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
苏某,女,50岁,农民,1985年3月27日初诊。主诉:双下肢麻木无力1周,加重并瘫痪3天,伴小便潴留。患者于1周前因过度劳累后,即感双下肢麻木,未曾介意。3月25日突感双下肢无力,跌倒在地,经人扶起后,不能站立,即在当地卫生院治疗2天,症状无明显好转,故来我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7/10.5kPa,面色黯黑,被迫体位,查体欠合作,口眼无歪斜,伸舌不偏,活动自如,吞咽反应存在,心肺(-),肝脾(-),腹部平坦柔软,下腹部轻微膨隆,叩诊呈浊音,肠鸣存在,双上肢活动自如,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及触觉、痛觉、温觉均减弱,膝腱反射消失。脑脊液检查:细胞数350个/mm3,糖75mg%,蛋白.5x102/L,白质72mg%,氯化物790.2mg%,血常规:红细胞310x10°/L细胞10x10°/L,中性0.74,淋巴0.26。西医诊断: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入院后经采用青霉素,维生素B1,维生素E,加兰他敏等药治疗,症状稍有缓解,患者要求出院服中药治疗,故来诊治。观其面色不华,色黯,短气懒言,倦怠乏力,腰酸肢麻,双下肢萎弱不用,不能站立,饮食尚可,大便不畅,小便潴留,舌质紫暗,舌底脉络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涩。证属气虚血瘀之痿躄证,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佐以宣上通下,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120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20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牛膝10g,杏仁10g,车前子10g,大云10g,桂枝10g,甘草6g,日1剂,水煎服。经用上方加减,服药30余剂后,患者食纳如常,大小便正常,双下肢自感有力,肌张力较前增强,继用上方合地黄饮子加味治疗2月余,双下肢感觉及肌力恢复正常,能够参加体力劳动,随访半年而病未作。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属祖国医学病痿证”范畴,临床以下肢痿弱乏力,不能步履为主要特点,古人认为,“肺热叶焦”是引起痿证的主要病理,提出“治痿独取阳明”之说,而清代王清任则以为“元气亏损”是引起痿证的主要原因,提出补气活血之法治疗。该患者是由于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营养肢体,导致瘀血阻络而发本证,故采用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使“气行则血行”,使“足得血而能步”,杏仁、车前、桂枝温阳宣肺通下,而小便自利,后期采用益气活血,补益肝肾之地黄饮子加味治疗,强筋骨,益精血,而诸症自除。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