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问题:
又上火又怕冷,口干、嘴边长泡、烦躁易怒,吃点热性食物就难受;但同时又会出现自相矛盾的症状,如宫寒,下肢怕冷、大便稀溏、腹痛喜暖等。
这就很可能是“上热下寒”的体质了。
这是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
《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许多人遇到这种情况很头疼,这到底是该去火还是温补呢?如果一味清热,下寒会更严重,如果一味温寒,那么上面的热像更严重。
怎么办呢?正本清源是关键!记住六个字:
清上热,温下寒
上热下寒病因可以总结为一句话:“胃气不降,脾气不升,肾气不藏”。
热气的本性是往上走,寒气本性是向下走,如果任由它们发展,将会使寒热无法交流,出现“两极分化”,而引起各种疾病。
那么,寒热无法交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 脾湿,脾胃升降出了问题,湿气横在身体的中焦,堵塞道路,导致心火不降,肝气不升。
2、如果肾阳不足,不能鼓动肾水上升,“发车”,肾脏得不到心火的温煦,从而下面寒。心火得不到肾水滋养,上面就热。
3、同理,心阴不足不能主动下交于肾,也能造成上热下寒。
那么,“上热下寒”的人怎么调理?
我们可以对以下几个穴位进行艾灸:膏盲穴、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每穴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上热下寒的具体艾灸方法:出现牙痛、咽干、口渴、溃疡、头痛、面红目赤等上火的情况时,是因为上焦阳气旺盛,这时候可以艾灸膏肓穴,就可以让阳气去往胸腔。
继而艾灸中脘,关元,气海,让气往下走,还可以继续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把这热气进一步往下导到双脚。
最终的目的是要让热气通达,能一直传到脚里面去。热气停在胸腔是没有用的,当你在艾灸膏肓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肚子一直在叫的情况,不必担心,这说明水气热气在往下走,这样艾灸的效果就好。
但是这不代表着已经结束,我们在之后还要将阳气继续往下引导,直到双脚。
上热下寒很适合艾灸
有时患者本没有上热,只有下寒,医生想给予补药以温下寒,但因为路途不通,补药被堵在上面,反而会造成上热。现代人体质多郁,这种因郁滞造成的上热下寒更为多见。
如此时只是一味的使用寒凉物质清火(寒性的物质会伤害脾胃),会进一步使得脾胃能力下降,中焦加重堵塞。
有些人群,每天无精打睬,总是睡不够,小便黄,大便稀多,补不得,泻不得。西药使她肿胖,中药喝得厌烦,连煮饭洗衣服的精神都没有。其实她们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没有找准方法治疗,还会加重病情。
上热下寒调理主要是要引火下行。艾灸的药性具有很好的“找水”的作用,药效由上往下,哪个地方被湿寒淤堵,它能快速找到然后疏通,而且还能很好地把阳气由上往下引导。
除了艾灸,还有其他方法能够做到,其中艾叶泡脚,就能有效的引火下行。
睡前常用艾叶煮水泡脚, 然后用手搓热涌泉。
多做引火下行的运动:
如跳绳、踢毽子、练习倒立
保持好的心态,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易着急上火,而火性向上,人们着急就会把下肢阳气调动到上半身,结果是上面阳多而上火,下肢阳气不足而至寒。
节奏慢、心态好是其预防关键。
上一篇
倪海厦经方-胃病
有话要说...