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237条

第237条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内经》曰∶血并于下,乱而喜忘,此下本有久瘀血,所以喜忘也。津液少,大便硬,以蓄血在内。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黑也。与抵当汤,以下瘀血。

清·吴谦《医宗金鉴》

【注】

经曰:血并于下,乱而喜忘;喜忘者,好忘前言往事也。今阳明病,其人喜忘者,本有久瘀之血,与热上并于心,故令喜忘也。畜血之屎虽硬,然大便反易,其色必黑,盖以血与糟粕共并,故反易而色黑也。不用桃仁承气汤,而用抵当汤大下之者,以其人本有久瘀之血故也。

【集注】

张志聪曰:太阳畜血在膀胱,故验其小便之利与不利;阳明畜血在肠胃,故验其大便之黑与不黑。

张璐曰:大便色黑,虽曰瘀血,而燥结亦黑,但瘀血则粘如漆,燥结则晦如煤,此为明辨也。

郑重光曰:太阳热结膀胱证,轻者如狂,重者发狂。如狂者血自下,故用桃仁承气汤,因势而利导之,发狂者血不下,须用抵当汤。此条喜忘差减于狂,乃用发狂之重剂,何也?盖太阳经少血,阳明经多血,所以宜用抵当汤峻攻。太阳云主之,乃确然不易之法,此云宜用,则证有轻重,在于临时酌量耳。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瘀血是病根,喜忘是病情。此阳明未病前症,前此不知,今因阳明病而究其由也。屎硬为阳明病,硬则大便当难而反易,此病机之变易见矣。原其故必有宿血,以血主濡也。血久则黑,火极反见水化也。此以大便反易之机,因究其色之黑,乃得其病之根,因知前此喜忘之病情耳。承气本阳明药。不用桃仁承气者,以大便易,不须芒硝;无表症,不得用桂枝;瘀血久,无庸甘草。非虻虫、水蛭,不胜其任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魂知来,魄藏往,以肺主魄而生水,肾水蛰藏,阳神下秘,故往事藏蓄而不忘。燥热伤血,瘀结不流,阻格阳神下蛰之路,阳泄神飞,水精失藏,是以喜忘。此必有瘀血在下,伤其冬藏之气。热在血室,不及大肠,是以便易。血海热结,不归于下,故不及肠。黑者,水气之郁,肾水下郁,故粪见黑色。宜抵当汤,下其畜血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阳明证,其人喜妄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妄,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抵当汤下之。(此条订正)

吴江徐鹿萍有言,「忘」当为「妄」字之误。喜为有意,忘为无心,以有意作无心事,此为理之所必无,则「喜忘」二字,正不可通,是也。然予犹嫌其证佐之不足也。凡病蓄血者必发狂。太阳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又云:「太阳病,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一为桃核承气证,一为抵当汤证,皆明言发狂,然则喜妄者,即发狂之变文。今人于妄自尊大,无故怒詈者谓之狂妄,足为旁证。独怪张隐庵本,改上「喜忘」为「善忘」,陈修园浅注并改之,真误人不浅也。予每见老人血衰,或刻意读书,心营虚耗,则必有善忘之病,蓄血证不在此例。又况太阳蓄血,尚有发狂之变,岂有阳明燥热而反安静者乎!盖即《灵枢.本神篇》所谓「狂妄不精」也(《灵枢》亦作妄,盖汉人假借字)。血结于下,则脑部神魂不清,故言语动作多狂妄,此正与夜则谵语之蓄血证同例,但验其大便色黑硬者,即当用抵当汤以下之,但令浊瘀速去,则神魂清而狂妄止矣。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讲阳明病有蓄血的证治。

为什么叫阳明病?因为大便硬,大便硬还是有热,这样的问题属于阳明,是不属其他经。其人喜忘者。喜忘,喜当善讲,善忘;又当频数讲,就是经常的记不住事情。喜忘者,潜忘也,多忘也,时时而忘。人有的时候忘事儿,一般是正常现象,不是病态。上点儿岁数,也许事情太多,神经有点儿衰弱,有的时候忘点儿事,那是无足为奇的。这个喜忘是病态,不但周围的家属,连本人都感觉这是个毛病了。言听视众,随过随忘,临床上病人会说,大夫,我一点儿记性都没有啊,事过去就忘。

为什么喜忘?必有蓄血,张仲景给指出来,他有蓄血。蓄者积也,瘀积之血。所以然者,本有旧瘀血,故令喜忘,这是张仲景的注释。旧瘀血就是以前就有的瘀血。诸脉皆属于心,人的记忆、神都是由心所管。有了瘀血,血脉不利,影响心神,所以就喜忘。《内经》上有这么句话:血病于下,气病于上。血虽然是瘀积在下边,但是他的气可以病在上边,可以使人善忘。

里有瘀血,所以虽然是屎硬,大便反易。一般来说,屎硬了、干燥了大便就不容易排出来。这个大便虽然是硬,还容易解下来,颜色是其色必黑,又黑又黏,就像漆。因为血主濡润,有滋润的作用,虽然阳明有热,大便还硬,但是有瘀血,大便里夹杂瘀血,肠里就不成燥、容易解下来了。血有润滑、滋润的作用,大便里掺杂瘀血,所以颜色是黑的,被热气一蒸红色就变成黑色了,血被一蒸就黏,不但黑而且黏,又黑又黏像漆一样。

怎么治疗?宜抵当汤下之,又下瘀血又下邪热。阳明蓄血这个病,说它是伤寒,从它大便硬来说是可以的,说它是杂病也可以的,因为它有旧瘀血,它有老病,这不是现得的。根据《伤寒论》就提出来其人善忘,我们在临床上用这个思想来分析病机,是能够治好病的。张仲景还有其人如狂,其人发狂的症状描述,是桃核承气汤证、抵当汤证,是瘀于太阳的范围。这是在阳明,所以不如狂、不发狂,但是好忘事,没有记性。下边我结合临床来说一个病例,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个条文的体会。

