料,因附此以供参考。 (辨证要点)中气虚之腹胀满者。 8、半夏厚朴汤方:(方剂组成)半夏 12 克,厚朴 10 克,茯苓 12 克,生姜 12 克,干苏叶 6 克。(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小半夏加茯苓汤更加厚朴、苏叶消胀行气之品,故治小半夏加茯苓汤证而满闷气结者。如以苏子代苏叶 更良。 《妇人杂病》第 5 条: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注解:咽中如有炙脔,指咽中如有炙肉粘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即自觉的一种神经症,为痰气郁滞所致,故 以半夏厚朴汤主之。 按:此证不限妇人,男人亦多有,但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此证。若以咽中不利和胸闷满为目的,可活用于不定的 神经证均有良效。曾治一年老妇人,经常冒眩,发则但卧不能起,胸闷咽塞,不进饮食,口舌干燥,与本方加生 石膏获速愈。又本方开胃进食、消胀止呕,用于胃病的机会亦多。他如伤风、咳嗽适证加桑白皮,栝蒌、橘皮、 杏仁之属亦有捷效。 (辨证要点)痰饮气结所致胸满,咽堵,咳逆者。 (验案)黄某,女性,38 岁,病历号 67951,1966 年 2 月 12 日初诊。一周来咳嗽,吐白痰,咽痒胸闷,口干不欲 饮,两胁胀,服汤药数剂而不效,苔白厚腻,脉滑细。证属痰饮上犯,肺气失宣,治以化饮宣肺降逆,与半夏厚 朴汤:半夏 12 克,厚朴 10 克,茯苓 12 克,苏子 10 克,橘皮 15 克,杏仁 10 克,桔梗 10 克,生姜 10 克。结果: 上药服二剂,咳即止。 9、旋覆代赭汤方:(方剂组成)旋覆花 10 克(包) ,人参 6 克,生姜 15 克,代赭石 3 克,炙甘草 10 克,半夏 15 克,大枣 4 枚。(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覆花温中健胃而下结气,代赭镇虚逆,半夏、生姜降饮逆,人参、甘草、大枣安中养正,故此治胃虚有饮 而有诸呕逆证者。 第 161 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注解:伤寒经过发汗或攻下等法治疗,伤寒证虽解,但胃气大虚,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谓服其他药而噫气 还不除也,宜以旋覆代赭汤主之。 按:胃虚极,客气结于心下,大便不通,气逆不降者,不限于噫气一证,呕哕噎膈诸证本方亦有良效。但心下不 痞硬者,用之则不验。常以本方加乌贼骨,治十二指肠溃疡心下痞硬、疼痛、噫气而大便秘者亦验,读者试之。 (辨证要点)心下痞、噫气呕逆者。 (验案)白某,男性,48 岁,病历号 17044,1965 年 1 月 17 日初诊。胃脘痛胀、心下堵闷已三年,经检查诊为“十 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经多治不效。据现症有噫气呕吐、口干不思饮、苔白腻,脉沉弦细。知为胃虚有饮, 故以益胃化饮治之,与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 10 克(包) ,生赭石 10 克,党参 10 克,生姜 15 克,炙甘草 6克,半夏 15 克,大枣 4 枚,乌贼骨 15克,川贝母 10 克。 结果:服三剂知,六剂诸症减轻。 10、泽漆汤方:(方剂组成)半夏 12 克,紫参 12 克,泽漆 60 克,炙甘草 6 克,生姜 12 克,白前 12克,黄芩 6 克,桂枝 6 克,人参 6 克。(用法)先煮泽漆,汤成去滓,内余药,煎取一杯。二煎再取一杯合之,分四次服至夜 服尽。(方解)既以泽漆利水于下,复以半夏、生姜逐饮于上,使顽痰宿饮不得复留。另以参草安中,黄芩除热,紫参、 白前散结止咳,桂枝镇气冲,故此治痰饮咳逆而无外感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 8 条: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注解:见厚朴麻黄汤方。 按:痰饮咳逆兼有外邪者,宜依证选用厚朴麻黄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治之。若无外邪,寒多者,则宜苓甘 五味姜辛夏辈。若多热者,宜本方。 11、苦酒汤方:(方剂组成)半夏 14 枚,鸡子 1 枚(去黄) ,苦酒适量 (用法)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方解)半夏除痰涎,并主咽喉肿痛,复以苦酒之酸以敛疮疡。蛋清之润以利音声,少少咽之。不但易下,而且使 渍患处,实治咽中生疮的妙法。 第 312 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注解:咽中伤,生疮,以至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按:此非真少阴病,而所以冠之以少阴病者,与半夏散及汤方证的取意同,可互参。 (辨证要点)咽干痛,声哑表证不明显者。 按:本方常用于治疗外感后、或多语而致声音嘶哑。煎药可改用铝勺,砂锅(更好) ,先用米醋适量煎半夏 15 克,约 5 分钟,然后加入等量鸡子清,看变白浊即离火,放磁碗中,放冷,频频抿服。抬愈尤多,不再举例。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