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论道
作者:孟士秀
资料来源:随缘话妙因1944 的搜狐博客(作者的博客)http://suiyuan1944.blog.sohu.com/279588831.html
《黄帝内经》论道(一)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常道”的内涵是什么?“非常道”的内涵是什么,这是必须重新认识的。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从《黄帝内经》谈起。
“常道”的内涵其实是能“百岁而终”,也就是《黄帝内经》所描述的一个人从出生到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虚,形骸独居而终矣”。
“神气皆去,形骸独居独居”“而终”,其实《灵枢》这一篇文章写的是偏于“神气”,而《素问》第一篇文章写的是偏于“形骸”,为了很好研读《黄帝内经》,我们必须对《黄帝内经》第一篇认真研读才是。
其实人过了六十四岁以后才是达到“天年”阶段,一般来说达到百岁就是该终于“天年”,其实“终于天年”才是“常道”内涵。
达到百岁才是“常道”内涵。
那么“非常道”内涵如何理解?
这个还是从《黄帝内经》第一篇里面去解读,《黄帝内经》第一篇写了“上古之人”(普通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几种人。
也写了“其知道者”、“合于道”者。
这些人各有不同的内涵,必仔细须研读。
《黄帝内经》还写了“道者”。
其实“其知道者”还不是“道者”,“其知道者”相当于佛家的“闻声”。
“声闻”就是知道道家理论,是学者,“声闻”离“缘觉”还差一个层次。
“缘觉”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觉奇经八脉,觉三脉七轮,觉十二经脉。
觉十二经脉也有几个层次。
写的深了,人难以明白,现代人看起来寿命是长了,但是比起《黄帝内经》所描述的“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还差的很远。
《素问》第一篇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现代人被疾病所困,怎样摆脱疾病困扰,原因就是我们不明白这一段话,不明白如何认识“虚邪贼风”,不只是就不会“避之有时”,也不知道“恬淡虚无”,不知道“真气从之”,不知道真气从之,就更加不知道“精神内守”。
不知道“精神内守”,病就来了。
那么“道者”就是能知道“真气”,能让“精神内守”的人。研究道就是研究“精气神”,得道之人最起码是不生病的人。
《黄帝内经》论道(二)
道不是随便传的,所以《黄帝内经》曰:“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传,是谓得道。”
前一篇写了《黄帝内经》介绍了几种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其实修道最起码是要做一个贤人。
《黄帝内经》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老实说做一个真人、圣人、至人办不到,但是做一个贤人行不行?我想做一个贤人是能行的,因为贤人人人能做,而只要达到贤人以后慢慢的就能“合同于道,亦能使益寿。”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口头语,但是如何能达到天人合一,这个“天”是必须弄明白的,《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说:“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又告诉我们“修天道”。
修行,其实就是修行为,《老子》给我们指出了人道与天道的行为标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两种行为。
一个人行为达到了天道的标准,功德足了,就能得“天道”。“天道”是什么,这个难以言语文字表达,但是“得天道”者自己明白,但是要知道“得天道”还不是“得道”。
所谓“自知者明”。
写了这些,我们话题又回到“贤人”,“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先老说明了什么?“腿先老”说明人已经慢慢失去了地道。以此类推:五脏出了毛病说明慢慢失去了人道,而头脑出了问题,就说明慢慢失去了天道。
《黄庭经》曰:“五脏六腑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其实人体经脉经脉层次有很多种,“天经”自有“天经”的层次,假如“天道”达不到,“天经”就难以明白。
好了,关于“天经”层次,以后再谈。
《黄帝内经》论道(三)
《老子》曰:“天道损有余,益不足。”这是天道的原则,至于如何理解这个原则,是个人问题。
《老子》又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我认为老子在这里说的大国是人体这个大国,人体这个大国有人体大国的组织,各个组织都有领导者,最高领导是心,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曰: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此是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者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自西医的解剖学传入中国,以解剖学的认识来理解《黄帝内经》之“心”,实乃误解圣意。
其实黄帝内经对心有两种说道:
一·是说:“手少阴心经”。
二·又说:“心为阳中之太阳”。
其实“一”是说“经脉”,而二是说“君主之官”。二者千万不能混为一谈。
所以《管子》说:“道在天为日,在人为心。”
“万物生长靠太阳”。
《黄庭经》曰:“五脏六腑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其实《黄庭经》说的就是在体内找出这个人头里面的太阳,让这个太阳东升西落一样的起起落落。
要明白“天经”先必须明白这些概念。
然后我们再来读“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经”应该在什么地方?在头,头为六阳之首,就是太阳出现的地方。
“天经”就是在头部出现一个太阳,周而复始的运动。
这种运动是一种“圆”现象,也就是古人说的“天圆圆”。
“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人合一”就是让天上的太阳向自然界一样生养五脏六腑,这种说法在佛家就叫“圆通”。
其实我在很早以前的文章就写了:“头部的经脉运行是像绕毛线一样”,就是说这个“圆运动”。
我慢慢写,读者慢慢理解,想人不病,就必须打通“天经”。
《黄帝内经》论道(四)
写“天经”犹如写天书,读者也是犹如看天书,其实这是不病的境界。
《黄帝内经》就是教“以不病之人调病人”的著作,连医生都不知道如何不病,怎样去治病人?
