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温阳化湿、凉血活血法治愈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一例
温某,男,50岁。
初诊∶1989年10月23日。
主诉及病史∶乏力、恶心,黄疸进行性加重半年。
患者于1989年3月21日开始乏力、胸闷、头晕,半月后发现尿黄似浓茶,纳少、恶心、厌油,但未吐,无皮肤瘙痒。4月6日在外院查丙氨酸转换酶(ALT)800U/L,黄疸指数15U,于1989年4月7日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入院。
诊查∶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查血∶/L.以上,血清胆红素[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108/147μmol/L,总蛋白/白蛋白为64/40,抗-HBsN/S3.7,HBsAg/IgMS/N3.6,其余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抗-阴性,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PT/PA)14秒/71.7%。
入院后迭经中西药物治疗,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逐渐降至174/203μmol/L,但于7月10日BiL又升至197/248μmol/L,于7月13日开始加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38天后BiL降至51//L,随后又逐渐上升,大便颜色变浅,至9月11日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72/354μmol/L,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28天,但黄疸仍在加深,10月4日(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升至418/613μmol/L,并出现腹水。再加用FDP(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但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升至365/639μmol/L,PT/PA20.5秒/36.4%,以“慢性重型肝炎”转入我科。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中医症见∶疲乏无力,食而无味,轻度厌油,食后脘胀,渴喜热饮,便干色黄,后重下坠,小便色深黄面而自利(服用少量利尿剂),形寒肢冷,皮肤瘙痒,月圆脸,色晦暗,有肝掌但无蜘蛛痣。胃院有震水声,腹部胀满(中等量腹水),双下肢有可凹性水肿。舌体胖而有齿痕,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舌下脉增粗延长,脉弦滑。
辨证∶脾肾阳虚,血瘀血热。
治法∶温阳化湿,凉血活血。
方药∶葛根30g升麻6g炮附子6g木香9g川芎15g炙黄芪30g茜草30g豨莶30g白茅根15g黄芩15g桂枝15g全瓜蒌30g
停用原有治疗方法,辅以支持疗法(凝血酶原复合物1瓶/次,冰冻血浆200ml/次,每周各3次)。
二诊∶1989年10月26日。服用上方药3剂,大便色黄,日行两次,后重下坠感消失,形寒肢冷减轻,足心微汗,仍有腹胀,胃脘震水声不明显。舌质紫暗,苔黄厚腻。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24/441μmol/L,/L,PT/PA20秒/48.9%,原方去升麻、木香,加生石膏30g、秦艽30g。
三诊∶1989年11月2日。食欲好转,食量增加,食之有味,大便干结。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143/200μmol/L,/L,守原方。用番泻叶泡水代茶饮。
四诊∶1989年11月16日。轻度疲乏,微觉身寒,轻微脱胀,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110/158μmol/L,/L,原方加莱菔子30g、焦三仙各15g,炮附子加至9g。
五诊∶1989年11月23日。自我感觉良好,腹水消退,纳食不多。舌淡无苔。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5/87μmol/L,/L,原方加沙参15g、玉竹15g。
六诊∶1989年12月21日。无明显自觉症状,BiL45//L,/L,,续用原方药。1989年12月5日肝活检结果∶肝脏正常结构破坏,肝细胞体积变大,呈气球样变。中度郁胆,可见广泛的灶性坏死,纤维塌陷,局部形成完整的纤维隔,汇管区扩大,大量炎细胞浸润,纤维及小胆管增生,有假小叶形成。病理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重),肝炎后肝硬化。
七诊∶1990年1月5日。自述无不适,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4/54μmol/L,/L,原方去沙参,改丹参30g。
八诊∶1990年1月13日。自述无不适,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6/42μmol/L,/L,PT/PA14.5秒/65.5%,带中药方出院继续治疗。
出院后随访年余,BiL正常,偶有ALT轻度升高,但健康状况良好。
[按语]本例以"急黄肝"入院,BiL进行性加深,经多种治疗,BiL虽一度下降,但因停滞而加用激素,Bi逐渐下降。激素减量后,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迅速回升,最高时达365/639μmol/L,PA由正常降至40%以下,并出现腹水,由肝内胆汁郁积逐渐演变为慢性重型肝炎。
初诊时属脾肾阳虚,究其原因可能有二。其一,住院后一直口服或.静脉点滴大量去寒之品,导致脾虚;其二,服用激素。现代医学已证明,激素虽属助阳之辈,但停用或减量之后则可导致阳虚。患者急性起病,感受湿热之邪,其始在气,继则入血。张仲景曰;"诸黄虽多湿热,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加之瘀久化热,故有血瘀血热。
方用炮附子、桂枝温阳通阳;黄芪、茯苓益气健脾祛湿;辅以赤芍、葛根、茜草凉血活血;佐以瓜蒌疏肝、黄芩清热,药后诸症渐消,黄疸递降,PA复常。
本例肝活检证实为慢活肝、肝硬化。因此提示其入院时即为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肝炎宜甘寒而不宜苦寒,以免伤阴耗气。激素虽为治疗肝内胆汁郁积的常用之品,但有效率不高,且停用之后诸多反跳。温阳药物能提高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可防止停激素的病情反复,且有助于恢复激素所致的免疫抑制。这一治法已用于临床日久,均获显效,可谓是解决停激素后反跳之创举。
下一篇
如意金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