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7年,田因齐做了齐国国君。但是,这家伙却不好好做国君,迷恋弹琴,整天在后宫弹琴玩乐,简直就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这也导致了他荒废政务。国家变得衰败起来,周围的邻居们看到这块大肥肉,让这么一个蠢人占据着,都跑过来打秋风,齐国更是连连吃败仗。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人物,给国君提意见,接下来让齐国的面貌为之一新。这个人就是齐国的一个贤士——邹忌。邹忌看着齐国衰弱下去,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满腹经纶的他不得不想办法劝解齐威王,不能这么下去了,这是亡国之兆啊。
邹忌决定好好
给
齐威王聊一聊,但是,怎么说服齐威王呢?这就需要掌握一些门道,他听说齐威王有一个爱好就是弹琴,所以,决定先从这里作为切入点。这一天,邹忌带着一把琴来求见齐威王。齐威王有一个弹琴不错的琴师来跟自己交流,赶忙请进来。邹忌见到齐威王之后,做出一副很专业的样子,又调弦又试音的,接着做出要弹的样子,但是,手却放在琴上,没有任何动作,就那么傻乎乎地坐着。齐威王看到这一幕,感到不太对,于是不懂就问:“您为什么准备好了却不弹琴呢?”邹忌一本正经地说:“大王,小民除了能弹出美妙的琴声,还对弹琴的道理也是颇有研究。”齐威王听了一愣,不由地问道:“弹琴难道还有什么说道吗?”邹忌回答说:“那是自然,弹琴的学问跟您治国安民的道理是相通的。琴上的大弦,就像是国王,要有春天般的温暖;琴上的小弦,就好比是宰相,要清澈的像潭水一样。弹琴的时候,大弦和小弦要相互配合,协调起来,这样弹出来的琴声才会好听。这弹琴的道理,跟您治国是一样的。”齐威王听完之后,顿然醒悟,觉得邹忌很有见解,便请邹忌继续说。
邹忌说:“一个国家要想治理好,关键在于国君和国相在推行政令的时候,能够遵循四季都规律一样。”齐威王非常欣赏邹忌,便请邹忌入朝堂做宰相,让邹忌为他整顿朝政,推动齐国的改革。邹忌就凭借一张破琴,几个包装出来的观点,一个烂大街的道理,一顿忽悠,被齐威王任命为相国,开始了对齐国的治理。当然,邹忌也绝不是耍嘴皮的人,在他的主持下,齐国奖励群臣吏民进谏,推崇革新政治,完善法律制度,选拔优秀人才,奖励名将贤臣,处罚奸猾小吏,同时也排除得力的大臣坚守边境,齐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强盛起来。而邹忌被齐威王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邹忌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邹忌的口才,却也是敲门砖。邹忌劝说齐威王,也确实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子霄读史感悟】我认为,邹忌给我们带来3点启示:
一、规劝别人,尤其是领导,要注意说话的艺术。如果邹忌直来直去,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批评齐威王“你看你有没有一国之君的样子?像不像一个明君……你应该……”越是这种义正词严的态度,越容易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甚至会带来杀身之祸,规劝的效果就是负面的。
二、劝说领导,一定要拐弯抹角,用简单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把道理说明白。可以说,邹忌确实非常高明,比起之前规劝齐威王的大臣,邹忌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把复杂的事情讲得简单明了,把逆耳的忠言包装起来,所以,邹忌的说服委婉而有力。
三、规劝别人,千万不要一本正经,更不要直讲自己想说的,而是要讲对方想听到,从头到尾牵着对方的思路走。邹忌从琴入手,一下子勾起了齐威王的兴趣,接下来一步步下来,让齐威王听得欲罢不能。
我们都知道,没有人喜欢被批评,但是,所有人都喜欢听别人赞美自己,所以,我们给朋友、领导提意见,一定要掌握沟通的艺术。跟领导沟通,尤其是跟领导提意见,更是如此。掌握好技巧,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小则表扬鼓励,大则升职加薪,千万不要不识时务,说不通还硬说,只会让领导反感,让人觉得不识时务,自己好心没好报,有人甚至还会丢了饭碗。一个善于管理领导的人,不仅仅会让自己职场如意,人际关系和谐,还能够让自己快速实现自我价值。毫无疑问,邹忌是一个懂得管理领导的高手,把领导的优点、弱点、情绪、资源等,为自己所用,成就领导的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你觉得是这样吗?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