《黄帝内经》曰: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为自伤,气之削也。”
《黄庭经》曰:“仙人道士非有异,积精所致说專年,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阴阳太和气,故能不死天相与。”
《黄庭经》又曰:“七孔已通不知老,还坐天门侯阴阳,下于咽喉通神明,过华盖下清自凉。”
慢慢对照《黄帝内经》《黄庭经》的文章,你可以明白“服天气,通神明”,《黄帝内经》说:“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为自伤,气之削也。”
从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理解到“失之则”“····。”假如“不失”则“九窍不闭”“不闭”就是“九窍通”,另外可以理解到“阳气固”的时候,“虽有贼邪,弗能害也”,而“失之
则”“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为自伤,气之削也。”
“自伤”与“贼风虚邪之伤害”是两个概念,“自伤”可以调治,而“贼风虚邪”之伤害能不能调治就难说了。
《黄帝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阳气固”就是“阳秘”,当然还有“阴平”的问题必须明白,阴不能平衡,还是不行,不过这个问题几天就不写了。
“天经”不理解,那么“七窍通”就不能理解。
一个人七窍通了就耳不聋、眼过花,大部分人老了以后都出现耳慢慢的聋了,眼慢慢的花了,原因就是精气神渐渐地衰了,要想耳不聋、眼不花,就是让精气神恢复到娃娃时期,娃娃时期就是“童真”时期。
很多东西没办法教,原因就是你难以恢复到“童真”时期,《黄帝内经》也说:“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传。”就是想教也是你没办法达到,能不能恢复“童真”时期是自己的事。
这里还要理解一个人只知道五味的概念是不行的,还要知道“服天气”,《黄庭经》也说:“独食阴阳太和气”。所以五味六气都要知道,而且要会明白“服太和气”,其实“太和气”就是苍天之气,苍天之气就是生气。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以后慢慢写。
《黄帝内经》论道(五)《老子》提出修行是修“天道”,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程序来说,达到“天道”以后下一个层次才的道层次,所以我们必须明白“天道”层次的经脉内涵。
自古以来注释《老子》的著作千千万万,但是“天道”的真正注释在《黄帝内经》,《素问》经别篇曰: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于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天道层次以上是“道”层次,而达到道层次就必须通过“天道”层次,所以人的天道层次就是《黄帝内经》写的这些内涵,最起码必须通十二经脉以后,才能应“天道”。
通十二经脉不仅仅是理论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通,是硬条件,只有自体感觉到了十二经脉的通才能说通了,也就是说硬件达到了,才能发挥软件功能。
“病之所以成”、“病之所以起”这些问题只有通了十二经脉才能明白,“人之所以生”“人之所以治”这些问题也只有通了十二经脉才能明白。
正统的学习中医就是以十二经脉辩证入手,也就是从抽象的理论入手,从无象的经脉看到有象的经脉,再看到病人那一条经脉出了问题,再通过各种方法让不通的经脉通了,这就是中医医疗方法。
其实中医也是一个觉悟学,一个好的中医通过四诊就能知道病人那一条经脉不通,这个过程就是觉悟的过程,再利用自己的专长让经脉通达。
要谈道,首先要明白人体“营气之道”,所以很有必要学习《灵枢》篇: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專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巳,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间,与太阴合;
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
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
上行乘腋,出(‘出页’二字合,这个字字库没有,音拙。)内,注目内眥,上巅,下项,合足太阳;
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
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
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
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复从跗上注大趾间,合足少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頏顙之窍。
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此营气之道也,逆顺之常也。
谈道者多,谈经脉者也多,谈穴位者也多,但是谈“营气之道”者寥寥无几,篇首就说明了“常营无巳,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怎样理解这些概念呢?我们可以学习《老子》来看《老子》的道是什么概念,《老子》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为大,大曰逝,逝与远,远曰反。·····。”
人体亦一宇宙,宇宙运行就是周而复始,一个人能体会这个周而复始是什么感觉?
可能是传授不同,咱们不去追究孰是孰非,但是一个人不能体会“营气之道”,确实是有点不知道吧!
这篇文章不能以理论来看,先研究古人是如何发现的,然后再看自己能不能达到,能不能达到,首先是能不能实现这个“精專者”的形成,假如形成了,就让它依“营气之道”去旅游人体天地吧,这时候你就能理解《周易参同契》里面的“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
一个人达不到这个层次,后面的层次就不知道,要知道我已经达到多年了。
今天就写到这里。
《黄帝内经》论道(六)
天冷了,在没有暖气的农村来说,老人早起是一种受罪,当然现在有好多人早起是去锻炼的,但是我这个人从来不知道什么锻炼。
说不专门锻炼,不专门修行,这就与那些练功是谈不拢的,我早就写了,我不是职业修行者。
前面文章写了“营气之道”,一个人能感觉“营气”在自体里“常营无巳,终而复始”的运行就不知道什么是锻炼了。
生活就是修行,生活就是锻炼。
回顾一生,老了能体验这个“常营无巳,终而复始”是不容易的,但是能体验到也是自然的,因为他是自然得来的,非专门修行来的。
觉悟,一个人能感觉到“营气之道”的运行,那么他的悟也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很多问题不到这个层次是没办法接受的,也是难以相互交流的。
前面写了,老了是人生的冬天,而冬天是四季的冬天,冬天是藏的季节,人老了就更应该知道“藏”。
话又回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个话题,其实冬季之藏就是藏精,而老了之藏还是谈这个。明白了这些我们才会明白张三丰说的:
“神不外游精不泄,气不耗散灵芽植,五行四象在中宫,何愁金丹不自结。”
练功修金丹是练,金丹自结是自然。
老了就应该明白“神不外游精不泄”,也应该明白“气不耗散”,我认为人老了冬季早起锻炼是一种“气”的“耗散”,当然这个不包括中年、青少年的冬季早起锻炼。
其实老了冬季早起写文章就是一种“耗神、耗气”的现象,也是违背了藏的规律,以后恐怕就少写文章了。
当然写文章是写给有缘者的,一个人只要能熟读《黄帝内经》,是会从《黄帝内经》读出很多的。
《黄帝内经》论道(七)
仔细探讨《黄帝内经》“营气之道”,就知道“营气之道”也与督脉相衔接,但是这里的督脉与修奇经八脉之督脉是不相同的,我们再仔细读一遍这段描述:
“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环服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这里的督脉与奇经八脉描述的督脉不同,再仔细读《黄帝内经》,就会明白这里的督脉是《素问》骨空论里描述的督脉。
我们读《针灸甲乙经》就会知道,督脉有两种,也就是《难经》描述的一种督脉。
我们常读道家练功的督脉,就知道道家练功的督脉是与《素问》骨空论描述的督脉不同的。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这个人就是不知道道家练功的那种督脉运行,因为我从来不练功、不修行。
我们知道道家也承认从奇经八脉入手修练是修“命功”,但是道家也提倡性命双修,明明先是修行命功,怎么能说是性命双修呢,那么性命双修里面的“性功”是什么呢?
