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 正文

各路大“菌”,雨季云南的美食之光

云南酸辣菌砂锅。图/图虫·创意

“炒牛肝菌要加大量蒜薄片……菌香、蒜香扑鼻,直入肺腑。”——汪曾祺

正值云南雨季,各类菌开始占领云南人的餐桌。黄焖牛肝菌滋味肥厚,竹荪穿上裙子开始下汤锅,不知道哪一户人家在炒的干巴菌香味弥漫了整栋楼……雨季,是菌子和各路老饕们的狂欢派对。

十里不同天

在云南,雨季的各类菌子可以占据人们餐桌长达五六个月,香格里拉的松茸、昭通的猴头菇、楚雄的牛肝菌……《云南地理》记录,云南已知可利用食用菌有270种,占全国食用菌种类的四分之三。野生菌,是自然给予云南宝贵的馈赠。

云南昆明,热闹的野生菌交易市场。图/视觉中国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是中国一级地势阶梯和三级地势阶梯之间的过渡地带,西北是高耸的青藏高原,南部则是中南半岛的低山丘陵。海拔最高与最低处可以相差6663.6米,就像是一个北高南低的巨大斜坡。

北侧的高海拔阻拦了南下的冷空气,让云南中部的广大地区四季如春,年平均温度在10℃-22℃左右;夏季的季风交汇则让云南在5-10月迎来雨季。温暖适宜的温度和雨季的降水十分适宜菌类生长。

上图为云南海拔最高处卡瓦格博峰附近景色。下图为云南元江附近玉溪风光,云南境内元江与南溪河交界处海拔最低。图/视觉中国

处于过渡地带的云南,在巨大的海拔高差和8个纬度跨度“加持”下,产生了剧烈的气候变化——这里有从北热带气候到寒温带气候的7个气候带,“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给这里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云南有约18万公顷的森林面积,拥有1.8万种高等植物。多样的植被为生长在林下、与树木共生的菌类生长提供了多种可能。

云南菌市场上各式各样的菌。图/视觉中国

在云南,吃菌子、上山捡菌子都是十分寻常的事情,而早在先秦《 逸周书·王会篇》 中,已有云南永昌府用“菌”作贡品的记录。明代,云南地区已经有普遍的菌酱、菌油等产品。现在,云南有些老昆明祖上吃菌的历史还可追溯至清末民初。

“味道无法比方”

汪曾祺在《菌小谱》《昆明的吃食》《昆明的雨》等数篇散文中谈到昆明的菌。他说:“我在昆明住过七年,离开已四十年,不忘昆明的菌子。”

云南俗话说朝菌午吃味道最鲜,刚下山不久的菌子,俗称下山菌,是新鲜的代名词。下山菌接地气带露水含松风蕴灵秀,滋味已经难以形容。而那些摘下来被运到外地的菌,水分流失、营养物质消耗,人工搬运还会造成一些机械损伤,风味难免有损。

昆明餐厅里的全菌宴。图/敢于胡乱/《绿了芭蕉红了花》

云南的菌好吃,营养也丰富,其中丰富的谷氨酸、蘑菇醇以及一些酯类等是它们独特风味的重要来源。在云南,好吃如松茸、鸡枞、干巴菌、牛肝菌、羊肚菌、竹荪等等,都是餐桌上常见的菌。(限于篇幅,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名云南好吃的菌!)

鸡枞:云南人的心头宝

明《玉堂荟记》中说“菌之美者,以滇之鸡枞为第一”,徐霞客游至云南,也曾用鸡枞做汤。时至今日,鸡枞依然是云南人的心头宝。与一般菌类不同,鸡枞好吃的地方在菌柄而不是菌盖,菌盖没有打开的鸡枞吃起来味道最好,有浓浓的鸡肉味,口感也更加细腻。

鸡枞。鸡枞盛开的时候菌盖很大,像鸡尾巴上的毛,或许是因之得名。图/视觉中国

鸡枞又称蚁枞,因为它多生长在白蚁窝之上。盛夏高温时,白蚁窝上先长出小白球菌,再长出幼鸡枞,破土而出,才成为鸡枞。只要不破坏白蚁窝,今年捡过鸡枞的地方,来年还会长出新的鸡枞。

汪曾祺曾在《昆明的吃食》中盛赞鸡枞,认为它是“诸菌之王”,“味似鸡,而细嫩过之,入口无渣,甚滑,且有一股清香”“味道无法比方”。

擦洗鸡枞时可以用瓜叶或者竹叶,不用菜刀和案板,直接手撕成为小条便可。鸡枞加盐煮就很香猴头菇炖鸡的做法,不过新鲜鸡枞难以保存,可烹制鸡枞油保存鸡枞的鲜香。下面的时候加点鸡枞油,无论多么寡淡的面条瞬间就变成“天鲜”。

松茸:“高档”?

