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新版《倚天屠龙记》又将金庸的武侠江湖展现出来,其中那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武当派掌门人张三丰张真人,更是令万众仰慕,唤起了无数80后童年记忆。
那么,历史上的张三丰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在历史上,张三丰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曾经长期存在争议。先说一下影响比较大的几种说法。
一是北宋人,明末清初的大儒黄宗羲写了一个《王征南墓志铭》,其中还讲到内家拳法,
“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注意看这句话很有意思,也就是说,内家拳法不同与少林拳,属于以静制动,而且对手一搭手上来,就会倒,很有点太极拳法的意思。黄宗羲接着说,“盖起于宋之张三丰。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也就是说,内家拳法起源于宋朝张三丰,他在武当山炼丹,道君皇帝宋徽宗要召见他,因为路上受到阻碍,没有去成,夜里梦到一套拳法,早上起来,就用这套拳法杀了一百多个盗贼。这一段记载很有武侠玄幻的感觉,但也把张三丰生活的时代定为北宋末年。
二是南宋人。清朝的地方志《崂山续志》记载“张三丰生于南宋绍兴辛卯,至明永乐尚留人间,几三百岁。”这就是把张三丰定为生于南宋,一直到明朝永乐年间还活着。
三是金国人。明朝陆深《玉堂漫笔》记载,“张三丰,金时人也。盖与刘太保秉中、冷协律起敬同学于沙门海誓者。”
四是元朝人。《明史》等书记载,张三丰是元朝人,曾经做过元朝的县令,长得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很是英武。后来天下大乱,他辞官修道,有个特点是要么几天不吃一口饭,要么就是一顿能吃几天的饭。曾经在宝鸡金台观露了功夫,被人称为“阳神出游”,后来又去武当山修炼。
以上几种说法,专家也都进行了一系列考证,基本上可以认为张三丰是元朝人比较可靠。
但是,历史上的张三丰,并不像《倚天屠龙记》里面讲的那么讨厌元朝,他其实在元朝灭亡之后,就自称“大元遗老”。明朝洪武十七年,元朝都灭亡十几年了,在一首《自题无根树》的诗里,张三丰还写下“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天柱峰之草庐”。
张三丰晚年还写过一首《上天梯》,可以说是他一生的自我写照,“大元飘远客,拂拂髯如戟,一曲上天梯,可当飞空锡。回思访道初,不转心如石,弃官游海岳,辛苦寻丹秘,舍我亡亲墓,乡山留不得,别我中年妇,出门天始白,舍我丱角儿,掉头离火宅,人所难毕者,行人已做毕,人所难割者,行人皆能割,欲证长生果,冲举乘仙鹤。后天培养坚,两足迈于役,悠悠催我心,流年驹过隙,翘首终南山,对天三叹息。”
注意第一句就是“大元飘远客”,可见他还是以元朝人自居,是元朝的“死忠粉”,并不受改朝换代的影响。
这是为什么呢?
个人认为,张三丰虽然是道教大宗师,但他毕竟是元朝县令出身,早年肯定是读过了很多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肯定很深。儒家的读书人很注重气节,特别是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虽然元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这些儒家传统读书人依然把它当做正统。甚至在南方,有个叫郑玉的汉人,隐居在山里,并没有做过元朝的官,只是元朝曾经所以想要招他出山做官,他拒绝了,等到元朝灭亡,郑玉却觉得元朝对自己有厚恩,所以就自杀了。张三丰虽然没有郑玉这么极端,但是作为吃过大元朝廷俸禄的人,对元朝还是有感情的。另外,元朝的统治比起明朝来,还是要松散不少。元朝的赋税比起明朝来,还是要低很多的,特别是在江南地区更是如此。元朝的统治力远远不如明朝,而且整体上还是比较宽松的,道教、佛教也都一视同仁。
所以综合以上的原因,张三丰其实是忠于元朝的。
那么,明朝皇帝怎么对待这位忠于前朝的张三丰呢?
明朝人编写的《七修类稿》记载:“尝闻太祖命真人张宇初访求三丰,今有真人表在武当。”也就是说早在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就下令访求张三丰张真人。
但是,张三丰却拒绝见朱元璋。
到了永乐皇帝即位之后,更是如此,《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记录了永乐十年的皇帝诏书:
“皇帝敬奉书:真仙张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尝遣使致香奉书,遍诣名山虔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体合自然,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谨致香奉书虔请。拱俟云车夙驾惠然降临,以副朕拳拳仰慕之怀。敬奉书。永乐十年二月初十日。”
明朝天顺六年的《张三丰遗迹记》碑文也明确写道:“永乐初,太宗文皇帝入正大统,遣
礼科都给事中胡公淡赍香书,遍历天下名山访求之。”
但是,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张三丰。
在明朝,张三丰就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这也使得张三丰的名头响遍天下。
金庸先生在他写的小说里,更是把张三丰描写为一个神一般的存在,无论何时,提起张三丰,我们都会想起那个武当山上慈祥的老人家。
参考文献:1.《明史》2.《七修类稿》3.《崂山续志》4.《玉堂漫笔》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