其实我不是抬杠,也不是找茬,作为一个文化的研究者,是应该自己给自己出题目、找课题。
还是那句话,有觉就有悟,一个人能觉着“营气之道”,就有一番新的觉悟。
《黄帝内经》论道(八)
还是从《素问》骨空论的督脉说起,我认为练奇经八脉的督脉是“命功”督脉,而《素问》骨空论的督脉是“性功”督脉。
我认为“命功”督脉是表,“性功”督脉是本。
“命功”督脉是卫气督脉,“性功”督脉是营气督脉。
根据“命为气,性为神”的说法,性功督脉相对命功督脉比较起来是更深一个层次,达到通性功督脉就是达到“练气还神”层次。
命功是有为法,而性功是无为法,因为命功可传,而性功难以传授,所谓性命双修是先修命功,命功有成以后再修性功,而直接修性功古人没有留下道路,只能自己的去闯。
我早就说明我不是专门修行者,所以我没有经过先修命功这个途径,我是不知不觉的进入性功督脉的。
命功是做功就能感觉气的运行,但是性功就不同了,坐、卧、立、行都能感觉气的运行,所谓“动静休息,常与人俱。”(《周易参同契》语)
是不是写远了?
总之,一个人没有详细去研究《素问》骨空论的督脉是不知道的。
可以说奇经八脉所形容的任督二脉是“用”经脉,是用于针灸治疗的督脉,而《素问》骨空论所描述的督脉是“体”经脉,“体”与“用”是有所不同的。
能感觉到十二经脉自然而然的运行必须通《素问》骨空论所描述的督脉,但是要感觉奇经八脉督脉就必须练功,假如从练功状态中出来就难以感觉到经脉的运行。
当然大周天功圆满以后,也可以感觉通十二经脉,但是难以以理论来描述十二经脉,故很多大周天者难以以中医的面目出现,而以中医入门的人到十二经脉通的层次,就可以是一个好的中医了。
但是好的中医能通奇经八脉的督脉但是不一定能通《素问》所描述的督脉,这就是得道与没有得道的差别,因为“用”督脉与“体”督脉的运行是不同的。
好几天没有写文章了,就写这些吧。
《黄帝内经》论道(九)
还是从“命为气,性为神”谈起,如何理解“气与神”?我们读《黄帝内经》:
《灵枢》决气篇曰:“何为气?”
岐伯曰:“上焦开发,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素问》八正神明篇曰:帝曰“何为神?”
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以上两段文字给我们注释了“气与神”的定义。
所以一个人先命功入手有一定的好处,其好处就是“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换句话说命功对于形体的充实,润泽有一定好处,因为命功主要是修卫气,卫主外,所以对人体的外形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进入从性功直接入手,对外形的充实、润泽就比较差了,这是我这几年才悟出来的,我这个人外形确实不敢恭维,与普通的七十岁的庄稼老人一模一样,也就是《素问》上古天真篇所描述的:
“八八,则齿发去。”
我的头发、牙齿,尤其是牙齿确实掉的差不多了。
我们接着读《素问》: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泄,今五脏皆衰,筋骨谢坠,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步行不正,而无子耳。”
但是我的身体重倒是不重,而且步行还非常矫健,这个我在我的前面的文章写了不少。
所谓“大器晚成”吧?也可能是“人无完人”吧?
但是在神的方面我的文章也写了不少,所谓“俱视独见····。”这个方面确实比从命功入手的人强多了。
这就是先性与先命之差别。
好了,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在继续探讨,今天就写到这里。
《黄帝内经》论道(十)
学习《黄帝内经》必须从人的自然状态去认识,人老了掉牙脱发应该说是人的自然状况,掉牙脱发说明了人的老,但是掉牙脱发不一定能影响人生活的生命质量,掉牙脱发的人还是能“度百岁而去”,但是很多人老了牙齿头发分虽然整齐而因为被疾病折磨年年进医院、找医生。
在这两者之间我们选择是有牙齿头发好呢?还是选择年年进医院找医生好呢?