云南人吃松茸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在历史上,松茸是叫不上号的,一度被叫做“臭鸡枞”。松茸最特别的便是它的浓郁菌香,据研究,这种香气的主要成分是有果实香味的桂酸甲酯。

松茸。《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就拍摄了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图/图虫·创意

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它喜欢偏酸性的泥土,要有深厚的腐殖质,松茸需要与松树共生形成菌根,但是产生松茸的松树有些要生长40年左右甚至更久。

松茸最易吸收杂味,做松茸时用竹刀切松茸最好,松茸切片,用土猪油或酥油煎,香味十分浓郁。

干巴菌:牛肉干吃吗?

干巴菌看上去有些像盛开的绣球花,因此一度有学者认为它属于绣球菌属。不过它其实是干巴革菌的一种,嫩时脆,易碎,老时韧。刚出土时为黄褐色,老熟时变为黑色,主要分布在云南。

干巴菌。味道好吃,但十分难清理。云南当地有各种各样的干巴,牛肉干巴、羊肉干巴等等,或许是嚼着干巴菌想起了牛肉干巴吗?图/视觉中国

干巴菌闻起来有松树的清香,主要是因为挥发性成分中含的一些醛、酮、醇类物质,如有水果香味的苯乙醛;吃起来就像在嚼牛肉干一样。做干巴菌时,只需加点青椒丝,中火慢炒,便能闻到一屋子的香味,倾国倾城。汪曾祺曾描述干巴菌与猪肉、辣椒同炒后的滋味——“入口细嚼、半天说不出话”。

不过,干巴菌很难被找到,因为与松树共生、着生在树根上,也很难进行人工培育(野生菌很难人工培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价格昂贵。

松露:猪拱菌 or 餐桌上的黄金?

松露又称“块根”,被誉为“餐桌上的黄金”。不过,云南人并不怎么吃松露,还因为它常常被猪拱吃,称它为“猪拱菌”。

黑松露,切开会有像大理石一样的纹路。图/图虫·创意

松露味道浓郁,主要成分是有海鲜腥臭味的含硫化合物和有蘑菇、泥土味的1-辛烯-3-酮,闻起来就像是汽油味、坚果味、果实味等诸多味道的混合。

松露中最珍贵的是黑松露和白松露,云南均有。云南黑松露以滇中滇西为主要产地,怒江贡山的品质最好;白松露则主要产自滇东。云南人吃松露非常粗放,一般拿来泡酒或者大块炖鸡。相比之下,或许还是鸡枞更得人心。

牛肝菌:热闹的大家族

在云南,牛肝菌是是菌类中的一大家族,常见的就有十几种。根据外形,云南人大致将它们分为黑牛肝菌、乳牛肝菌、白牛肝菌、黄牛肝菌和葱菌五大类。其中黑牛肝菌(暗褐网柄牛肝菌)是市面上唯一可以人工种植的牛肝菌。

黄牛肝菌。图/视觉中国

牛肝菌风味没有其它菌类明显,但肉质肥厚,口味独特,蘑菇醇含量达49%,并有含量较高的甘露醇,可以让牛肝菌更加爽口。美味牛肝菌中还有较多的青草味的己醛和坚果味儿的甲基吡嗪。牛肝菌搭配本地猪肉水煮或是加蒜、辣椒黄焖,味道肥美异常。

见手青:看见小人了吗?

见手青是牛肝菌家族的一员,用手轻轻按压一下,就会变成青紫色。学界对见手青究竟是哪种牛肝菌,一直没有定论。按云南民间划分,牛肝菌五大类中的葱菌就是见手青,它会散发出葱香,口感细腻浓郁,很受欢迎。

见手青。除了见手青,云南还有一种“笑菌”猴头菇炖鸡的做法,是大孢滑锈伞,食用后会使人发笑。图/图虫·创意

网上流传的见手青中毒看见小人,是因为见手青中复杂的毒素成分——有毒蝇碱、蟾蜍毒,还有一种致幻剂LSD。LSD可以作用于神经系统,可以让人看到像万花筒一样的世界。不过,有些人是看到小人,有些人会看到非常恐怖的画面,且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一般需要水煮、烹炒20分钟以上保证熟透才可以食用。

羊肚菌:热爱火烧地

《广菌谱》就出现过羊肚菌,曾是纳西族向皇帝朝贡的珍品。云南当地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俗语,可见营养价值高。羊肚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种类、含量可以跟肉、牛奶相当。

