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明】欧丽娟“中国文学史”课程笔记(五)

欧丽娟教授

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诗、《红楼梦》及中国文学史




欧丽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诗、《红楼梦》及中国文学史,目前网上可以找到欧老师《红楼梦》(仍在更新中)、《中国文学史》(先秦至六朝)以及部分讲座的视频。由于欧老师学养深厚,视角广阔,往往能够旁征博引,融贯中西,部分观点尤能令人耳目一新,不免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这份笔记资料根据网上流传的《台大“中国文学史”笔记》整理补充而来,部分顺序经过调整与课程顺序稍有差别,建议感兴趣的朋友结合相关课程重新完善补充。 (*笔记资料仅供学习参考,勿做商业用途;笔记资料会持续更新,全部内容将陆续推送。)
【明】欧丽娟“中国文学史”课程笔记(五) 第五课 《诗经》(下)
5.1 诗六艺

1.风雅颂概念 宋代史学家郑樵《通志》云: 风,风土之音; 雅,朝廷之音,王畿之乐; *ps.夏,华夏,正统) 颂,宗庙之音。《诗大序》:“颂,美圣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即歌颂祖先、神灵之圣德,因而有变风变雅,但没有变颂。
2. 赋比兴是《诗经》三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朱熹 (《诗集传》) “赋、比、兴”的解释是: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例如《硕鼠》; 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两个事物并无直接明确的联系,例如《蒹葭》。
3.从情的角度看待赋比兴: 李仲蒙认为:“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引)
4.赋比兴,尤其是比兴,不仅是诗歌的创作活动中的物我关系,也是一种思考方式。 1)程抱一借用现代符号学理论来说明中国人的宇宙观时,提出比与兴表达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比:人到自然的过程;兴:从自然到人的过程。 2)吴光明《历史与思考》:中国式的历史思考就是用比兴。当我们用兴发,我们就开始感触,开始来想象,甚至开始来思考。 3)比,是用来拓展我们熟悉的范围得到新的知识,对既有的熟识范围的拓展,即我们通过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比较,从而使我们接受新知识,比基本上是 连缀式的 思考方式。兴, 跳跃式的 一种推展,不必要通过相似的逻辑来加以类推,它可能更具有一种创造性,比和兴都是我们思考中反映出来的现象。
5.《诗经》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针对的对象都是知识阶层(参考第四节课4.2第五条)。
6.“引诗”和“称诗”是当时外交方面必备的条件。
7.《诗经》除了在知识阶层外,还在贵族阶层流行。
5.2 《诗经》的特色 1.《诗经》的特色: 1)倾向:《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它奠定了中国抒情诗的发展方向; 2)内容:它基本上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基本上以人们日常生活为主; 3)总体上具有重要的政治和道德色彩 (*ps.道德即关于彼此如何共处) 4)抒情的特点:通常呈现感情的克制与平和,诗教——人不要把自己的情感走向极端,即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儒家并不排斥情感的存在与表达,而是主张不要放大情感,追求正当的情感表达,不要停留在某种感受中,从而实现超越。 (*ps.淫:过度;淫雨:大雨,后改为霪雨)
2.生物地理学者从气候考察认为:西周初期,风调雨顺,所以培养出来的诗教温柔敦厚;魏晋时期,当时的风土气候是海侵陨雨,与当时文人的心理焦虑和不安全感有某种联系。
3.《论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教传达的是一种正当的情感流露,以一种优雅的方式去看待周遭的事物。