探讨这个问题就必须探讨性功问题,想真正不病就必须探讨性功,就必须探讨十二经脉,探讨性功就必须探讨自神。
求神拜佛是宗教人士的事,也是专门修行者之事。我这个人喜欢道教也喜欢佛教,但是我不喜欢道教、佛教之内部分裂,把一个好端端宗教分成若干宗派,分成宗派就不成其为宗教了。
想探讨真正的宗教就必须性命双修,也必须探讨“形与神俱”的真正内涵。
说“形与神俱”,此事古难全。
我认为人不应该先把精力放在人的面子工程上面,也就是说人不应该只顾其外而不顾其里,我这个人从来不知道涂脂抹粉,也不知道以药物来“驻颜”,驻颜必须有方,可是我从来不在这些方面去浪费精力。
牙齿与头发的问题,古人的认识是: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
人体很多器官五十年一次脱落是正常现象,所以牙齿在七十岁时脱落是很自然的现象,而人老了头发的脱落也是自然正常现象,但是以药力及命功的修行固齿是有可能的,可惜我这个人年少时没有研究命功,也没有研究过这些面子工程。
尽管面子工程不顾,但是我也没有因为不顾面子工程而生病,因为是我自小研究里子工程,研究十二经脉,而十二经脉注重于脏腑经脉而不注重于“余”,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
在疾病痛苦与脱发掉齿两个方面假如选择其一,那么人应该先选择去疾病痛苦才是吧?齿发该去就让他去吧,因为这里面有一些先天条件的问题。
这个也是性命双修难以两全之难事。
当然我是我现在身体的“齿发去”还不是无发无齿,在面子工程方面与普通老百姓毫无差别,但是我的其他精力就比普通老百姓强多了。
另外也难以预料我的牙齿是否有可能再生,这些问题待以后验证,但是我非常自信的是,在十二经脉通的状况下生病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好了,今天就探讨到这里。
《黄帝内经》论道(十一)
生命的质量在于人体储存的能量,也就是木桶现象,一个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道理是很多人都明白的。
就从木桶现象说起,你知道你的那一块木板最短吗?
人们会在商品木桶上面涂很好涂料,是为了招人喜欢,涂料是表,木板质量是里,木板质量不行,涂多少涂料都不行,所以挑选木桶应该挑选木板质量而不应该挑选涂料的花花稍稍。
挑选木板应该注意每一块木板的质量,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其中最容易损坏的那一块。
如何修理最短木板,这个道理就是“损有余,益不足。”这是天道。
《黄帝内经》早就指出:“····十二经脉为天道。”
一个人的十二经脉能达到如“营气之道”的层次,也就是运行如“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境界,那么你的身体内就会时时刻刻自动的进行着“损有余、益不足”的运动。
但是请记住,这个“营气之道”是不会给您做双眼皮,不会给您丰胸的,·····。
“一阴一阳之为道”,这句话说白了就是一夫一妻生活才是正道,那些生活经常出轨的人是难以体现营气之道的,那些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皇帝也是难以体现的,更不要说那些有二奶、三奶···nn奶之人。
这些人迷于欲界不能出来之人,与这些人探讨不了什么道。
还有那些想一夫一妻过日子的人,但是这些人总想挑选一个最漂亮的配偶,这些人也难以理解道,因为他们还在迷于色界。
这个世界是形形色色的世界,也是八卦世界,有阴阳(老阴老阳),还有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之类的人,应该说老阴配老阳,太阳配少阴,阳明配太阴,少阳配厥阴,这样般配才是美满婚姻。
但是要明白这些就必须从内去发现其阴阳,每个人的脸上是没有写阴阳的,更何况一个人涂脂抹粉以后就更加看不出来了。如今的社会,每个人几乎都成了演员,当然说人们是演员是客气的,说人们口蜜腹剑,那是不好听的了。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而阴阳这个话题就是知道内,想知道健康生活,首先就应该知道这些阴阳,也应该知道自己属于这些阴阳人的那个类型,也应该知道他人属于那个类型,知道自己有余什么,不足什么,如何达到自己“损有余,益不足”,也应该知道对方有余什么,不足什么,如何达到恰如其分的相互弥补,使其达到平衡,这个才是道的内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修不好,还能治天下?
哈哈,今天又跑题了,就此打住。
《黄帝内经》论道(十二)
从人生的规律来看生老病死似乎是人人难以避免的,看起来老死似乎是与病有关系,再详细看,似乎有病就有痛苦,····。
如何作到“无疾而终”,如何做到“有病而不痛苦”或者“有病而少痛苦”,这是一个必须探讨的话题,探讨这个话题就必须从《黄帝内经》里面去探讨。
探讨这些问题就必须探讨十二经脉,这是探讨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分水岭。因为十二经脉有“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之奇妙,从奇经八脉入手就难以明白“病之所以生”,难以明白就难以成为一个好医生。
病有大小轻重,疼痛也有不同的程度,我是探讨十二经脉的,我明白了一个人十二经脉通了以后,无论生什么病其疼痛在我来说是最轻微的。
我前面说了,我的牙齿掉了不少,人常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了命。”
首先说,一般人老了“齿发去”是正常现象,但是掉牙必须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先疼痛,那么我的掉牙有没有疼痛?