羊肚菌。看上去有点像羊肚。图/视觉中国

羊肚菌多生长在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的腐殖质层上,在被火烧过的地方常常会见到牛肝菌,尤以第二年最多,之后逐年递减。

新鲜的羊肚菌香味浓郁,泡发后风味更佳,颜色越深香气越足,因为实在很香,泡过羊肚菌的水也可以留下来烧菜、炖汤。羊肚菌的菌丝体也很香,还有开发成为食品添加剂的潜力。

竹荪:鬼笔属的美人

竹荪有一个洁白长长的菌幕,因此也被称作面纱菌、"竹荪姑娘"。有趣的是竹荪属于鬼笔属,是有很多有毒菌的一个属。假如看到黄色的“竹荪”,那可不是竹荪变色了,而是另一个种,黄裙竹荪,有毒勿食。

长裙竹荪。图/视觉中国

菌如其名,竹荪多生长在竹林下。虽然吃着很清香,但没处理前有一股腥臭味,是因为竹荪菌盖上有暗绿色、粘液微丑状的孢子体。

竹荪一般煮汤喝,比较有名的是竹荪芙蓉汤。竹荪汤喝起来非常鲜,是因为它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谷氨酸的钠盐——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可以呈现出蘑菇最独特的鲜味。

奶浆菌:饱满汁液一口闷

奶浆菌是会流出白色乳汁的一大类乳菇,许多乳菇属的菌都有奶浆菌的别名,比如浓香乳菇、多汁乳菇等,入口香甜。多汁乳菇多出现在初秋稻谷成熟后,又被称作谷熟菌。

奶浆菌。图/图虫·创意

多汁乳菇等乳菇属中的菌类含有乳汁菌丝,因而可以产生乳汁。乳汁中含有丰富的七元醇,可以用来合成橡胶。除了乳菇,受伤后会变成铜绿色的铜绿菌中也有被称为奶浆菌的松乳菇、红汁乳菇等,不过红汁乳菇流出来的汁液是红色的,味道也更加辛辣一些。

青头菌:最家常是我

青头菌其实叫变绿红菇,是云南地区最家常的菌子。菌盖上常常会有一些绿色的块状斑,肉质肥厚,口感香甜,富含尼克酸(一种人体必需维生素)。雨后多在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出现。是云南野生菌入门级的菌子。

青头菌。图/视觉中国

青头菌可用炭火烤熟,锁住水分,熟后洒上辣椒、盐,外酥里嫩。一般人家还会酿青头菌,将菌柄与肉馅同剁,放在菌盖上蒸熟,肉馅的鲜混合菌的水分与清香。

刷把菌:我其实是珊瑚菌

当地人叫的刷把菌其实是珊瑚菌科的一些菌,如葡萄状珊瑚菌等,形似珊瑚,多白色或灰黄色。刷把菌质地脆嫩,鲜美爽口。不过,刷把菌奇特的形状导致它十分难洗,难洗程度可与干巴菌相比。

刷把菌。图/图虫·创意

菌子一般单吃,但也有混吃的。近来新兴的菌火锅中就是几十种蘑菇一起煮着吃,有时加点火腿或者肉一起煮,也很好吃,南华县的“五宴一锅”中的一锅指的便是菌火锅。

云南的菌火锅。图/《味道云南》

云南菌的好吃,其实也是与其它当地特产一起合作的结果。武定肥鸡、宣威火腿、诺邓盐、丘北辣椒、建水小米辣、曲靖韭菜花……滋养出菌的环境也养出了这些食材,食材之间的搭配犹如一曲交响乐,奏响了雨季云南野生菌的篇章。

山风拂过,雨水落下,一年一度的雨季现在刚过了一半。云南人在自然的赠与下小心翼翼地守护和享受着这里的菌类。知乎上有云南人这样说,每年雨季,家里人都会寄来新鲜的菌儿,让他能够无论何时,都可以吃到云南的味道。

- END -

编辑丨西成

封图 | 视觉中国

参考资料

《云南食用菌》 云南人民出版社

《绿了芭蕉红了花》 湖南科技出版社

《云南地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永昌府文征·诗录》与云南食菌文化考论》 李永芳

《食用菌呈香呈味物质分析及制备工艺研究》 谷镇

《云南野生食用干巴菌的营养成分分析》 吴少雄等

《乳菇属真菌应用研究进展》 计红芳

《云南新鲜松露和干制松露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对比分析》 冯涛等

《菌子吃得好,极乐登的早》果壳

《博物》2017年第9期

《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第8期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

《味道云南》纪录片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