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刘亚男)山西享有全国“面食之乡”的美誉。如果说面食是山西的名片,那么王张龙可堪称山西面食的名片。他不是娱乐艺人,却登上过十几家央视、卫视主流综艺节目献艺;他不是外交工作人员,但他参加过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几十项外事活动,联合国秘书长都见过他的表演。
采访中,镜头下的王张龙更像是一个杂技演员,他脚踩独轮车,蒙着双眼表演头顶削面;他将一块面团揉了几下,就开始往里吹气,面团像个气球一般就越吹越大;他表演拉面的绝活,拉出的面像龙须一样,足可以穿过一根缝衣针的针鼻。他是一位山西面食表演者。
王张龙翻开手机相册,里面满满都是他去世界各地进行面食表演拍下的照片:
2004年跟随山西省烹饪协会面食艺术表演团,在人民大会堂为多位国家领导人进行现场表演;
2008年5月2日参加中央电视台《挑战群英会》并荣获“挑战英雄”的称号;
2009年3月在中国第六届山西第五届的“全国烹饪大赛”上荣获“五项全能特金奖”和“山西省十佳面点大师”的称号,同时在山西省总工会五一劳动竞赛中荣获一等功,同年登上了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舞台;
2010年5月19日应邀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山西活动月的开幕式表演,同年的5月29日代表中国远赴韩国首尔济州岛参加了中韩文化交流月的活动;
2011年6月份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并荣获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2012年9月21日,远赴澳门在第三届餐饮博览会上用8斤面吹出直径为1.8米的面气球,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面气球吉尼斯纪录的保持者。
2014年5月王张龙参加了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中国•山西美食走进联合国”活动,并为潘基文秘书长和193个国家代表做了山西面食文化表演;
2015年录制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是真的吗?》以及央视12频道《社会与法》节目,同时在安徽卫视代表9000多万王姓家族录制了《中华百家姓》节目。
2016年随山西省人民政府省商务厅“山西品牌丝路行”赴韩国、澳大利亚、印度、非洲毛里求斯进行山西面食文化推广和宣传。
2018年春节期间,王张龙首次将山西面食文化搬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2018首届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并被誉为“山西面食文化的宣传使者”。
这份履历足够光鲜,光是央视就有十多个栏目曾邀请过他做表演。黄河新闻网采编组认为他可堪为“山西榜样”,并非因为他见过诸多大明星,上过各种大舞台,而是因为王张龙背后的故事足够励志,可堪为年轻人的榜样。
如今,在山西的不少外事活动都能看见王张龙的身影。随着王张龙龙飞凤舞般的精湛表演,不少观众在啧啧称奇之余,更对山西面食文化的渊源深厚产生兴趣。山西面食给全国甚至海外食客留下深刻印象,离不开王张龙这样的面艺表演者。
王张龙说,自己是一名地道的山西人,如今已在面食行业中度过了20个年头。
说起经历,王张龙也是“苦出身”。1998年,十六岁的王张龙离开家乡到省城打工。他说最初选择进餐饮行业的原因很简单,“饭店都包吃住”。由此,王张龙就和面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所有的小工里,他是最勤快的,别人不愿意做的他都做,别人做的他就要做好。早上六点就起来打扫餐厅,擦桌、切菜、配菜……他的勤快被师傅看在眼里,渐渐地师傅开始教他一些面案方面的知识。
师傅讲了技术自然需要练习,但店里的面都是要做成饭菜出售的,老板并不许他拿来练手。那时候的帮厨小工一个月只有几十块不超过一百块的工资,但为了能练好面案上的技能,王张龙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买了一袋面,白天按时做工、帮忙、学技术,晚上店里打烊之后,王张龙就拿这些面粉开始反复练习,经常练到深夜12点。
短短几年过后,勤学刻苦的王张龙的手艺有了很大提高,师傅时常夸他基本功练得扎实,面食做的好。单是掌握了做面条、包子、馒头之类的技艺并不能使王张龙满足,他开始琢磨一些新的花样。
到了2003年,山西第一次组织了全省面食大赛。因为颇受媒体关注,“到时候还要上电视”,于是组委会对王张龙和一些选出的选手做了一些面食表演方面的培训。这下可点醒了王张龙,他决定要在面食表演上狠下些功夫,搞出些名堂。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张龙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骑着独轮车表演踢碗的杂技节目。于是他突发奇想,他演踢碗我可以演头顶削面啊。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练成“独轮车头顶刀削面”。
对于此前从未有过杂技表演基础的人来说,如何在独轮车上保持稳定、平稳驾驭都是很难的事情,更遑论还要在头顶放一块面,表演刀削面艺。因为没有老师指点,只能靠自己揣摩,王张龙说自己走了很大的弯路,半年过去才学会怎么驾驭独轮车。
1980年出生的王张龙说,自己老被人说“长得着急了点”,其实就是那时候练头顶刀削面练得。头顶上放了面团,需要微微低下头才容易削面。可最初练习时,他需要抬起眼睛来盯着镜子,天长日久导致额头上留下了几道深深的皱纹。除了皱纹,王张龙还无数次从独轮车上摔下来,几次都把脚踝摔肿,不能走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张龙最终还是练成了。
接着,王张龙又自己创新出了“高跷呼啦圈剪刀面”“舞蹈扯面”“面气球”“甩饼”等面食杂技表演。
2006年,怀揣独门技艺的王张龙来到一家以山西本帮菜为特色的知名餐饮饭店,他想着在这他可以展现他的“独轮车头顶刀削”“舞蹈扯面”“面气球”等拿手好技,他想大家一定喜欢!
没想到,彼时的市场对餐饮的需求主要还是“好不好吃”,餐饮文化还是个比较新鲜的词儿,所以,要在吃饭的时候再花钱看一项表演的市场接受度并不算高。很少的客人会喜欢,大部分客人会拒绝,有的还会对王张龙说“滚”。一盆盆凉水把刚刚练成技艺,本来热情高涨的王张龙心里浇了个透凉。
为了打开市场,王张龙想出了“先表演后给钱”的方式,如果客人觉得不好可以不付钱。凭着精湛的技艺,王张龙还是很快打开了市场,获得食客的认可。随着表演的增多,王张龙的技艺也日益精益,甚至有食客会慕名前来,点名要看王张龙的表演。随着面食表演市场的需求大增,现在王张龙已经带出百余优秀的面食表演师傅。
王张龙说,只有过硬的技术才是立足行业的根本,否则我们将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正是凭着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用心做极致,成就自己的信念,才使他在面食表演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屡获佳绩。
“我还要继续学习,对山西面食卤料等进行进一步创新,同时挖掘更多的山西本土面食,让山西面食发扬光大,真正地走向全世界。”王张龙说。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