老实说人年纪越大越感觉疼痛,年纪越大越怕疼痛,年纪越大也越怕死。
其实所谓无疾而终就是在没有任何疼痛的状况下不知不觉的结束生命最好,当然这是一般人的认识,而真正的有道者是自觉生死的,而且死时没有一点痛苦的。
话说回来说我的掉牙,我的掉牙就是没有疼痛的,当然说没有疼痛是说疼痛感很轻微,当我的某颗牙齿感觉到动的时候,是在吃饭的时候能感觉到一点疼痛感的。
其实我这个人吃饭无论什么时候都爱吃面食,一般来说面食也爱吃软和的面食,而软和的面食就难以引起那个动了的牙齿,假如没有大的动感,就不会有大的疼痛。
我这个人似乎是个十二经脉的试验品,也似乎是一个探讨《黄帝内经》的人,既然《黄帝内经》说人到这个年岁是“齿发去”,就让牙齿去吧,我认为以药物或者以其他方法保留牙齿反而是个不自然,反过来说,经常保养牙齿是不自然,当然这是我对人生的看法,不一定对。
不过话说回来,我从牙齿动到牙齿掉家里人从来没有听过我叫喊一个“牙痛”,这个动的牙齿是在不知不觉中掉下来了。
我们先不说“牙痛是不是病”,但是掉牙能不能痛是必须研究的,为什么我老了牙齿掉不疼痛,这个与通了十二经脉是有关联的。
十二经脉的通能减轻疼痛或者没有疼痛在我的三十多年的生活过程中是得到了验证。其实在这个三十多年来也只有牙齿的掉让我感到有点遗憾之外,其他方面我没有过任何疼痛。
三十多年来在我来说轻微的的不舒服就是生病,而轻微的不舒服也就是在每年的立冬前后,不过这几年立冬前后的轻微的不舒服也没有了。
就说今年,现在这个时候尽管到了冰天雪地的季节了,但是我连棉衣都还没有穿,毛衣也还没有穿,只不过加了一件保暖衬衣、一件棉背心、一条单单衬裤。帽子嘛还不到戴的时候,鞋子呢,只不过单球鞋换了一双比较厚一点的旅游鞋而已。(因为我爱上山、爱走路,平时就穿一双球鞋)
《黄帝内经》的精华在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精华在“营气之道”,一个人通了十二经脉,达到了得“营气之道”以后,(我说的是以后),才会明白什么是道。
乱七八糟的扯了很多,今天就写到这里。
《黄帝内经》论道(十三)
探讨道就必须探讨德,很多人开口闭口谈道德,其实道德是两个内涵,所谓得道其实是得德。
因为道德是两个内涵,所以《老子》分为“道”篇“德篇”两个部分。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又曰:“含得之厚。”“有德司契,无德司彻。”等····。
《易经》也有“厚德载物”之语言。
可见“德”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所以探讨道必须探讨德。
“德”的真实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老子》会那样形容?什么样是上德?什么样是下德?什么样是有德?什么样是无德?····?
这些语言自古以来有很多注释。
但是假如仔细读《黄帝内经》就会发现有些注释是似是而非的,例如“上德不德”之概念中的“上”在《黄帝内经》里面是有其特殊的含义的。
这个话题必须从“得道其实是得德”(关尹子《文始真经》语)来理解,而“得德”才能说明有德,有德就不需要再去找德。
但是为什么德会有上下之分呢?
以文字来理解,有德之士的德藏的高高的,所以谓之“上德”,而下德是时时刻刻注意不了把德失去了,所以“下德不失道。”不失道说明“不缺德”,假如失德了就是缺德。
听起来我又在胡说八道,是不是?
不过让你来说说看,“有德就是有德”,为什么把“有德”《老子》称为“上德”呢?恐怕你也说不清楚。
其实“上德”之意假如不仔细读《黄帝内经》是没办法说清楚的。这个问题我下一篇文章再探讨。
转个话题,《老子》曰:“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性。”
这句话也说明有德之人有“德性”,无德之人“无德性”,换句话说“无德性”的人无德行,所以人们往往看一个人时说:“看你这付德行”。
话又说回来:“无德性的人无德行”,修道其实是修行,修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行为。
《黄帝内经》论道(十四)
说“德”的含义概念,《新华字典》曰:“好品行”,这是最简单的注释,至于《辞海》等注释的就多了,但是对于“上德不德”之“上德不德”之意,恐怕没有人能合理的理解,就像道家的“无为无不为”一样,难以有个合理的解释,所以说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道德二字各有各的含义,所以也可以说“道人是道人”、“德人是德人”,而道者应该是有道德的人,有道无德、有德无道都不是真正的道者。
真正的道者是说那些德才兼备的人。
我这个人爱刨根问底,所以有时候写文章也无忌,其实说真话无顾忌是会得罪很多人的,但是道不辩不明,所以有时候得罪就得罪,必须写出来。
例如说“德人”一词,很多人会问,有“德人”一词吗?
再例如说我前一篇文章写的“有德之士的德藏的高高的”,有这么写的吗?
其实“德人”一词是有的,“德人”一词出自《庄子》,对于“德人的”概念《庄子》中是这样形容的:
“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皆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谓安,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以来,饮食自取足而不知所以从,此谓德人。”
《庄子》自古以善言善辩而著称,所以谓之道不辩不明。
不过“有德之士的德藏的高高的”这句话听起来恐怕不合理吧?
其实这句话尽管听起来有些扎耳,但是仔细想想是有道理的,不然为什么古人给我们留下“德高望重”一词呢?
什么叫“德高望重”呢?难倒这个人的德不是高高在上的?你给我解释一下看,这个德高在哪里?