5.3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一)大小雅开创了中国政治诗的传统,反映了文人的政治关怀。 1.吴闿生《诗义会通》所云:“《瞻叩》《召昱》之诗,皆忧乱之将至,哀痛迫切之音。贤者遭乱世,蒿目伤心,无可告愬,繁冤抑郁之情,《离骚》《九章》所自出也。” 2.《小雅》中最突出的作品就是战争和徭役的诗歌。 (二) 《小雅·采薇》中柳具有了离别的含义,折柳赠别的习俗也在汉代形成,其中灞桥最典型。延续到唐代也成为习俗。如: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劳劳亭》、李叔同的《送 别》 *ps.长亭外,古道边
(三)《豳风.七月——一般认为产生于西周初年,是极为古老的农事诗,也是后世田家诗的滥觞,田家诗可以分为两支: 一种是田园牧歌,优美的、恬静的,把田园当做一种心灵的安危,是脱离了政治的倾轧,把田园当做避风港的的心情,这种写法在初、盛唐比较流行,代表作家王维,如《渭川田家》;一种是农事艰辛。中唐之后出现,如李绅的《悯农》。陶渊明的诗歌兼而有之。
(四)《王风·黍离》——亡国之悲的原型,但真正实现由亡国之悲的原型到表达的完善,要到唐代的《金陵怀古》。
(五)国风中的婚恋诗: (1) 《卫风·伯兮》中国最早的闺怨诗之一: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 闺怨诗 ,以闺中女性为主,抒发的是对缺席的男性产生的伦理空缺的哀叹。写闺怨诗的大部分都是男性诗人,他们通过闺怨来抒发在现实中不受君主赏识的苦闷,所以男性作家的闺怨诗都可视为“政治失恋”;随着诗歌的发展,闺怨诗发展出一种新的类别,即“宫怨诗”,闺中女性局限在宫墙中。 * 闺中怨望之情:怨而又有期盼。
(2) 《陈风.月出》:明月相思的女性造型的关联模式,在《诗经》中反映爱情、闺怨的往往有明月的出现,明月相思基本上成为一种女性化的造型。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 男女相悦相念之情的表达,影响最晚到汉魏时期, 怨跟女性一体共生 ,难分难解。 * 男性也有闺怨诗,用女性的口吻,抒发在国家中不受君王重用的哀怨。如:曹植《明月照高楼》。
3)弃妇题材:有《卫风.氓》、《柏舟》等等,是被剥夺伦理归属,失去社会身份的女性。但弃妇题材都清一色地把弃妇规范为贤妻良母型,一方面表现妇人的美德,帮助弃妇争取同情,另一方面表现夫妇之道沦丧,间接反映社会风气不良的感慨。弃妇题材后来也被男性诗人用来寄托政治失恋。 * 《诗经》中对男女婚恋的态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歌颂爱情的美好,如《蒹葭》;但将爱情与婚姻结合,需要照进现实的时候,《诗经》中又呈现出不同的观点,也就是如果没有礼教的保障,把情欲视为个人觉醒、确立个人主体的重要力量,只会为女性带来更大的伤害,这在唐代的《莺莺传》仍有体现:“始乱之,终弃之,故其宜也”。 * 弃妇题材中,弃妇外面和心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外面憔悴受损,内心孤独,例如“首如飞蓬”,女性在外貌上憔悴受损的形象,以及在思妇、弃妇诗里所刻画的内在心灵,也往往是相思孤寂,这已经构成了女性身心双面的匮乏,也折射了妇女是第二性的副属性社会角色。 5.4 隔水伊人 1. 明月与相思的关系: (1) 白天需要工作,晚上就开始相思; (2) 黑暗中只有天边的一轮明月可以寄予相思。开始是女性思念丈夫或者情人,但是到后来也不拘泥于女性。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2.《蒹葭》、《汉广》——隔水伊人:所向往渴慕的女性或者理想在隔水的一方,可望而不可即的距离使人产生一种更令人向往的情思。
3. 台大学者《〈诗经〉中的水》:首先,它歌咏在水一方的伊人,这种隔水伊人的男女关系的模式,是借用水为 礼教大防 ,使男女停留在“思无邪”的精神境界,而不涉及到非礼教的部分。它从来不是对人性的压抑,在这种情况下,追求者表现的是低回流连,而不是饿虎扑羊,游女表现的是风姿绰约、贞洁美好,这些因为自制而表现的深厚和醇美,如: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美人娟娟隔秋水——杜甫《寄韩谏议》
4.文明就是力求自我控制——叶芝 5.与《诗经》隔水伊人的模式不同,《楚辞》表现出别样的风味,尤其是《神女赋》、《高唐赋》,表现出与礼教大防截然相反的情欲模式。

【明】欧丽娟“中国文学史”课程笔记(五)

觉 妙 JUEMING

明 行

|| 以文学寻找慈悲与智慧 ||

觉自苦中来 明从暗处生

妙解缘微末 行深会圆通

【明】欧丽娟“中国文学史”课程笔记(五)

封面:网络

排版:觉明

文章:觉明



【明】欧丽娟“中国文学史”课程笔记(五)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