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辨证与论治辨证篇问诊全身出汗

全身出汗

由外感时邪或内伤杂病等不同因素,均可导致全身出汗。外感风、热、暑、湿等淫邪,而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职则全身汗出。内伤的阳虚、阴虚、亡阴、亡阳等因所造成的病理变化而形成的自汗、盗汗、绝汗等全身汗出,是阳虚不固,阴虚不敛所致。故外感者多实,内伤者多虚,但亦有虚实相兼的复杂病理反映。

全身出汗的临床辨证

*全身出汗,汗量较少,兼有发热、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者,是太阳中风伤卫证候。中风者阳气盛于内,精气外出抗邪,玄府开张,津液外泄,而汗出。

*全身出汗,有自汗,亦有盗汗,一般无明显证状,体质较弱,或病后恢复期,有时可见微热、脉浮。此多属营卫不和之汗出。

*全身大汗,汗量多,兼有高热,恶热,烦渴引饮,面红赤,脉洪大者,是热病阳明病白虎汤证。阳明病热邪内盛,蒸津外泄,故汗液大出。

*全身出汗,汗量较多,频频不断,兼有烦渴,胸膈痞闷,发于夏暑之季者,是暑温病的暑汗。暑邪性热,热则皮肤缓,腠理开,开则大汗出。

*全身出汗,手足心部及头部汗量较多,或自汗,或盗汗,肢体重着,麻木,头晕头胀,或关节沉重疼痛,浮肿,小便黄赤短少,是感受湿邪,或湿从中生的因湿热而汗,湿邪重浊黏腻,阻滞卫阳之气,外不能固密肌肤,内不能促进津液环流,内外转输失职,故津液旁达,外泄则汗出。

*汗出以胸背为多,头面四肢较少,汗质稠粘,此为因痰浊留滞引起的汗证。多见于年老体胖之人及素有咳喘、眩晕之人。

*自汗,伴有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等证。此属肝郁自汗。气郁不舒,导致营卫开阖失司而自汗。

*自汗阵作,汗出前自感心烦懊憹,面部升火烘热,隨即汗出溱溱,大如豆粒。此多属气阴两虚之自汗。气虚则卫阳不守,阴虚则内热逼津外出,故汗出。

*一身冷汗,动则汗多喘甚,兼心悸、乏力、气短、畏寒肢冷,是内科杂病的心气虚与心阳虚。汗为心之液,心之气(阳)虚则心液走泄于外而成自汗,若大汗淋漓兼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脉微欲绝者,是心阳欲脱,或亡阳危证。

*全身汗出,兼有气短咳嗽、痰清稀、面色咣白,是肺气虚的自汗证。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肺气虚则卫阳虚,弱则肌表不固,腠理不密,故津液外泄而自汗出。

*全身出汗,频频不断,兼有肢倦乏力、气短懒言、腹满便溏,是脾气虚衰,中气不足的自汗证。脾气虚衰则肌肉失养,腠理不密,津液外泄则自汗频出。

*睡时全身汗出,醒则汗止,心烦、多梦、手足心热,是心阴虚的盗汗证。心阴亏损化热,迫津外泄,则心液不藏,走泄于外而成盗汗。

*睡时全身汗出,醒则汗止,兼有咳嗽、气短、痰少而黏、五心烦热,是肺阴虚所致的盗汗证。肺主诸气,外合皮毛,肺阴不足,必然化热,热则迫津外泄而汗出。

*睡时全身汗出,醒则汗止,兼有腰膝酸软,腰痛,五心烦热,是肾阴虚的盗汗证。肾主五液,蓄藏阴精。精少阴虚则阳盛化热,热迫津液外泄则盗汗多。

*睡时全身出汗,醒则汗止,颧红,骨蒸潮热,不见某脏特征证状。是属于全身性的阴虚火旺所致盗汗证。

*小儿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较诸成人更易出汗。小儿自汗、盗汗,多责脾肺气虚,阴虚热蒸,营卫不和,饮食积滞等。

*战汗:患者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者,称为战汗。见于外感病邪正相争剧烈之时,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战汗者多属邪盛正馁,邪伏不去。一旦正气来复,邪正剧争,则发战汗。如汗出后热退脉缓,则是邪去正安、疾病好转的表现;如汗出后仍身发高热,脉来急疾,则是邪盛正衰、疾病恶化的表现,故战汗为疾病好转或恶化的转折点。

全身出汗的辨证要点

太阳中风伤卫而自汗出者,以恶风,脉浮缓为主。阳明病白虎汤证的出汗,是以大汗,身热蒸蒸,口渴引饮,脉洪大为特点。暑汗者,必以夏暑之季发病为要点,脉虚与白虎汤证不同。湿汗者,必兼头晕胀,体沉重痛,肢麻,浮肿,便溏,舌胖齿痕多,脉濡等特点。

内伤杂病多虚,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两者多为全身出汗,汗量较少为特点。畏寒肢冷者为阳虚自汗,无畏寒肢冷者为气虚自汗。气虚与阳虚多发生在心肺脾三脏,心气虚、心阳虚或心阳欲脱的自汗者,必兼心悸、心慌、易惊,乏力的表现。肺虚自汗,则有咳嗽,痰稀的兼症。脾虚自汗则以腹满便溏,肢倦乏力,气短懒言为特征。

阴虚盗汗是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为特点。盗汗多与心肺肾三脏阴虚有关,其鉴别要点主要是看其兼证。三脏共有必备的兼证是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心阴虚见心悸,心烦多梦;肺阴虚见咳嗽,痰少而黏;肾阴虚见腰痛,腰膝酸软。这是心肺肾三脏阴虚盗汗的要领。另外,自汗虽多为气虚、阳虚,盗汗虽多为阴虚,但临床上亦有见阳虚盗汗、阴虚自汗的案例,所以临证者要注意四诊合参。

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王清任《医林改错》曰:“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

《伤寒论》条文选录: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7)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73)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268)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180)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120)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283)

讨论 太阳病中风有发热汗出,如第2条所示,这是表有热而汗出。里有热能迫汗液外出,如187条之阳明病胃家热汗出,63条之肺热汗出,73条之水热互结之汗出,268条里热阴虚之盗汗等。还有风湿在表亦有汗出,如180条所示。又外感病自解者,必先有汗出,如120条。少阴病不应有汗,有汗出就是亡阳了。

医案选录:

案一:章右(裘吉生临证医案)

患肺痨日久,曾在当地医治未愈,今来杭诊治。近日咳嗽稠痰,盗汗浸被,日晡潮热,脉细数,形神衰脱,用清养斂汗法。

处方:大生地六钱 玄参三钱 穞豆衣三钱 破麦冬三钱 甜杏仁三钱 地骨皮三钱 黛蛤散四钱(包) 百合三钱 茯苓三钱 煅牡蛎四钱 煅龙骨四钱炙龟板四钱 川贝一钱半 钗石斛一钱半

讨论:这是肺痨阴虚盗汗,有日晡潮热,脉细数,形神衰脱作为佐证。

案二:王君(上海名医医案选粹*祝味菊先生医案)

伤寒已达二候,自汗气促,鼻煽,脉息虚缓,舌润无苔。心肾水虚,真阳泄越,与摄胃潜阳为主。

处方:乌附块五钱 朱茯神五钱 仙半夏四钱 生龙齿一两 炒白术四钱 鸡子黄一枚 生牡蛎一两 炮姜三钱 黑锡丹五钱

讨论:这是阳虚自汗,有气促鼻煽,脉息虚缓,舌润无苔作为佐证。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