听起来似乎是狡辩,其实德是看不见的,但是只有德藏的高高的才能称得起德高望重,假如一个人“有德不失德”还不能算德高望重,而缺德的人就更加难以得“德高望重”这个美誉了。
德虽然看不见,但是德高望重的人办事与“德行低”的人办事就是不一样,在乡下,邻居之间有矛盾,政府调节不了的事,出来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说几句话,矛盾的双方就马上偃旗息鼓了,吵吵闹闹的就不吵吵闹闹了,双方都成了“让人一墙有何妨”的君子。
等等诸如此类的事都说明德高望重的那些“德人”的“德”确实是藏在高高的,只不过这个德是无形的,而人看不见罢了。
就像“经、咒”,本来“经、咒”是印刷在纸上面的文字,文字性的东西任何人都能读,但是不同人读出来就有不同的效果,按说“经、咒”是驱邪的,同样的“经、咒”有些人读出来能达到“驱邪”的效果,而有些人读出来就没有“驱邪”的效果。
这是为什么?这是“德”在起作用。
德高的人有泣鬼神、惊天地之作用。
今天又扯远了,本来今天是以《黄帝内经》来认识“德藏的高高的高”之意,但是不知不觉就写远了,只能下一篇来探讨了。
《黄帝内经》论道(十五)
《黄帝内经》说德却是另有一番风味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论说:“····天气清净,光明者也,德藏不止,故不下也,····惟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这里“德藏不止,故不下也”读者可也看明白了,是“德藏不止,故不下也”,其实“不下”就是“上”,其德是藏得高高的而不下来是不是?所以“上德不德”应该理解为“德”是向上的方向行而不是向下的方向行。
另外也应该看到“德藏不止”,是说明一个劲的在藏,一个劲的藏就是德藏的越来越多,那么越来越多就越向上积累,越向上积累就会越来越高,这个人越来越多,越来越上,就成了上德。
听起来似乎又是狡辩,是不是,但是不这样理解,你能有其他方法来解吗?因为这个人德已经积的满满的,所以他就再不需要去积德了,所以上德不德。
话是不是能这样理解?望高明者来指点指点。
从《黄帝内经》来看德是有数量的,量变质变,这里面还是有很多道道可以探讨的,不过今天是探讨“上德不德”之含义,其它就不探讨了而已。
既然探讨德,那么就进一步探讨探讨,德不但有数量,而且有种类,很多人会说,这个糟老头子越来越胡说八道了,其实这不是我一个人说,也不是《黄帝内经》独家语言,其实《庄子》也说到了德的种类,不过《庄子》说的没有《黄帝内经》精确。
我们先读《庄子》,《庄子》曰:“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大和万物。”
读者看看,《庄子》是不是说“五德”?不过《庄子》没有详细说明白这个“五德”到底是是数量还是种类。
要知道五德到底是数量还是种类,这个必须读《黄帝内经》就明白了,不过今天就写到这里,以后有时间再探讨。
《黄帝内经》论道(十六)
人生不易,首先说在六道众生里能得个人身就不容易,据说世界的物种很多已经灭绝了,但是人却越来越多,人能主宰天下任何动植物命运,人尽管个头不大,却能降龙伏虎,而且人还能敢吃这个世界的任何动植物,人可谓是这个世界的巨无霸。
古人说人是因德而生,有德而生,所以说“天生人之德也”,意思是说因为你这个人前一世有德,所以老天爷把你降生为一个人,不过因为每个人前一世德的大小不同,所以人生在这个世界就形成了高低贵贱智愚的不同,不过无论怎样,还是巨无霸的分子之一。
古人说:“天下者众人之天下也,而有德之居之。”意思是说无论一个人高低贵贱智愚,有德就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自夏朝以后,有活了120岁的百姓,没有活120岁的帝王,尽管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喊着,其帝王的岁数不及老百姓者比比皆是。
所以德是人生命的基本因素,一个人德完了,道也就完了,道德完了,生命就完了,德缺失了,病就找上门来了。
所以这个世界的人无论高低贵贱智愚都生病,而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是健康的。
所以说德是值得探讨的。
前一篇写了《庄子》的语言,从《庄子》里看到了“五德”这个词,五德到底是数量呢?还是种类呢?很少有人去辩解这个,其实德确实有五种,明白这些就必须读《黄帝内经》。
我以前写过读《黄帝内经》能读出个“德化”二字就算是个读家,老实说读者是读者,能成为读家就是一“家”学问了,就像这个世界的各种家,什么什么的专家呀,什么什么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所以读家也是一个家,读家其实就是把“死文字”读活了,把静态的、抽象的东西读成精神性的活物质了,这种东西现代叫做“非物质文化”,里面确确实实有精神性的东西存在,所以叫做文化性的物质,文化性的物质只能以语言形容,难以肉眼可见,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有时候说“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金刚之词由此而出,其实人的非物质性的东西就是金刚、就是“德”,一个人有德了就能延年益寿,长有天命。
原来准备写《黄帝内经》里面的“五德”,但是今天闲话写多了,因为篇幅的原因就只能简简单单的先写一写,其实五德都是有名词的,今天就贤简简单单的写出德的五种名词。
五德的名词是:和、显、濡、清、寒。
其实我写文章是为了导读,详细的内容读者应该自己去读,一个人读不出这些德,就不知道“五行朝元”是什么内涵。
今天唠唠叨叨的又写了不少,就此打住。
《黄帝内经》论道(十七)
还是探讨道德的含义,我们从《老子》的语言谈起,《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者,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的这句话有很多注释,应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就从病来探讨《老子》的这些语言。
首先说“圣人皆孩之”,其实“圣人皆孩之”这句话在这里的意思是说“童言无忌”的意思。
童言无忌是实实在在的,就像“皇帝的新衣”那个童话一样,明明那个皇帝没穿应付光屁股在街上走,但是谁也不敢说皇帝没穿衣服,最后只有一个孩子说皇帝没有传衣服。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人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该把话说在前面的时候就该把话说在前面,话我说在前面,至于相信不相信那是听的人的事。
