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365·
·第一章 生气通天·
·第七节 历法·
三、四时二十四气(032)
(一)四时。
1、四时的成因。
春夏秋冬四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古人的“观象授时”。如《尚书·尧典》所载,以黄昏时分星、火、虚、昴四中星出现在南方天空,分别确定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又如《鹖冠子·环流》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在天文上,四时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且与其自转的平面有一个23°26′的夹角,因而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接收的太阳热量不同,于是形成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四时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也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2、春夏秋冬释义。
(1) 春。春字从丰从日,意为草木逐日生长。春字的篆书写作“萅”,亦作“旾”。《说文》:“萅,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又“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一说“春者蠢也”,蠢,虫类蠕动貌。
春天是阳气启升的季节,也是耕种的季节,万物生长。一年之春犹一日之晨,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故春天的时位为东,东方应木,木主生发。
(2) 夏。夏从【一自】从夊。《说文》:“【一自】,头也,象形。”这个字是“首”或“面”的省字,其中都有一个“自”字,自者鼻也,有“基准”之义。古人以南为正,以南为阳,正南方是基准方向。夊(zhi)在这里不是反文旁的“攵”,正确的写法,一捺的起笔是出头的,《说文》解为“象人两胫有所躧(束扎)也”,止步的意思。所以夏是“南面止步”的意思,也即“持续面向南”。
另外,夏字的篆体,《说文》解为:“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頁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夏的小篆尤其是金文就是人的象形字,所以,夏字的本义是人,也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如华夏,诸夏。
夏季阳气渐至极盛,万物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夏的时位为南,南方应火,火性炎热而上。
(3) 秋(龝)。大篆的龝字,龟下面还有一个火字,小篆省龟为秋。《说文》:“秋,禾榖熟也,从禾龟火,省声。”禾即谷物,龟指龟卜。古人春天耕种时烧灼龟甲以卜收成,秋收时就能得到应验。
秋天是庄稼成熟收割的季节,与春天有因果联系,春种因,秋收果,所谓秋后算账嘛。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一派肃杀气象,犹一日之太阳西落,凉意袭人。故秋天的时位为西,西方应金,金主收敛。
(4) 冬。冬从夊从仌。夊是两腿被束扎的形象,原义是止步,引申为“终止”。《说文》:“冬,四时之尽也。”冬的字形与夏相反,冬字夊在上,夏字夊在下;夏字上头下足,为面南止步,则冬字为面北止步。
金文的冬字很有意思,在“夊”的中间有一个“日”字,表明阳气被包裹起来了。小篆出现时,把金文当中的“日”去掉,在下面加了一个“仌”(古冰字),不见太阳只见冰,更加形象。后来把“仌”省为二点,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冬。
冬天阳气伏藏,阴气极盛,气温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冬天的时位为北,北方应水,水性寒凝而下。
3、四时的划分。
四时的划分,一般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二至”或“四立”为界限。
我国传统的四时划分,首先确定二分二至。古人竖八尺标杆,以日影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那一天黑夜最长;以日影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那一天白昼最长;冬至到夏至之间昼夜等分的那一天定为春分;夏至到冬至中间的那一天定为秋分。二分二至分别处在四时的仲月,称为“四正”。冬至到春分的中间那天为立春,春分到夏至中间那天为立夏,夏至到秋分中间那天为立秋,秋分到冬至中间那天为立冬。四立之日,既是四时的交节日,也是四时的起始日。立春太阳黄经为315°,立夏太阳黄经45°,立秋太阳黄经135°,立冬太阳黄经225°。每过一季,太阳黄经移动90°。
传统的四时划分以阴阳消长规律为依据,体现了阳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黄帝内经》遵循了这一规律。在此之外,《内经》又将四时分为五时,即在夏秋之交增加一个“长夏”,通常指夏历六月。长夏五行应土,在五脏应于脾。《内经》又有“无土不成时”的说法,意思是四时交接,需要经过土的转换,就是先在土那里寄上十几天,称为“寄治”,所以又将四时的四个季月(丑辰未戌)划归为土。
近代天文学从强调气候意义的角度划分四季。西方分类以二分二至作为四时的起点。气候学上又采用平均气温划分法,以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规定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秋季。这一分类法的四季长度不等,差距拉得很大。
(二)二十四节气概述。
二十四节气是中历区别于世界其它历法的最显著的特点。二十四节气完全由太阳的位置决定,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与朔望月无关。国人对二十四节气都比较熟悉,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表:
四时 |
二 十 四 节 气 |
春 |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