我看了这样一个病人:女,30岁,姓魏,河南人,1969年患精神分裂症。住院用电疗、用胰岛素治疗,没完全好。出院以后遗留下一个问题,头皮发紧,就像打了一块铁箍。另外就是言听视众,随过随忘,一点儿记性都没有,就是喜忘。两目呆滞,神情淡漠;月经来的时候,小肚子疼痛。脉沉滑,舌苔有点儿发腻。我给她辨证为有瘀血,一个,因为脉见沉滑,沉主里,滑脉有的时候主瘀血。《濒湖脉学》: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另外根据《内经》所说蓄血在下其人发狂,蓄血在上其人喜忘,善忘。同时,她月经来的时候小肚子疼痛,有瘀血的痛经。根据这个,我第一个方子就是抵当汤加柴胡、半夏。抵当汤活血化瘀,加柴胡、半夏,一方面疏肝,一方面给祛痰,因为舌苔有点儿腻。吃了两付,效果不理想。第二次看,还是有瘀血,所以就按照桂枝茯苓丸的意思开,桂枝两钱,桃仁四钱,牡丹皮三钱,茯苓八钱,赤芍三钱,大黄三钱。这是桂枝茯苓丸的底子,还有大黄,又加上一个失笑散,蒲黄二钱、五灵脂二钱,也是活血化瘀的。吃下以后她就大便作泄,泄了好几次,泄完以后头上这个铁箍就去掉了,也就是说这个症状就解除了。问她记性怎么样?她感觉着有好转,还是忘但是轻了一点儿。感觉这个方子用对了,第三次就是大黄三钱、桃仁五钱、炙甘草二钱、芒硝二钱、牡丹皮三钱、赤芍三钱、郁金三钱、菖蒲三钱,在活血化瘀里加上一点儿芳香开窍、开心窍的药。这个药吃了两三付,大便还泄,这回泄的就不是一般的东西,像脓血之物甚多,似脓非脓,似血非血,黏黏糊糊。拉完以后,说是好了百分之八十。又开了个方子,她带回河南老家吃,约定如果还不好就来信,回去了以后根本就没来信,这病可能也就好了。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阳明证,大便是干的,这个是证,它没说是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喜忘就是好忘,咱们现在说的那个好忘,可见那个瘀血跟脑系是有关系的,你看那个桃仁承气汤有,我们说那个抵当汤也有,其人如狂,其人发狂,所以跟脑神经的不正常是很有关系的。我就根据这前后几条,对于这个脑系疾病,我治了很多,都是用去瘀的法子,很有效,所以这个喜忘跟那个如狂,都是跟脑有关系,都是大脑的病。必有蓄血,蓄血就是久蓄的瘀血啊。

所以然者,就是本来就有久瘀血,平时潜伏的那个瘀血不显,那么由于得了阳明病,那么这个热与那个瘀血结合起来就发作了。由于有久瘀血,就是指的蓄血说的了,所以它就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这个是大便里有潜血,就是说这个血质润,那个大便本来是硬的,但是有血的那个润在里头啊,所以虽然硬,但是大便的时候啊并不费劲,容易。其色必黑,但是这个色必黑,这是血的色了,这个血出来以后没当时便出,就黑了,这就是现在说的潜血了。这个可以用抵当汤下去,用承气汤是不行的,必须下其血。

那么由这一段可以看出来两个问题。头一个问题啊,就是脑系,属于神经状态的异常,常常是瘀血证,这是第一;第二呢,犯出血症,很多都是瘀血造成的,那这个是大便潜血了,我们讲的桃仁承气汤也有,就是「血自下,下者愈」。凡是出血症,有很多是由于瘀血的,所以我们如果遇到那个出血症就止血,这个是很耽误事的。有很多瘀血,你不去瘀,它这个瘀不去则出血不止的。

咱们讲的那个《金匮要略》妇科,有这么一段,妇人瘀于妊娠吶而下血不止,她这个病啊就是有瘀,有久瘀血,就是有瘀血,平时妇人有症,症就是一个血的积块,这个症不去,血不止,所以它用桂枝茯苓丸,下其瘀,消灭这个症,自然她就不下血了。

这很多了,这是在书里头,那么在临床里呢,我们治那个失血证啊,主要看它这个症候,当然虚证你用这个法子是不行的了,但是只要是实证,这个去瘀药相当有效。那么这一段也提出这个问题了,那它本来大便色黑就是下血嘛,起码是潜血,而且这个潜血是很重的,色也能看出很黑,那你再去瘀,不但它那个喜忘可以治,同时它这个潜血也可以治。

所以像这地方,我们读这古人书呀,不是说这一段就这一个病,应该在这样的基础上,扩展发挥它的作用,你得从这里头认识,你不认识不行,这个抵当汤前头也讲过,这个方子就不做细解了。

子恒试注

患阳明病,患者常常出现健忘的症状,大概是内有瘀血所致。因为瘀血日久,容易导致健忘。大便虽然硬,但因为血主濡润,虽然凝结成瘀,但不伤及津液,所以不同于燥屎,排泄还较为容易。血本是红色,但受邪热蒸腾,加之停留日久,所以必然会变为黑色,此时治疗应该选择抵挡汤,一方面破血化瘀,一方面清阳明之热。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前文提要

第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第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第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第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第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222条: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第224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第226条: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第227条: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第232条: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第233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自我测验

第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复制可见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