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养心之道(三)

我们中医讲五脏六腑,其实是六脏六腑。为什麽不叫六脏六腑?因为肝心脾肺肾的心,它分成两个,一个是脏器的心,一个是意识的心。肺、胃、肝、脾、肠、肾......它都带个“月”字边,月在古代写为肉,代表肉字,也就是说它都能对应得上实质的那个脏器。唯独“心”没那个肉。但是心分为两个,一个叫“心胞”,同胞兄弟那个胞,胞带肉了,指的是我们肉质的心脏;那个完全不带肉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形而上的,作为一个灵长类动物,最高级的人,才具有的那个“心”。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是不受邪的。总得有一个“人”代邪受过,代邪受过的就是心胞,心胞就是心脏外面的包膜。心包经相当于心经的外卫。外卫是代君受过者,就好像过去的宦官或者侍卫。

动情绪或者动感情,动的那个“心”叫心胞。如果一个人的心胞强大,这个人的情绪就比较稳定如果一个人的心胞很弱,那这个人的情绪就有问题。心包经当令值班的时间正好是“月上柳梢头”的时间,也就是是晚上7~9点,正好是请女孩子吃晚饭或约会的时间点。所以,非常容易产生浪漫的情绪,容易让人高兴为什么约在晚上?因为这个点非常容易触动人的心胞中医有句话叫“膻中者喜乐出焉”,就是说如果在特定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触动人心胞的话,他会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所以正好是利用那个时间。

心包经弱有一个最大的外显,就是现在医学叫“社交恐惧综合征”,不敢或不愿意见生人。心胞,我们中医讲它是保护心脏、保护心的、保护心神的。心包经够强大,就像故宫的城墙够厚,保卫森严,里面的皇上待着就没事。心胞一弱,外面有点风吹草动,心神就被干扰。所以这些人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第一是不愿意见生人,第二是一见生人就脸红心跳出汗。如果你们学点中医基础理论就会发现,这跟心都有关系。中医讲,“汗为心之液”,一激怒就出汗。第二,“心其华在面”,稍微有点动静,就羞得脸红了,心砰砰地跳。

心胞是主心脏搏动的心率,也就是心跳的快慢,我们正常人每分钟跳七十下左右,那人一见到陌生人砰砰砰就跳起来了;还有人就是表现为手心出汗;还有人哽咽,一动心还有个表现就是嗓子发乾,老在那儿乾咽唾沫。

人的身体就是“老天”,我们的生命就是“老天”。我们的身体是自然的,本来是天人全息的,是完美的,独一无二的造化,是自然界最做大的奇迹。神话世界里有满天神佛,全在身体里,莫向外求。调和阴阳,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生命就会呈现无限的可能。

人体是不可思议的,而我们的头脑是可思议的。我们说天人合一,其实说的是我们的意识要合一于不可思议的身体。因为身体不可思议,我用大脑的思议去指令他,他一定会出错。我们用有限的认知去干扰一个无限具足,就是在做魂魄的挑拨离间。病,就是用“我觉得”的定义去干扰这个不可思议的身体。

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身体,从精卵结合到成人,几乎是人类几亿年进化史的演化,走了人类几亿年的路。我们要全然地相信身体的智慧,相信身体的完美,相信身体的精妙,身体的神奇,把自己完全地交给自己。身体就会自动自发,整体和谐运作,会释放出巨大的内在潜能自我修正。不思不议的这个当下,就启动了我们身体的自复功能,请出了药师佛。从而引发和疏通自身能量,保持着流畅的运转状态。

“老天”给了我们人很多自觉的下意识动作,这些动作没有人教,不教而能。人会在一定时候自动自发地去做,这些动作为我们人体防护和战胜疾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有的人手心老出汗,这相当于心包经不收敛,因为人的心包为厥阴经,是主收的,不收敛就会手心出汗。我们常有人只要一紧张就爱拼命地搓手,这种下意识动作其实也是一种自救,一种自我的帮助,搓手心就是在刺激心包经。但我们不会去拍打心脏,那样就伤害了身体。