夏 |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
秋 |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
冬 |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
表032-1 二十四节气表
有一首歌诀可以帮助记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人通常将二十四节气称为“二十四气”,每个月包含相连的两个节气,其中处在月首的称为“节”,意思是上下月之间的交接点;处在月中的称为“气”,也叫“中气”,指月中之气(因为古人确定交节之日为一个月的开始,所以“节”后面的“气”就是中气)。二十四节气中有八个节气位置比较特殊,古人称之为分、至、启、闭“八节”。“分”指春分、秋分,表示各分春、秋二时之半,又表示昼夜等分;“至”指冬至、夏至,冬至说明寒冷已至,夜晚最长,夏至表示炎热来临,白昼最长;“启”指立春和立夏,表示一年中阳气启升;“闭”指立秋和立冬,表示一年中阳气闭藏。启、闭四个节气又合称“四立”,都是围绕阳气的生、长、收、藏而来。八节之外的其它十六个节气,可以根据字面意义结合物候气象和农时来理解。
二十四节气并不是同时确立的,而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完善的。最早可能是根据日景定出“四中”:把午时日景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最短的那天定为夏至,把二至中间那天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这二日又正好日景相等,昼夜相当。第二种说法是以黄昏时分星、火、虚、昴四中星见于南方天空分别定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第三种是以北斗斗柄的指向确定四时,如《鹖冠子·环流》所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就是说,当二至二分黄昏之时,北斗斗柄分别指向东(卯)、南(午)、西(酉)、北(子)四正向,时当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仲月”,称为“中”;而四立之时,斗柄分指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隅(维),时当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四孟月,称为“节”。《淮南子·天文训》又以日的出没位置定分至:“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至春、秋分,日出东中,入西中;夏至,出东北维,入西北维,至则正南。”
据现存史料,战国时成书的《左传》已有“八节”,其后《楚辞》、《吕氏春秋》等相继出现其它一些节气名称。据考证,二十四节气体系应形成于战国末期。有史可稽的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名称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将二十四节气与十二辰、十二次和十二律吕相配,如图032-1所示:
图032-1 二十四气斗纲图
《天文训》在叙述这种比配关系后说:“故曰阳生于子,阴生于午。阳生于子,故十一月曰冬至,鹊始加巢,人气钟(集聚)首;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荠麦亭历(葶苈)枯,冬生草木必死。”
(三)平气注历与定气注历。
我们已经知道,古人将连续两个冬至日之间的时距定为一个回归年,时长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将一个回归年平均分成二十四段,分置二十四节气,而以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斗柄指子,一阳初生),从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上考量,又习惯将立春作为岁首而厘定四时,并与物候相联系。古人将五日定为一“候”,三候共十五日有余称为一“气”,六气九十日有余为一“时(季)”,四时合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为一岁。这种以回归年二十四等分置气的方法叫做“平气注历”,这个方法一直沿用到清代。
清代以后,采用“定气注历”法,即将黄道365°分成24段,太阳视运动每经过一个时段的时间为一个节气。由于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并不均匀,所以各个节气的时间长度并不相等。春分点为黄经0°,这是一个重要的历法数据。如表:
春 |
节气 |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
公历月/日 |
02/4,5 02/19,20 03/5,6 03/20,21 04/4,5 04/20,21 |
|
太阳黄经 |
315° 330° 345° 0° 15° 30° |
|
夏 |
节气 |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
公历月/日 |
05/5,6 05/21,22 06/5,6 06/21,22 07/7,8 07/23,24 |
|
太阳黄经 |
45° 60° 75° 90° 105° 120° |
|
秋 |
节气 |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
公历月/日 |
08/7,8 08/23,24 09/7,8 09/23,24 10/8,9 10/23,24 |
|
太阳黄经 |
135° 150° 165° 180° 195° 210° |
|
冬 |
节气 |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
公历月/日 |
11/7,8 11/22,23 12/7,8 12/21,22 01/5,6 01/20,21 |
|
太阳黄经 |
225° 240° 245° 260° 275° 290° |
表032-2 二十四节气与太阳黄经对应表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与西历黄道十二宫有对应关系,如春分至谷雨为白羊座,谷雨至小满为金牛座等。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