例如“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扁鹊提前就给蔡桓公说他有病,但是蔡桓公不相信,再三的说也不相信,最后扁鹊看到蔡桓公病已经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了,扁鹊就提前跑了,当然蔡桓公也不久就死了。
另外一个故事是华佗给曹操治病,说曹操头里面有病,需要做手术,但是曹操却把华佗杀了。
当然历史上类似的故事很多很多,就不在一一列举了。
我们这里主要是探讨《老子》这一段话真实含义。
其实上面两个故事说的是:两个人同样的说都是实话,但是两个人的结局不同,因为两个人都不是小孩子,说话应该知道对象,也应该知道该说不该说。
这里面有个“德信”的问题,一个人有德,他说话招不来横祸,而另一个人不能说无德,但是也不能称为“有德”,所以说话就招来横祸。
可以这样认为:两个人的医术是道,而德是医术的保障,虽然同样的医术,但是因为“德”的不同,效果就不同。
这就是“德善”、“德信”的内涵。
所以道人是道人,德人是德人,一个好的道家必须是道德双全者才能名副其实,不然不行。
就像我前面写的:“同样的经、咒,有德的人的人与无德的人唸出来效果不一样”。
这一段话从“圣人”开始到“圣人皆孩之”结束,还是说道德两个字的概念,“淳德全道”,说的是一个人既要有浓浓的德,还要有全全的道,才能称得起圣人这个名词,
《老子》说:“道成之,德畜之”,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道术不行,道术的保障是德,一个人达到上德的时候,他的道术才会灵验。
前面我们说扁鹊尽管没有给蔡桓公治病,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扁鹊的医术高明,扁鹊知道病在什么层次能看,达到什么层次不能看,这个才是真正的本领,也说明扁鹊既有道也有德,还是一个“上德”,而华佗虽然不失德但是他还没有达到上德。
童言无忌,说的是小孩子的话,但是一个大人说话达到童言无忌的程度必须达到上德的程度才能找不来横祸。
“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这里说的是“圣人”为天下的百姓着想,而不是为统治阶级着想,圣人教老百姓,让他们该是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不要说,或者是不该说的时候不能说,圣人是老百姓的耳目,老百姓看圣人,有些话圣人能说,老百姓才能说,圣人不说,老百姓最好不要说。
“圣人在天下怵怵”,也是是说:圣人成天为老百姓提心吊胆。
《黄帝内经》论道(十八)
前面写了五德的名称,其实这个名称的来源出自《黄帝内经》,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黄帝内经》详细看看这些五德,《素问》五运行大论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藏为肝。
其性为喧,其德为和,其用为动。
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眚为·,其变摧拉,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血,血生脾,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藏为心。
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躁。
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虫羽。其政明,其眚燔·其味为苦,其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生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藏为脾。
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
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为倮。
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眚淫溃。
其味为甘,其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脾,酸胜甘。
北方·········其德为清。····。
南方·········其德为寒,····。
篇幅的原因,后面的两个部分我就不一一详细的写了。不过我仔细的把“德”的出处都写了出来,供读者看看,其实读者都应该详细的去读《黄帝内经》就会明白很多。
好了篇幅的原因就写到这里。
《黄帝内经》论道(十九)
善字的概念很广,一个人达到的善境界其实是最高境界,所以一个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
就说中医,历史上有各种流派,也就像佛教一样,佛教也分为很多宗派。
如何成为一个善中医是个该探讨的问题,先说这个中字,就有很多种解法,可以理解为东西南北中的中,达到平衡就是中。另外也可以理解为一语中的的中,就是说这个中医可以一下子看到病因。
另外中字还有一个最难理解的字,就是“中风”的这个中字的概念,以现代医学来说中风是脑血管出了问题,为什么中医偏偏说是中风呢。
这里面又牵扯出来一个风问题了,中医说:“风为百病之长”,一个好中医是能认识风的,能认识什么是正风,什么是邪风。
中国文化的字眼有时候是不愿意讲的,就是这个风字,往好的说就说“像一股春风吹进了我的心里”,这个风是非常温暖的,也是恰如其分的。说多舒服就多舒服。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风。
往坏的说,就会说歪风邪气,不正之风,你能具体的说这个风是什么概念吗?说不出来,
我们只能认识到自然界的风的概念,但是社会上的风难以具体的说出来,那么人体里面的风也就难以说出来,而且精神里面的风你就更加难说出来。
说病的方面,风的名词有:伤风、中风、破伤风、麻风(病)等,在西医看来风与这些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西医认为是病菌、病毒在作怪。
看看刚刚又出来一个风字,风马牛不相及是中国语言,这又是一个风字,而且这个风字的概念与前面说的风的概念又差之千里。
从这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风里面又可以认识到另一个风字的概念,不过这个概念的字眼说出来不文明,这个不文明的字眼是什么呢?嫖风,从嫖风里面又产生出一个字眼叫争风吃醋。
这些字眼本来不应该写的,但是为了探讨风文化不得不写。