人只有在喜悦的时候,才会捂住心脏这个地方,不使心气过于外泄。这些有趣的现象其实在间接地告诉我们很多养生的道理,我们不要忽略了人体本身的这些下意识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有意义。

要是拿理性的那个意识去给他治,瞎掰、没用,就是说拿意识想去影响你先天的那个心神,必须要建立起一个沟通的桥樑,如果你那个沟通的桥樑不建立,你都是在瞎说。

中医里认为心包主“喜乐出焉”,就是我们的快乐都是从胸口的膻中穴这里出来的。我们有句老话——心花怒放。心花怒放的着眼点就是指膻中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被气着了,经常会不自觉地拍打自己的胸膛,实际上这就是在拍打膻中穴。

中医有个最基本的观点叫“道法自然”,什么叫自然,中医认为后天的那个意识,无论你发展有多么的强大,带来的副作用同样多,不如抱朴守拙、返璞归真。很多时候我们要向动物学习,例如大猩猩,大猩猩没有后天的意识,它是完全靠着先天的本能来生活的,动物都是这样,动物活得比我们开心,就是因为它后天想得少。大猩猩有个招牌动作“捶胸顿足”,它捶打的那个地方,正好是胸口的正中,这个点就是我们中医讲的膻中穴。

胎儿在母腹中时有一个很大的特性,就是胸腺特别巨大。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免疫系统,然后等到孩子出生以后,这个免疫系统就开始有点退缩,当你经常按摩它的时候,就等于在刺激胸腺的整个振动,这对身体是非常好的。小孩子能够在母腹中通过十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首先的一个前提就是孩子的经脉一定是非常通畅的,而经脉通畅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一定要很快乐。小孩子在母腹当中是非常快乐的,他们的经脉是无比通畅的,发育也是飞速的,胸腺就会很大。但当他们一出生后,膻中这个地方就要萎缩,就意味着人进入了一种苦境。

现代医学认为,快乐的人能够比不快乐的人寿命增加五到七年。快乐是人体经脉通畅的一个前提。人只要一生气,经脉肯定就会堵塞。经脉的堵塞在中医里就意味着有寒邪入体。只有心包经兴奋了,心脏周围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才能够清除,心脏才能够更好并且更加健康的运行。

人的生老病死全是苦境,释迦牟尼很早就领悟到了这个道理,他说人生是有苦谛的,就是人生是一场关于苦的认知及其觉悟。所以我们活着的人要领悟到“没事找乐”的道理,要自己寻找快乐,而不是自寻烦恼。

膻中穴有个学名,我们把它叫心包经的募穴。募就是募集、聚集的意思,就是说心胞咱够不着,得打开胸腔,但是心胞的气聚集在哪儿?心包经的气聚在膻中穴上。当你有了特别不高兴的东西的事儿了对你有影响了,你的身体肯定有相应的问题,这时候你摸到你的膻中穴,你就会觉得特别的疼,当你把你的膻中穴经过按压揉搓,把那些不好的情绪散开以后,揉完它,你会发现,对同样的事情,你刚才那个情绪反应和现在的情绪反应是不一样的,所以它是释放我们不良情绪的一个最重要的穴位。

中医讲“气会膻中”,人身体里的气一般都汇聚在膻中穴,所以又叫做“胸中大气”。比如,当有人气着你的时候,你就会说“气死我了”,手会不由自主地抚摸胸口,抚摸的位置就是膻中穴。

中医认为:气会膻中,与气海相迎送。就是气机在膻中穴和气海穴之间有一个交合、升降、鼓荡的现象,能送到气海的气为真气。所谓的引气归元也是要把气引到关元处。关元,是元气出入的地方。气海、关元一壮,全身都壮。

中国古代从来就有佩玉的习惯,因为中国人认为玉可以通神,这个神不是通的天上的什么,通的是你的心神,其实护的就是你的心。所以中国人挂玉、佩玉的这个习惯,一般都挂在膻中穴。这个玉经常与你的膻中穴碰撞,挤压,相当于经常性的按摩膻中穴。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