要认识古文化的风字的真正含义,就必须把这些好风、坏风全部一锅烩了吃到读肚子里面消化了以后才会明白风字的真正概念。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说:“夫人禀五常,因風气而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五脏真元畅通,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理解古文化不是那么容易的,传授古文化也不是那么随便传授的,《黄帝内经》言到:“非其人勿传,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一个人达不到回复真元,是难以明白这些事理的。
《黄帝内经》论道(二十)
读《黄帝内经》的人多,但是真正能读出精气神来的没有几个,并不是有过目不忘的天赋就能读懂《黄帝内经》,而是那些能读出正气,正风的人才是读家。
人体内有正气、正气流量大了就是正风。
自然界有正气,正风,人是认识的,人们也认识那些台风,龙卷风,就像龙卷风力量很大,能吹走一个地方的很多物质,也能给一个地方吹来很多东西。
人体的风也是这样,既能吹来微尘,也能吹来细雨,反之,是既能吹走微尘,也能吹走细雨,假如人体的风形成龙卷风,那么力量大了带来、带走的就多了,需要什么带来什么是好事,不需要什么带来什么就是坏事。
明白了这些,就会明白中风,中风就是那些龙卷风带来了过多的不需要的物质,堵塞了那些微血管。形成了中风。
所以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五脏真元能畅通,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一个人一身正气,邪不胜正,但是到底什么是正气,很多人不知道,什么人不知道,首先是商人不知道,商人就是图利的,无利不干,所谓人不牟利不早起。
《黄帝内经》是君子之学,君子古人称为士,古人排列人的层次是:士、农、工、商。
一个人有志向,长大了想干什么,现代人的标准是看一个人有出息没出息就看钱有多少,商人就是想一本万利,所以很多人把一个人一生事业成功不成功是看这个人有没有钱。
这是势利眼,应该说看一个人一生老了健康不健康,真正的成功是健康,
以大多数人的眼光看人,认为功成就是就是名利双收,也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多少在疾病面前,金钱权利就暗淡失色了,在疾病痛苦面前,金钱权利不如草木,草木会使人疾病痛苦消失,但是你不会使用,这时候金钱权利不如草木。
一个人一生为为位子、票子、金子、(美)女子、车子、房子而活着那就像唯利是图的商人一样。
张仲景说:“人禀五常。”其实就是五德。
古人理论一个女人是:“德、言、功、容”,把容貌放在最后一个条件,而现代人则反之。
其实一个人没有德,就一票否决了,很多人看女子首先是看漂亮,认为漂亮就是美,哥们,认识颠倒了。
一个人追求外在的美就是邪风,真正的士子看人是看德,假如一个人看外在的美,说明你还不如那个“逆旅人”,那个逆旅人还知道“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逆旅人是个开旅店的人,开旅店的人应该说是一个商人,而现代人还不如古代的一个商人能知人善任。
“食色性也”,也是人的天性,但是“食色”如何知道节制,就是风气能不能乱吹的问题,你能理解“因风气而生”这个概念吗?
“风为百病之长”你能认识,什么是“时风不正”你能知道吗?
自古以来,道是给君子说的,那些有包二奶、小三及有n 个情人的是听不进去的,不如不说,他愿意中风,你就让他去中好了。
在那个皇帝专制独裁时期,明明白白的谈这些,那些皇帝能听进去?那些王公大臣能听进去?那些有三妻四妾的人能听进去?不能,不但不听,假如你阻止他们的那些行为,他们会说你是反动者,把你杀了,假如你说这是《黄帝内经》里说的,他们会把《黄帝内经》烧了,焚书坑儒的故事难倒不是教训。
好的中医首先是能保护自己的,然后是给那些能听进去的人看病,也就是那些能悔改的人看病的。
这里就说缺德,“人禀五常而生,”就是说人凭五德而生,一个人在女色方面不知道节制,就会形成缺德,而一个人在女色方面知道节制,就不会失德,话说白了,就是不会失去精气神。
善字有很多概念,德字也有很多概念,所以现代人不知道什么是“常”,什么是“妄”,往往“以妄为常”,在外面乱来,乱来纵欲,纵欲就会“失真”,其实在外面没有乱来,而在家里也应该知道节制,知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个道理。
所以《黄帝内经》曰:“今时之人则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生于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
今天说:“风”字也有很多概念。
《黄帝内经》论道(二十二)前一篇文章写了“五常”,说起三纲五常,人们就会说:“那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应该批判。”
那么要是三纲五常乱了呢?夫妻相互不忠诚了呢?儿女不孝顺父母了呢?老师奸辱学生了呢?等等····之类的事是不是说明三纲五常乱了呢?
伦理的乱会是什么样呢?社会上造假越来越多怎么办?人骗人的现象越来越多怎么办?
法律是法律,道德是道德,例如法律有“不告诉者不处理”之说,那么一个人假如是智障,不懂得法律,不会告诉,就能任人宰割吗?
呀,写着写着,又跑题了是不是?
话题是谈道的,就写道,道是什么?范文澜说:“道,是从一切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法则规律或规律。”
道看不见、摸不着。“得道”也不好解释,“道体”就更加不知道了。
那么失道是什么?“失道体”是什么?不敢解释。
三纲五常乱了就是“失道”,三纲五常乱了之人就是失道之人,一个失道之人的身体就是“失道体”。
《老子》曰:“不治已乱治未乱。”《黄帝内经》也说:“不治已病治未病。”
老实说是三纲五常乱了,一个人既然乱了,就不要治了,就让他自食其果吧。
这样说听起来似乎是不善,因为这样说的翻版就是:“一个人病了就让他病去吧,就让他自食其果。”
治乱与治病是一个样,先要让对方知道病因,三纲五常的乱引起人体之乱,人体之乱就引起人体有病。
一个不知道三纲五常的人,而且天天乱三纲五常的人的病能治好吗?
黑社会有杀手,那些杀手只要给钱,说杀谁就去杀谁,他才不管那个人该杀不该杀。
写到这里就说医生吧,医生也是这样,只要是病人,挂了号就得看病,当然也不管这个病人真正的病因是什么,根本不管这个人是不是有失三纲五常。
这就谈到了为什么现在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我们不能只跟着解剖学看问题,解剖学里面能解剖出“良心”吗?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